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考作文|浙江名校協作:生活做減法,精神做加法

2020-12-06 老熊的中考高考備考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聰明人把他的生活變得單調,以便使最小的事都富有偉大的意義。

——(葡萄牙)費爾南多·佩索阿

小時候,幸福是件很簡單的事;長大後,簡單是件很幸福的事。

——(日本)宮崎駿

幸福在於生命的單純和精神的豐富。

——(中國)周國平

根據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詩歌除外,不得少於800字。③不得抄襲、套作。

命題說明:本題來自浙江省名校協作體2020學年第一學期開學考試。

命題方向

人文底蘊:人文積澱、審美情趣

健康生活:自我管理、健全人格

學會學習:勤於反思

實踐創新:問題解決

審題

限制性

1.真實情境的限制。題目提供的真實情境是由三則名言材料構成。第一則材料是來源於葡萄牙詩人費爾南多·佩索阿的《惶然錄》,第二則材料是日本漫畫家宮崎駿的話,第三則材料來源於中國作家周國平的《立足於價值觀看幸福》。三則材料為同質材料,都肯定了「簡單」和「幸福」的辯證關係,考生在寫作時,要基於材料提供的情境,不可脫離情境,另起爐灶,也不可斷章取義,偏於一隅。

2.典型任務的限制。考生要「根據以上材料」進行聯想和思考,準確理解材料中「簡單」和「幸福」的辯證關係,不能只選擇「簡單」「單調」或「幸福」這樣的一個詞或一個片段來考量立意。「談談你的看法」提示考生應選擇議論性文體。

3.價值判斷的限制。「單調」「簡單」「生命的單純」和「偉大的意義」「幸福」「精神的豐富」是材料中密不可分的兩個側面,明確了題目的價值取向。題目要求考生從簡單中把握把幸福的真諦,在單純的生命中獲得精神的豐盈,從而可以到達幸福的境界。

開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簡單」與「幸福」是立意的關鍵詞。「簡單」可以理解為物質上的質樸,也可以理解為人際關係上的單純和內心的純粹;「幸福」可以理解為精神上的豐富,考生扣住這兩個關鍵詞,可以從多角度、多層面深入探討二者之間的辯證關係。

2.聯想和思考是開放的。考生可以就「簡單」聯想到純粹、質樸、沉靜的生活狀態,,比如王維、陶淵明、被貶黃州的蘇軾……還可以聯想到與之相對的「複雜」「喧囂」「浮躁」等時代痼疾和物慾橫流的社會弊病,從形成對比。思考「幸福」的本質,闡明「簡單」和「幸福」的關係。

解題

這是一道多則材料任務驅動型作文,屬於給命意型名言類材料作文,重點考查考生綜合材料的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第一則材料講的是生活的「單調」性與偉大之間的辯證關係——將生活變得單調,就是在為使小事情變得富有偉大意義做準備。第二則材料闡釋了幸福和簡單在成長中的辯證關係。第三則材料是將生命的單純和精神的豐富統一於幸福之中,可以看作是對前兩則材料的總結和升華。考生可以綜合三則材料,緊扣關鍵詞「簡單」「幸福」「精神」「意義」等進行立意。世界越複雜,內心越要簡單。內心簡單,物質生活的追求、人際關係的講究就會簡單,幸福感便容易生成。同時,「簡單」之境是需要精神支撐的,精神的富足才能讓「簡單」升華。

參考立意

切題立意:

1.幸福在於生命簡單而精神豐富。

2.生活因簡單質樸而幸福。

3.生活做減法,精神做加法。

4.把日子過成簡單的詩,讓生命豐盈為一首歌。

5.品味「簡單」生活的幸福。

……

偏題立意:

1.生活上做做減法。(部分離題,未探究精神實質,流於膚淺)

2.幸福本就是簡單的。(割裂材料整體性,僅談論幸福的特點,未釐清「簡單」和「幸福」的含義)

3.按照「小時候」「長大後」的思路去探討「簡單是幸福」。(過於抒情,忽略「談談看法」這個指令)

