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凱湖的「隱患」:大銀魚移植20年,如今已成功「上位」?

2020-12-25 牧海唯真

銀魚味道鮮美,肉質細嫩,營養豐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是我國出口創匯的重要水產品之一。上世紀60-70年代,銀魚一直是太湖、鄱陽湖等長江中下遊流域的「寶藏品種」,僅僅是捕撈銀魚一個品種就給當地的漁民帶來了不少財富。

銀魚具有重要的商業開發價值,老一輩的水產專家在1979年首次將銀魚從太湖移植到了雲南的滇池,結果大獲成功。1984年,滇池中的銀魚產量衝到了3500噸,創下了滇池有史以來的單品產量紀錄,比鰱魚、鱅魚的產量之和還要高。

滇池成功移植銀魚的案例在當時引起了巨大轟動,雲南的其他高原湖泊也紛紛「效仿」,多數都取得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雲南省的銀魚產量最多曾高達5000噸,總產值數億元,明顯提高了當地漁民的收入。

1995年,農業部聯合水利部發出了一項通知,要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銀魚的移植增殖工作。這條通知一出,全國上下就掀起了一陣移植銀魚的熱潮,涉及的水體面積至少有30萬公頃。正是在這一年,黑龍江、吉林等東北地區的湖泊、水庫中也開始引進了銀魚。

銀魚幼苗

需要指出的是,在北方大面積推廣的銀魚品種都是大銀魚,南方的品種則以太湖新銀魚為主。然而隨著銀魚的「名氣」越來越大,民間開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非議」。有人說,銀魚的移植會導致當地的水質變差,很多土著魚種也都因此消失了。也有人說,「泛濫」的銀魚會吃掉其他魚的魚卵,對當地魚類的種群繁殖來說是個致命的打擊。

兩種不同的銀魚標本

網友們的擔心不無道理。銀魚的繁殖力非常強悍,食慾也非常貪婪,過度繁殖確實會搶佔水體資源和生存空間,進而使土著魚種陷入生存危機。大銀魚是所有的銀魚中個體最大的,會瘋狂掠奪湖中的小魚小蝦,引發「生態事故」的機率更大——位於中俄邊界的興凱湖就是一個典型的「試驗場」。

興凱湖與小興凱湖

興凱湖地處東北平原,湖體北部在中國境內,南部則在俄羅斯境內。興凱湖中有一種非常出名的特產——興凱湖鮊,屬於「中國四大名魚」之一。興凱湖鮊是當地正兒八經的「老土著」——上世紀80年代,興凱湖鮊的捕撈產量佔興凱湖漁業總產量的80%以上,後來隨著捕撈強度不斷增大,產量也隨之下降了不少。

導致興凱湖鮊產量下降的不僅僅是漁民的過度捕撈,大銀魚的引入也具有不可推脫的責任。

當地人最初放養大銀魚的地點是小興凱湖(小興凱湖和興凱湖只有一路之隔,但兩者的生態環境卻相差很大)。小興凱湖是傳統的人工增養殖水體,在引入大銀魚之前就先後引進了草魚、鰱魚、鱅魚、鯉魚和鯽魚,獲得的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不知是什麼原因,大銀魚在小興凱湖中並沒有「站穩腳跟」,一直沒能建立起種群優勢,更不用說形成捕撈產量了。後來,大銀魚隨著小興凱湖的洩洪水進入了興凱湖,經過定居和建群,大銀魚很快就成為了興凱湖中的優勢種群。

大銀魚在興凱湖中紮根定居並發展壯大著實是一件「怪事」。因為從理論上來看,興凱湖的「體量」更大,生態系統更穩定,物種豐富度也明顯高於小興凱湖,但是興凱湖對大銀魚的「抵抗力」卻明顯輸給了小興凱湖,這讓很多專家都摸不著頭腦。

興凱湖鮊(興凱湖大白魚)

興凱湖中雖然有鯰魚、黑魚等肉食性魚類,但種種跡象表明,大銀魚並不是鯰魚、黑魚的目標獵物——研究人員通過對鯰魚、黑魚進行解剖,在胃含物中幾乎見不到大銀魚的屍體或組織。興凱湖鮊雖然也是肉食性魚類,但基本是以蝦類為主食,對大銀魚並不怎麼感興趣。

