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房價,跌回四年前……

2020-12-15 力哥說理財

01

最近天津上熱搜了,說1平米降5000,兩周劇降72萬,房價跌回4年前。

看數據,也沒瞎說——

和17年3月衝上3萬元頂峰相比,現在均價不到2萬5,說單價大跌5000,也沒毛病。

只不過,這個標題只說絕對值,不說比例,屬標題黨~

事實上,相比3萬的房價,5000跌幅只不過17%。但中國絕大部分城市均價不過幾千或一萬多,你說跌了5000,很多人覺得哎呦媽呀,天都塌了…

72萬的跌幅也一樣,很多城市一套房不過幾十萬,但如果是大幾百萬的房子(天津和平區還是很多的),降個70萬也不算驚天動地的大事,上海豪宅直接降價500萬甩賣也不是一兩次了。

至於跌回4年前,那是因為16-17年初,天津房價漲太彪悍,現在是價值回歸。

真說起來,北上現在房價也和4年前差不多,沒啥特別的…

不過既然天津上熱搜了,我就藉機說道兩句。

02

《一個簡單法子,幫你找出最值得投資的房子》這篇強烈建議所有讀者看下的曠世滿分乾貨貼中,力哥給全國152個城市做了評級。

其中天津在第五級——位於杭州、南京、成都、武漢之後,和蘇州、東莞、鄭州、長沙一個級別。

當時就有好幾個天津粉絲表示強烈不解,說天津這些年乏善可陳,都爛成啥樣了?憑啥還能排那麼高,天津這阿鬥撐不起這排面……

這……我倒是真沒想到~

其實我文章裡對天津排位有做過解釋——

天津像個「遲暮美人」,一個很尬的存在。

京津冀並沒有形成有競爭有互補的有機體,還是一個虹吸一切資源,強大到令人窒息的帝都,和相對荒涼的「環首都貧困帶」。

北京說我要我要我全都要,導致天津的中高端人才全被虹吸去了北京,天津自己的中高端產業發展不起來,一直原地打轉。

天津在民國就是著名大都會,所謂「上青天」。那時的大城市都是工業中心,所以天津和上海一樣,也是輕重工業撐場子,但這些年環保高壓,天津高汙染重工業也和河北一樣,成了限制發展的犧牲品,而傳統中低端的出口加工製造業又遇到全球經濟低迷和毛衣站,日子也不好過。

民國時期的天津

想產業升級,就得吸引人才,人才都被北京吸走了,天津產業就起不來,無法提供大量高薪崗位,人才就更沒理由來了。

如今,天津網際網路和高科技產業還是乏善可陳,內地很多城市,杭州、武漢、成都,甚至長沙、鄭州、貴陽,都多少吃到了這塊產業升級的紅利,但天津和絕大多數中小城市一樣,miss了~

另一個超賺錢還無汙染的行業——金融業,則因為各種野雞交易所,讓「天津」幾乎淪為「金融騙子」代名詞。

天津還有一個死穴——高度老齡化

工業化基礎越紮實的地方,城市化率越高,當年執行計劃生育就越徹底,這是今天上海、北京、天津和東北老齡化最嚴重的主要原因。

上海北京雖然本地人生育率超低,但畢竟一線,能虹吸全國人才。

天津也想吸引人才,搞了個海河人才計劃,效果也 just so so~

關鍵是你連本地年輕人才都留不住,紛紛被迫北漂——因為工作關係,我認識的北漂精英中,老家天津的就有一大堆。

2019年底,有1500多萬人口的天津,常住人口同比僅增長2.2萬。

而只有1000萬人口的鄭州,2019年新增常住人口高達21.6萬。

幹啥啥不行,政府又沒錢,只能陷入靠房地產拉動經濟的怪圈,地方財政高度依賴賣地收入,到處都是拆拆拆蓋蓋蓋,房價一漲再漲,市中心核心區房價一度漲到5萬多,和天津人均收入嚴重脫鉤,很多郊區樓盤最後只能爛尾。

加上先天「畸形」的濱海新區泡沫吹爆,被迫拉掉遮羞布,主動擠水分,導致這兩年天津GDP差到根本沒法看,全國獨此一家……

總之,天津正處於刮骨療傷的轉型陣痛期,日子難過是逃不掉的。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天津也有自身優勢。

一是沿海大港,千萬級人口大都會,歷史人文積澱雄厚;

二是作為直轄市,雖然難望北上向背,但和內地省城相比,還是可以比劃比劃;

三是教育資源優勢明顯。

其中最難以替代的,是教育資源,這貨得長期積澱,沒法一蹴而就,這是深圳未來10年持續的短板,也是天津吸引人才的抓手。

03

天津未來是就此沉淪,不斷下跌?亦或還有鳳凰涅槃的機會?

