觀賞植物按觀賞部位分為這幾類
一、按花卉可供觀賞的花、葉、果、莖等器官進行分類。
1、觀花類其主要觀賞部位為花朵,以觀賞其花色、花形、花香為主的花卉。如菊花、牡丹、月季、虞美人、香石竹、大麗花、鬱金香、唐菖蒲、杜鵑、山茶等,是觀賞植物的主要類別。
2、觀葉類以觀賞葉形、葉色為主的花卉。花卉的葉形、葉色多種多樣,色澤豔麗並富於變化,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目前國際上也風行各種觀葉植物,特別是室內布置用得較多,特點是觀賞不限季節,只要植株成活就能作為觀賞布置用。要求耐陰,宜於室內栽培,並且是常綠植物。如龜背竹、花葉芋、彩葉草、變葉木、竹芋、橡皮樹、一葉蘭、萬年青等。
3、觀果類以觀賞果實為主的花卉。其特點是果實色彩鮮豔,且能豐富秋冬季節觀賞植物的種類。要求掛果時間長,果實鮮豔、乾淨、光潔,如石榴、代代、金橘、五色椒、冬珊瑚、佛手、金銀茄、火棘等。
4、觀莖類以觀賞莖枝為主的花卉。這類花卉的莖、分枝形態奇特,婀娜多姿,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如仙人掌、佛肚竹、竹節蓼、光棍樹等。此外,還有觀賞其他部位或器官的花卉,如銀芽柳主要觀賞冬芽;馬蹄蓮、火鶴花等主要觀賞佛焰苞;一品紅、葉子花等主要觀賞苞片;海蔥等主要觀賞鱗莖。
二、觀賞植物的繁殖
在觀賞植物栽培中,繁殖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觀賞植物的栽培,首先要有新的個體,沒有新的個體就無法栽培。觀賞植物的現代化生產更要求提供優良的種子(種苗、種球)。由於觀賞植物種類繁多,而且不同的種類有各自的特性,因此繁殖方法也各不相同。如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主要用種子繁殖;球根花卉多用分球繁殖;木本花卉則用扦插、分株、嫁接等方法進行繁殖。總之,觀賞植物的繁殖應根據種類、特性的不同,採取不同的繁殖方法。醫藥用主要用於醫藥中的花卉。自古以來花卉就是我國中草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了近千種植物的性味功能及臨床藥效;《中國中草藥彙編》一書中所列的2200多種藥物中,以花器入藥的約佔三分之一。桔梗、牡丹、芍藥、金銀花、連翹、菊花、茉莉、美人蕉等100多種花卉均為常用的中藥材。此外,花卉還用於燻制花茶,如白蘭、珠蘭、茉莉花等;用於食品、食品添加劑和花粉食品,如食用百合、食用美人蕉、桂花、蘭花、梅花等。
三、種子繁殖
種子繁殖也叫有性繁殖。凡是容易採收種子的花卉種類都可用種子繁殖。種子繁殖多用於草本花卉、大量繁殖的苗木和雜交育種。用種子繁殖的優點是繁殖量大,方法簡便;植株根系發達,生長健壯,壽命長,適應性強。缺點是開花結實晚,一些異花授粉的種類變異性較大,不易保持品種的優良特性,即品種間極易雜交而使品種變劣,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
四、種子採收
1、選株作為留種用的植株,一定要進行選擇。要選花色、花形、株型都比較美觀,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能體現品種特性的植株作為留種母株。選株的時間要在始花期開始進行,對當選的植株要加強管理,以求得到優良的種子。大面積栽培時,應另選留種地,專門培養採種母株。同科、同屬及不同種與品種的植物應隔離種植。同時,對留種地裡的母株還要進行嚴格的檢查、鑑定,將一些劣變株、混雜株拔掉,以保持優良的種性。
2、採收種子的採收,最主要的是應掌握其成熟度,適時採收。每個種類的種子成熟度都有各自的特徵,如一串紅種子必須呈現褐色,石竹種子必須呈現黑色才達到充分成熟;君子蘭種子的果皮呈現紅色時即可採收。而有些種類,如鳳仙花、蝴蝶花、飛燕草、矮牽牛等,果實易開裂,需在開裂前及時採收。採收宜在晴天早晨進行。早晨露水未乾,空氣溼度較大,種子不易散。還有些種子是陸續成熟的,如醉魚草、一串紅、枸杞等需隨時觀察及時採收。對一些果實不易開裂,種子不易散落的花卉,可一次性採收。待整個植株全部成熟後,連株拔起,晾乾後再脫粒。對晚熟的種類,可把未成熟的種子,連同植株拔起,綑紮後懸掛在通風處,使之後熟在採收種子時,宜選採一株上早開花的種子,以及著生在主幹或主枝上的種子,較晚開花往往結實不好,種子成熟度較差。種子採收後,必須立即編號,標明種類、名稱、花色及採收日期等。採收時要特別注意同種花卉的不同品種必須分別採收,如雞冠花就有紅、黃、紫等色,必須分別採收,分別編號,以免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