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來自地鐵公司的工作人員演示雙人心肺復甦技能,並利用AED進行急救。 吳瓊 攝
中新網太原12月15日電 (吳瓊 範麗芳)在入站口安裝AED、演示雙人心肺復甦技能及AED操作……12月15日,山西太原地鐵2號線集中投放急救設備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每個站點配置1臺,23個站點實現AED全覆蓋。
當日,山西省紅十字會、太原市紅十字會、太原中鐵公司聯合舉行山西省人民政府2020年民生實事項目——公共場所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太原地鐵2號線集中投放儀式。「周圍環境安全,我已做好防護。先生,你怎麼了?這裡有人暈倒了,急需救護員,請這位先生幫忙撥打120……」現場,來自地鐵公司的10名工作人員演示雙人心肺復甦技能,並利用AED進行急救。
圖為太原地鐵2號線龍興街站投放的AED。 吳瓊 攝
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是用於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被稱為「救命神器」。2020年,山西省人民政府首次把在人流密集公共場所配置急救設備AED列為年度10件民生實事項目之一。
「在人流密集公共場所配置AED不僅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證,更是提升城市防範能力和綜合能力的指標。」山西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白冰介紹,山西省紅十字會作為牽頭單位,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分別在交通樞紐、社區、學校、養老機構、旅遊景區等人流密集公共場所共投放500臺AED,為配置點舉辦專項的心肺復甦及AED相關培訓480期,培訓人數達1.4萬人次。
作為省會城市的太原,也重點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167個公共場所配置197臺AED,為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現場救護提供安全保障。11月18日,一男子在山西體育中心遊泳館遊泳時突發意外,救生員用館內配置的AED及時施救,經過約6分鐘搶救後,該男子逐漸恢復意識,此次施救也是山西省首例由非醫學專業人員在醫院外使用AED挽救生命的成功案例。
15日,山西省紅十字會、太原市紅十字會、太原中鐵公司聯合舉行山西省人民政府2020年民生實事項目——公共場所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太原地鐵2號線集中投放儀式。 吳瓊 攝
今年10月,太原市紅十字會還聯合地鐵公司,為工作人員進行8學時的現場心肺復甦技術+自動體外除顫儀(CPR+AED)專項培訓,並同步開展初級救護員取證培訓。參訓員工全部通過實操考核,確保太原地鐵2號線(一期)從業人員學會心肺復甦技術和AED的操作使用方法。
太原市紅十字會秘書長張玉平介紹,近年來,太原市持續推進應急救護知識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等的培訓工作,隨著AED急救設備在公共場所的配置率越來越高,覆蓋面越來越大,AED的培訓也納入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的核心內容。
「今後我們將把每一個AED配置點作為普及應急救護知識的培訓點、宣傳站,形成有效應急救援機制。」白冰說,希望能讓更多民眾成為能救、敢救、敢用和會用AED的紅十字救護員,真正讓「救命神器」發揮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