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文化

2021-02-13 龍騰古玩城

歡迎新朋友關注本平臺:

1、點擊本文章標題下面「龍騰古玩城」關注本平臺。

2、通訊錄中「添加朋友」或「查找公眾號」:

輸入「龍騰古玩城」或「longtenggwc」關注本平臺。

  紅山文化因首次發現於赤峰紅山後而得名。它以西拉沐淪河、老哈河流域為中心,分布面積達20萬平方公裡,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續時間達兩千年之久。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群體為紐帶的部落集團。

  紅山文化年代為公元前4000~前3000年。紅山文化的居民主要從事農業,還飼養豬、牛、羊等家畜,兼事漁獵,細石器工具發達;還有磨製和打制的雙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鋤、石磨盤、石磨棒和石鏃等。陶器以壓印和篦點的之字形紋和彩陶為特色,種類有罐、盆、甕、無底筒形器等。彩陶多飾渦紋、三角紋、鱗形紋和平行線紋。已出現結構進步的雙火膛連室陶窯。玉雕工藝水平較高,玉器有豬龍形缶、玉龜、玉鳥、獸形玉、勾雲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還發現相當多的冶銅用坩堝殘片,說明冶銅業已經產生。房址為方形半地穴式,分為大型與小型。

  1983年,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發現了一座女神廟、數處積石大冢群,以及面積約為4萬平方米的類似城堡或方形廣場的石砌圍牆遺址,同時出土的還包括女神頭像、玉佩飾、石飾和大量供祭祀使用的具有紅山文化特徵的陶器。這一系列的發現,證實在5000多年前,牛河梁已經存在著一個具有國家雛形的原始文明社會。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的重大發現,將中國古代史的研究從黃河流域擴大到了燕山以北的西遼河流域,並將中華文明史提前了1000餘年。這項考古新成果的出現,對中國上古時代社會發展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築史、美術史等學科的研究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因而,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群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其本身所具有的重大科學價值和意義,奠定了它在中國考古學史乃至世界考古學史上的重要地位與作用。 自1983年開始的考古發掘,先後出土了大量珍貴的紅山文化文物,其中,兩件龍形玉器的出土,最受矚目。

  2003年,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遺址第16地點中心大墓進行了最後發掘,發掘面積1575平方米,發現了紅山文化墓葬6座,出土了大型玉人、玉鳳等珍貴文物470餘件,並且在一座墓葬中發現了第三件玉雕龍。玉雕龍又叫豬龍形玉佩飾,由於它以龍為形、以玉為質,因而,具有強烈的中華民族圖騰的印跡。

  紅山文化墓葬的獨特之處,即只隨葬玉器。牛河梁的1號冢是出土玉器數量最多的墓葬之一,在其豐富的隨葬品中,竟然沒有新石器時代墓葬中普遍隨葬的陶器。根據紅山文化已發現的墓葬及隨葬品,可以得出紅山文化具有「惟玉為葬」特徵的結論。同時,如果把出土的一些玉器同《周禮》中記載的六種玉禮器「璧、琮、圭、璋、琥、璜」相比較,可以發現,紅山文化的玉器已具備了夏商周三代文明中 「禮」的雛形。「惟玉為葬」的實質乃是「惟玉為禮」。

  玉器是紅山文化的精髓,從而進一步證實了紅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 佐證紅山文化的 中華文明發源性 紅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間在燕山以北、大凌河與西遼河上遊流域活動的部落集團創造的農業文化,因最早發現於內蒙古赤峰市郊的紅山後遺址而得名。

  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屬於紅山文化晚期,距今5500至5000年。在考古界普遍認為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為中華文明的源頭時,紅山文化只被當作一個分支或者是一種長城南北的「混合文化」,但是,隨著紅山文化遺址不斷發現大量珍貴文物,尤其是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的發掘,使得人們以全新的眼光重新考察紅山文化。考古學者也開始將史前文化研究重點由黃河流域向北轉移,確認了紅山文化在我國文明史上具有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它所具有的中華文明發源的性質。

