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首都巴西利亞

2020-12-16 東方網
  國名:巴西聯邦共和國
        (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
         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獨立日:9月7日(1822年)

  國慶日:9月7日(1822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0∶7。旗地為綠色,中間是一個黃色菱形,其四個頂點與旗邊的距離均相等。菱形中間是一個藍色天球儀,其上有一條拱形白帶。綠、黃色是巴西的國色。綠色象徵該國廣闊的叢林,黃色代表豐富的礦藏和資源。天球儀上的拱形白帶將球面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半部象徵南半球星空,其上大小不同的白色五角星代表巴西的26個州和一個聯邦區。白帶上用葡萄牙文寫著「秩序和進步」。

  國徽:圖案中間突出一顆大五角星,象徵國家的獨立和團結。大五角星內的藍色圓面上有五個小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圓環中有22個小五角星,代表巴西各州和聯邦區。大五角星周圍環繞著用咖啡葉和菸草葉編織的花環,背後豎立一把劍,劍柄在五角星下端。綬帶上用葡萄牙文寫著「巴西聯邦共和國」,「1889年11月15日」(共和國成立日)。

  國家政要:總統盧拉·達席爾瓦(Lula da Silva),2002年10月當選,2003年1月1日任職。

  自然地理:854.7萬平方公裡,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鄰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海岸線長7400多公裡,領海寬度12海裡,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裡。國土80%位於熱帶地區,最南端屬亞熱帶氣候。北部亞馬孫平原屬赤道氣候,年平均氣溫27-29℃。中部高原屬熱帶草原氣候,分旱、雨季。南部地區平均氣溫16-19℃。

  人口:1.696億(2000年),佔世界人口的2.8%,居拉美首位。其中白種人佔54.03%,黑白混血種人佔39.94%,黑種人佔5.39%,黃種人佔0.46%,印第安人約佔0.16%。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71%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巴西利亞(Brasilia),人口約204.32萬人(2000年),年平均氣溫19℃。它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聞名於世。在燈火通明的夜晚從空中俯視,巴西利亞猶如一架頭朝東方的巨型飛機。198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巴西利亞城列為「人類文化財富」。

  行政區劃:全國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全國共有5507個市,其中15萬人口以上的有79個,100萬人口以上的有12個(1999年)。各州名稱如下:阿克裡、阿拉戈斯、亞馬孫、阿馬帕、巴伊亞、塞阿拉、聖埃斯皮裡圖、戈亞斯、馬拉尼昂、馬託格羅索、南馬託格羅索、米納斯吉拉斯、帕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奧伊、北裡奧格蘭德、南裡奧格蘭德、裡約熱內盧、朗多尼亞、羅賴馬、聖卡塔琳、聖保羅、塞爾希培、託坎廷斯。

  簡史:古代巴西為印地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爾發現巴西。16世紀淪為葡萄牙殖民地。1807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王室逃到巴西後,巴西實際上成了葡的帝國中心。1821年葡王室遷回裡斯本,王子佩德羅留巴西任攝政王。1822年9月7日獲得獨立,建立巴西帝國。1888年5月廢除奴隸制度。1889年11月15日豐塞卡將軍發動政變推翻帝制,成立共和國。1891年2月24日通過第一部共和國憲法,定國名為巴西合眾國。1960年將首都由裡約熱內盧遷往巴西利亞。1964年3月31日,軍人政變上臺,實行獨裁統治,1967年改國名為巴西聯邦共和國。

  政治:1988年10月5日頒布的新憲法規定,總統由直接選舉產生,取消總統直接頒布法令的權力。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1994年和1997年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分別規定將總統任期縮短為四年,總統和各州、市長均可連選連任。國民議會由聯邦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行使立法權,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主要職能是制定聯邦範圍內的一切法律;確定和平時期武裝力量人數;制定全國和地區性的發展計劃;宣布大赦令;授權總統宣布戰爭或和平;批准總統和副總統出訪;批准或撤銷聯邦幹預或戒嚴;審查總統帳目;批准總統籤署國際條約;決定臨時遷都等。內閣為政府行政機構,內閣成員由總統任命。

