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紐西蘭名貴「土特產」銀魚20年內會滅絕!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13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報導,銀魚(Whitebait)是紐西蘭的名貴「土特產」:它味道鮮美,卻不易捕捉,無論是捕撈季節的場景,還是油炸小銀魚麵餅,都牽動著無數紐西蘭人的記憶……

  然而,這個被紐西蘭小說家Keri Hulme稱為「國民信仰」的小銀魚情結,卻可能在我們這一代人內終結!

資料圖:銀魚。來源: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政府網站。

  紐西蘭的環境學家已經預言,在2034年之前,紐西蘭銀魚就會全部滅絕!

  日前,來自梅西大學的研究者 Kyleisha Foote 和 Pierce Mcnie 向初級產業部提交了一份得到超過3000人籤名的請願。

  科學家們表示,如果不立即展開行動,那麼在3年之內,1/5的現有銀魚都會滅絕,到2034年的時候,紐西蘭將會一隻銀魚都沒有!

  他們認為,商業化的捕撈,下降的水質,以及棲息地的減少,都是造成銀魚數量減少的原因。

  科學家們已經擬出了一份草案,要求停止商業捕撈,對娛樂性捕撈業應該進行數量限制,並對漁業的長期可持續性發展狀況進行獨立調查。

  得知這個消息真的好難過……如果銀魚都滅絕了,好吃的銀魚炸麵餅到哪裡去吃啊?

