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女就是七仙女?七夕的故事究竟如何

2020-12-17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融媒體8月7日訊 (記者王超然 實習生吳雨婷)「七月七,傳說本是天河配,牛郎織女淚雙流。」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卻有很多人分不清楚「牛郎織女天河配」的故事和「董永七仙女天仙配」的傳說。7日,長江日報記者街訪了20多人,僅有一位準確說出了七夕鵲橋會的故事,甚至有人脫口而出:「七夕節就是為了紀念董永和七仙女的」。

串戲!牛郎遇到的竟然是七仙女

街頭採訪時長江日報記者發現雖然大家對七夕的人物十分篤定,可細究之下,有著不同的情節版本。一位堅信七夕是講天仙配故事的先生說「紀念的是董永和七仙女吧,因為小時候經常聽到這個故事。」

還有人說:「牛郎在山上放牛,遇到了七仙女……兩人產生了愛的火花。他們的愛情故事感動了天上的神仙,每年可以通過燕子搭成的橋相見。」

採訪中,19人說著說著就說混了,剛才還說著牛郎的故事,接下來就說他遇到了七仙女,把記者都弄暈了。

兩個故事其實是這樣的:

牛郎織女是天河配

人間有個叫牛郎的孤兒,本來同哥哥嫂嫂生活,但始終不和,就要了家中一頭老黃牛自立門戶。沒想到老黃牛原是天上星宿下凡,指點牛郎到仙女洗澡的地方拿走織女的仙衣與她相遇、相愛,後生下一兒一女。天上一天,地上三年,王母娘娘得知消息後,派天兵天將帶回織女。老黃牛見牛郎傷心不已,捨身助牛郎上天,卻遭王母劃出銀河攔截。無數喜鵲被他們感動,飛來搭成彩橋讓他們相會,王母無奈,只得準許他們在七月初七相聚。

董永七仙女天仙配

董永孝順老實,賣身葬父,七仙女到人間遊玩時看到被其感動,以老槐樹為媒與其結成夫妻,十天織就百匹布幫丈夫贖身還債,夫妻雙雙把家還。百日後天兵天將出現,限七仙女返回天宮,否則將董永碎屍萬段,於是七仙女遵旨上天,在天上生下了孩子抱回人間給董永撫養,夫妻二人不得相見。

專家說:牛郎織女一年還能見上一面,董永和七仙女卻是再也沒法相見了

董永的故事最早出現於東晉幹寶的《搜神記》。大致內容是董永幼年喪母、努力種地,父親死後無錢安葬,便賣身為奴,供辦喪事用。一主人得知他賢能,給了1萬錢打發他走了。守孝3年過後,董永守信,在去主人家報到的路上碰到一女子攔路說,」願為子妻「。隨他去到主人家後,女子10天織就百匹布還清債務返回天宮,臨行前對董永說:「我,天之織女也。緣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償債耳。」

由此可見,當時故事的重點在於董永孝順的表現,和「愚公移山」一樣感動天靈。南京師範大學酈波教授也在百家講壇中提到,織女攔路求婚也只是為了一個完成天帝任務的藉口,本質上是一個宣揚孝道、具有社會教化意義的正劇,而不是一出愛情悲劇的傳說,董永也由此成為二十四孝代表人物之一。

後來由於故事的流傳和文藝作品的演繹,董永的故事慢慢出現了偏差,從《搜神記·漢董永》中「董永葬父,織女相助」的主線劇情逐步發展成《董永遇仙記》《織錦記》《槐蔭別》《七仙女下凡》裡悽慘的愛情故事。而「夫妻雙雙把家還」的《天仙配》更是借鑑了不少牛郎織女的劇情、設計了反面角色,至此董永的傳說就和歷史上延續了兩千年之久的故事分道揚鑣,成了現在的樣子。可是,兩個故事的女主角都是織女,按照古時禮教就有些尷尬了,因而後人為董永遇到的女子起名「七仙女」,各種找理由區別二人。這也是現在人們很容易弄混「天仙配」和「天河配」的重要原因。

兩個故事雖同樣都是門不當戶不對的仙凡戀,乍看之下確有些許相似,然結局有所不同。關於七夕,武漢民俗專家劉謙定說,「它是指牛郎和織女,兩人踩著鵲橋就能相會,是這樣的一個傳說。牛郎織女一年還能見上一面,董永和七仙女卻是再也沒法相見了。」