   經濟:巴西幅員廣大,資源豐富,植物種類極為豐富,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橫貫北部的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域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孫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最原始最遼闊的森林資源。在西南部的世界第五大河巴拉那河上有極為壯觀的伊瓜蘇大瀑布,巴西與巴拉圭合建的被譽為「世紀工程」的世界第一大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就設在巴拉那河上,裝機容量1260萬千瓦,巴西是世界水電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巴西是拉美第一經濟大國,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鐵礦、鋁礬土、鈾、錳、錫、鉻、鎳、石油、天然氣和煤等。其中已探明的鐵礦砂儲量為650億噸,產量和出口量均佔世界第二位,每年鐵礦產量的77%用於出口,佔全球鐵礦石貿易量的30%。鈾的儲量為24萬噸,居世界第六位。巴西是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的世界第三大糖果生產國。各類糖果產量每年達800億顆。糖果業年產值為5億美元。每年出口糖果5萬噸左右。巴西被譽為柑桔王國,其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巴西有「咖啡王國」的稱號,咖啡產量和出口量均佔世界第一位,甘蔗、可可、大豆、柑桔產量都名列世界前茅。全國可耕地面積約4億公頃,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糧倉」。巴西的畜牧業非常發達,以養牛為主。工業產值在拉美居首位。擁有較完整的工業體系,鋼鐵、汽車、造船、石油、化工、電力、製鞋等業在世界享有盛譽;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信息、軍工等領域技術水平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行列。巴是南美鋼鐵大國,為世界第六大產鋼國,鋼材出口達1200萬噸,佔全國鋼材總量的54%。也是拉美第一、世界第九汽車生產大國。巴西的旅遊業久負盛名,為世界十大旅遊創匯國之一。主要旅遊點有裡約熱內盧、聖保羅、薩爾瓦多的教堂和古老建築、巴西利亞城、伊瓜蘇瀑布和伊泰普水電站、瑪瑙斯自由港、黑金城、巴拉那石林和大沼澤地等。

     貨幣:雷亞爾  

   「咖啡王國」——巴西 拉美大國巴西以咖啡質優、味濃而馳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

  咖啡原產於非洲的衣索比亞,1727年傳入巴西。巴西位於南美洲東南,地處熱帶和亞熱帶,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很適合種植咖啡,加之勞動力廉價,咖啡種植業迅速興起。19世紀,巴西的咖啡種植幾乎遍及全國,隨後又形成持續近一個世紀之久的「咖啡繁榮期」。咖啡大面積種植,給巴西帶來了財富和繁榮。20世紀初,巴西的咖啡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從而贏得了「咖啡王國」的美稱。

  咖啡是巴西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全國有大大小小的咖啡種植園50萬個,種植面積約220萬公頃,從業人口達600多萬,年產咖啡200萬噸左右,年出口創匯近20億美元。近年來,由於出口結構的變化和國際咖啡市場不景氣,巴西咖啡生產和出口量有所下降。

  巴西人酷愛咖啡。60年代,巴西人均年咖啡消費量達5·8公斤。近二十年來,隨著其它飲料的出現,巴西人均咖啡消費量仍超過3公斤。在巴西,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各式各樣的咖啡屋隨處可見。人們幾乎隨時隨地都可以喝到濃鬱芳香的熱咖啡。

  「足球大國」——巴西 巴西是世界足球大國。足球運動不僅是巴西民眾的共同愛好,也是整個民族的驕傲。巴西職業球隊之多,可謂世界之冠。正式登記註冊的足球俱樂部已有兩萬個以上,從事足球運動的人數逾百萬。除球王貝利外,巴西還擁有濟科、蘇格拉底、卡雷卡、羅納爾多、裡瓦爾多、羅馬裡奧等一大批世界級的足球巨星。

  新聞出版:2000年,全國日報有500種,雜誌1485種,發行量在15萬份以上的主要報刊有:《聖保羅頁報》、《聖保羅州報》、《環球報》、《人民郵報》、《零點》等。主要雜誌有:《請看》、《這就是》、《時代》等,均為周刊。

  據2001年統計,全國有廣播電臺2965家,其中調頻臺1418家。大多為私人所有,巴西廣播公司為官方電臺。大型電視臺有七家,「環球檯」為全國最大私營電視臺,全國覆蓋面達99.77%。其他較大的私營電視臺有「巴西電視網」和「班特蘭德斯」等。政府管理的有兩家,即國家電視臺和教育電視臺。上述電臺和電視臺均使用葡萄牙語。

  外交:奉行獨立自主,不幹涉別國內政的外交政策。提出外交政策的重點是為經濟服務。注意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關係。

  與中國關係:中國與巴西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開始了交往,建在裡約熱內盧蒂茹卡國家公園的中國亭是對於1812年來此傳藝的中國茶農永久的紀念。1974年8月15日兩國建交以來,政治、經濟、貿易、文化、科技合作順利發展。兩國高層互訪頻繁。1993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對巴西進行了國事訪問。1995年12月,巴西總統卡多佐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2001年4月,江澤民主席應邀對巴西進行工作訪問。2004年5月,盧拉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籤署聯合公報。1986年11月24日,北京同裡約熱內盧結為姊妹城。