4.談如何使小事富有偉大的意義。(跑題,斷章取義,未能綜合材料思考立意)

……

範文展示

做簡單的富人

(題目簡潔而深刻,具有思辨性。)

杭州學軍中學(紫金港校區) 高三(13)班

姚穎蕾

「我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和物質的短暫情人。」海子為了他的詩歌王國,拋別世俗的束縛,在走向遠方的路途上以夢為馬,一往無前。(引用和化用海子《以夢為馬》中的詩句作為開篇,生動恰切,文學底蘊深厚。)

而我們,終究以何為追求?我,選擇做一個精神富有的人。(點題,直接爽利,不拖泥帶水。)

簡單的人是幸福的。他竭力去做一件簡單的事,以使得精神世界富足。正如蘇軾,當他放下外物的牽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擁有了一顆輕鬆豁達的心。喜愛拾荒的少年三毛是簡單的,一截樹枝,一個不完美的琉璃球,構成了三毛繽紛的童年。她對幸福的追求如此簡單,又如此終身不渝。當住進撒哈拉沙漠,拾荒者依然在挖掘幸福。沙漠中不知何人丟棄的彩色地毯,半埋於黃沙的駱駝頭骨……悉數被她收藏進家中,與她共度浪漫的生活。(以蘇軾和三毛為例,闡明精神世界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

簡單的人是富有的,因為他能看見雜花生樹,草長鶯飛;能尊重水滴石穿的努力,也能享受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閒適;能欣賞單調簡單的生活,也能在微小的事物中發現幸福的意義。(排比句,逐層深入,闡釋精神富有的意義。)至此,我們才曉得,原來富有不限於財產的多少,而是指精神的廣闊。如此看來,追求簡單,不正是在追求有意義的生活嗎?不正是在追求幸福嗎?(用反問句總結前文,闡釋「富有」的內涵,並升華簡單、富有和意義之間的關係。這是文章立意的第一個層次。)

聰明人把生活變得單調,以便使最小的事都富有偉大的意義。

簡單,並不意味著家徒四壁、食不果腹,而是指身無物質的束縛和羈絆,擁有著生命的單純。就像莊子,楚王欲以國事相累,莊子持竿不顧,他寧願選擇曳尾塗中,正因為生活的簡單,生命的單純,他活成了我們精神上的一輪明月。(在富有的基礎上談簡單,看似話題突轉,實則遞進一層。)

陶淵明是簡單的,儘管「結廬在人境」,卻有不為物所累的境界,東籬採菊,不經意間看見南山之上的一抹雲霞,便快意於心了。(化用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木心是簡單的,家徒四壁,一無所有,而片片頁頁的文字卻彰顯了他生命的從容之態,別人的萬丈深淵是他的鵬程萬裡。(化用木心的「萬丈深淵,下去,也是鵬程萬裡」。)梭羅追求追求簡單化的物質生活,以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危害, 同時把因物質生活簡單化而節省下來的時間,用於精神生活的豐富上。(列舉事例由古到今,由中而外,說服力強。)

他們的生活一樣的簡單,但誰能說他們不幸福。

周國平先生說:「生命的單純和精神的豐富是好的品質,具備這兩種品質,也就具備了幸福的能力。」(引用周國平的話總結全文)做一個生活簡單,精神富有的人吧,勇敢地掙脫物質的牽絆,簡單地生活,以一顆純粹的心去擁抱精神的豐盈和浪漫,這才是一種無量的幸福。(結尾再次緊扣材料關鍵詞「簡單、精神、幸福」,總結全文)

範文展示二

品味「簡單」生活的幸福

(題目富有詩意,精準概括立意。)

杭州學軍中學(紫金港校區) 高三(1)班

王子軒

「小時候,幸福是件簡單的事情;長大後,簡單是件幸福的事情。」(由材料引入話題)誠哉斯言,隨著我們的成長,世界也在不斷變得複雜。於其之中偷得浮生半日清閒,便是件簡單而又幸福的事。(開篇點題,語言簡明而不失文採。)