  自1981年開始投入牛河梁考古工作的著名考古學家郭大順認為,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最精華的部分是以「壇廟冢」和「人鳳龍雕像」舉行通天祭祀及高度發達的祖先崇拜,這樣的活動具有典型的遼寧乃至東北區域特色,又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和傳統文化的象徵。紅山文化在遼河流域出現,是東北漁獵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交匯的產物。這樣的文化特質,對後來的滿族文化以及東北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從紅山文化升起的中華文明曙光,沿著遼河流域漸漸清晰起來,為遼寧這片土地找到了文化之根,更為中華民族鐫刻下了最初的文明記憶。

  1988年,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重點大遺址,2006年又被列入重設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目前,有關部門正在準備為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申報國家大遺址和世界文化遺產。

  紅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間一個在燕山以北、大凌河與西遼河上遊流域活動的部落集團創造的農業文化。因最早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郊的紅山後遺址而得名。

  紅山文化以遼河流域中遼河支流西拉沐淪河、老哈河、大凌河為中心,分布面積達20萬平方公裡,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續時間達兩千年之久。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初期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全盛時期,主要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群體為紐帶的部落集團,晚期逐漸向父系氏族過渡。

  紅山文化是與中原仰韶文化同時期分布在西遼河流域的發達文明,在發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相交匯產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機和創造力的優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手工業達到了很高的階段,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陶器裝飾藝術和高度發展的制玉工藝。

  紅山文化的彩陶多為泥質,以紅陶黑彩見常,花紋十分豐富,造型生動樸實。玉器製作為磨製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瑩明亮,極具神韻,發展中具備了專業化、系統化、規範化,到目前為止,紅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大型碧玉豬首龍,周身捲曲,吻部高昂,毛髮飄舉,極富動感,是紅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中國出土時代最早的龍形玉器,被譽為「天下第一龍」。因赤峰境內多有龍表玉器出土,故赤峰被稱為龍的故鄉,紅山文化的先民應為龍的傳人。

  翁牛特旗三星他拉中華第一龍紅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徵和內涵。其後,在鄰近地區發現有與赤峰紅山遺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徵的諸遺址,統稱為紅山文化。已發現並確定屬於這個文化系統的遺址,遍布遼寧西部地區,幾近千處。其內涵豐富,擁有一大批造型生動別致的玉器,多與豬、龜、鳥、蟬、魚等動物形象。隨著七十年代這批玉器被識別出來,考古學家發現了紅山文化大型玉龍。

  紅山,意為紅色的山峰。它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東北郊的英金河畔。傳說內蒙赤峰的紅山,原名叫九女山。遠古時,有九個仙女犯了天規,西王母大怒,於是九仙女驚慌失措,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灑在了山上,因而出現了九個紅色的山峰。蒙元時代,蒙古族人叫它為烏蘭哈達。漢譯為紅色的山峰。所以,後來都叫它「紅山」。

  公元20世紀初,中國處於軍閥割據的年代,當地喀喇沁蒙古王公聘請了一位叫鳥居龍藏的日本學者來講學。據日人回憶,當年他越過遼上京(今巴林左旗)來到了紅山,在附近地面上發現了一些陶片。1919年,來了一位法國人,它的名字叫桑芝華。他來到內蒙林西(今巴林右旗),無獲而歸。還有一位法國人,名叫德日進,他在紅山一帶發現一些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細石器。1930年冬,從東北通遼來一位梁啓超的兒子叫梁思永,他生於澳門,從美國留學歸國後,開始研究考古學。它收集了一些鳥居龍藏的資料後,參加了中國科學院考古組。他到過林西、沙拉海、鍋撐子山一帶,僅發現一些陶片後就回北京了。

  1933年,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了當時熱河省省會——承德。隨後來了一批所謂的日本考古工作團,叫滿蒙考察團。有個叫濱田的,是當年東京大學校長。他們來的動機是:欲徵服中國,必先徵服滿蒙。想在內蒙古找出不屬於中國歷史文化的憑據。結果在紅山30多處遺址僅發現一些陶器殘片和幾件青銅器,都屬於中國歷史文物,結果是日寇枉費心機。

  紅山文化博物館示意圖解放後,梁思永先生為中國考古所副所長。中國考古學家尹達先生出版《中國新石器文化》一書,梁先生作序。尹達先生認為:紅山文化是北方細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結合。兩位學者論述了東北這一文化現象,屬於長城南北接觸產生的一種新文化現象,並提出定名為《紅山文化》。