相關焦點

  • 旅遊:巴西的新首都巴西利亞
    乘飛機在巴西上空飛行,當飛到南緯四十七度、西經十五度的時候,人們會發現,地面上也有一架飛機,而且很大很大。這是空中飛機的影子嗎?不是,是巴西的新首都巴西利亞。巴西的首都開始在薩爾瓦多,後來很長的時間是在裡約熱內盧,這兩個地方都在海邊。出於全局和長遠的考慮,為了更好地開發內地,後來決定遷都到國家中部的巴西利亞。一九五六年四月十八日,庫比契克總統籤署了一份給國會的報告,決定成立巴西新首都建設公司。
  • 巴西的首都為啥從裡約熱內盧遷到了巴西利亞?
    當時的法國也曾染指巴西地區,甚至一度佔領過伊塔馬拉卡,為了對抗法國,葡萄牙開始往巴西移民,並給移民大量的土地,這也是種植園經濟的開始,1548年,葡萄牙正式在巴西設立總督,1567年,法國人被趕出了巴西,葡萄牙正式在巴西站穩腳跟,並開始大規模的擴張殖民地。
  • 小鎮巴西利亞,如何擊敗大城市裡約熱內盧,成為巴西首都?
    小鎮巴西利亞,如何擊敗大城市裡約熱內盧,成為巴西首都?文/號外歷史之淑琴 圖/網絡巴西首都是巴西利亞,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應該是裡約熱內盧,其實這樣不怪巴西利亞不出名,因為在很久之前,巴西利亞就是一個小鎮,而裡約熱內盧是巴西最大的海港,那麼巴西為何從裡約熱內盧遷走,而選擇了巴西利亞呢?
  • 關於對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城市規劃的評析
    1950年前後,巴西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都集中在裡約熱內盧周圍不到全國11%的地域內,而廣闊的中西部和北部亞馬遜地區發展長期滯後,雖然物產豐富,但交通不便,人煙稀少。這樣就有所謂「兩個巴西」的存在:一個是先進的沿海巴西,集中在東南部的狹長地帶,其現代化程度堪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一個是荒涼落後的內陸巴西,是全國的「低谷地帶」。
  • 巴西首都巴西利亞 最年輕的人類文化遺產(高清)
    巴西總統官邸——黎明宮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衣鷺霞):歷史上,巴西曾經先後有過兩個首都,最早是位於中東部沿海的薩爾瓦多,後來南部沿海的美麗海濱城市裡約熱內盧擔任了首都的角色。這樣的格局令東部沿海發展太快,而巴西內陸地區仍十分落後,為了推動巴西內陸地區的發展以及加強對各州的控制,並解決區域失衡問題,1956年時任巴西總統儒塞利諾·庫比契克頂住壓力、克服困難,僅僅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就在巴西海拔1158米的中部高原地區建起了一座現代化的新城市——巴西利亞。1960年4月21日,巴西利亞正式成為巴西新首都,而一個新首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建成也成為了世界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蹟。
  • 認識巴西首都:「世界最大的20世紀以後建成的城市」巴西利亞
    巴西利亞,巴西聯邦共和國首都,是巴西第四大城市。巴西利亞的GDP在拉丁美洲的城市裡排名第五,在巴西則排第三。 它的人均GDP是拉美大城市中最高的。位於中部戈亞斯州境內,馬拉尼翁河和維爾德河匯合而成的三角地帶上。
  • 世界著名城市系列10: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城市猶如一架飛翔的飛機
    ,來介紹這一系列的第十篇:世界著名城市系列10: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城市猶如一架飛翔的飛機。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土總面積達854萬平方公裡,位居世界第五位,總人口超過2億人,曾經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後來在16世紀淪為歐洲葡萄牙的殖民地,大量的歐洲移民登陸巴西土地。在歷史上,殖民者最先登陸和發展的區域位於巴西的東南部沿海地區,也就是裡約熱內盧和聖保羅所在的地區。
  • 巴西首都大批自行車遭「廢棄」成巴西利亞風景線
    中國網9月23日訊 據巴西《聖保羅頁》報9月22日報導,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很多自行車道並沒有被使用,自行車道現在已經變成了巴西首都的一道風景。   聖保羅頁報數據組調查顯示,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居民從來不騎腳踏車,該數據是由提供的。 根據這項研究,67%的巴西利亞居民贊成為自行車修建專用的自行車道,19%沒有意見。
  • 巴西的新首都「巴西利亞」,為何會被說是「中看不中用」?
    在歷史上巴西總共在三個地方建立過首都,第一個是薩爾瓦多,第二個是裡約熱內盧,第三個是巴西利亞。
