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桂聲網評:讓電商助農激活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2020-12-18 廣西新聞網

從「快遞下鄉」再到通過直播帶貨把農特產品銷往全國,近年來,農村電商的迅猛發展給鄉村地區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央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農村電商已實現對全國832個貧困縣全覆蓋,2019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1.7萬億元,規模較2014年擴大了8.4倍。越來越多貧困群眾插上「電商的翅膀」,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電商作為新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近年來,農村電商蓬勃發展,淘寶村、電商小鎮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已成為農民創業、就業的新平臺,成為農民增收的有力抓手,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注入了「一池春水」。

培育本土人才,為鄉村振興注入正能量。電商的持續發展需要人才的持續輸入。手機成農具,直播成農活,農民變網紅,「我的產品我負責」。讓熟悉農村的人加入電商行列,面對本土直播,消費者更有信任感,更放心,也更安心,於無形中也能在消費端和生產端之間架起「連心橋」。這不僅能顯著帶動當地農產品銷售,收穫了亮麗「成績單」,並帶動農村產業發展,夯實鄉村振興、全面小康的產業支撐。

「電商+」助力,為農產品拓寬大舞臺。「電商,在農副產品的推銷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為的。」在重慶市秀山縣,電商產業鏈快速發展布局,有效破解農產品進城下鄉「最後一公裡」難題,土生土長的有機農產品抵達了全國各地的餐桌,邊城好物走向了全國。打通基礎設施瓶頸,提升產品品牌價值,打造特色產業、培育支柱財源,「電商+」產業鏈深度融合,讓傳統農產品銷售突破了有形市場的地域限制,讓小鄉村有了大舞臺,迎來了大發展。

緊抓政策紅利,為鄉村發展「築巢引鳳」。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給農產品的流通和銷售帶來極大影響。但是,依託網際網路銷售渠道,通過抖音、快手等平臺,從短視頻到直播帶貨,很多當地領導幹部也投入其中,帶「火」了一大批農產品;一大批鄉村網紅脫穎而出,也為大學生就業拓寬了就業舞臺。四川省儀隴縣電商產業園孵化中心累計孵化電商企業82家、創客401名,發展培育市場主體366家,直接、間接帶動高校畢業生、返鄉青年等群體創業就業1.2萬餘人。

站在網際網路風口順勢而為,通過「沾泥土帶露水」式直播,鄉村的田野走入了大眾視野,小山村連結上大城市,一大批有志青年在希望的田野找了屬於他們的「詩和遠方」。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政策就位、市場成熟、數位技術發展以及大量人才返鄉,農村電商必將迎來更美好的「黃金時代」,讓希望的田野更有希望。(胡輝)

