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遼寧省調兵山市的溫度已經降至零下23攝氏度,可寒冷並沒有阻擋1000多位蒸汽機車愛好者和蒸汽機車攝影愛好者趕到這裡參加中國鐵嶺第十一屆國際蒸汽機車旅遊節,感受第一代工業革命標誌--蒸汽機車的風採。
1月19日上午10時,中國製造的最後一臺蒸汽機車--SY1772蒸汽機車噴雲吐霧、伴著撼人心魄的汽笛聲牽引著經過改制的六節「龍」號專列,沿著39度的鐵軌上慢慢駛入調兵山車站。
來自瀋陽的攝影愛好者孫軍說:「在高鐵時代能見到蒸汽機車已屬不易,能見到正常運行的蒸汽機車更是難得。調兵山車站進站這個彎度特別好,加上司機掌控速度到位,在這個天橋上,正好能將蒸汽機車專列的威武、雄壯之美記錄下來」。孫軍一邊高興地說著一邊按動快門,幸福寫在臉上。
與孫軍一樣感到幸福的還有年近50歲的SY1772蒸汽機車司機閻石,美滋滋的微笑洋溢在臉上。看到又有這麼多人從蒸汽機車旁經過,閻石仿佛回到了20多年前,那時閻石天天駕駛蒸汽機車把礦區的職工安全地送到礦裡,接回家裡,那一刻閻石最幸福。
「嗚嗚——」,隨著一聲汽笛長鳴,SY1772蒸汽機車拖著身後的「龍」號專列自然形成曲線角度,緩緩地向大家立足的天橋駛來,行進的時間,足夠攝影愛好者搶拍下漆黑龐大的蒸汽機車穿雲吐霧的照片。當它從天橋經過的時候,如同一個老頑童一樣,刻意大喘了一口氣,瞬時便將大家籠罩在一片煙霧之中。當眼前的煙霧散盡,SY1772蒸汽機車已經乖乖地停在天橋下的鐵軌之上。車內的乘客紛紛下車,靠進SY1772蒸汽機車,感受這臺中國最後生產製造的蒸汽機車的風採。 經過30多年的風月洗滌,SY1772蒸汽機車依舊嶄新。
「雖然蒸汽機車已退出歷史舞臺。但它已逐漸演變成一種符號,因為它承載著一代人工作、生活的回憶,承載著一代人濃濃的懷舊情結。」遼寧鐵法能源公司運輸部主任康雪嶺說。
2002年以來,鐵煤集團利用運輸動力轉型閒置的蒸汽機車資源開發蒸汽機車旅遊業,積極打造蒸汽機車旅遊攝影、蒸汽機車文化交流傳播、蒸汽機車影視拍攝、蒸汽機車旅遊產品開發製造「四大基地」,叫響了「中國第一,世界知名」的中國蒸汽機車旅遊品牌。蒸汽機車博物館景區先後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被譽為「流動的蒸汽機車博物館」。
蒸汽機車旅遊產業不僅盤活了陳舊的設備資源,而且成為鐵法能源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到2017年末,景區共接待中外遊客20多萬人次,蒸汽機車產業累計實現收入2250萬元,其中影視拍攝實現收入近千萬元,《建國大業》《東方》《一代宗師》等130餘部影視劇在景區完成拍攝,拉動了地方經濟發展。日前,遼寧鐵法能源公司又與深圳市注藝影業有限公司籤訂了鐵煤蒸汽機車影視基地暨旅遊開發合作框架協議,將合作發展蒸汽機車旅遊產業。
中國鐵嶺第十一屆國際蒸汽機車旅遊節從1月19開始到23日結束,活動主題是「見證工業文明,領略鐵龍神韻」。由遼寧省旅遊發展委員會、鐵嶺市人民政府、遼寧鐵法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主辦,鐵嶺市旅遊發展委員會、調兵山市人民政府、鐵法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運輸部承辦,調兵山市旅遊委員會、遼寧火車頭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鐵嶺分公司、鐵嶺市竹溪源溫泉度假區、遼寧和平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協辦。
本屆旅遊節在規格、接待遊客規模等方面將創下歷屆之最。在四天的時間裡,與劉軍、閻石一樣對蒸汽機車懷有深厚感情的中外1300多名蒸汽機車愛好者和蒸汽機車攝影愛好者,除將參觀蒸汽機車攝影,參觀博覽園、陳列館、機車大修庫,試駕蒸汽小火車,機車駕駛,專列觀光攝影外,還將隆重舉行舉辦蒸汽機車旅遊節歷史回顧展、攝影作品展、影視劇海報展、主題收藏展和模型展五個系列專題展覽,並新增泡溫泉、看俄羅斯阿州藝術團和二人轉表演項目,旅遊節期間,遊客們可拍照片、乘專列、品美味,賞煤城冬色,穿越遼北廣袤曠野,在領略了蒸汽機車的文化悠久,切身感受濃濃東北風情。
此次SY1772蒸汽機車牽引旅遊專列的最後一站是蒸汽機車陳列館,來自北京的張先生指著旁邊的1943年生產KD6487蒸汽機車說,能在蓬勃發展的高鐵時代,親身領略第一次工業革命標誌-蒸汽機車的活力和風採實屬難得,這是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