現在到底是抄底天津的窗口期,還是扔掉燙手山芋的deadline?

還得回到問題根源:房價漲跌誰說了算?

供求關係。

供大於求,房價跌,供不應求,房價漲。

供給側,主要取決於政府賣地速度和開發商開發速度,但長期看,開發商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關鍵還是賣地。

但賣地速度,則取決於政府賣地的意願和能力。

有地不賣,供給會減少,但未來還有上升空間。

沒地可賣,地方政府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才是最大的稀缺性。

從供給側看,市中心密集建成區才是最值得買的,因為周圍沒地了。

需求側,更複雜。

政府調控力度、貨幣投放速度、新增人口速度,是三大關鍵因素。

前兩個因素,都不是市場化因素,完全政府說了算。

政府調控力度,小城鎮不好說,地方財政吃緊,賣地也是無奈之舉,所以房價時不時起一波,吸引更多接盤俠上車,幫地方去庫存,上頭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哪怕像徐州這種級別的城市,中央還是不重視,隨它去。

但一二線城市,至少是省城級別的,中央還是很重視的。

之前深圳樓市過熱,調控哐當就砸下來了,最近成都樓市過熱,調控也疾風來襲。

也就是說,像天津這種級別的大城市,誰敢漲,誰就調控升級,一個逃不掉。

貨幣投放速度,並非針對具體某個城市,但超發貨幣更容易以投資為目的進入樓市,投資者從保值升值角度看,大概率也是進入一二線城市。

只有新增人口,才是老百姓(市場)用腳投票做出的選擇。

這樣分析,這幾年天津房價下跌,就很好理解了。

供給側,政府賣地太激進,庫存壓力太大,放眼全國,僅次於重慶。

需求側,政府調控太緊,強行打壓需求。

而天津人口增速又不高,外來需求不足。

供大於求,只能跌。

但具體分析,天津也不是全城普遍大跌。

跌幅最大的,都是地多人少的郊區新城。

市中心區域的跌幅並不大,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最集中的和平區,跌的並不多,真正搶手的學區房,依然堅挺。

04

還是那句話,買房買的就是稀缺性。

從中國當前實際情況下,最大的稀缺性就三塊——稀缺優質教育(學區房)、稀缺景觀(江景)、稀缺高薪工作機會(CBD或高科技園區)。

old money 比較多的享受型城市,比如上海、廣州,沿黃浦江和珠江的景觀房就特別貴,跌不動;

大企業雲集,高薪工作機會集中的地區,高收入的new money奮鬥逼,為了生活工作便利性,也會把房價抬上去,需求持續旺盛,比如深圳南山。

更普遍的規律是學區房,好學區雲集的板塊,房價就是漲得猛,又抗跌,全國都這樣。

所以天津市中心的學區房,依然有投資價值。

天津都爛成這樣了,雖然教育資源沒法和北京比,但比上不足,比下綽綽有餘,尤其和邊上人口大省河北河南比,簡直高考天堂。

每次我聽河南小夥伴說買學區房,都有一種黑色幽默的味道。

在地獄模式買學區房和上百萬同齡人死磕,還不如想辦法讓孩子去天津高考,父母可以少雞很多血,孩子的青蔥歲月也能少受很多苦…

天津戶口不難搞,這種從外地不斷湧入的新需求,也是支撐天津學區房的關鍵動力。

說到河南,順便說兩句鄭州。

鄭州跌得也蠻厲害,和天津一樣,也是周邊跌得慘,核心區穩如老狗。

大概1、2年前,很多鄭州小夥伴都問力哥XX房子能不能買,那會兒鄭州樓市熱得很,什麼綠博組團、新鄭組團、新密組團、高新區、航空城……

我當時就納悶,鄭東新區,明明就是發展得很好的新區,鄭州未來鐵定的新城市中心,房價也還好,為啥不買確定性最高的鄭東呢?

