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紐西蘭,發現已經滅絕700年的鳥爪,仍然附有肌肉!

2020-12-12 天時說科技

考古學家30年前發現,已經滅絕多年的「爪子」,還存有肌肉!

人們一直在研究史前生物,部分生物還沒被人類發現便滅絕,人類只能通過化石研究它們,發現新化石的時候候,科學家們極為開心,比如人們第1次在西伯利亞發現了猛獁象的屍體,甚至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把猛獁象復活,不過由於科技的限制,暫時放棄了復活史前生物的想法,生物滅絕有它的原因,然而在30年前考古學家發現已經滅絕700年鳥類,在這個骨化石上竟然附著肌肉。

發現神秘鳥爪

大約在30年前,考古學家來到紐西蘭某處洞穴,在這處洞穴中他們發現了保存完美的爪子,這一爪子非常大並且還附著著肌肉和肉,如果我們不知道它是已經滅絕的生物,那麼很難想像還認為是剛剛死亡動物,這隻爪子約有300年歷史了,它是一種已經滅絕的鳥類。

這種鳥類叫做莫阿,它的滅絕大約在700年前到800年前,它的種類有很多,至少有12種的莫阿,它們的體長可以達到3.6米左右,而其它種類的莫阿體長,僅僅和我們普通看到的家禽雞一樣,因為環境的變化導致它們無法飛行,隨後定居在紐西蘭,開始了在紐西蘭的生活,它們的滅絕是困擾著科學家們的難題,科學家們很難想像這種生物是為何從地球上消失。

莫阿滅絕的原因

大約在700年前,人類出現不久後,這一種生物徹底從地球上消失了,很多生物學家提出了這樣一個理論,雖然任何生物都會滅亡和衰老,它們的滅亡或許不是巧合而是意外,它們被其它生物碰到後,因為不能飛翔,自身本領比較弱,久而久之徹底從地球上消失。

我們只看它的外觀像極了帶毛的恐龍,甚至還有人表示它們是恐龍的後代,因為多年進化慢慢成為了現在這般模樣,它們的爪子像極了現在雞爪變大100倍的模樣,現如今它們滅絕後,我們只能在博物館看到它們的身影,很多人對這一生物並不了解。

雖然生物的誕生和滅絕有一定的原因,但有一些生物的滅絕是人類刻意幹涉導致,在2020年有很多生物,因為沒能適應環境導致滅絕,人類的刻意幹涉導致破壞了地球上原有生態系統,甚至一些生物的滅絕更為好笑,因為它們自身過於美味,都是人類將它們吃到滅絕,由此可以看出人類對地球生態系統的危害,對此你有何感想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互動。

