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時代老照片:武士切腹面不改色,穿和服的女子翩翩起舞

2020-12-15 軍武歷史

在日本的明治時代,日本逐漸從一個保守的國家變成了一個令很多人不得不佩服的形象。當時,李鴻章就認為德川後期軍事改革的各項措施很好,值得清朝學習。這些改革把傳統和技術結合了起來,他們的這些態度在明治中興初期的幾年還繼續存在。根據研究,李鴻章被任命為直隸總督後,曾提出「清朝應與日本友好,也許甚至應派官員駐在該國,以便阻止日本站在西方國家一邊。」而在這樣一個劇變的時代,日本的百態社會又是怎樣的呢?

明治維新末期,日本的農民正在勞動。在秋收的季節中,他們將收割完的谷穗通過日曬到金黃,然後通過敲打來讓穀粒脫離谷穗。在日本的鄉間,雖然他們的國家正在快速變化,但農夫的生活依舊一如既往,似乎波瀾不驚。

日本武士切腹現場。在日本武士中,他們將切腹視為一種最崇高的死亡方式,在他們看來,切腹體現了武士不畏懼死亡的精神。但是,整個過程卻十分痛苦,於是,不得不需要一個介錯人來幫助,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切腹者的痛苦,讓其迅速死亡。

日本武士源於平安時代,即開始於九世紀中期,當時,一些地方領主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於是開始建立保衛自己集團的私人武裝。後來,雖然武士的不斷發展,這種武裝逐漸走向成熟,並成為一種專業軍事組織。到了十世紀,日本各地叛亂不斷,朝廷無力打擊,只能藉助各地武士力量,從而讓武士得到正面的認可。

在文化上,日本此時依舊保存了自己的文化傳統。而這個傳統,其實源於中國的唐朝,在唐朝期間,日本視中國為老師,所學習的文化保留至今,儘管日本先後多次大力學習西方,但自己的傳統依然保存得最好。

在民間,日本女人穿著和服正在展示自己的才藝。伴隨著古典樂器,她們翩翩起舞。中國有一句古詩所言:「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但在明治時代的日本,依舊能保存自己的文化,不得不令人佩服。

