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寫真:火柴盒上的臺北舊貌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9月27日電 題:火柴盒上的臺北舊貌

  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邢利宇

  「給我一張臺北地圖,我能用火柴盒還原出不同時代的臺北舊貌。」臺灣民間收藏家莊永明27日在臺北表示。

9月27日下午,「城市縮影——火柴盒」莊永明收藏展在臺北市迪化街迪化207博物館展出。主辦方欲透過火柴盒展,呈現臺北半個世紀以來的城市縮影。圖為臺灣民間收藏家莊永明先生解說火柴盒收藏背後的故事。

中新社

記者 蔣雪林 攝

  當天下午,「城市縮影——火柴盒」莊永明收藏展在臺北市迪化街迪化207博物館展出。主辦方欲透過火柴盒展,呈現臺北半個世紀以來的城市縮影。

  說起火柴,很多人會想起丹麥作家安徒生那篇著名的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火柴已淡出民眾的日常生活。

  「在沒有打火機之前,火柴卻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火柴盒即使僅有方寸大小,卻承載著臺灣人昔日的衣食住行記憶。」莊永明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道。

  莊永明介紹,以前在臺灣,火柴不僅為生活所用,連消遣娛樂也得用到它,算是最普遍的生活用品,存在於每個人的生活之中。在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媒體尚不發達,火柴盒便是當時廣告宣傳的最佳利器。頭腦靈活的商家便利用火柴盒上的方寸之地傳達訊息。

  莊永明稱,由於家家戶戶都使用,那時的火柴盒廣告成了到達率高、價格便宜、流通快速的商業廣告;許多店家為了引起顧客的消費欲,在設計上費盡心思,只為在盒面上呈現最明確的特色商品,來獲得顧客的青睞。

9月27日下午,「城市縮影——火柴盒」莊永明收藏展在臺北市迪化街迪化207博物館展出。主辦方欲透過火柴盒展,呈現臺北半個世紀以來的城市縮影。圖為上世紀60年代開創臺灣生產轎車先河的裕隆青鳥轎車廣告被印在火柴盒上。

中新社

記者 蔣雪林 攝

  走進迪化207博物館三樓,記者仿佛走進了半個世紀前臺北市的舊生活。博物館三樓空間不大,為了展示好近千個火柴盒,狹窄的過道也被充分利用。本次展覽,挑選了近千個與臺北市相關的火柴盒,共分七個主題。分別是:跨越半世紀、青春大稻埕、旅行溫泉鄉、築積記憶、生活印象、茶餘飯後及老派風格等。

  迪化207博物館館長華安綺介紹,在展出的近千個火柴盒中,每一個都有它的故事。如上世紀50年代為臺灣家家戶戶帶來光明的新亞日光燈,60年代開創臺灣生產轎車先河的裕隆青鳥轎車,都被印在火柴盒上。

  徜徉在博物館內,仿佛時光倒流,許多在臺北已經消逝的地景如北投溫泉飯店,重回民眾視線。那些走過半個世紀的臺北知名店鋪,如青葉餐廳和黑美人大酒家,也能從小小的火柴盒上找到。細品這些火柴盒廣告,民眾如在閱讀一部臺北發展史。

  費盡心力精心布展的華安綺希望,觀展的長輩能從中獲得過往的美好記憶;來到這裡的年輕人,可以透過小小的火柴盒看到臺北過去的歷史。希望火柴盒上這些傳統的元素,能給年輕人從中獲得文創的靈感。

  對於已收藏了1萬多個火柴盒的莊永明來說,希望有機會到大陸辦展,好讓大陸的民眾在欣賞各式各樣的火柴盒時,窺見早期臺灣衣食住行的光景,發現臺灣時代變遷的點滴軌跡。(完)

