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颱風那麼多,為何東京很少內澇?看看當地的排水系統就知道了

2020-12-23 山河獵人

颱風是發生在熱帶和副熱帶的一種抵押渦旋,是一種強大且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它的風力都超過了12級以上,所以它的威力向來特別恐怖。全球各個大洋沿岸地區其實都有著颱風的情況,之所以很少聽到只不過是因為叫法並不太相同。在北太平洋,國際日期變線的西部,就比如菲律賓,中國,日本一帶人們就叫它為颱風,而在大西洋或者太平洋東部的話則叫颶風,在南半球例如澳大利亞就會叫做旋風,所以如何防禦颱風災害成為了大洋沿岸國家的頭等問題,就比如日本這個國家。

日本颱風災害頻繁,歷史上出現大量極端颱風

地處於太平洋西岸,卻沒有任何阻攔物的日本,是全球最常遭遇颱風襲擊的國家,從2019年之前,日本的年均颱風登陸數量只有2.6個,但隨著全球變暖的情況,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年颱風往日本跑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多。並且前往日本的颱風其實強度還不小,因為「黑潮暖流」位日本以南,所以極端颱風前往日本的情況特別多。歷史上日本就經常遇到超強颱風, 包括1934年的室戶颱風就是一個超強颱風,造成了3000人失蹤傷亡的情況。額在1961年,超強颱風南茜也登陸過日本大半,除此之外伊勢灣颱風、枕崎颱風和海貝思颱風也都是歷史留名的超強颱風,可以說日本的颱風真的特別多,也都特別強,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從06年之後,日本東京的洪澇災害就很少再度出現,這又是為什麼呢?

日本颱風頻繁,為何東京卻很少內澇?看看當地的排水系統就好了

其實之所以會這樣,全來自於日本東京的排水系統,因為這個排水系統有著「全球最好的排水系統」的別稱。這個名為東京圈排水系統是日本埼玉縣16號國道地下50米處修建的排水系統,是為了防止豪雨而採用的地下盾構進式建造的巨型隧道,運用日本最先進的土木技術建造,因為工程龐大如同一個宮殿一般,所以也有著「排水宮殿」的別稱,因為這個系統,往後日本的颱風季,東京成了最安全的地方。

全球最頂尖的排水系統,宛如一座地下宮殿,12秒就能放空奧運泳池

東京圈排水系統到底有多厲害呢?它是由一個內徑為10米的下水道將5個深70米,內徑達到30米的大型豎井連接起來的系統。而日本各地的排水通道和汙水廠的排水都會將這些水匯聚到這裡,而當前四個豎井中灌水到達一定程度後,最後一個豎井就會將水流導入水道寬敞的江戶川內,進而有效地防止東京市區出現內澇的局面。

但說起來簡單,其中的細節特別多,首先這個排水系統的排水效率特別快,它擁有諸多的巨型水泵和巨型燃氣輪機風扇葉,能夠高速地將洪水排光,據悉僅需12秒,一個奧運標準泳池就能夠被迅速排光,一旦打開水泵,水會以200立方米每秒的速度被排出,效率更是驚人,同時這座工程宏大如同宮殿一般的建築物,還有著一個中央操作室,密切關注東京各地的豪雨情況和汙水廠排放情況,滿效率的關注排水情況,因此東京也就很少再度出現洪水泛濫的情況。

而談到效果更是讓人瞠目結舌,在建成的第一年的洪澇災害來襲時,這裡遭水浸的房屋數量從最嚴重年份的41544家減少到了245家,浸水面積從27840公頃減少到64公頃,如此高效的排水效率,這裡被譽為全球最先進的排水系統,也保障了東京3000萬人口的安全。不可否認東京圈排水系統是很多國家應該學習的,14年建成的百年大計,徹底改善了東京的內澇災害真的太聰明了。不知道你如何評價這個排水系統呢?歡迎留言評論。

行者無疆,大道無垠,路在腳下,夢在遠方。歡迎品鑑【山河獵人】為你帶來的奇聞異事,該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圖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有錯誤,歡迎更正