因此放眼整個興凱湖,大銀魚基本上找不到天敵,再加上興凱湖中有豐富的天然餌料,水質條件也非常適合大銀魚的生長,這些很有可能是大銀魚在興凱湖「泛濫」的原因。

據當地的老漁民回憶,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興凱湖裡的漁船還不到100艘,一網下去就可以輕輕鬆鬆收穫100多斤興凱湖大白魚(興凱湖鮊)。但在2010年前後,漁民想要捕到興凱湖大白魚就沒那麼容易了,最主要的捕撈品種已經變成了大銀魚。

大銀魚自從進入興凱湖以後就不斷吞食湖中的小魚小蝦,而這些正是興凱湖鮊的主要食物。當這些底層資源被大銀魚搶佔後,興凱湖鮊的「口糧」難免會減少,產量下降也在意料之中。

從物種數量來看,如今的「興凱湖一哥」已經不再是興凱湖鮊,南方的大銀魚成功「上位」。其實,這種變動早在10年前就已經「苗頭初現」了——2010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在當地漁民付出同樣捕撈成本的情況下,大銀魚的捕撈量佔比高達36.4%,興凱湖鮊的產量卻只佔7.7%。

大銀魚給興凱湖鮊帶來的「災難」還不止如此。和興凱湖鮊相比,大銀魚的規格要小很多,大多數長度都不超過一指。為了捕撈到更多的大銀魚,漁民所用的網眼一般都很小,很多還沒長大的興凱湖鮊也就成了大銀魚的「陪葬品」。

另外,大銀魚的捕撈方式主要有拖網、底拉網,捕撈效率不高,而且網中往往有很多的兼捕對象,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大。在雲南的撫仙湖,當地人甚至採用過電力拖網來捕撈銀魚,對土著魚種造成了很大危害,現在這種「絕戶網」已經被明令禁止了。總之,銀魚的捕撈方式急需改善,否則其他魚類就會跟著一起遭殃。

那麼問題來了,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興凱湖鮊會不會像曾經的滇池金線䰾、撫仙湖鱇浪魚一樣被逼到瀕臨滅絕的地步呢?

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大銀魚和興凱湖鮊屬於相互競爭的關係,不過,和大銀魚的競爭帶來的生存壓力相比,人類的過度捕撈對興凱湖鮊來說才是更大的威脅。興凱湖鮊能不能再次創造上世紀80年代那樣的輝煌,捕撈方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為了保護興凱湖鮊的種群資源,當地政府不僅在夏季設定了45天的禁漁期,還通過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來補充苗種數量。上圖:2020年6月,興凱湖漁場的工作人員準備將310萬尾魚苗放流到興凱湖中。

總之,大銀魚的推廣移植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利又有弊。興凱湖周邊的部分漁民僅僅通過捕撈大銀魚每年就能獲得數十萬元的收益,大銀魚對提高漁民的收入來說確實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銀魚移植熱潮的背後也隱藏著很多生態風險,雲南土著魚類的滅絕就是活生生的慘痛教訓。