理由麼……基本都嫌鄭東太貴,想貪便宜,炒周邊規劃無比美妙的新區概念。

炒股票買基金貪便宜使不得,房產投資也一樣,都得逆人性。

我以前專門寫過鄭州,這座城市優勢明顯,平原地帶,交通四通八達,北方核心交通樞紐,又是上億人口大省的省會,人口紅利明顯,省內沒任何城市能抗衡,能舉全省之力優先發展,未來還有機會虹吸北方周邊省份。

但鄭州也有問題,就是野心太大,平原城市四面八方都能發展,一口氣攤子鋪大了。

去年我去鄭州考察,一看地圖,發現規劃那麼多新區,就覺得不妙。

鄭東新區是舉全省之力,發展了20年,起點高,發力準,特別是總理當一把手時給搞起來的,這種成功經驗幾乎不可能再複製。

綠博板塊雖然規劃得很好,但和鄭東差了10多公裡,中間隔了個白沙,新鄭之類的就更遠了,還需要很長很長時間才能把圖紙上的美好規劃落實。

這些前兩年光炒作概念,但實際生活依然很不便利,也沒好的工作機會的新區板塊,房屋供給量太大,接盤俠不夠了,現在就成了燙手山芋,房價跌最狠。

但鄭東核心區,像北龍湖板塊,其實房價沒怎麼跌。

我今天還是那句話,鄭州買房買鄭東,是最穩妥保險的選擇——雖然現在鄭東房價破3萬,在鄭州人眼裡,可能覺得貴得離譜,買不起,那也沒辦法……

激進型投資者,想抄一把底,買那些跌幅最大的新區板塊,就要做好長期抗戰準備。

人口流向還是最關鍵的,只要人口還在持續高速流入,以時間換空間,依然是可行的策略。

還有貴陽觀山湖新區,也是同樣邏輯,長期看好。

說句心裡話,貴陽老城區在我看來就是一坨屎,但觀山湖新區卻亮瞎了我的狗眼……

從這個角度看,鄭州的房子,依然比天津更有長期投資價值。

當然,鄭州也只是整體不給力的北方城市中矮子堆裡拔高個。

還是那句話:能買南方,就儘量別買北方。

當然,北京除外……

相關焦點

  • 房價真跌了!27城房價跌回一年前,環京最明顯
    房價下跌應該是這些年普通老百姓一直期待的事情,從房價出現明顯上漲信號的時候就有了,甚至這些年裡還出現了明顯的看漲派和看跌派,雙方給出的理由好像都說的很有道理,也都運用到了一些經濟常識,但現實卻非常的殘酷,無論大家多麼期待房價下跌,最終都以房價上漲告終,可以說盼跌盼了一二十年,房價上漲也漲了一二十年,人們的買房壓力越來越大,房價從很大程度上已經影響到了人們的幸福指數
  • 房價跌回三年前!一批投資客血本無歸
    一平米降5000元 房價跌回三年前 部分樓盤跌幅超30% …… 最近,全國多個熱點城市因為房價大跌
  • 熱文TOP10:哪裡房價上漲最猛?8個省會城市房價跌回一年前,還能買房...
    熱文TOP10:哪裡房價上漲最猛?8個省會城市房價跌回一年前,還能買房嗎?房天下  作者:房小研   2021-01-07 12:00 [摘要] 01月06日北京網友關注資訊榜出爐,「【哪裡房價上漲最猛?8個省會城市房價跌回一年前,還能買房嗎?】」成當日網友最關注內容,快來看看還有哪些內容入榜吧!
  • 哪裡房價上漲最猛?8個省會城市房價跌回一年前,還能買房嗎?
    現在還有偏信什麼買漲不買跌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你一定不敢買一些大城市的房子,因為它們的房價一直在跌。而某些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在漲,是不是就可以貿然買入了呢?那會房價基本上普遍哪都漲,而且還是一直漲,所以你以為你買漲不買跌是踩對了點,實際上,並非如此。雖然購房者也在分析未來,但買房下定決心更看到的是當下的房價漲跌,很多人看到房價在漲就覺得心慌,就覺得今天必須買,否則明天可能漲更多。
  • 匯率6.78,房價鶴崗跌時代來了!上海房價將跌回2014年!