《舌尖上的中國》中有過這樣一段話:「高端的食材只需簡單的烹飪。」只有這樣,才能將其本身的滋味完美展現出來。生活亦是如此,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宛如那油鹽醬醋,為原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不同的滋味。倘若只專注於自己的事,不顧那窗外的喧囂,那生活,亦如食材的純粹與香甜,甘之如飴。幸福,也由此而生。(引用《舌尖上的中國》中富有哲理性的語句,用食材的烹飪來類比生活,形象恰切,又貼合實際。語言自然生動,明白曉暢。)

簡單,使我們感受到生活的恬淡與幸福。(分論點一:簡單帶來精神的恬淡。)

走在煙雨朦朧中,行於白牆黛瓦間。看那不急不慢的行人,聽那溪邊潺潺的流水。走乏了,便選一間茶樓。看水氣氤氳,疲憊化作春風,吹拂著繞岸的垂柳。翻開《水滸》,品味那江湖道義,書中人物的義薄雲天······幸福,自於心中升起,縈繞於全身。而這一切之基,是為簡單。

簡單,使我們不再因塵世中的爾虞我詐而疲乏與迷茫。(分論點二:簡單可以使人避開塵俗紛擾,專注於精神世界。)

古今多少事,皆因名利所生?又有多少人,為此黯然一生?看那賈誼,年少得志,欲於朝堂之上一展鴻鵠之志,卻困囿於朝堂的爾虞我詐,遭人嫉妒誹謗,又奈何勢單力薄,漢文帝被逼無奈只能將其外放長沙。最終他只落得滿腹才華無處施展,一腔熱血難奈悽涼。若賈誼決然棄官,擯棄這紛紛擾擾,回歸簡單,專注於文章,又會有多少絕唱傳於古今?(借用賈誼的遭際來說明名韁利鎖給精神世界帶來紛擾。)

簡單,讓我們忘卻悲傷,淨化靈魂。(分論點三,簡單使我們忘卻悲傷。)

當世界帶給我們的是傷痕,我們可以回歸自然,以一顆簡單的心,品味質樸的自然,來撫平創傷。《始得西山宴遊記》是為永州八記之首,為古人所頌,也為今人所學。被貶永州後「恆惴慄」的柳河東拋去了塵世的紛擾,陶冶於純美的自然山水,找回了自己「不與培塿為類」的獨立精神,最終達到「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的精神化境。

生活因簡單而幸福,而簡單卻並非蒼白。「蒼白者」是為灰白,如生活蒙上了灰沙。而反觀簡單,乃是不顧及塵世喧囂,醉情於自我的高境界。(總括上文三個分論點,將簡單與幸福關聯,思路清晰,結構完整。同時,辨析「簡單」和「蒼白」,進一步立論,加深思辨性。)

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寬,而鄙者自隘;風月本閒,而俗者自冗。簡單生活,願幸福常伴汝身,喧囂與煩惱如江上清風,消弭於山水之間。(句式對仗整飭,語言精妙而富有哲理意味,古文功底深厚。)

煮一壺清茶,過簡單的生活,品靈魂幸福!(結尾呼應標題,重申主旨,結構完整。)