如果沒有做好風險評估就盲目引種,大銀魚就有可能從「經濟魚種」變成「入侵物種」,這一點尤其需要謹慎對待。

對於大銀魚的移植,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賽裡木湖:高白鮭移植20年,如今成冷水魚「寶藏」?
    於是在1998年,我國從俄羅斯引入了100萬粒高白鮭的發眼卵,經過人工孵化之後,最終成功獲得63萬尾高白鮭的仔魚,其中90%的魚苗都被投放到了賽裡木湖中。為了把高白鮭的「生意」做大做強,2000年當地政府投資了340萬,建成了一個佔地面積6.6公頃的冷水魚繁育基地,主要目的就是實現高白鮭的人工繁育。按照目前的產能來看,該冷水魚繁育基地每年可獲得1.2億枚發眼卵,規模化育苗已經不是問題。
  • 人工養殖興凱湖大白魚在哈獲成功 明年上市
    哈爾濱新聞網 2011年08月23日 00時29分 【顯示字體:小 中 大】【列印】【關閉本頁】 採訪:徐建東製作:羅生花哈爾濱新聞網訊(記者 徐建東)幸福鎮莫力街村農民與東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合作,經過5年科技攻關,在遠離原生地的哈爾濱市進行全人工養殖興凱湖大白魚首次獲得成功。
  • 太湖新銀魚入侵:因為「美味」被遷移全國,最後造成大量魚類滅絕
    將太湖新銀魚引入雲南滇池的計劃很快就獲得了「成功」。它自1979年起以投放魚苗的方式移至滇池,前後投放約70萬尾,至1981年已形成有捕撈價值的種群,1985年的產量就達到3500噸。整個20世紀80年代都是太湖新銀魚的興盛期,其產量超過滇池水產品產量的20%以上。這個巨大的「成功"引起了我國各地水產工作者的廣泛興趣,太湖新銀魚的引種開始進入黃金時代。
  • 興凱湖湖面上的那條國界線,是我們心中的傷疤。
    從此一望無際的大淡水湖面,被劃上一道長長的傷疤——中俄分界線。興凱湖是6500萬年前的火山噴發,導致地殼陷落而形成的沉積湖泊。依稀可見「棒打狍子瓢舀魚」 原生態的古色古香」;如今在湖崗新路上,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礎上,又添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給波濤洶湧,一碧萬頃的興凱湖,平添了無限的生機。這又給塞北江南,水天澤國的興凱湖流域,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興凱湖的生態密碼
    人工築巢恢復種群數量 興凱湖自然保護區由大、小興凱湖兩部分組成。大興凱湖是中俄界湖,總面積4380平方公裡,小興凱湖為我國內陸湖,面積176平方公裡。多風的時候,大興凱湖白浪滔天、湖嘯轟鳴;而北岸的小湖平柔如鏡,水草茂密、鷗鳥翔集。 劉化金,興凱湖自然保護區科研所所長,相對於官方的稱呼,他更喜歡大家叫他「鳥叔」。
  • 興凱湖——北大荒上的「海」
    罕見的原生態溼地環境已成為攝影人心中的理想國及影視劇外景拍攝基地。興凱湖中心旅遊區主要分為三大旅遊板塊:一是興凱湖中心景工區(養殖場區),面積1.98平方公裡,主要以龍王廟、小興凱湖湖濱浴場、西泡子野生垂釣場野生動物觀賞區構成。二是新開流景區:主要以新開流古文化遺址、水上樂園、大興凱湖濱浴場構成。三是鯉魚港景區:主要以百米洩洪閘、金色沙灘浴場構成。
  • 人類角膜移植可望「自給自足」 兔子實驗已獲成功
    兔子實驗已獲成功眼病患者獲復明希望  記者 陳裡予 通訊員 陳祖亮  晨報訊1996年,上海科學家首次在小白鼠背上「種」出人的耳朵。  角膜是覆蓋眼睛前部的一塊折射圓弧狀晶體,一旦渾濁或受損將直接導致患者失明,目前,重見光明的唯一方法是移植他人角膜。然而許多眼疾患者因角膜供體緊缺而在黑暗中等待手術。而角膜供體一般來源於死后角膜捐獻者,一方面捐獻者數量有限,另一方面捐獻者經質量篩選後合格的供體材料更少,而且同種異體角膜移植仍存在排異反應而導致手術失敗。
  • 王思聰最成功前女友雪梨 借王思聰上位如今卻活出了人生
    雪梨堪稱是王思聰最成功的前女友,在與王思聰分後後不久雪梨就嫁人生子了。雖然很多輿論在說雪梨靠王思聰上位,把他當成跳板,但無可否認雪梨卻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女孩,如今活出了自己的人生,也成功擺脫了王思聰網紅前女友的身份。
  • 興凱湖大白魚有了「身份證」
    近日,坐落在雞東縣的黑龍江震達興凱湖大白魚研究所,首次在大白魚親魚母體中植入電子晶片,成功完成了我省土著名優魚類種質基因庫培育,為保持興凱湖大白魚的種質純正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同時在植入電子晶片母魚所繁殖的後代身上,都將附上興凱湖大白魚身份編號,做到大白魚銷往全國各地,都能找到它的出生地。
  • 興凱湖推出「冰雪大世界」吸引中外遊客
    新華網哈爾濱12月19日電(記者李建平)為打造興凱湖四季旅遊品牌,黑龍江省雞西市今冬推出了以「走進興凱湖冰雪大世界」為主題的冬季旅遊活動,截至目前已吸引8000多名中外遊客。