相關焦點

  • 臺灣寫真:火柴盒上的臺北舊貌
    中新社臺北9月27日電 題:火柴盒上的臺北舊貌  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邢利宇  「給我一張臺北地圖,我能用火柴盒還原出不同時代的臺北舊貌。」臺灣民間收藏家莊永明27日在臺北表示。9月27日下午,「城市縮影——火柴盒」莊永明收藏展在臺北市迪化街迪化207博物館展出。
  • 臺灣寫真:臺北的煙火味
    臺灣寫真:臺北的煙火味 2019-05-06 16:04:13資料圖為臺北夜市現烤胡椒餅吸引食客排隊購買。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攝  在臺北永康街的「呂桑食堂」,知名茶人曾至賢請記者品嘗了宜蘭小吃。宜蘭小吃種類很多,有三星卜肉、糕渣、肝花等,曾先生特別點了一道豬油飯。所謂「豬油飯」,就是在一碗白米飯中間淋上特別熬製的豬油和醬油膏,拌後食用,鮮香可口。
  • 臺灣寫真:臺北的煙火味
    臺灣寫真:臺北的煙火味 2019-05-06 16:04:13資料圖為臺北夜市現烤胡椒餅吸引食客排隊購買。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攝  在臺北永康街的「呂桑食堂」,知名茶人曾至賢請記者品嘗了宜蘭小吃。宜蘭小吃種類很多,有三星卜肉、糕渣、肝花等,曾先生特別點了一道豬油飯。所謂「豬油飯」,就是在一碗白米飯中間淋上特別熬製的豬油和醬油膏,拌後食用,鮮香可口。
  • 臺灣寫真:探訪臺北布袋戲主題餐廳
    臺灣寫真:探訪臺北布袋戲主題餐廳 2017-07-12 14:39中新社記者 李欣 攝     中新社臺北7月12日電 題:探訪臺北布袋戲主題餐廳  中新社記者 李欣 路梅  17世紀,布袋戲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等地流行。隨著福建、廣東等地居民移居臺灣,布袋戲也飄過海峽,在臺灣落地生根,成為臺灣偶戲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表演類型。
  • 臺灣寫真:臺北醫學大學與大陸醫學交流「走高端」
    臺灣寫真:臺北醫學大學與大陸醫學交流「走高端」 2011年11月19日 13: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寫真:臺北咖啡香
    中新社臺北5月1日電 題:臺北咖啡香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路梅走在臺北的大街小巷,撲鼻的香氣常常不是來自美食,而是咖啡。臺北不僅咖啡館多,連鎖便利店也都提供現制咖啡飲品。圖為臺北「威爾貝克手烘咖啡吧」老闆凱文在店門口忙著烘咖啡豆。(資料圖片)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攝走進波麗路,傳統的卡座、黑色皮質座椅、擺在架子上的老照片等,都散發著精緻的懷舊氣息。如今波麗路主打高檔西餐,只保留了一款咖啡飲品。雖然背景音樂已經換上了更新潮的曲子,但這裡顯然不再是年輕人的相親地了。
  • 臺灣寫真:臺北「上海菜」海納百川讓人備感親切
    中新社臺北六月七日電 題 臺灣寫真:臺北「上海菜」海納百川  中新社記者 許曉青 耿軍  初來臺灣的上海客也許會驚訝:臺北居然有這麼多上海菜啊!講求精美的飲食文化是臺灣的一種風尚。這裡的上海菜不論口味地道與否,那種懷舊的氛圍、富於創意的菜色和精湛的烹飪手藝,讓人體驗到一種海納百川的味道,也頗讓上海客感到親切。
  • 臺灣寫真:海峽兩岸青少年臺北交流志工理念
    臺灣寫真
  • 臺灣寫真:隱匿在老巷中的臺北當代藝術館
    臺灣寫真:隱匿在老巷中的臺北當代藝術館 2008年03月18日 21: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回顧歷史,劉怡憐告訴記者,這裡在日據時代為「建成小學校」,是日本人才能就讀的學校,而臺灣人則只有少數子弟方能進入就讀,當時的建成小學內有兩座遊泳池、一個相撲場,體育設備之齊全可見一斑。  一九四五年臺灣光復後,臺北市府在此歷經四十年,一九九四年遷入新館舍。
  • 臺灣寫真:踏訪臺北"上海街" 尋覓當年風華已不易