相關焦點

  • 「六治」協同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近年來,在博羅縣委政法委的指導下,該村積極探索以「政治」統領、「自治」基礎、「法治」保障、「德治」先導、「智治」支撐、「美治」提升為主要內容的「六治」基層治理模式,逐步凝聚起「六治」協同的基層治理合力,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黨建引領激活黨員幹部幹事熱情 組織力是農村治理的關鍵,組織力強,農村就能固本強基。
  • 大眾銳評|百萬薪酬聘「種田CEO」,以人才活水激活鄉村「一池春水」
    這些年,全國各地加快鄉村振興步伐,農業產業化加速發展,鄉村旅遊等多種產業融合推進,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農業職業經理人大量湧現。據報導,遍布我國鄉村的農業職業經理人,已達數百萬人。這些農業職業經理人,既有本土的,也有外聘的,他們愛農村、懂經營、善管理,具有較高職業素養,為鄉村振興注入了「人才活水」。
  • 【地評線】桂聲網評:「強治理」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管理
    今年,南寧更是立足「強」字下功夫,突出抓好「強治理」工作,以「繡花」功夫推動綠城品質升級,城市治理各項工作日顯成效——城市發展空間布局更為優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加快,空氣品質持續鞏固提升,綜合環境更加優異,「繡」出了一座天藍、地淨、水清的生態宜居城,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城市治理體系支撐。
  • 山丹:小車間「大扶貧」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曹芝玲是大馬營鎮中河村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長期無固定收入來源成為這個家庭的「絆腳石」,當地婦聯在了解這一情況後,主動找到她並經過協調各方資源,在位於山丹縣沃谷創業園的海蘭達扶貧車間旁邊,幫她辦起了全市首家建在「扶貧車間」的「巾幗建功積分超市」。像曹芝玲這樣的貧困戶借著「扶貧車間」的東風走上脫貧致富路子的人還有很多。
  • 金湖呂良鎮水利先行 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近年來,呂良鎮策應白馬湖國家級溼地公園創建,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全面融合全縣全域旅遊品牌打造,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開展「水美鄉鎮、水美鄉村」建設,顯著提高了當地農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該鎮還不斷強化水利工程基礎設施建設,有效補齊水安全保障、水資源保護、水汙染防治、水環境管理、水生態修復等重點領域存在的短板,從源頭上構建安全、生態、減災、質優的鄉村水體系,進而以「水美」帶動「村興」,描繪出一幅人水和諧、鄉村振興的「水美呂良」發展畫卷。
  • 激活「一池春水」——甘南州就業扶貧工作綜述
    全州上下堅持將就業扶貧作為重中之重,下足功夫、精準施策,積極打好就業扶貧「組合拳」,確保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願的貧困家庭穩崗不丟崗、轉業不失業,實現持續穩定增收,激活全州脫貧攻堅的「一池春水」。    90後藏族小夥卓瑪才旦,自2013年創辦夏河縣雪域邦堅梅朵民族用品加工有限責任公司起,看準當地藏香農特產品熱銷內地的商機,依託淘寶、藏寶網電商平臺,不到一年時間實現增收7萬元。    卓瑪才旦說,「回鄉創業致富增收後,為了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富有藏文化元素的產品,也希望可以通過電商平臺,將民族傳統工藝發揚光大。」
  • 歸農,顛覆電商模式 促進鄉村振興
    當不少農業勞動者篳路藍縷,奮力打開農產品銷路卻依然逃脫不了農產品滯銷的命運而無可奈何時,有一群默默奉獻的人,響應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國家目標,用開拓性的商業模式、創新性的商業思路幫助全國多地農產品實現了暢銷。這群人有一個統一的名稱——「歸農」。它的創造者,上海季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憲彬,也是這群人的引領者。
  • 「三鄉工程」激活「一池春水」 - 徐州市人民政府
    如今,在沛縣,像聶建軍這樣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人越來越多,在他們的引導帶動下,農民的思想觀念逐步轉變、現代農業不斷提檔升級……為探索鄉村振興特色路徑,2019年10月以來,江蘇沛縣積極實施人才下鄉、能人返鄉、資本興鄉「三鄉工程」,著力在資源配置效率、產業發展效益、強村富民效果上求突破,形成了人才、技術、資金等各類要素加速向農村流動,激活了鄉村振興「一池春水」,景美、業旺、民富的美麗新畫卷正徐徐鋪展開來
  • 激活產業扶貧一池春水
    揚翔公司還通過強化鄉村人才振興,在靖西成立廣西第一家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研究院,開展技術扶貧。結合當地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研究院不定期派出「鄉村講師」「鄉村技術員」,指導養殖戶掌握科技養豬和標準化養豬技術,培養產業能人。「產業扶貧是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防止返貧的重要支撐,也是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的有效路徑。