  •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興凱湖!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心在旅途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 別讓我的人生就地打轉 我要帶著你,你要帶著錢 我們一起去哪裡呢?
  • 興凱湖充滿野趣的溼地,中俄界湖裡的大白魚好吃
    #旅遊攻略#興凱湖興凱湖曾經屬於中國,如今成為了中俄界湖如今沿著河岸已開闢出農墾當壁鎮興凱湖旅遊度假區和興凱湖風景旅遊區兩大景區。可以從西向東,依次按當壁鎮-白魚灣-新開流-洩洪閘來遊玩。農墾當壁鎮興凱湖旅遊度假區裡有最小邊界析白稜河橋、王震將軍陵園、北大荒開發建設紀念館等景點。興凱湖溼地公園是個充滿野趣,可見野鴨戲水、蘆葦輕蕩,荷花盛開的生動場景。
  • 銀魚價值高飼餵有講究
    銀魚適宜水溫為15℃~17℃,冬季產卵,產卵水溫為0.5℃~9.6℃,透明度為20~350釐米,面積以600~6000公頃為宜,水深2~15米,底質以硬底,泥沙,沙礫為好。由於銀魚前期以浮遊動物為食,因此水體中應有較高的生物量,養殖水域應有水生植物、浮遊動物。小雜魚蝦是銀魚的後期餌料,應注意留有適宜比例。
  • 國境線自駕遊帶你看不一樣的興凱湖,觀景臺極目遠眺大小興凱湖
    這是個系列小文,已發了近10期,有興趣的請翻看前文。再回顧下我們的國境線自駕遊的旅程吧。這是一個奇妙的旅程,可遇不可求。自駕從哈爾濱出發,經佳木斯——同江——撫遠——饒河——虎林——密山——柴河——哈爾濱,歷時6天,行程三千多公裡,一直沿著人煙稀少的國境線走。
  • 為什麼面積最大的興凱湖不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
    在歷史上,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是洞庭湖,後來隨著洞庭湖的湖面縮水,鄱陽湖成為了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在古人觀念裡,洞庭湖和鄱陽湖被視為天下最大的兩個湖——貝加爾湖屬於北海,青海湖屬於西海,而興凱湖屬於蠻荒之地,因此,都被排除在外。
  • 走進家鄉興凱湖
    美麗雞西,生態旅遊名城,擁有大界江、大界湖、大溼地、大森林、大冰雪五大優勢生態資源。興凱湖新開流景區位於大、小興凱湖之間新開流以東1.5公裡興凱湖的中部湖崗上。依託亞洲最大淡水界湖——興凱湖得天獨厚的資源,景區的自然美景豐富美妙:可欣賞到大、小興凱湖一動一靜的自然風光,漫步在興凱湖金色沙灘上,沉醉於興凱湖的壯美開闊,或是在湖崗綠色長廊遊弋……景區內興凱湖自然歷史博物館、新開流遺址公園等人文景點向人們述說興凱湖的前世今生。
  • 臺灣高雄長庚醫院為斷臂30年患者異體移植成功
    以往器官移植都是將人體心肺肝腎取出植入受贈者體內,現在連手臂也能移植了。臺灣高雄長庚醫院今年9月2日替一名30年前意外失去左前臂的45歲男子進行手臂移植,將一名腦死患者的左手臂移到他的斷臂上,手術相當成功,經過復健,他的新左手已能握杯與騎單車。此項創舉是醫學文獻中亞洲首例手臂異體移植成功,臺灣高雄長庚醫院21日在外科醫學會報告了此移植新紀錄。
  • 5本男二上位文,男主失去後追悔莫及,卻發現男二已成功上位!
    大家好,我是毛毛蟲,今天給大家推薦男二上位文,也就是女主跟男二幸福在一起的小說,一起來看看。5本男二上位文,男主失去後追悔莫及,卻發現男二已成功上位!第一本:《不等你回首》作者:林笛兒書評:男二上位文,女主是大學老師,堅強隱忍,愛男主愛了很多年,男主誤以為自己愛的是另一個人,忽視女主,離婚之後男主才追悔莫及。
  • 內蒙古自治區成功移植引進優良水草伊樂藻
    我區成功移植引進優良水草伊樂藻新報訊(記者  李國萍)  4月中旬,自治區水產技術推廣站的科技人員從江蘇省引進了優良水草伊樂藻,並在該站良種繁育基地的池塘和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達裡湖漁場進行了小範圍的種植試驗。經過10天的移植種養和觀察發現,種植於達裡湖的伊樂藻已成功移植成活,草色鮮綠,長勢旺盛。
  • 專家說紐西蘭名貴「土特產」銀魚20年內會滅絕!
    中新網7月13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報導,銀魚(Whitebait)是紐西蘭的名貴「土特產」:它味道鮮美,卻不易捕捉,無論是捕撈季節的場景,還是油炸小銀魚麵餅,都牽動著無數紐西蘭人的記憶……  然而,這個被紐西蘭小說家Keri Hulme稱為「國民信仰」的小銀魚情結,卻可能在我們這一代人內終結!資料圖:銀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