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二指禪掌門
今天是七夕節,大小群裡基本都是這個話題。看了很久,看到一個全新的觀點:
中國古代傳說裡大部分都是男屌絲和仙女,窮書生和女妖精;想出這個故事的,肯定是個窮屌絲。由此可以分析出,中國的男人骨子裡都幻想通過婚姻不勞而獲;除了這個,還喜歡有美麗的精怪點綴他們的生活。
好犀利有沒有?作為一個男人,我看完……覺得還是有點道理啊!
以前,七夕這天女孩子都是祈禱自己能夠像織女般心靈手巧,同時也希望自己能夠收穫一段美滿的愛情,而現在,這樣的觀點在女孩子嘴裡說出來,是時代進步了,還是故事不適合潮人了?
為了分析這個觀點,不妨先溫習一下故事:
一個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死了,被嫂子攆出家門,還好,帶著一頭老黃牛。
牛是神仙被貶下凡,所以,幫助孩子娶到了仙女。手段是:偷走洗澡仙女的衣服,逼她就範。
其實,掌門覺得,這個故事有很多漏洞。先說一個:中國傳說中的神仙,都善於變化,即使衣服沒有了,扯片樹葉再變一身華麗的霓裳又有何難?
當然,咱今天不從寫作的角度去考量,那似乎太專業;我們現在只說牛郎這個人。
窮人沒錢娶老婆,就可以用此方法嗎?我覺得,編故事的人是不了解窮人的;窮人都膽小,很難做出這樣的事情來,即使偷看洗澡成立,一般也不敢偷走別人的衣服。更何況還是一個無家可歸的孩子。
有沒有人幹得出來?有,那些窮兇極惡之人。牛郎會是這樣的人嗎?如果他真做了這件事,那就是了。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在禮法頗嚴的古代,這樣的作為後果非常嚴重。男女拉拉手都能被沉豬籠,偷看洗澡還偷拿衣服逼人結婚,其結果可想而知。
這樣推理下去,即使來的不是織女,而是雨女、玉女、漁女等,牛郎照樣會先偷看洗澡、再偷衣服,最後偷人。這樣,哪裡會有愛情可言?那些說這個故事是愛情故事的,你給我留言說出理由。
好,咱接著說。織女被抓回去,牛郎去追,一套行頭都是老牛的皮肉:牛皮製成鞋子,牛角化為籮筐……兄弟,你為了追一個女人,把恩牛的皮肉這麼糟蹋,你還是男人嗎?
於是,掌門覺得,開頭那位美女的話,至少代表了一部分女孩子的觀點:牛郎織女的故事不是愛情故事,只是一個渣男的故事。但掌門還是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傳頌這樣的故事。按照開頭那些美女的說法,這不過是窮小子的意淫,而且毫無章法邏輯可言。
但我要說,也許這個故事是女人杜撰的。因為她一點不了解男人。
不過,套路還是很熟悉的:
牛郎見了織女,哭訴自己父母雙亡被兄嫂虐待,雖然現在沒房沒車,但自己會努力的,十年後再看……但他沒說這是老牛的教唆。
王母知道後大怒,窮小子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娶不起老婆就能用如此下作的手法?不行!我要做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的典範。
這樣的套路是不是好熟悉?那是因為現在仍在上演無數的「牛郎織女」的故事。
其實,我查過史料,最早的牛郎織女的故事,在秦朝就有了。不過,不是愛情故事,而是一個晦氣的日子——這一天是不能結婚的。
原因是,最初的版本裡,牛郎更渣,他先是欺騙了織女,然後又無情地拋棄了她。他們的邂逅和分開,和王母娘娘真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在民間,織女星是夏曆七月的指示星,這個季節,人們開始準備冬衣,瓜果也正當成熟。
因此,七夕是「女兒節」,而不是「愛情節」。
順便說一句,在我們老家魯西,這一天不算什麼節日,但人們會想起這個傳說故事,然後騙小孩子晚上去葡萄架下偷聽牛郎織女說話。哈哈,你猜到了,從葡萄架下鑽出來後,臉上全是被蚊子咬的包。所以,這個日子,孩子們沒法喜歡。
【掌門原創,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