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海峽有大量優質海港,為何唯獨新加坡港發展得最好?

2020-12-10 黃金奈李苗鷹桃謝志林

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峽之一,東亞和東南亞國家與南亞、西亞、歐洲、非洲的貿易,大多數需要通過馬六甲海峽,新加坡藉此海峽,經濟坐上了火箭,獨立五十多年來,人均GDP翻了一百多倍。

馬六甲海峽位於赤道地區,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下雨時風浪一般不大,海峽洋流速度不快,整個海峽除了水太淺的地方不合適泊船,其他大部分地區都適合停泊船隻。

海峽是公共的,全世界的船隻都可以免費通過,如果不停靠港口,周邊國家收不到一分錢,馬六甲海峽由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和新加坡共同管理,新加坡管理的面積在四國中最小,卻賺了最多錢。

新加坡港十分繁忙

新加坡海域近幾年如同一個蘿蔔一個坑,幾乎進一艘船,就要出一艘船,否則有時沒有位置停船,停在哪個國家的泊位,就得給哪個國家交停泊費,新加坡為了效率,按小時收費,世界上其他幾百個港口幾乎都是按天收費!就算這麼繁忙,路過的很多船隻還是樂意到新加坡停泊,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新加坡港法律法規健全,停靠申請手續規範,按照步驟來就沒錯了,泰國、印度尼西亞的公職人員又是會勒索小費,不懂事的話、可能會被故意刁難。

二、新加坡港停泊費並不高,0.4-1.1新加坡元/100噸每小時,也就是一百噸在新加坡港停一天一夜,需要9.6-26.4新加坡元,相當於一噸0.48-1.31元人民一天。別的港口晚上11點停靠,凌晨一點離開,只停靠了兩個小時,卻要交兩天的停泊費,在新加坡只需交兩個小時的停泊費,這樣算起來新加坡港比很多港口便宜。不過超時費用極高,翻了差不多三倍,每15分鐘計算一次,3新加坡元,一個小時下來12新加坡元,船員入港前,一般都精確到小時預定了停泊位置,超時違約金太可怕了。

三、新加坡是自由貿易港,貨物進出都不收稅,所以轉口貿易發達,世界各地的商品喜歡選擇在新加坡交割。

四、新加坡補給方便,各類物質齊全,大部分物資免稅,價格也不高,世界很奇怪,越是窮的地方,各種物資往往越貴。

五、新加坡物流發達,比如越南五千噸普通貨物、我國八千噸普通貨物、菲律賓七千噸普通貨物都要運去歐洲,各自去費用比較高,到新加坡裝到一艘兩萬噸的船,一起運過去就好了;要歐洲的商品也可以委託運到新加坡,東亞、東南亞的國家直接去新加坡運輸就好了。

六、新加坡安全,外國人半夜在新加坡消遣,也沒有什麼危險,據媒體人評價,新加坡比香港還安全。新加坡為了創造安全的環境費勁心機,暴力犯罪要判鞭刑,一鞭差不多頂馬來西亞二十鞭,一般人挨三鞭就可能會暈厥,剩下的鞭等三個月傷口好了再打,十分可怕。很多人寧願多坐一年牢,也不願多挨一鞭,美國總統求情也沒用,罪有多重就得挨多少鞭,正真做到了法不容情!也就沒多少人敢危害公共安全了,大家也愛到新加坡玩。

七、新加坡服務好,專業人才多,辦事效率高,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在其他港口想辦某些事,找專業人士太難了,嚴重浪費時間。

綜合以上因素,所以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隻更喜歡到新加坡港停靠,我們不想讓新加坡賺一分錢,可以選擇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的港口停靠,但碰到胡攪蠻纏的人,可能會付出更大代價。

巴拿馬運河

謝志林認為泰國開通克拉克運河的代價太高,只能節省1200公裡,收費只能是蘇伊士運河的十分之一,否則大部分船寧願繞馬六甲,也不願走運河,最難的是,泰國很難在附近複製一個新加坡,新加坡擁有太多人才和業務精英了。

國慶節謝志林加班

新加坡的創新競爭力在全世界排名前十,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為其效力,華人比例不斷下降也在所不惜,目前馬六甲海峽附近沒有國家能比新加坡做得更好。不過等2025年我國和馬來西亞合作投資的京皇港滿全面運行時,國內很多企業都會支持京皇港,而幾乎放棄新加坡港,因為國人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智慧,新加坡很可能競爭不過,而在一旁瑟瑟發抖!