(來源:新課標大語文。本號尊重原創,公益推薦,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生活總是先做加法,再做減法,又是加法,再是減法,循環往復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做著加法,也在不斷減去不能適應的,這是生活的一般規律。只有做了加法,我們才會了解生活的多種模式,才會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不至於把自己困在一個小圈子裡,最終我們會對自己的生活失望透頂,又毫無辦法。
  • 風靡全球的「斷舍離」,做物質的減法,做精神的加法
    實際上,分類方法沒有絕對答案,大家可以根據各自的生活習慣,建立自己的三分法。03捨得便是獲得,成就自在從容的人生通過作者歸納的方法,我們在看得見的東西」上做減法運算的過程中,在心理上也會逐漸擺脫掉一些置換在斷舍離上,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減法運算」可以得到應得的。無論是囤積在空間中的龐大雜物、堆積在時間中的冗雜的不得不做的事情還是成為心靈超重負載的人情世故和交際應酬。
  • 高考作文輔導268:2020高考大市名校預測作文筋骨句(速閱)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2020高考大市名校預測作文筋骨句為了幫助廣大考生全國宏觀把握各地大市名校預測作文題,快速形成作文立意、構思,謹搜集部分省、市,預測作文筋骨句,供大家參考。13.2020金太陽高三線上測試卷題目:新時代的「工匠精神」分論點一: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分論點二: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分論點三:協作共進的團隊精神。
  • 黃山旅遊公司:山上「做減法」 山下「做加法」
    近年來,針對山嶽型景區普遍存在的轉型困境,黃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黃山旅遊」)巧做「加減法」,不斷尋求錯位發展,豐富旅遊產品供給,提升旅遊服務品質。雖然「國慶黃金周」已經過去兩個月了,位於黃山之巔的雲亼山宿酒店依舊十分火爆。
  • 高考模考作文|做職業規劃 給理想安家
    材料三:高三學生面臨著高考填報志願,選擇專業的實際問題,何去何從這是一個人生岔路口的思考。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3.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是讓中學生儘早認識自我、認識職業、認識教育與職業的關係、學會職業決策,從小根據自己感興趣的職業目標,從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方面鍛鍊自己的職業競爭力。4.近日,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衝上了熱搜,她高考文科成績676分,在填報志願時,選擇了北大考古系這個冷門專業。
  • 學習時報評論員:用「緊日子」減法做實「好日子」加法
    學習時報評論員:用「緊日子」減法做實「好日子」加法 2020/06/26 離退局   足國之道,節用裕民。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目的是為老百姓過好日子,這是我們黨的宗旨和性質所決定的。」
  • 「浙江精神」怎麼寫?三位湖州語文名師解析高考作文題
    整個題目除注意事項總共139字,「浙江」一詞就出現了6次,前所未有地強調了「浙江文化」「浙江精神」。我向來以為,高中生應思考高中生應該思考的問題,說清高中生應該說清的道理,積累相應的生活感受、體驗,並學會醞釀、提煉、升華。身為「浙江學子」該不該對「浙江文化」「浙江精神」有所體驗、有所思考、有所認識呢?答案恐怕是不言而喻的。
  • 備考2012年高考熱點作文部分明校模考作文題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聯盟2012屆第二次聯考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人生的通行證多種多樣。毫無疑問,聰明、勇氣、美貌等等都可以讓人更加快捷地登上成功的殿堂。江西省重點中學協作體2012屆高三第三次聯考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走在大街小巷,隨處可以看見這樣的廣告:「你想卓越不凡嗎?請到某某學校來」;「在某某樓盤,與世界頂級人物為鄰,非凡生活視等閒」;「想要日進鬥金、成功不凡嘛?
  • 人生要做加法,更要做減法,減到極致就是通達!老子道德經48
    老子01人生要做加法所以人生要積極努力地去學習,這就是做加法。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學習才是獲取智慧的唯一方式,畢竟很少有孔子說的「生而知之者」。但是一味地學習真的就夠了嗎,尤其是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大背景下?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再發酵,閱卷組長「既做教練員又當裁判員」