相關焦點

  • 明治時代上色老照片:鏡頭下優雅脫俗的藝伎、和服女子溫婉可人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日本明治時代藝伎的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藝伎又稱之為雲妓,其起源於17世紀的京都,最開始為水茶屋招攬顧客的服務生,從而也被稱之為茶點女,後逐漸開始正規化,以演奏樂器、表演舞蹈等曲藝服務顧客用餐,而經過日本官方的包裝,成為了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照片拍攝於明治時代初期,鏡頭下身穿和服的藝伎, 正在練習插花技巧。作為一名合格的藝伎,她們必須從小學習各種樂器、歌舞、茶道、棋道、花道等等。
  • 明治時代的日本老照片:穿著精美鎧甲的武士,見習藝伎年齡非常小
    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明治時期的日本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照片拍攝於日本明治時代,見習藝伎在野外聚餐。藝伎這一職業在日本的社會地位很高,不過能夠成為藝伎的女性卻寥寥無幾,要成為一名藝伎必須經過極其艱苦的訓練,各種樂器、各種禮儀、還有專業的舞蹈,學習時間太長,但職業生涯卻非常短暫。照片拍攝於日本明治時代,橫濱港的一座西式酒店,由於在近代中橫濱是日本重要的外商暫留地,從而建築物也極具西化。
  • 日本明治時代的老照片:強勢崛起時的眾生相,彈琴跳舞的少女很美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日本明治時代的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照片拍攝於日本明治時代,鏡頭下正在表演日本傳統歌舞的歌舞伎,在明治時代中歌舞伎還有許多男性從業者,而後慢慢成為了女性的專屬職業。
  • 日本明治時代的老照片:採茶葉的女工、演奏三味線的藝伎
    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日本明治時代的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明治天皇治下的日本,當時的社會風貌如何。照片拍攝於日本明治時代晚期,一名日本女性在家中會見她的女性朋友,兩名女性均穿著日本傳統的和服。
  • 櫻花,武士道,幕府時代,切腹,日本武士階級是怎麼形成的?
    日本武士的起源以及發展武士(ぶし)在日本語言釋義中原本是侍者或守衛的意思,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日本平安時代的桓武天皇時期。桓武天皇在位期間,朝廷和貴族的矛盾變得日益尖銳,貴族和僧侶的勢力不斷膨脹,這甚至導致桓武天皇做出了遷都平安京的決定。
  • 百年前日本武士老照片:面露兇狠,身材都很矮小,圖9女武士漂亮
    【老武士】武士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日文寓意侍者,貼身隨從。武士要求對主人無比忠誠,即便戰死也是可以的。日本武士始於平安時代,地方領主開始建立保衛自己的私人武裝,並利用其擴張勢力。這是一組反映百年前日本武士真實形象的照片。
  • 電視劇就是不真實,日本的武士沒有多麼勇敢,他們也是不敢切腹的
    電視劇演的就是不真實,日本的武士沒有多麼勇敢,他們也是不敢切腹的在一些以抗日為題材的影視劇或者電影裡面,我們應該見過這樣的場景:一名日本最高級的指揮官在訓斥一名級別低一點的日本的軍官的時候,最後一般那名最高級的指揮官都會再給那名軍官一次機會,但是有個條件,如果是沒有完成這個任務的話,那名最高級的指揮官就會叫那名日本軍官自己自行切腹向天皇贖罪吧
  • 日本江戶時代的一個傳統,為何導致女子冬天穿短裙?你知道嗎?
    ▲日本冬天穿短裙的女子這一現象的產生主要要從日本的江戶時代說起,當時的日本剛開始發展,因為是島國,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多,所以國內的物資並不豐富,而布匹和棉花自然只能是日本有權勢地位的人才可以擁有的▲動畫圖:日本江戶時代所以日本的在江戶時代的和服也僅僅是一個袍子,當時的武士階層剛開始發展,他們也帶頭在穿上袍子後並不穿長褲,而這種因為物資匱乏所做出的無奈行為,卻因為發展逐漸變成日本的一種傳統文化
  • 日本皇室哪位名媛穿和服最好看?看完這組珍藏的老照片你就明白了
    日本皇室哪位名媛穿和服最好看?看完這組珍藏的老照片你就明白了明仁皇后美智子和服照「我和天皇沒有談過戀愛,沒有愛情,我為皇室奉獻的只是我的子宮。」這句話道出明仁皇后美智子坎坷的一生,但就顏值而言,美智子無疑美麗高雅,穿著和服的瞬間,更是詮釋日本名媛的優雅範。日本皇室與和服的淵源,明治維新時期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在明治初年,日本皇室迎來服裝上的重大改革,明治政府專門僱傭熟悉歐洲宮廷的外國人,且吸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同時改變了自己的宮廷禮儀與服裝。
  • 藝伎和武士 日本明治時期的那些老照片