更多旅遊資訊請關注我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下你的看法,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先進的排水系統:日本地下的「宮殿」,建成後東京不再內澇
    只不過夏天的日本並非樣樣都好,在這裡的夏天也經常遇到一個問題,打亂遊客的出行計劃,它就是颱風。作為太平洋沿岸國家,太平洋為日本創造了大量的漁業資源,日本料理之所以擁有那麼多的魚類料理,就是因為日本四周靠海,所以擁有大量的魚類,蝦類等海洋食物。
  • 日本東京為什麼不發生內澇?帶您看看東京地下的巨大神廟!
    然而,在海嘯、大雨「侵襲」下,東京卻很少出現內澇。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一個神秘的「地下神廟」。耗時15年,耗資200億,建成神秘的「地下神廟」在經濟高速發展之後,日本學習西方先進的城市治理理念,建起了壯觀而現代化的地下排水系統,東京的排水系統就是其代表作。東京的這個巨型分洪工程,叫「首都圈外郭放水路」,位於東京北郊的琦玉縣境內。
  • 日本颱風災害頻繁,經常導致城市內澇,為何東京卻能躲過?
    如今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半,雨季也緊隨著到來,這個季節往往是最多雨的,時常還伴隨著雷電大風,經常會造成很多城市出現自然災害,比如部分地區的泥石流和山體滑坡,不少沿海地區出現颱風天氣,繼而導致內澇,這一問題很嚴重,人們的出行道路被阻,如果不及時解決的話,恐怕還會出現意外傷亡。
  • 日本最先進排水系統:花費14年耗資2400億修建,排水效果驚人
    在日本,令人讚嘆不已的除了東京塔,還有就是東京的地下神殿,這座神殿也有著它獨特的用處和意義——它其實是一個排水系統。這個排水系統,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排水系統了,而且能將排水系統建造成一座神殿,由此也能看得出來日本有著獨特的城市文化,和先進的土木工程技術。
  • 走進日本的排水系統:「地下神殿」為何紅遍網絡?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每年颱風來襲,全國各地很容易受到自然水災害的襲擊。但是讓人意外的是,位置低於海平面的東京首都圈,卻很少會出現很嚴重的澇災。要知道,東京的年平均降水量達到了1466.8毫米,幾乎是世界平均降水量的一倍。而首都圈更是包括了東京都、神奈川縣、埼玉縣及千葉縣,人口大約有三千萬人。在這種情況下,東京地區雨水的疏通,離不開下水道和地下蓄水排水系統這兩大「法寶」。
  • 日本東京地下排水系統:全球最先進,被譽「地下神殿」,效果驚人
    【壯觀的地下排水系統】近日,日本超強颱風「海貝思」過境後,讓東京地下排水系統再次刷爆網絡。筆者查閱了一下最近報導,有這樣的描述,「颱風侵襲的12日至14日期間,『地下神殿』一共排出1000萬噸水量,相當於15棟『太陽城60』大樓。」
  • 日本東京的排水系統確實先進,現在還成了一個免費景點
    日本最近放開了外國人旅遊限制,很多人又可以到日本觀光了,在日本東京首都圈有很多景點,其中有一個是免費的,而是是一個市政工程,這景點受到很多人歡迎,他們都說這景點確實很震悍,讓人印象深刻,大開眼界。這景點就是位於東京附近琦玉縣的首都圈外郭放水路,這是一個地下排水系統,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排水設施,被稱為地下神殿。
  • 東京地下巨大的排水系統,時刻準備應對「前所未見」的洪水
    連接豎井和其他設施的是地下水道,它構成了這個造價 20 億美元的地下排水系統的主體,把東京區域內最易發生洪澇災害的泛濫平原上的積水轉移到別處。在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多發、全球各大城市加緊建造防禦工事之際,日本的地下排水系統為各國的籌備工作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在遭遇一連串颶風的毀滅性打擊之後,美國很多大中城市開始痛定思痛,不惜花費重金,加強防洪工程建設。
  • 不,只是日本的地下排水系統
    一旦到了雨季,每個人都會關心自己的城市排水系統,洪澇災害輕則影響出行,甚至造成財產損失生命安全。如果高層建築,馬路和正方形被描述為城市客廳,那麼下水道就是城市的「衛生間」,雖然他不能與客廳光鮮亮麗相提並論,但他決定了所有人的正常生活。
  • 國外大城市排水系統逐個數:巴黎下水道成景點
    本月22日,廣州的排水系統就經受了一次這樣的考驗。儘管廣州去年已經完成了227個水浸點的改造,但22日這場突降的大暴雨還是暴露出了水浸、漏水等問題。  今年,廣州計劃解決城區29個水浸點的排水問題,改造有望明年完成。除廣州外,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都在積極升級或改造排水系統。
  • 東京多雨,為何少見「看海」