  紅山古玉的正式發現,是20世紀70年代的事情。1971年5月,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在北山植樹時,意外掘出一件大型碧玉雕龍。從此,人們開始意識到,中國玉雕藝術的源頭可能發生在紅山文化時代的西遼河流域。

  其後不久,在內蒙敖漢軲轆板壕、克什克騰旗好魯庫石板山,阜新胡頭溝等地紅山文化遺存中又陸續發現了數批玉雕龍、大型勾雲佩等紅山文化玉器。1979年5月,考古工作者又在遼西凌源三官甸子城子山找到了具有科學地層依據的紅山文化玉器墓葬,從而使紅山文化確有玉器成為定論。

  歷史學教授雷廣臻研究發現,中國古文獻記載的黃帝圖騰(熊、龍、龜、雲、鳥等),均有紅山文化玉器與之對應。這些圖騰性玉器反映了5500年前紅山先祖的生產、生活、生育和生靈情況,而玉龍玉鳳則是紅山最尊崇的玉器。

  遼寧省朝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歷史學教授雷廣臻有關牛河梁紅山玉文化國際論壇上發表了自己的最新見解,引起了與會專家的關注。

  雷廣臻說,根據古文獻記載,黃帝圖騰主要有5種:一是熊。《史記》說:「黃帝為有熊。」班固編著的《白虎通義》也說:「黃帝有天下,號曰有熊。」在朝陽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考古發掘中,不但出土了泥塑的熊下顎和熊掌殘體,還出土了雙熊頭三孔玉器;二是龍。《史記》說「軒轅,黃龍體」。聞一多先生認為,上古姬通女又通巳,而巳即是大蛇,這種大蛇又被人們稱作龍,被黃帝部落奉為圖騰。紅山文化蛇形龍玉器,從興隆窪、查海遺址的玉玦,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遺址的玉龍,已經形成了一個系列;三是龜。《國語》說「我姬氏出自天黿」。郭沫若先生認為黃帝的圖騰為天黿,即神龜。在牛河梁遺址多次出土了神龜玉器和玉龜殼。四是雲。紅山文化的勾雲形玉器,部分造型可能與雲有關。五是鳥。《國語》記載,黃帝之子十二姓中,有「人面鳥身者」,可能以鳥為圖騰。在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的墓葬中,確實出土了玉鳥。

  雷廣臻強調,在中國著名新石器時代史前文化中,只有紅山文化(主要是玉器)與黃帝有這麼多的契合。這種種契合的真正含義是什麼?雷廣臻認為,紅山文化圖騰性玉器反映了紅山先祖的生產、生活、生育和生靈這「四生」情況。可以說,紅山文化的每一件玉器均是「四生」的反映。

  雷廣臻教授進一步分析,黃帝多圖騰,哪個為社會所共同崇拜、從而成為共同的圖騰呢?從文獻上看,一是龍,二是鳳。從出土玉器實物上看也是如此:以蛇為原型的龍,以貓頭鷹為原型的鳳,組成了玉龍、玉鳳系列。由此可以推斷,龍和鳳是黃帝部族的最高圖騰,玉龍玉鳳是紅山最尊崇的玉器。

--回覆:「紅山文化」進入可了解更多紅山文化收藏知識。

歡迎老朋友分享本平臺及內容:

1、歡迎大家將龍騰古玩城官方微信推薦給有興趣的朋友。

2、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騰訊微博,或者發送給朋友。

歡迎大家互動交流:

1、如果你想和我們互動交流,請登錄騰訊微博@龍騰古玩城。

2、歡迎大家加入龍騰古玩城收藏圈QQ交流群:24710321,與全國藏友實時交流。

3、歡迎大家通過微信或手機QQ登錄本平臺微社區,與全國藏友實時交流。

4、您也可以加微信/QQ:2913528518與本平臺主持人交流。

歡迎藏友積極投稿:

相關古玩藝術品收藏類原創藏品圖片及文章請發至郵箱:2913528518@qq.com。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進入「龍騰古玩收藏圈」微社區論壇,可以與全國古玩收藏愛好者進行互動交流,你可以發帖分享你的收藏知識及經驗,還可以發布圖片進行藏品展示!