  實際上,紐西蘭目前對銀魚捕撈已經有了季節、時間以及捕撈方式和器具的限制。

  捕撈季

  除了West Coast和Chatham Islands,紐西蘭全國的銀魚捕魚季開放時間為8月15日至11月30日

  Chatham Islands的捕撈季為12月1日和2月的最後1天,

  West Coast的捕撈季為9月1日到11月14日

  捕撈時間

  每天必須在早晨5點以後才可以開始打撈,晚8點以後必須收工(夏時制開始調整為早6點至晚9點)。

  任何人不得在捕撈季和規定的捕撈時間之外的任何時候進行銀魚打撈。違者一旦被發現,最高可以被處以5000紐西蘭元的罰款。

  規定還要求,個人只能捕撈自己所需的數量,且個人捕撈不得出售獲利。

  另外,紐西蘭環保部還對捕撈所用器械進行了詳細的要求。

  可以預見,如果科學家的意見被採納,在這方面的監管將會更嚴。還希望大家為了紐西蘭的可持續發展未來,捕捉銀魚之前,可多多了解相關規定。

相關焦點

  • 興凱湖的「隱患」:大銀魚移植20年,如今已成功「上位」?
    銀魚具有重要的商業開發價值,老一輩的水產專家在1979年首次將銀魚從太湖移植到了雲南的滇池,結果大獲成功。1984年,滇池中的銀魚產量衝到了3500噸,創下了滇池有史以來的單品產量紀錄,比鰱魚、鱅魚的產量之和還要高。
  • 名貴土特產裡的黑金交易:「看著很土,其實很腐」
    然而一段時期內,有的「土特產」被人為異化為奢華「土豪金」,成為灰色利益鏈條上的特殊工具。拿名貴特產編織關係網謀權者有之,借土特產之名心安理得受賄者有之……漫畫:曹一「土味」裡夾雜著「腐味」,特產裡暗藏著貪腐「密碼」。
  • 太湖新銀魚入侵:因為「美味」被遷移全國,最後造成大量魚類滅絕
    將太湖新銀魚引入雲南滇池的計劃很快就獲得了「成功」。它自1979年起以投放魚苗的方式移至滇池,前後投放約70萬尾,至1981年已形成有捕撈價值的種群,1985年的產量就達到3500噸。整個20世紀80年代都是太湖新銀魚的興盛期,其產量超過滇池水產品產量的20%以上。這個巨大的「成功"引起了我國各地水產工作者的廣泛興趣,太湖新銀魚的引種開始進入黃金時代。
  • 專家稱森林象或因繁殖速度過慢導致10年內滅絕
    專家稱森林象或因繁殖速度過慢導致10年內滅絕時間:2016-09-02 10:3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專家稱森林象或因繁殖速度過慢導致10年內滅絕 非洲森林象或將在未來10年內滅絕。
  • 全球最稀有海豚或在15年內滅絕
    (自ENS環境新聞網) 據ENS環境新聞網報導,全球種群數量最少、最稀有的海豚物種——紐西蘭毛伊海豚數量降至歷史最低,大約有43-47頭,其中僅10-12頭雌性海豚。鯨類動物專家警告稱,毛伊海豚有可能在15年內滅絕。 毛伊海豚是赫氏海豚的一個亞種,並且是僅存的帶有圓形背鰭的海豚物種,只在紐西蘭北島西海岸100米以上的淺海水區生存。
  • 40年內可可樹滅絕再也吃不到巧克力?專家:此說法並不準確
    40年內可可樹滅絕再也吃不到巧克力?每日郵報文中所配地圖對比:到2050年,可可種植區將被推到高數千英尺的山坡上,而這裡是野生動物保護區然而,在「可可樹40年內會滅絕」的報導在網上被反覆傳播報導之後,2018年1月,一家德國媒體「德國之聲」隨後發布一篇闢謠文章《不,到2050年巧克力不會消失(No,theworldwon'trunoutofchocolateby2050)》,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科學傳播主管
  • 中紀委通報名貴特產腐敗問題:土特產裡的黑金交易,「看著很土,其實...
    包括茅臺酒、冬蟲夏草、熊膽、麝香等在內的高檔地方菸酒、珍稀藥材以及茶葉、珠寶玉石、名瓷名畫等名貴特產類特殊資源,都被各地列為收送禁令清單。  土特產尤其是名貴特產是一個地方的經濟明珠和特殊名片,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一段時期內,有的「土特產」被人為異化為奢華「土豪金」,成為灰色利益鏈條上的特殊工具。
  • 紐西蘭特色海鮮,日料師傅絕佳食材
    紐西蘭地處大洋洲,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在紐西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離海邊不到五十公裡。海洋成為日常生活無法分割的一部分。正因如此,海鮮便是當地十分常見的美食。對於海鮮的吃法,眾人第一個想到的肯定就是日式刺身。今天大連天善國際小編將會為大家介紹紐西蘭最具特色海鮮。
  • 種族滅絕!紐西蘭劍指有害動物!
    這不,紐西蘭政府考慮利用基因技術消滅「不受歡迎的」物種——鼠類,有一項提案將要求國家使用基因驅動技術來消滅一些有害的哺乳動物。一、再也受不了了!紐西蘭的基因滅絕計劃 鴞鸚鵡是紐西蘭的獨特生物,一種不會飛的笨鳥,但每年都要被鼠類消滅大批,看著心疼,可用別的辦法又拿老鼠們沒辦法,實在受不了了,只好向基因武器求救了!
  • 山東的名貴土特產——費縣板慄