相關焦點

  • 10隻本以為已經滅絕的動物,後來又出現了
    紅頰鳥 直到178年,尼泊爾東部才發現它 人們認為它已經滅絕了。但是最近 它是由一群鳥類學家發現的。  在科學家認為它已經滅絕超過15年之後,發現了樹蛙。它再次在新南威爾斯州的科修斯科國家公園被發現。澳大利亞 上一次被發現是在2001年,當時他們死於被稱為青蛙的隱巖的Chytrid真菌。
  • 5個科學家仍然無法解釋的神秘發現
    驚人的考古發現總是提醒人們,我們的祖先是多麼的有創意。這些發現也是給予我們觀摩世紀古物的絕佳機會。歷史上5項最神秘的考古發現。1、伏尼契手稿伏尼契手稿被評為 "世界上最神秘的手稿",它是1912年從義大利北部發現的,伏尼契手稿的語言、抄寫員和作者到至今為止仍然還未被知曉,考古學家的考察研究指出,該手稿遺失了許多頁面, 至今只剩下240頁。在伏尼契手稿中最有趣的項目,便是不同的成人內容圖樣,草藥內容的圖樣,直到現在仍然無人能夠將這些圖樣與已知的植物品種相匹配。
  • 地洞裡有成千上萬隻不會飛的鳥類化石,很多巨型鳥已經滅絕
    紐西蘭Martinborough地區的一個地洞裡有成千上萬隻不會飛的鳥類化石,其中很多鳥已經滅絕。(已滅絕的鴞鸚鵡化石。)紐西蘭國家博物館脊椎動物館長Alan Tennyson說:「上千年前的稀有和已滅絕鳥類如鴞鸚鵡、鷸鴕、短翅水雞、恐鳥從隱蔽的入口進入洞中。
  • 除恐龍外最著名的滅絕動物,發現到滅絕僅70年,今一幅鳥骨440萬
    在16世紀末到17世紀中旬,在印度洋上的模里西斯島上生活著一種大型的鳥類,它們是鳥卻不會飛行,人們將其命名為多多鳥,也稱渡渡鳥,孤鴿。可惜的是,從人們發現它們到徹底滅絕,竟只用了短短的不到70年時間。雖然它們很醜,但是還是被模里西斯人追認為國鳥。
  • 科學家證實史上確有紐西蘭巨型食人鳥 如獅子般兇猛
    巨型食人鳥的復原圖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英國《每日電訊報》9月14日報導,一項新的科學研究證實,紐西蘭毛利人傳說中的一種巨型食人鳥在歷史上確實存在過根據紐西蘭早期統治者喬治·格雷的描述,這種食人鳥名叫Te Hokioi,是一種巨大的、黑白相間的食肉動物,鳥冠呈紅色,翼尖則為較淡的黃綠色。現在,科學家認為,當地傳說以及巖石壁畫上描繪的上述食人鳥就是哈斯特鷹,這種猛禽已在500年前絕種。事實上,早在19世紀70年代,朱利葉斯·范·哈斯特爵士就在沼澤沉積物中發現了這種鷹。
  • 科學家發現猴子新品種!長著白眼圈、已瀕臨滅絕
    綜合外媒報導,科學家在緬甸發現了一種猴子新品種——波巴葉猴。這種一直「隱居」野外的猴子長著「白眼圈」,身上的毛呈新潮的「奶奶灰」色。目前,其在野外的數量僅有200到250隻,瀕臨滅絕,科學家呼籲採取措施保護這一新品種。
  • 目前地球上已經有多種生物滅絕,並且這種仍然在持續,何為滅絕?
    在生物學中,滅絕是生物體或一組生物(分類單元)的終止,通常是物種。瀕臨滅絕的時刻通常被認為是該物種最後一個的死亡,儘管在此之前可能已經失去了繁殖和恢復的能力。由於物種的潛在範圍可能非常大,因此確定這一時刻很困難,通常是追溯性的。
  • 阿爾卑斯山深處,發現物種滅絕秘密,科學家:人類很可能重蹈覆轍
    循環,好像是地球上的生命一直在遵守的一個準則,自從地球上擁有了生命以來,一直都在進化和毀滅,分別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後期、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和我們熟知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誕生於侏羅紀的恐龍滅絕,我們人類是地球上第六批生物
  • 古老巨鷹,以恐鳥象鳥為食,「統治」紐西蘭數百年,曾是人類天敵
    在700年前的紐西蘭,就上演著這樣的場景。當時的紐西蘭,陸地上沒有老虎、獅子這樣的大型食肉動物,只有青蛙和蝙蝠這種很小的小動物,以及很多的鳥類生活著這裡,這裡是鳥類的天堂。天堂裡卻生活著一種堪稱地獄級別的「統治者」,它是一種古老的巨鷹——哈斯特巨鷹。根據它們留下的化石,人們推測出哈斯特巨鷹應該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最大的鷹類之一。
  • 2.25億年前的滅絕事件,科學家進入阿爾卑斯山,發現其中的秘密!
    2.25億年前的滅絕事件,科學家進入阿爾卑斯山,發現其中的秘密!在地球生物進化的過程當中,一共有5次生命滅絕事件發生,如果人類繼續放肆的破壞環境,使得地球環境發生變化,那麼人類將面臨的是第6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在歷史上發生的這些事件當中,最為嚴重的是發生在2.52億年前,也就是二疊紀到三疊紀時期的滅絕事件。針對於這一時期生物滅絕的原因,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話題。
  • 「它」被科學家花了20年研究,仍然無法人工種植,現已瀕臨滅絕!