相關焦點

  • 馬六甲海峽,造就了新加坡的經濟騰飛
    在初中的地理教材裡,馬六甲海峽便是煩人的考點,名氣大,緋聞多。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解讀一下馬六甲為何如此吸粉。1、為啥馬六甲紅了?同時,馬六甲海峽旁邊的彈丸小國新加坡,抓住這一地理優勢,舉全國之力建設了新加坡港,服務沒得說,洗剪吹全套都有。在被我國的上海港趕超之前,當了好多年的全球港口老大。所以,馬六甲想不紅都難。
  • 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船隻,為何喜歡停靠新加坡,不喜歡停靠印尼?
    在這20個海峽之中,肯定會有馬六甲海峽,因為它是連接東西方往來的重要水道,有著「海上十字路口」之稱。雖然馬六甲海峽為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三國共管,但其最大的受益國,當屬新加坡,這也是讓新加坡成為亞洲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據資料顯示,每年通行馬六甲海峽的十萬艘輪船之中,大部分都要停靠新加坡中轉,小部分停靠馬來西亞,而停靠印尼的卻少得可憐。新加坡因馬六甲海峽,實現了國家富強,這讓同樣具有地理優勢的印尼和馬來西亞如何不眼紅。
  • 中國耗巨資在馬六甲海峽投這枚棋子 新加坡焦慮
    對馬中合作在巴生港附近建第三港口原因,廖中萊表示,由於70%至80%航經馬六甲海峽的船隻的目的地是中國,所以馬國交通部就該港口建設,首選與中國合作。可以設想,中國與馬來西亞合作建港可以達到「一箭雙鵰」的目的:一方面中國途經馬六甲海峽的商船和貨物運輸安全有了保障;另一方面馬來西亞港口規模得以擴大,並能接納更多的商船和貨物,而且經久不衰。
  • 第一海峽馬六甲得天獨厚,怎麼只有新加坡強?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海峽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裡,海峽長度達800千米,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管轄。馬六甲海峽之所以被冠以「世界第一海峽」的稱號,是因為它是馬來西亞近代來一重要的國際貿易交通港埠,其貨物進出量是蘇伊士運河的3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
  • 同為馬六甲海峽,為何只成就了新加坡?
    馬六甲海峽是由新加坡,馬來西亞與印尼三國共同管轄,是連接東亞到中東的唯一通道,被譽為「海上十字路口」和「東亞國家的海上生命線」。據統計,每年通過海峽的各國商船多達十幾萬艘,其中半數是遊輪,所以馬六甲海峽又被稱為「能源通道」。
  • 同守馬六甲海峽,僅570萬人的新加坡為何如此厲害的?
    兩個國家處在同樣的地理位置,新加坡的GDP竟然超過馬來西亞這麼多,為何新加坡這麼厲害?而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同屬海峽東岸,坐擁很多天然良港,所以總的來說,兩國其實各有優勢。那為什麼兩國各具優勢,甚至馬來西亞的國土面積和人口總數更佔上風,發展速度卻遠不及新加坡呢?
  • 馬六甲海峽為三國共管,為什麼面積最小的新加坡反而發展更好?
    必爭之地看似美好,可一旦和利益聯繫起來,便有了殖民與血腥。剛才我們講到,最初控制馬六甲及海峽的是葡萄牙人,葡萄牙人之後是荷蘭人,荷蘭人之後則是英國人。英國人直接將馬六甲與檳城、新加坡合組為「海峽殖民地」。「海峽殖民地」一開始只是二級殖民地,隸屬於英屬印度下的馬德拉斯省。
  • 世界地理小區域——馬六甲海峽
    (2)有利於我國資金、技術、設備等生產要素與優質產能「走出去」,從而獲取更大的經濟收益;可為我國提供一個通往印度洋的重要海港,「海上生命線」得到了保障;可完善區域間的海上互聯互通,使我國與東協國家的貿易更加順暢,促進雙邊貿易、技術創新、人才互通等。
  • 新加坡:守著馬六甲海峽這個「聚寶盆」,為何走到了衰落的邊緣?
    獲得了「主人」的支持,新加坡的發展簡直就像坐上了火箭。到了19世紀末期,新加坡各個港口飛速發展,貿易量大幅增長,大量來自亞洲(主要是華人)、歐洲的移民開始湧入,新加坡一度成為東南亞最繁榮的地區。悲傷過後的新加坡人民很快意識到,上帝給他們留下了一筆巨額的財富,那就是號稱「東方咽喉」的馬六甲海峽。早在英國殖民時期,新加坡就被英國打造成東方貿易的中轉站,並且給新加坡建設了完善的港口基礎設施。所以新加坡幾乎不費什麼勁兒就可以坐享其成。
  • 巴生港-打入馬六甲海峽的釘子
    巴生港(PORT KELANG)是馬來西亞中部沿海的一個城市,距離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43公裡,位於馬六甲海峽東北岸,在新加坡西面390公裡,有80多公裡的岸線可以建設深水港,巴生港港區在巴生河口以北,沿海岸南北伸展,
  • 印度尼西亞的望加錫海峽,為何與馬六甲海峽相提並論?
    位於東南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經濟價值、軍事價值最大的海峽之一。美國非常重視馬六甲海峽,在馬六甲海峽東南出海口的新加坡樟宜基地有軍隊駐紮。由於東南亞島嶼眾多,有很多條海峽,馬六甲海峽只是其中最出名的一條海峽。東南亞還有一條海峽,名氣不如馬六甲海峽,但重要性並不比馬六甲海峽遜色,這就是望加錫海峽。要說望加錫海峽,必須先說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大陸南部、大洋洲北部,面積191.35萬平方公裡,由1.75萬個島嶼組成。