    浙江這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經歷一波三折之後,終被閱卷組長陳建新「一錘定音」:滿分!第一次評卷閱卷老師給出:39分; 第二次和第三次:55分; 大組長陳建新評閱之後,一口咬定:60分!現目前這篇文章已經「落地」,但給出滿分的陳建新卻遭到了實名舉報。
  • 《少即是多:北歐自由生活意見》:從加法時代到減法時代
    作者給出了答案,作者本田直之了解到「世界幸福排行榜」前幾名的北歐各國,前往採訪當地居民,發現他們都崇尚物質極簡、精神富足的「少即是多」的生活理念,拋棄了我們現代人追求的物質主義、金錢主義價值觀,他們把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都用在追求精神世界帶來的幸福感。
  • 2018浙江高考作文題:講現代浙江精神,知行合一和創新
    6月7日上午11點多,2018年的高考語文臨近落幕。作文考什麼,則是每年高考備受關注的焦點。  從1977年的全國命題,到2004年起的自主命題——今年,浙江30餘萬首批參加高考的00後考生,他們將會遇到什麼樣的作文題?他們會怎麼寫?非高考者會怎麼看?
  • 「包子界LV」鼎泰豐忙著賣酒:餐飲該做「減法」還是「加法」?
    在大家都忙著做減法、打造爆品的時候,有的龍頭餐飲品牌卻忙著做加法!「包子界LV」鼎泰豐在新店裡加了一個8米長的酒吧吧檯賣酒;做四川小吃的眉州小吃添了「雲南米線」;還有之前的肯德基賣串……這些有點」過界「的加法好像也很奇怪,和咱們定位理論裡講的聚焦完全不符!那些擁有幾百幾千家連鎖門店的大牌紛紛做加法,是一時的腦子發熱嗎?如果不是,這背後的深層次邏輯又是什麼?
  • 2020年全國高考作文題出爐!還有那些年,我們做過的高考作文題
    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和閱卷組長出版的「輔導書裡的作文相近」?
    由今年浙江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的爭議持續發酵,並從對「該不該打滿分」的分歧轉向對閱卷組負責人「既當閱卷組長又出書輔導高考作文寫作」的質疑,所涉多方相繼發聲。8月10日下午,湖北武漢市退休媒體人李未熟告訴澎湃新聞,他8日向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實名舉報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浙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省寫作學會副會長陳建新既擔任作文閱卷組長,又編寫出版高考作文輔導書、進行高考作文指導講座等,「既做教練員又當裁判員」,「9日下午,我接到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工作人員的電話,表示收到我的舉報材料,已著手調查」。
  • 2020年名校模擬高考作文:合則同舟共濟
    【文題解析】:此題屬於材料作文中的漫畫作文。漫畫是一種具有強烈諷刺性、批評性或表揚性的圖畫。畫家從生活現實取材,通過誇張、比喻、象徵等手法來諷刺、批評或表揚某些人或事。由於漫畫多取材於社會現實和熱點問題,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現實性,因此漫畫類材料作文便成為一種新穎別致的高考作文題型。
  • 浙江的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是哪本書的序?
    最近,一篇浙江的高考滿分作文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通篇充斥著普通人不認識的字和事例,讓人不知其所云。已經工作數年的錢女士一看到這篇文章就笑了。由於從小喜歡文學,她讀書時候連新華字典、成語字典還有唐宋詩詞都能當小說看。
  • 文旅惠民:辦事流程做「減法」 優化服務做「加法」
    這一幕只是市文化和旅遊局努力為群眾做「減法」為服務做「加法」堅持用創新、攻堅、服務鑄就市場主體準入閃亮窗口的實踐之一市文旅局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圍繞「一網覆蓋、一窗受理、一次辦好」工作要求,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環境
  • 高考作文輔導156(模考作文):雲海蕩朝日,共擔風雨時
    詳見(雙擊藍色字體打開)——一中名師講評5月鄭州高一統測多情境多任務「逆行者」主題作文2017版高中語文新課標在「高考命題建議」中明確指出,高考題目要「以具體情境為載體」「設計典型的任務」。新課標明確新高考命題的導向是:以具體情境為載體,尤其要以真實的社會生活情境為載體,設計具有代表性價值的語文實踐活動,以考查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多樣化、綜合性和整體性表現。
  • 手遊「做減法」已成為廠商必修課了嗎?
    難道說,「做減法」已經是手遊市場的趨勢了?在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弄清「手遊加減法」和「手遊輕重度」之間的關係。先以《王者榮耀》為例。《王者榮耀》是MOBA類手遊,而像MOBA遊戲這種操作相對繁瑣的品類,移植到移動端必須要去做「減法」。和MOBA端遊相比,《王者榮耀》做的「減法」就很多,像一鍵購買裝備這種設定都相當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