相關焦點

  • 前紅山文化和後紅山文化玉器
    ,中國東北地區的玉器文化分布十分廣泛,這是紅山玉器文明產生和發育的基礎。紅山文化玉器:因科學考古在遼寧省朝陽市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挖掘出土大量精美玉器,震驚世界考古界、收藏界、史學界,考古學把牛河梁科考出土的這批距今5500至6500年的玉器稱為「紅山文化玉器」。
  • 紅山文化玉匕形器
    紅山文化玉匕形器 圖集之一紅山文化玉匕形器尺寸:寬1.3釐米,長5.5釐米。器形樸拙,呈現了文化玉器的歷史光輝。紅山文化玉器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玉器。紅山文化玉器最早發現於遼寧省凌源市與建平縣交匯處的牛河梁遺址,在紅山文化諸遺址中多有玉器發現,以凌源縣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縣東山嘴等遺址出土較多,內蒙古翁中特旗三星他拉、敖漢旗大窪、遼寧省阜新縣胡頭溝等處也有不少重要玉器發現。
  • 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跡之一,紅山文化與紅山文化女神像
    紅山文化發源於東北西部,起始於五、六千年前的農業文明,是華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跡之一。分布在東北西部的熱河地區,北起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南至河北北部,東達遼寧西部,遼河流域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遊。 紅山文化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
  • 紅山文化玉豬龍來了
    本報訊(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 楊博)作為「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的姊妹篇,「又見紅山」精品文物展將於10月16日在遼寧省博物館舉行開幕式。10月7日,「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精彩亮相,轟動一時。
  • 紅山文化曾經對東北影響很大,周邊文化器物紛紛模仿紅山玉器
    70年代末以來,紅山文化玉器已成為當前中國古玉研究上的一大熱點。對紅山玉器高水平的鑑定與深層次的研究分不開。從我國北方地區來說,又有一個處於同一歷史時代的玉器,卻屬於不同文化而又彼此相似的傳承和影響的問題,如吉林省西北部、黑龍江省西南部類似紅山玉器的發現已日漸呈現出來。
  • 「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在國博開幕
    「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在國博開幕(攝影 | 龐道瓊)2020年10月17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
  • 良渚文化玉器與紅山文化玉器研究
    中國新石器時代玉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良渚文化玉器與紅山文化玉器。後世對這兩類玉器的研究也是頗為深入。良渚文化玉器與紅山文化玉器各具特色,各具風採,也是玉器遺珍中比較典型的玉器。在悠悠歷史長河中它們經過了歲月的洗禮,更加顯得古樸而神秘。
  • 「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幕
    2020年10月17日,「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幕。被譽為「中華第一龍」的碧玉C形龍和玉玦形龍等代表性紅山文化玉器,呈現了紅山玉文化全貌。本次展覽分為禮重在祭、唯玉為葬和文明曙光三個單元,共展出玉質禮器、紅陶祭器、人像雕塑等珍貴文物160餘件,結合考古現場圖片和建築過程復原,集中展示了紅山文化遺址歷次重要發現和最新考古成果,其中田家溝和半拉山墓地出土文物為首次在遼寧省外展出。杜建坡/人民圖片
  • 國寶華光 紅山文化:玉豬龍
    龍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一直崇尚的神異動物,象徵著中華文明的肇端。但是,關於龍的形象來源也一直是中國文化史上最大謎團之一。在遼寧省博物館的「遼河文明」展中,便陳列著一件與龍的起源相關的紅山玉器——玉豬龍。  紅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間,活動於燕山以北,西遼河、大凌河流域和渤海灣北岸的一支部族集團所創造的古文化。它的遺存最早發現於1921年。
  • 看見文物|新石器紅山文化玉龍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龍是新石器時代的玉器(祭器禮器),於1971年出土於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遺址,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玉龍被譽為「三星塔拉紅山文化玉龍」,也稱為「中華第一龍」。
  • 紅山文化高古玉一次看個夠!
    6上圖為遼寧博物館收藏的一件紅山文化玉豬龍,雕刻精美,線條流暢,在國內外博物館收藏的紅山文化玉豬龍中難尋第二件,真正的國寶上圖為赤峰巴林右旗博物館徵集的紅山文化玉豬龍下面是文物盜竊大案——賣價320萬元的紅山玉豬龍真貌