  • 用改革激活人才「一池春水」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王研全面放開全省城鎮、城區戶口遷移政策;全面落實居住證制度;支持國有企事業單位打破身份、行業、部門和所有制限制,公開招用各類人才……近日,雲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促勞動力和人才流動,支持國有企事業單位打破身份限制招用人才
  • 閩清文體旅局聯合盒物愛心助農,助力鄉村振興!
    前言:盒物助農,愛在分享!即將到來的12.12盒物助農日,盒物將臻選好物,為用戶提供助農補貼,助力農民伯伯推廣家鄉特產。同時,閩清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聯合盒物愛心助農,助力鄉村振興,推薦掛樹保鮮的閩清臍橙;盒物深入走訪柚農,選得生態種植基地,嚴選優質蜜柚,盒物推薦自然成熟的平和蜜柚,飛躍送達到您身邊。
  • ...丨蘭陵第一書記以黨建引領產業振興 激活脫貧攻堅「一池春水」
    他們帶著初心「跋山涉水」而來,以黨建引領產業振興,因地制宜開展「造血式」扶貧,激活脫貧攻堅「一池春水」。釋放「源頭活水」,扶貧車間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打造「小橋流水」,鄉村民宿激活貧困村發展動力。蘭陵縣蒼山街道南碼頭村在市派第一書記張元銀提議下,村黨支部決議盤活空閒宅基地發展鄉村民宿。吳清蘭、吳雲、李守紅三名黨員拿出自己空閒宅基地帶頭支持,其中吳清蘭還是貧困戶。黨員帶頭,一呼百應,空閒宅基地再利用工作很快就完成了。當初的空閒宅基地如今變成了一間間帶有鄉村特色的美麗庭院。
  • 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通過宣傳發動又有了典型示範的帶動,村民開始自覺加入到這場建設鄉村、美麗家園的行動中來,房前屋後的楊樹砍了,畜禽圈舍、露天廁所、違章搭建拆除了,亂堆亂放得到有效整理和規範,公共空間被徹底拆出來
  • 「電商賦能脫貧 助力鄉村振興」2018山東電商興農扶貧大會召開
    12月11日,以「電商賦能脫貧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2018山東電商興農扶貧大會在菏澤召開。大會由山東省商務廳、菏澤市政府、 阿里巴巴集團共同主辦,共同探討新時代下農村電商賦能鄉村、激活村民創業活力、發揮農村電商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通過「網際網路+」賦能鄉村、農民增收、精準扶貧,推動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
  • 鄉村旅遊為鄉村振興賦能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謝軍近日,雲南省召開鄉村旅遊工作會議,通報自2016年至2019年雲南鄉村旅遊情況。其中,鄉村旅遊共接待旅遊者9.24億人次,佔全省旅遊接待人次的39.3%;收入7301.4億元,佔全省旅遊收入的23.7%;綜合帶動75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 全國黨報鄉村振興聯盟「助『鄂』興農」行動近兩個月「拼單」52萬...
    4月1日,經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武漢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推薦把關,全國黨報鄉村振興聯盟聯合發起的「助『鄂』興農行動」活動上線以來,近兩個月時間,「助『鄂』興農行動」在長江嚴選累計銷售茶葉、臍橙、花菇等湖北農產品,
  • 財政扶持特色產業 激活扶貧一池春水
    中國山東網12月11日訊 (通訊員 李其輝) 在定陶區黃店鎮,一間間生產車間鱗次櫛比,特色玫瑰產業的蓬勃發展,激活脫貧攻堅「一池春水」。黃店鎮因盛產玫瑰而得名,被譽為「中國玫瑰第一鎮」曾任獸藥廠經營廠長的邵長徵,憑藉獨到的經營理念和發展眼光,決定利用家鄉這一特色優勢,成立了公司興辦起玫瑰產品加工廠。
  • 白橋鎮:打造中國淘寶村,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今年以來,白橋鎮順應發展潮流,積極抓住政策機遇,加快推進電商產業創建,以原有的金蛋產業為依託,通過打造全國淘寶村,拓寬大蒜產品銷路,帶動全鎮大蒜產業發展,力爭打造鄉村振興的網際網路經濟新樣板。
  • 激活消費市場「一池春水」直播電商河北如何搶佔風口
    疫情之下,直播電商作為一種銷售新業態,激活了消費市場「一池春水」直播電商,河北如何搶佔風口近日,網絡主播在秦皇島市海港區杜莊大櫻桃採摘節上幫助果農直播銷售櫻桃。新華社發疫情之下,直播電商作為一種銷售新業態,激活了消費市場「一池春水」。從網紅主播帶貨到業界名人親自出場,再到各種老字號紛紛入駐直播平臺,直播電商成為新風口。從「人找貨」轉為「貨找人」的直播電商,正在深刻影響著商業與製造業,倒逼企業向「人、貨、場」重構的數位化變革方向進發。
  • 「鄉村振興看威海」走進羊亭鎮——電商助農,構建致富新路子
    搶機遇搭平臺 穩紮穩打促發展近年來,農村電商的發展已經成為農業升級、鄉村振興的有效抓手,促進了農村和城市資源多向流動,初步形成了一批農村電商新興業態,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打造特色農業品牌,把老百姓田間地頭的「農貨」包裝成「網貨」,成功打造了貝草夼「杏」福源等優質農旅活動。貝草夼村挖掘威海傳統村落的文化特色,秉承「田園會客廳」的理念,先後投入1000多萬元打造了遊客接待中心、鄉村文創中心等6個項目,展現城市居民嚮往的鄉土氣息和鄉村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