    兩個正在「比武」擺拍的日本武士日本藝伎產生於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最初的藝伎全部是男性,主要在娛樂場所表演舞蹈和樂器為生。18世紀中葉,藝伎職業漸漸被女性取代,這一傳統也一直沿襲至今。三個日本藝伎而日本武士的歷史就源遠流長了。
  • 日本武士切腹後,無外力介入還能活6小時,為何他們如此醉心此道
    這也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個剖腹而死的武士,而在近代的日本史料當中,後來的數百年,剖腹已經成為了日本武士結束生命最常見的行為,從醫學角度上來說,「切腹」萬分痛苦,失去外力的介入
  • 日本武士老照片:身材矮小強壯卻殺氣十足,戰敗後女武士下場悽慘
    很多人對於日本武士的了解大多是來源於影視劇,很少有人見過日本武士真實的樣子,今天我們就通過這組拍攝於明治維新時期的老照片帶著大家來看看真實的日本武士。1876年天皇廢止了武士隨身帶劍的權利,並開始推進建立常備軍,武士走向衰亡。這些照片中的日本武士也成了最後的武士。
  • 武士切腹,好開心啊,常人無法理解的武士道
    日本封建制度和中國古代基本一致。都分為士、農、工、商四個階級。不同的是,中國的「士」是文士,而日本的「士」則是武士。日本天皇不掌權。權力全在幕府將軍手中。幕府將軍稱徵夷大將軍,為第一等武士,下面有旗本武士、奉行武士、地頭武士等,最下等的就是足輕武士。一般在戰場上充當士兵。武士比農工商的社會地位高。但武士本身想晉升等級,只有在戰場上立功。問題是每次戰鬥,有輸有贏。
  • 夢回明治時代:鏡頭下賢惠勤勞的採茶女、穿著和服優雅脫俗的藝伎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日本明治時代的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我們都知道,日本自黑船事件被敲開國門,此後王政復古,日本迎來明治崛起時代,在整個明治時代中,為了使國家變得強大,全體國民為之奮鬥,最終站到了亞洲之巔。那麼明治時代日本平民的生活現狀如何呢?我們可以來看一下這組老照片。
  • 日本病態的切腹文化和被曲解的「切腹專用刀」-肋差
    也有專用肋差的劍道流派,可參見日本電影《黃昏清兵衛》。 肋差後來被傳為專門切腹用刀,其實不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比如被賜切腹)都是用的懷劍(類似於隨身匕首)。                                                          (懷劍)      切腹:穿著傳統服裝的日本切腹人(白衣者),站在其後的是介錯人。
  • 冷兵器研究所:誰說日本武士用肋差切腹?科普那些被歪曲的日本武士刀
    腰上插著兩把刀的日本武士們 一般人所常見的腰上插一長一短兩把刀的日本武士形象這時才真正出現。而坊間曾經謠傳,日本武士之所以帶一長一短兩把刀,是因為長刀用來殺人,短刀用來剖腹。這其實是錯誤的。不管是脇差還是小太刀,長度都在半米以上,長的甚至全長有接近80cm的。這個長度來切腹其實不順手的。脇差更多的作用還是在長刀被近身或者脫手時作為備用武器,以及在室內長刀揮舞不便的情況下,作為防身武器而用的。另外,日本劍道二天一流裡還有一手持長刀一手持脇差的雙持「二刀流」技法。
  • 100年前的日本武士有多高?和影視劇截然不同,女武士更不忍直視
    日本的武士道是以: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作為精神信仰,要是德行違背了武士道精神,武士必須以切腹謝罪,日本武士的切腹也是十分出名,就連《愛情公寓》也經常會用切腹的梗。日本武士產生於平安時代,是日本天皇集權制度瓦解之後,地方領主為了保衛莊園擴大領土而訓練的士兵,一開始武士也是亦農亦武,在武士當中又以藤原氏、源氏和平氏的威望為著。
  • 日本人切腹自殺,為何身邊還站著一個人?
    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聊日本人切腹的那些事。切腹,是修習日本武士道和信仰神道教之人的專屬,一般是指做了無法挽救的事情,為了有尊嚴的死去,從而選擇切腹自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無數打了敗仗的日本軍官,便選擇了切腹自殺。
  • 百年前日本女人老照片,張張顛覆你的視覺,最後一張太迷人
    百年前日本女人老照片,張張顛覆你的視覺,最後一張太迷人從古至今,名媛是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一直以來,社交名媛們被仰望、被羨慕,無論哪個時代的名媛,她們既有高貴族譜,又有後天中西文化的教育。她們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 詳解《最後的武士》,真的有武士高舉日本刀爆砍近代日軍嗎?
    ▲電影《最後的武士》首先從角色上,這部電影的確有著很多的亮點。為中國人所熟悉的日本明治天皇自不必多說,其中以真實歷史為原型的明治三傑中,有「東方俾斯麥」之稱的大久保利通和掀起西南戰爭的西鄉隆盛盡數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