    上海房價,扣除有錢人住的富人區,其他地區將跌回2014年。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現在是省會經濟時代,省會能吸納全省的內循環經濟。上海即將出現:天津跌。
  • 鄭州房價連跌四年!新區太多韭菜不夠割了!
    但前幾年最先降價的主要是郊區,主城區還是比較抗跌的。 典型如綠博、管南、中原、經開、航空港、中牟西、高新等新區都在降價,跌15-20%是標配! 但問題是綠博規劃落地慢,人口導入也慢,一個遠郊新片區的成熟周期太長了,所以也是最不抗跌的。2018年的時候綠博就普跌了15%。 而綠博又聚集了太多外來開發商,他們都是要求高周轉的,我那房企朋友說,為了搶客戶,大家只好爭搶著先跌為敬了。現在綠博的房子1萬左右的一大把。
  • 70大中城市房價五年走勢:深圳漲幅第一,有城市跌回五年前
    其中牡丹江的房價更是低於5年前。 國家統計局每個月發布的房價數據,是一個用來反映住房銷售價格總體變化趨勢和變化幅度的相對數。這其中,由於一手房價格受限價、限售、結構性等因素影響,相比之下,二手房市場更能反映各地房價變化的實際情況。
  • 薪資凍漲十年臺北房價跌回2013年 臺灣民眾仍無感
    薪資凍漲十年臺北房價跌回2013年 臺灣民眾仍無感 2018年05月29日 08:5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根據臺灣估價平臺統計,十年來臺灣可支配所得僅增加4.1%,但同時間臺北市信義房價指數卻飆漲72.1%,兩者的成長率差距高達18倍。因此,縱使目前房價已跌回2013年的水準,但在所得近乎無成長的情況下,民眾依舊難以負擔此時的房價,也難怪民眾對於近期的房價下跌無感。
  • 臺灣房價還會再崩? 專家估:跌回2008年水準
    前一波的房市榮景支撐炒作歪風,即使這幾年房價稍微下修,很多人依舊買不起房,究竟這波房價到底會怎麼下修呢?品嘉建設創辦人胡偉良預估,可能會跌回2008至2010年水準。    《好房網》引述胡偉良說法指出,統計2014年下半年開始至2018年12月,房價呈現明顯跌勢,整體跌幅約在20%左右,但由於目前全臺的自有住宅率高達約85%,房價也不可能大幅腰斬。    那麼房價到底會怎麼下修呢?
  • 天津房價快速跌回4年前,這是為什麼呢?
    最近,一則天津房價下跌的消息傳遍全國,天津房價從2018年的高位跌下來已經有30%。據當地中介稱,2018年有一位客戶在房子高位時以290萬元出手購房,現在天津房價下跌,200萬都不好出手。而很多之前急著入市的購房者,現在都高位被套,只要一提起房子都叫苦不迭,真是悔不當初。
  • 大臺北房價非典型修正 十大重跌區跌破眼鏡
    住展房屋網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這一波房價屬於非典型修正,一般認為供給量大、蛋白區跌幅會較重,但統計結果完全打亂過去市場認知,供給量少未必跌幅就小,蛋黃、蛋白區更已打成一鍋蛋花湯,多處地區房價跌勢讓人跌破眼鏡。    住展統計2015年1月至今,大臺北各行政區建案房價,僅樹林區房價逆勢小升約2.2%, 其他全部下跌。
  • 湛江樓市2020年11月第三周數據出爐,湛江房價三連跌,湛江樓市冷如冰
    其實湛江樓市都涼到這個程度了,還有炒房客說湛江房價是低洼地,說湛江房價還能突破1萬,但他們不想想,湛江的工資有多低,在這種情況下,湛江房價拿什麼上漲。 想想湛江樓市也有過輝煌的時刻,在前幾年的時候,湛江房價也從5、6千漲到了9千多,差點就突破1萬,後來就又開始走下坡路,跌到現在已經不足8千了。
  • 臺灣島內房市不景氣 有專家認為四區房價跌回5年前行情