    「它」被科學家花了20年研究,仍然無法人工種植,現已瀕臨滅絕!中國美食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這是因為這種雞樅味道非常鮮美,雖然它是一種植物,但是吃起來有一種雞肉的香味,所以取名雞樅,它被科學家花了20年研究,仍然無法人工種植,現已瀕臨滅絕,好了,我們接著往下看。雞樅這種菌類因為味道好,深受吃貨的喜愛,不過由於產量特別低,所以價格特別昂貴,在市場上集中可以賣到。上百元1斤的價格。
  • 專家說紐西蘭名貴「土特產」銀魚20年內會滅絕!
    中新網7月13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報導,銀魚(Whitebait)是紐西蘭的名貴「土特產」:它味道鮮美,卻不易捕捉,無論是捕撈季節的場景,還是油炸小銀魚麵餅,都牽動著無數紐西蘭人的記憶……  然而,這個被紐西蘭小說家Keri Hulme稱為「國民信仰」的小銀魚情結,卻可能在我們這一代人內終結!資料圖:銀魚。
  • 人類能復活這10個已經滅絕的物種嗎?科學家:大部分可以
    長毛猛獁是滅絕的主要候選者。 薩哈共和國猛獁象博物館的俄羅斯科學家塞米恩·格裡戈列夫計劃用從長毛猛獁象骨髓中提取的細胞核來代替大象卵的細胞核。理論上,大象會成為小猛獁象的代孕候選人。塔斯馬尼亞虎於1936年滅絕,部分原因是它們幾乎沒有基因多樣性。
  • 稀有的動物:被認為早已滅絕,但在現實中卻還活著的9種罕見動物
    在地球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物,但是由於一些環境或者其他方面的因素,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和我們人類有關,造成了很多的物種都遭到了滅絕,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有一些原以為早已經滅絕的動物,時隔多年之後,居然又被人們發現,這樣的結果真的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就連許多科學家都感到難以置信,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下
  • 恐龍已經完全滅絕了嗎?科學家說出了真相
    說起恐龍肯定很多人都知道是已經滅絕的物種,6500萬年前一顆隕石撞擊地球導致的這場物種大滅絕讓我們再也見不到這類身高體長,有具有攻擊性的生物了,當然也有科學家想過要復活恐龍。在電影《侏羅紀世界》中,科學家從一吸了恐龍血液的蚊子中提取出了恐龍的DNA,從而建造了一個恐龍的家園,但是科幻終究是科幻,恐龍DNA的壽命最多只有不到900萬年。如果現在科技足夠發達,也必須要在恐龍滅絕後的900萬年時間內通過基因工程復活,但是現在已經遠遠超過了DNA的壽命,我們想見到恐龍也只能在電視上了。於是許多生物學家就放棄了復活恐龍的念頭,轉而去尋找還沒有滅絕的恐龍。
  • 恐鳥這種最巨大的鳥類之一為什麼在近代會滅絕?
    恐鳥是一類曾經生活在紐西蘭的無翼大鳥,其中最大的種類高可達3.5米,重達250千克,是當地最具優勢的動物。毛利人把這塊土地稱為「奧蒂羅亞」,也就是現在的紐西蘭。在700餘年前,玻里尼西亞人乘著獨木舟首次到了這裡,他們驚奇地發現恐鳥很易於獵殺,並且是營養豐富的美食。幾個世紀之內,毛利人就把這些長有羽毛的龐然大物捕殺光了。
  • 要不是有人類,很多不會飛的鳥還活得好好的
    581種滅絕鳥類的分布,可以看出許多滅絕的鳥都來自島嶼上,比如夏威夷群島和紐西蘭 | sayol et al. science advances 2020.不會飛的戴勝(Upupa antaios)和貓頭鷹(Athene cretensis),都已經滅絕了。
  • 動物百科知識;紐西蘭的國鳥,不會飛的鳥。你了解嗎?
    那是在1350年,毛利人划著獨木舟來到紐西蘭,首批毛利人從北島一上岸,就見到一隻只又高又大的鳥走來晃去,嚇得他們恐懼萬分,慌忙逃回船上,於是這些鳥就有了「恐鳥」的名字。其實它們並不恐怖,而是一種性格溫順、老實本分的草食性大鳥,稱它們恐鳥實在冤枉。
  • 盤點地球上最有可能被科學家復活的10大遠古滅絕「猛獸」
    劍齒虎,一種長著巨大獠牙的神話般的動物,早在10000年前就滅絕。科學家在拉布瑞亞焦油坑裡獲得了劍齒虎的DNA,但無奈並不完整。雕齒獸在11000年前從地球上消失,它們像極了甲殼蟲汽車一樣大的巨型犰狳。科學家到處尋找雕齒獸的DNA,但依然有個棘手的問題,雕齒獸的代孕媽媽至少也是要體重達到30公斤的龐大犰狳。穴居人,於25000年前滅絕。
  • 科學家發現,滅絕百年巨龜在地球重現!
    但是,每年由於人類的活動,可以說許多生物面臨滅絕或消失的趨勢,並且仍在加強。大多數能夠生存良好的生物都位於人類很少或根本沒有參與世界的地區。因此,很多時候,科學家們已經探索並發現了新的生物或在這些地區發現了新生物。稀有物種。這裡再次告訴我們一個問題,那就是生態環境的變化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