    日本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國家,降水量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近2倍,是降水特別豐富的國家。尤其是夏季,颱風頻繁,時常大雨滂沱。不過,在東京這樣著名的國際大都市,我卻從未目睹過降雨後道路淪為澤國的畫面,甚至路面都很少發現小水窪。即使個別地區曾發生局部「都市型洪水」,但受益於東京為解決都市水患而多管齊下的努力,這一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
  • 中國古代排水有高招,很多富有智慧的排水系統不輸日本地下神殿
    近日,受第19號超強颱風海貝思的影響,日本首都圈外圍排水系統,被稱作「地下神殿」的排水設施受到世界關注。然後匯入江戶川,保證了日本首都不受淹。北京屬溫帶季風氣候,具有夏秋季節降雨集中的特點,決定了故宮夏秋之際極易發生城市內澇。那麼我們的老祖宗修建北京城時是如何考慮的呢?據史載,故宮地面硬化採用透水磚鋪成,並且留有足夠磚縫,可以保證雨水及時被地面吸收。同時,路面具有一定坡度,路面旁邊有排水石槽、乾溝、排水洞,通過這些措施,可以讓多餘的雨水流人護城河,保證路面的暢通。
  • 日本的排水系統簡直是個BUG!地下50米處藏著一座巨型宮殿!
    再看看我們的鄰國日本,有著號稱世界最先進排水系統的「地下神殿」。在日本的埼玉縣,有個很出名的地下神殿,很多電影在這裡取景,但其實這是日本最牛的東京圈排水系統。它運用日本先進土木技術建造,也可稱之為排水「宮殿」。該系統可以防止颱風季節因為暴雨而可能出現的洪災,守衛日本東京地區,避免受水災侵襲。
  • 國外排水系統PK暴雨:東京下水道深60米暢通無阻
    東京地下排水系統被稱為「地下神殿」,由一連串混凝土立坑構成,地下河深達60米。  排水工程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城市在建設中遇到的難題。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來最大暴雨,至少造成37人遇難,英國廣播公司等外國媒體對此也進行了報導。
  • 【日本】颱風越來越強勁,東京能扛住下一個颱風嗎?
    當說起破壞性極強的颱風時,人們一致認為記憶中最糟糕的颱風是1959年9月份襲擊日本中部地區的15號颱風「薇拉」。895百帕的超低壓加上305公裡/小時的最大持續風速,颱風「薇拉」導致4697人死亡,401人失蹤,還有38921人受傷。預計有160萬人因此無家可歸,它對經濟的衝擊也是深刻且長遠的。
  • 國外城市排水系統各有特點 巴黎下水道成旅遊景點
    7月21日,北京的排水系統就經受了60年來最大的一次的考驗,10死6傷的結果讓人不禁感嘆北京的排水系統仍然脆弱。了解英國倫敦、日本東京、法國巴黎等一些國外大都市的下水道系統,或許能為中國城市的治澇工程帶來啟示。城市排水系統嚴重滯後,這並非是北京一個城市的問題。
  • 東京「地下宮殿」吐納急雨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這多虧了歷經100多年發展的東京地下排水設施。  大小地下池吞水防內澇  東京的地下排水設施只有百餘年的發展歷史。  19世紀末,人口日益增多的東京因為沒有下水設施引發霍亂,導致5000多人喪生。  急降暴雨時,這些巨大蓄水池能很快「吞掉」大量的雨水,位於東京江東區的一個大型蓄水池一次可存儲2.5萬噸的雨水。地下蓄水池的存在,有效減少了地面被淹的機率。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張穎倩  世界最大的地下排水系統  不過,在東京地區雨水控制設施中,最為著名的還不是市內的蓄水池,而是位於東京外圍琦玉縣春日部市的「東京外圍排水系統」。
  • 「地下神殿」再度全力運轉:颱風「海貝思」致東京外下水道3天排水...
    自10月12日以來,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帶來的暴雨令日本遭受重創。截至發稿,共同社統計稱,截至發稿,颱風已致日本各地共74人死亡,55條河流的79處發生決堤。而與此同時,人口眾多的東京首都圈得以免於大規模水災。
  • 東京神秘的「地下神廟」
    我們的近鄰——日本,除了地震和海嘯,影響最大的天災,就是經常「光臨」的颱風和裹挾而來的大雨。 然而,在海嘯、大雨「侵襲」下,東京卻很少出現內澇。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一個神秘的「地下神廟」。在經濟高速發展之後,日本學習西方先進的城市治理理念,建起了壯觀而現代化的地下排水系統,東京的排水系統就是其代表作。
  • 探秘新加坡排水系統——大壩調節 「小碗」不澇
    ▲濱海堤壩室內模型,便於對遊客講解原理  剛剛過去不久的「西馬侖」颱風讓廈門深受其害,廈門市區到處一片汪洋、內澇嚴重。  而如今的新加坡,卻很少出現嚴重的內澇現象,即使個別地段有這種問題出現,也會很快得到解決。那麼,作為一個年均降雨量達到2400毫米、雨量充沛的熱帶國家,新加坡是如何解決城市內澇問題的呢?  號稱城市蓄水池的濱海堤壩,就在其中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這是新加坡解決洪水問題的秘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