    ­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房市景氣不佳,全臺各地陸續出現賠售交屋案例,房產專家Sway表示,目前包括淡海新市鎮、鶯歌鳳鳴、高雄鳳山、桃園八德等4處,房價都陸續跌回5年前行情,這4處破盤價頻傳、殺聲隆隆。
  • 臺灣房市景氣不佳 專家:全臺4區房價跌回5年前
    房產專家Sway表示,目前包括淡海新市鎮、鶯歌鳳鳴、高雄鳳山、桃園八德等4處,房價都陸續跌回5年前行情,這4處破盤價頻傳。Sway提到,淡海新市鎮、鶯歌鳳鳴、高雄鳳山、桃園八德,這4處房價已回到5年前新低價,其中淡海新市鎮從過去3、4字頭的房價高點,下修至單坪(1坪約為3.3平方米)僅剩15萬(新臺幣,下同);鶯歌鳳鳴目前行情也已經失守2字頭,單坪僅18萬元,賠售案例頻傳。至於高雄鳳山區近年發展迅速,重大建設陸續到位,但同樣難逃賠售潮。
  • 貴陽房價跌回2018年,貴陽樓市降溫,2021年最新貴陽房價出爐
    貴陽樓市的底子還是弱,在2021年第一周裡,貴陽的待售二手房數量順利突破了3萬3千套,而隨之的就是貴陽的二手房掛牌價又跌了。其實對於貴陽的二手房掛牌價下跌,很多貴陽樓市的炒房客都表明有些不能理解,他們覺得貴陽房價和成都、昆明比都這麼低,怎麼還能跌。這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貴陽的經濟面有多差。想想貴陽房價雖然沒有成都、昆明高,但是同樣貴陽的工資水平也沒有成都、昆明高。
  • 8個省會房價跌回2019年,新房漲幅創5年新低
    據第一財經報導,記者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動變動情況,對包括直轄市、省會城市(不含拉薩)和計劃單列市在內的35個重點城市近一年的房價走勢進行梳理發現:深圳漲幅最大,達到了14.6%。另外有11個重點城市房價跌回一年前,天津跌幅最大。
  • 房價跌回"3000"時代? 成都光華大道現狀直擊
    金沙一帶跌,光華大道片區肯定跌。而光華大道提前透支了片區的未來,把一個尚未成熟的居住區域通過規劃影響推向了今天的高密片區,稍微數一下,從溫江區光華大道三段起5公裡周邊就有19個即將開盤和在售的樓盤,這樣的情形下,跌是肯定的。  目前,光華大道的房價到底如何?銷售情況又怎麼樣呢?
  • 知乎上的房價跌的又多又快
    715新政之後,很多不懂深圳的媒體的標題風格立馬急轉直下,說深圳房價至少要跌個15%-20%。因為不能順著網線跑過去打人家,所以當時我寫了一篇文章,指出了新政之後深圳樓市可能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以及利弊關係。結果我們看到了,安靜的很多預判也得到了應證,深圳的房價不跌反漲。
  • 2019金邊房價漲幅僅為4.8%,從全球第一到跌出前50
    2月20日,胡潤研究院攜手全球不動產管理機構斯維登集團,聯合發布《斯維登置業·胡潤2019年度全球房價指數》及《斯維登置業·胡潤2019年度境外置業投資回報指數》。柬埔寨首都金邊房價,在2018年漲幅高達16.7%,超過北上廣,躍居全球房價漲幅第一。但是在2019漲幅僅為4.8%,已跌出前50。
  • A股跌回年初算什麼,臺灣股市都快跌回三年前了!
    ,比如臺灣:從年初到本周一收盤,已經跌掉了整整五分之一,直接跌回2012年11月水平。此外,恒生指數和聖保羅IBOVESPA指數均跌回2014年3月水平。當然,依然有國家表現堅挺,截至24日18時,德國DAX、法國CAC40、日經225與年初相比均有上漲。無論是上漲還是下跌,股票的表現基本與當地的經濟狀況相符,DT君將全球16個主要股指年初來的表現分成四檔,揭示漲跌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