  • 走近紅山文化那些人、那些事
    這件被譽為「中華第一龍」的紅山文化代表文物碧玉C形龍,最近「來到」了中國國家博物館。一經亮相,便很快登上熱搜,也讓這場持續三個月的「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展」成了線下熱展。與館內其他展覽相比,這場展覽面積並不算大,但卻雲集了不少「明星文物」。
  • 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在國博開幕
    )承辦的「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紅山文化是距今約6500—5000年前中國東北地區西遼河流域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是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在中華五千年文明中佔據著獨特的地位。紅山文化最早發現於20世紀初。1955年,考古學家尹達在《中國新石器時代》一書中首次提出了「紅山文化」的名稱。
  • 穿越五千年,神秘紅山文化打卡地
    紅山文化是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壇廟冢」祭祀建築群已具有了禮制的雛形,「唯玉為葬」催生出燦爛的玉器文化更是吸引了無數的目光。那麼,在哪裡可以近距離感受到五千多年以前的文化呢?」精品文物展已經落幕,但「古代遼寧」常設陳列中不乏精美紅山文化文物的展示。
  • 國家博物館: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展
    近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紅山文化最早發現於20世紀初,其考古發掘和研究見證了現代考古學在中國的建立和發展的歷程。20世紀70年代以後,遼寧阜新胡頭溝墓地、朝陽牛河梁遺址等紅山文化重要遺址的相繼發現和發掘,以豐富確鑿的考古資料證明,早在紅山文化晚期,社會形態就已經發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國階段,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物證。
  • 與紅山文化、石家河文化不同的良渚文化鳥崇拜
    通觀新石器諸文化,多能找到鳥崇拜的痕跡。比如,凌家灘文化、紅山文化、石家河文化、龍山文化等都有玉鳥出土,但這些玉鳥的造型多為鴞、鷹等猛禽造型,威武、兇猛。紅山文化玉鴞這件紅山文化玉鴞出土自遼寧阜新胡頭溝。紅山文化玉鳥以玉鴞、玉鳳為常見,其玉鳳略顯呆滯,玉鴞比較靈動,但卻十分兇猛。
  • 紅山文化玉器:中華文明象形文字的原始碼
    大勾雲形珮紅山文化玉器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玉器。紅山文化玉器最早發現於遼寧省凌源縣牛河梁遺址,1942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那裡見到一件勾雲紋玉佩。以後,在紅山文化諸遺址中多有玉器發現,以凌源縣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縣東山嘴等遺址出土較多,內蒙古翁中特旗三星他拉、敖漢旗大窪、遼寧省阜新縣胡頭溝等處也有不少重要玉器發現。紅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中多數為動物造型的裝飾品,構成這一文化的顯著特徵。
  • 紅山文化與仰韶文化有過交匯,也是唯一以玉著稱的史前文化
    紅山文化始於母系氏族社會末期,文化主體形成於父系氏族社會。據碳14測定,紅山文化距今約4000年至3000年,已存在近2000年。紅山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是一種具有細石器特徵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紅山文化早期人類的生產以農業為主,兼有畜牧、漁獵。
  • 紅山文化——玉豬龍,中華「龍」的雛形
    玩玉器的人都要去研究一下紅山文化,紅山文化在中國玉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紅山文化是遼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文化之一,年代約為公元前3500年,因首先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紅山後牛河梁遺址,故名。紅山文化分布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遼寧省西部、河北省北部地區,吉林省西北部也有少量發現。典型遺址除牛梁河遺址外,還有赤峰蜘蛛山、西水泉、敖漢旗三道灣子、四稜山,巴林左旗南楊家營子等。紅山文化是繼查海文化後,東北地區發現有大宗玉器的重要文化。紅山文化玉器代表了北方、特別是遼河流域玉器的最高水平。紅山文化玉器數量相當豐富,迄今為止所知品種已有二十餘類。
  • 紅山文化遺址世界文化遺產價值國際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
    為進一步推進紅山文化遺址的申遺工作,深度挖掘紅山文化的價值內涵,由赤峰市人民政府和朝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紅山文化遺址世界文化遺產價值國際專家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