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巴西利亞,如何擊敗大城市裡約熱內盧,成為巴西首都?
文/號外歷史之淑琴 圖/網絡
巴西首都是巴西利亞,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應該是裡約熱內盧,其實這樣不怪巴西利亞不出名,因為在很久之前,巴西利亞就是一個小鎮,而裡約熱內盧是巴西最大的海港,那麼巴西為何從裡約熱內盧遷走,而選擇了巴西利亞呢?
裡約熱內盧曾是巴西首都
在歷史上,巴西的第一個首都其實是薩爾瓦多,在1549年的時候定都這裡,這是一個小城市,面積也很小,所以很難作為一個大國的首都,在1763年的時候,當時的政府把巴西的首都從薩爾瓦多遷往了裡約熱內盧,相比較薩爾瓦多,裡約熱內盧確實有很大的資格,但是之後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那就是裡約熱內盧當時是巴西的政治、文化、經濟、工業中心,從而就導致了一家獨大的現象。
在裡約熱內盧每年都有大量的公認,而且還有很多亂七八糟的公司,從而給裡約熱內盧的治安等問題帶來很大的麻煩,人口壓力,交通壓力等都很大,其實很好理解,就像是美國的紐約、澳大利亞的雪梨,印度的孟買等,都是這樣的一個原因。所以當時的巴西,考慮的是需要一個另外的大城市,這樣就會使得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於是遷都的想法出現了,其實美國和印度、澳大利亞等都是這樣的一種想法。
裡約熱內盧有不適合成為首都的原因
1822年巴西獨立,而這個時候巴西的元帥安德拉達·摩爾瓦就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裡約熱內盧太熱鬧了,是時候考慮換個首都了。但是換首都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首先就是新首都的選擇,其次是新首都的軍事保護等,而其實裡約熱內盧有一個十分不適合成為首都的最大短肋,那就是裡約熱內盧是一個沿海城市。一旦發生戰爭,那麼裡約熱內盧就很難保護。
所以新首都的選擇,首先一定要在內地,離海岸線越遠越好。於是想來想去,就決定把首都建立在巴西高原上,但是當時的條件還是不夠的,因為高原很大,選在哪個位置很重要,於是一拖就是100多年,但是在期間的1891年,當時的巴西政府出臺了法律,規定巴西的新首都必須選在高原上。
巴西利亞成為新首都
20世紀的巴西進入了高速發展,但是當時有一個問題出現了,那就是南北貧富差距,東西貧富差距,簡單的說就是南部比北部發達,東部沿海比西部內陸富裕,而這個時候,新首都的選擇就更加有意義了,那就是必須在巴西的中間位置,最好可以帶動經濟發展。於是1955年巴西總統儒塞利諾-比契克-德奧利維拉就要求趕快辦好遷都的事情。
於是巴西利亞就成為了他們最終選擇的地方,因為巴西利亞溫度適宜,並且符合一系列的條件。1956年2月,巴西利亞的建設開始了,4年後,巴西利亞就在高原地區崛起了,1960年4月21日,巴西利亞正式成為了巴西新首都。但是當時的巴西利亞只是一個純首都,居民不多,只有10萬作用,但是現在的巴西利亞卻成為了一個帶動西部大開發的城市,其實這一點巴西利亞和西安的角色差不多,一直認為西安很適合成為直轄市,這樣對於西部大開放有很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