    費縣盛產板慄,以慄果均勻整齊、皮薄易剝、色澤鮮豔、味道甘甜、糯性強等特點,在國內外頗負盛名,是山東的名貴土特產。費縣栽培板慄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目前,慄樹主要分布在馬頭崖、薛莊,南張莊、大田莊、水連峪等鄉鎮,全縣栽培總面積為15萬畝,年總產量1000萬公斤,產品主要出口日本,香港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少量內銷。
  • "人類百年內滅絕說"遭質疑 大滅絕會來嗎?(三)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會到來嗎滅絕 從生物學和生態學的角度來講,就是生物的死亡。當一個物種的最後一個個體死亡後,該物種就滅絕了。
  • 恢復策略為時已晚 紐西蘭黃眼企鵝瀕臨滅絕
    科學家和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表示,10年內,紐西蘭大陸上的黃眼企鵝可能會滅絕,而實施恢復策略已為時晚矣。奧塔哥大學動物學研究員Thomas Mattern博士在兩年前就創建了一個模型,用來評估黃眼企鵝減少的情況。根據評估,到2060年,黃眼企鵝將從紐西蘭大陸徹底消失。
  • 專家警告:大象犀牛等大型動物或在100年內滅絕
    參考消息網5月25日報導 英媒稱,最新研究顯示未來一百年大型動物可能滅絕,比如大象、犀牛及河馬;而適應狹小棲息地生存能力較強的小型動物將興旺繁殖。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5月23日報導,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未來一百年,隨著人類不斷侵佔動物的領地,哺乳類動物的體重將總體減輕25%。
  • 貓是滅絕紐西蘭野生動物的罪魁禍首?實際上它們只是「幫兇」
    貓是滅絕紐西蘭野生動物的罪魁禍首?實際上它們只是「幫兇」紐西蘭位於南太平洋,是全世界最美麗的國家之一。然而,如今的紐西蘭已經遠不如1000年前那樣美麗。在公元10世紀之前,人類還沒有到達紐西蘭。當時的紐西蘭經過數千萬年的地質演化,分割成了無數的小島。這些島嶼被大海分離,生活在上面的動物無法與其他地方的動物交流,因此產生了地理隔離。
  • 在紐西蘭探訪瀕臨滅絕的信天翁
    由於信天翁繁殖周期長,加上環境汙染等問題,全世界的信天翁均瀕臨滅絕。據介紹,2018年底,保護區創紀錄地收穫了41枚卵。如果全部孵化,將打破多年來信天翁在該保護區的生育紀錄。自1920年第一對信天翁在泰厄羅阿角產卵以來,到現在每年才有近百隻信天翁回到該棲息地產卵育雛,信天翁數量在這裡以極緩慢的速度增長。
  • 銀魚銀魚,除了巢湖銀魚,你還知道巢湖有啥特產?
    不過話說回來,巢湖銀魚的知名度確實是沒的說,一個字:火!火自然有它火的理由嘛,那麼...是啥呢?銀魚若是被捕獲撈出水面,會立即變成白色,如玉似雪,系水中珍品。唐代大詩人杜甫曾有《白小》詩說:「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魚。細微沾水族,風俗當園蔬。人肆銀花亂,傾箱雪片虛。生成猶舍卵,盡其義何如。」形象地道出了銀魚的特質。正如詩人所述,其清雅高潔的肉質是可與「園蔬」相媲美的。
  • 紐西蘭年度鳥類評選出爐:冠軍稀有,瀕臨滅絕
    中新網11月12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報導,備受紐西蘭人歡迎的年度鳥類(Bird of the Year)評選結果出爐,黃眼企鵝贏得了2019年度鳥類冠軍。據悉,黃眼企鵝是有史以來第一隻贏得「紐西蘭年度鳥類」冠軍的海鳥生物,它擊敗了鴞鸚鵡、黑知更鳥、慄胸鴴以及紐西蘭扇尾鶲,獲得桂冠。評選組織方Forest & Bird發言人Megan Hubscher稱,這次評選黃眼企鵝獲得了12022張選票,和第二名鴞鸚鵡所獲票數幾乎勢均力敵。
  • 科學家在紐西蘭,發現已經滅絕700年的鳥爪,仍然附有肌肉!
    考古學家30年前發現,已經滅絕多年的「爪子」,還存有肌肉!人們一直在研究史前生物,部分生物還沒被人類發現便滅絕,人類只能通過化石研究它們,發現新化石的時候候,科學家們極為開心,比如人們第1次在西伯利亞發現了猛獁象的屍體,甚至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把猛獁象復活,不過由於科技的限制,暫時放棄了復活史前生物的想法,生物滅絕有它的原因,然而在30年前考古學家發現已經滅絕700年鳥類,在這個骨化石上竟然附著肌肉。
  • 全球變暖,北極熊很可能在80年內滅絕!
    據外媒7月20日報導,科學研究顯示,由於全球變暖,北極熊很有可能會在未來80年內滅絕。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成年雄性北極熊的體重可達800公斤。但即便如此,近些年來,北極熊也面臨著相當嚴峻的生存危機。
  • 銀魚價值高飼餵有講究
    編者按:銀魚是中國四大名魚之一,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具有健胃、益肺、利水等功效,有較高的經濟價值。銀魚是可以生活於近海、湖泊的淡水魚,人工養殖銀魚經濟效益較為可觀。本期特介紹一組銀魚養殖技術,供養殖戶參考。  養殖環境  銀魚是名貴的小型經濟魚類,適合在較大水域生長,近幾年北方的大中型水庫養殖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