  • 為何說馬六甲海峽是「海上生命線」?它被哪三個國家共同管轄?
    海峽的東部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西部就是印尼的蘇門答臘島,馬六甲海峽就是位於二者之間的這一水域,所以馬六甲海峽也受這三個國家共同管轄。它是眾多國際航運的必經之路,也是接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橋梁。海峽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段屬緬甸海,東南端連接南中國海。
  • 馬六甲海峽是東亞各國的「海上生命線」,它有多重要?
    馬六甲海峽位於東南亞地區,是馬來半島與印尼蘇門答臘島之間的一條狹長的海峽,由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三國共管。海峽呈現西北-東南走向,全長約1100千米,西北最寬闊處約370千米,越往東南越狹窄,臨近新加坡最窄處僅有27千米。由於地處赤道無風帶,又受到陸地的阻隔,這裡常年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非常適合船隻通行。
  • 開發克拉地峽可取代馬六甲海峽地位,泰國為何沒有落實下來?
    馬六甲海峽的地位新加坡之所以能夠成為東南亞地區唯一的一個發達國家,國家領導人能夠確定一個合理的發展方向功不可沒。但另外一方面更是得益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一直是扼守在馬六甲海峽的咽喉。——大量過往的商船一方面給新加坡帶來了大量的服務性收入,另外一方面也讓新加坡擁有更多與世界各國進行貿易的機會。馬六甲海峽是東南亞地區聯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關鍵通道。
  • 馬六甲海峽最窄處只有17公裡,為何不修建一座跨海峽的大橋呢
    其平均水深只有27米左右,時常有大型貨輪在此擱淺,現在超大型貨輪(超過20萬噸)都跳過馬六甲海峽,繼續往南走印度尼西亞的龍目海峽(比如說澳洲運往中國的鐵礦石船,一般都走龍目海峽)。說到這裡,我們總結馬六甲海峽的兩個關鍵數據:第一,最窄處只有17公裡;第二,平均水深27米。
  • 扼守馬六甲海峽要道,蘇門答臘島為何沒有大型港口?
    馬六甲海峽是世界水上航運要道,在全球海運通道中恐怕無出其右者。因為極其重要的地理位置,這裡產生了世界航運中心新加坡以及三個全球百強港口(2019年貨櫃港口中排名第2的新加坡港;排名第12的巴生港,屬於馬來西亞;排名第18的丹戎帕拉帕斯,屬於馬來西亞。)
  • 中企在馬來西亞建馬六甲海峽最大港口 新加坡媒體不淡定了
    【觀察者網綜合】中國電建集團承建的馬來西亞皇京港深水碼頭上月舉行了奠基儀式,標誌著馬來西亞雄心勃勃的「馬六甲第一港」計劃正式起步。自然地,新加坡媒體坐不住了,一邊分析港口項目的不合理性,一邊聲稱中國抱有軍事目的。
  • 此島與新加坡同位置,距離20公裡,為何成不了第二個新加坡?
    就在新加坡以南20公裡處就有一座巴淡島,與新加坡同在馬六甲海峽邊上,這座島嶼就沒有成為第二個新加坡。巴淡島屬於印尼的一個島嶼,面積719平方公裡,與新加坡面積一樣大。而且它也在馬六甲海峽邊上,與新加坡隔海相望,兩者的距離非常近。因為這是一座免稅島,也成為新加坡人的後花園,很多新加坡人閒暇之時就喜歡乘幾十分鐘的船,來到這島上消費。
  • 馬六甲海峽是國際航道,通過無需繳費,那麼新加坡是怎麼發家的?
    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最繁忙的黃金水道,這個水道就是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是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漫長海峽,整條海峽由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三國共同管理。它溝通著印度洋與太平洋,全長1080公裡,西北最寬處370公裡,東南部的新加坡海峽最窄處只有37公裡。
  • 瓜達爾港是中國能源大動脈,降低了對馬六甲海峽過度依賴的困局
    世界上60%的海上石油運輸以及中國進口的原油的80%都是經過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是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海峽,整條海峽由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三國共同管理。馬六甲海峽另外一個掌控者就是新加坡,新加坡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其國家土地面積只有719.1平方公裡卻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國家人口只有570萬,2018年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卻高達36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