    臺灣寫真:踏訪臺北"上海街" 尋覓當年風華已不易 2008年06月01日 12: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位於臺北市衡陽路的「伍中行」,是臺北當地「老上海」雲集的南北貨商行。「伍中行」傳人周老闆介紹,該行販售臺灣特色的烏魚子、上海蘇式點心等已有七十多年的悠久歷史。
  • 臺灣寫真:臺北跨年——「不要睡進2017」
    臺灣寫真:臺北跨年——「不要睡進2017」 2017-01-01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   中新社臺北1月1日電 題:臺北跨年——「不要睡進2017」  中新社記者 陳林 陳小願  儘管此前有資金困難擬停辦的傳聞,臺北101大樓跨年煙火秀依舊如約而至,在2017年元旦零時準點綻放美麗。
  • 臺灣寫真:臺北最大夜市:色香味俱全的俗世繁華
    臺灣寫真:臺北最大夜市:色香味俱全的俗世繁華   中新社臺北9月24日電 題:臺北最大夜市:色香味俱全的俗世繁華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華燈初上,臺北市最大的夜市——士林夜市就向八方來客敞開了懷抱,開始其日復一日、色香味俱全的繁華。
  • 臺灣寫真:臺北激情煙火秀 民眾狂歡迎新年
    臺灣寫真:臺北激情煙火秀 民眾狂歡迎新年 2008年01月01日 17: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07年12月31日晚12時許,在數十萬民眾的倒數聲中,世界第一高樓臺北101大樓施放188秒煙花,將臺灣各地的迎新年活動推向高潮。
  • 臺灣寫真:臺北醫學大學與大陸醫學交流「走高端」
    臺灣寫真:臺北醫學大學與大陸醫學交流「走高端」 2011年11月19日 13: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寫真:臺北「母親河」流光耀今昔
    臺灣寫真:臺北「母親河」流光耀今昔 >   中新社淡水10月10日電 題:臺北「母親河」流光耀今昔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臺北是一座因水而興的城市,數千年的淡水河流淌,孕育了臺北的絕代風華。
  • 臺灣寫真:探訪臺北布袋戲主題餐廳
    臺灣寫真:探訪臺北布袋戲主題餐廳 2017-07-12 14:39中新社記者 李欣 攝     中新社臺北7月12日電 題:探訪臺北布袋戲主題餐廳  中新社記者 李欣 路梅  17世紀,布袋戲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等地流行。隨著福建、廣東等地居民移居臺灣,布袋戲也飄過海峽,在臺灣落地生根,成為臺灣偶戲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表演類型。
  • 臺灣寫真:暌違12年 中國臺北棒球隊出徵雅典
    臺灣寫真
  • 臺北寫真:在西門町感受臺北電影節(圖)
    臺北寫真:在西門町感受臺北電影節(圖) 2008年06月20日 22: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臺灣當紅導演鈕承澤(中)與名導侯孝賢(右)、臺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在開幕現場。 中新社發 許曉青 攝     六月二十日,第十屆臺北電影節在歷史古蹟臺北「中山堂」光復廳開幕。電影節主辦方遴選臺灣電影「明日之星」亮相。
  • 臺灣寫真:在臺北「101」腳下感受眷村溫情(圖)
    臺灣寫真:在臺北「101」腳下感受眷村溫情(圖) 2008年06月15日 14: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北地標「一〇一」大樓腳下,保存有臺北地區最古老的眷村——四四南村。眷村是臺灣特色的社會生活形態之一,泛指1949年前後自大陸各地遷臺的軍公教人員聚集社區。
  • 臺灣寫真:臺北「老屋新生」記
    中新社臺北3月14日電 題:臺北「老屋新生」記  中新社記者 孔任遠 陳小願  修復前的「臺北之家」、拆除中的臺北海關廳舍、不斷演變的中山橋……迪化207博物館三層,上百張幻燈片訴說著臺北的建築往事。「這些(建築)有的在,但相當多已經拆除。這都是臺北的歷史,也是我們的記憶。」頭髮花白的在館志工寧培傑向中新社記者回憶曾經的臺北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