  • 巴西首都巴西利亞6月新冠肺炎疫情呈快速上升趨勢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根據巴西衛生部當地時間13日公布的數據,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1959例,累計死亡病例293例,而其中55%的確診病例是在6月被診斷出來的。據巴西媒體報導,自3月初巴西利亞記錄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6月是疫情曲線上升最為快速的時期。 巴西利亞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曲線(圖片來源:巴西媒體環球網) 據悉,巴西利亞公共和私立醫療系統共有587張重症監護病床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目前重症監護病床佔用率為60%。
  • 巴西為何從沿海的裡約熱內盧,遷都到高原的巴西利亞?
    眾所周知,巴西首都在高原「小」城巴西利亞,而裡約熱內盧則是巴西最大海港。其實,裡約熱內盧也曾是巴西首都。
  • 巴西利亞:最別致的巴西城市
    巴西利亞是巴西當下的首都。巴西利亞的設計則出自三位才華卓越的建築藝術家:城市規劃設計者盧西奧·科斯塔,主要建築設計者奧斯卡·尼梅爾,城市總體和主要建築景觀設計者布雷·馬克思。正是憑藉政治氣魄與藝術創造的珠聯璧合,巴西利亞以理想主義和象徵性的設計,向世人展現出現代巴西騰飛的形象。建成之後第27年,巴西利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人類文化遺產。    對外國遊客來說,巴西利亞給人格外與眾不同的感覺。
  • 2016巴西裡約奧運會熱門景點——巴西利亞大教堂
    巴西利亞大教堂(圖:中國建築報導網) 巴西利亞是巴西的首都,也是一座現代化城市,城裡擁有很多現代風格的建築,而巴西利亞大教堂則是其中最奪人眼目的。巴西利亞位於平均海拔1000米的巴西中部戈亞斯州高原,馬拉尼尼翁河和維爾德河匯合處的三角地帶。她出現的時間很短,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才正式建城。1960年4月21日,巴西因為了加快內陸的開發,將當時首都裡約熱內盧遷至巴西利亞。
  • 1+1看巴西:巴西利亞,一座尚未完成的城市
    其實也難怪,中國和巴西這兩個國家,相隔的實在是太遙遠了,因此有很多不熟悉,不了解。也恰恰是如此,所以雙方應當加近這樣的了解。        那今天我們的特別節目,就帶您首先到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去看一看。        巴西利亞的道路
  • 巖松帶你看巴西利亞,一個能「上天」的首都!
    說到巴西的首都,小編1醬(還有位小夥伴叫+1醬)本來以為是裡約熱內盧!可真正的首都——遠居內陸的巴西利亞,此時已經淚目了😢。
  • 歷史上的今天,1960年4月21日,巴西遷都巴西利亞
    歷史上巴西曾先後在薩爾瓦多和裡約熱內盧兩個海濱城市建都。特別是裡約熱內盧,自1822年開始就成為巴西的首都。巴西歷史上南富北窮,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早在建國之初,就有人倡議把首都從南部濱海的繁華城市裡約熱內盧遷往內地。圖為1919年的巴西首都裡約熱內盧。
  • 巴西利亞
    巴西利亞氣候宜人,四季如春,人均綠地100平方米,是世界上綠地最多的都市。自1960年4月21日,巴西將首都從裡約熱內盧遷至巴西利亞後,其發展一直受到政府嚴格的控制,並把繁榮帶到了巴西中西部,貫通了巴西南部與北部,帶動了整個國家一起發展進步。地理和人口概況巴西首都,現代化新興城市 ,位於巴西高原上,南緯15°41′。
  • 圖文:巴西利亞——巴西利亞大教堂
    圖文:巴西利亞——巴西利亞大教堂   這張攝於5月11日的照片顯示了位於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巴西利亞大教堂。這座教堂與傳統的歐洲教堂迥然不同。
  • 圖文:巴西利亞——巴西利亞大教堂內景
    圖文:巴西利亞——巴西利亞大教堂內景   這張攝於5月11日的照片顯示了位於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巴西利亞大教堂內景。巴西首都巴西利亞是一座年輕的現代化城市。它是在1956年至1960年間,用三年多時間在一片荒野上建造起來的新首都。城裡不見古蹟遺址,也沒有大都市的繁華與喧鬧,但其充滿現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構思新穎別致的建築以及寓意豐富的藝術雕塑,使這座新都蜚聲世界。1987年12月7日,巴西利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人類文化遺產」,成為眾多璀璨輝煌的世界人類文化遺產中最年輕的一個。
  • 巴西外交部:2019金磚峰會將於11月在巴西利亞舉行
    中新網3月14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巴西外交部近日表示,2019年,巴西正式接任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將於今年11月13日至14日在首都巴西利亞(Brasília)舉行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一次會晤,第一次協調人會議於3月13日至15日在庫裡提巴(Curitiba)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