【編輯:朱曦東】

相關焦點

  • 七夕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簡介30字40字 織女是七仙女嗎
    七夕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簡介30字  窮苦孩子牛郎與老牛相依為命,無意結識了天上的織女,兩人情投意合結為夫妻,從此,男耕女織,過著幸福的生活。  王母娘娘派神仙把織女抓回天庭,牛郎只好每年的7月7日在喜鵲搭的橋上見織女上一面。
  • 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為什麼會成為七夕節的主角
    在那個婚姻和愛情被藏在屋子裡不能拿出來見人的時代,那些愛情故事就像天空中一顆顆璀璨耀眼的星,讓人心懷神往。而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就是古人對天空中的星星進行研究,然後加以想像行成的情感故事。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時代。
  • 七夕為什麼下雨?織女為什麼流淚?我這樣看
    七月七,看巧雲。這是一句老話。時令進入秋季,風雲變幻,天上的單調漸漸被豐富多彩取代。其中最多出現的,就是各種各樣雲彩。「巧雲」,恰巧酷似什麼的雲。然而,與上句話一起被我記住的,還有一句:七夕這天會下雨。為什麼?好像聽到這話的年紀很小,所以印象特別深刻。每年七月初七,我都會有意識關注,今天下雨否?白雲蒼狗七月七,不一定有巧雲。
  • 明日七夕,農村有什麼習俗?牛郎與織女在哪裡相會?答案來了
    時間好快,今天是8月24號,農曆的七月初六,明天就是農曆的七月初七,也就是我們農民常說的「七夕節」,也是我們傳統情人節,是中國人的自己的情人節。說到明天到七夕,今天是不是很多少男少女都開始激動起來了,今年大家錯過了「2.14」西方的情人節,我相信明天七夕節賦予了更多的含義吧,我也相信,明天牛郎一定能打動織女成功相會的。七夕節,在民間有很多叫法,比如說七巧節、七姐節、牛公節、牛婆節還有叫女兒節和乞巧節的,總之這個節日與男女之間的愛情有關。
  • 七夕鵲橋相會是"董永七仙女"還是"牛郎織女"?(圖)
    「東臺西溪景區在『董永七仙女』文化園搞七夕活動,不但是對傳統愛情的頌揚,更是對忠貞愛情的倡導和堅守,值得鼓勵和提倡。」  董永七仙女和牛郎織女  是同一個故事?  「董永七仙女和牛郎織女是同一個故事嗎?」近日,網友「晨風如水」發了一則題為《求解:董永七仙女和牛郎織女關係》的帖子。
  • 說說七夕的小故事
    七夕又名乞巧節、七巧節、七姐誕、七娘生,是發源於中國周朝時期的一個傳統節日,相傳七夕節的形成與民間流傳的牛郎織女故事有關,它最早可能追溯至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七夕為祭祀牽牛星、織女星,被推斷為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大約發生在西周時代,當時的社會制度限制個人自由,故託言天上星宿以追求慰藉。當時的七月黃昏,織女星升上一年中的最高點,清晰可見。
  • 七仙女曾經是鳥人,她們和織女有什麼關係呢?
    七仙女的出現,在赤腳大仙之前,孫悟空先在蟠桃園遇到的七仙女,得知了有蟠桃會的事情,這才去蟠桃會搗亂,《西遊記》中七仙女並沒有具體的名字,只是以顏色來命名的。電視劇中孫悟空定住七仙女是因為七仙女嘲笑他,我認為電視劇可能處理的更好,以孫悟空心高氣傲,受到嘲笑而出手更合理。七仙女在《西遊記》中出場較少,但是在古代神話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最為著名的的就是《天仙配》故事。
  • 「牛郎織女」和「董永七仙女」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傳說故事
    小時候就一直聽老人講農曆七夕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但是很多人容易把「牛郎織女」的故事和「董永七仙女」的故事相混淆。很多人會說七夕到了,董永和七仙女又要相會了,但是其實這並不正確。「董永七仙女」和「牛郎織女」完全是兩個故事,他們的故事起源和情節都不同,只是都是仙女愛上凡人男子的美好傳說,所以人們容易搞混。牛郎織女的傳說是這樣的:從前有個叫牛郎的男子,家裡條件不好,隨哥哥嫂子一起生活,但是哥嫂對他並不好。牛郎就和家裡的一頭老黃牛感情深厚,沒人的時候就和老黃牛說心裡話,而老牛似乎也能聽懂牛郎所說的話。
  • 織女出軌,牛郎變心,塑料夫妻如何成了模範情侶?
    這篇推送,我們考證了民間「牛郎織女」故事的不同版本,其中有些說法認為織女偷情給牛郎戴了綠帽,而牛郎也曾拋棄織女。但這樣的兩個人,在最終流傳的版本裡,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成為人人稱羨的模範情侶。這其中的故事,是如何流傳變遷的?背後,又有哪些耐人尋味的文化心理?
  • 「農曆七月七,牛郎會織女」七夕節的風俗習慣你們還記得嗎?
    那個時候的我還不諳世事,每到七月初七,我們小孩子們就會按照母親大人的吩咐,偷偷地商量著黃昏後該去哪家菜園子偷韭菜包餃子,大家一邊割韭菜,一邊述說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時不時還會抬頭望向深邃的夜空,看看到底哪裡是」鵲橋「。等大家把上好的韭菜弄回來準備就緒後,就開始比賽包餃子,誰包得又快又好又多,誰就是最心靈手巧的姑娘。還有的小夥伴包餃子的時候在餃子餡裡放一枚錢幣,誰吃到這個帶錢餃子,誰就是最幸運的孩子。
  •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節由來10字20字30字
    七夕的故事或傳說簡短100字  七夕故事版本一(100字版本)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來源於牛郎織女天河配的神話故事。牛郎和織女,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七夕故事版本二(牛郎織女傳說詳細版)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
  • 牛郎織女為什麼選在七夕相會?很多人都不知道
    每到七夕,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總會被人反覆提起,這段傳說起源於古人對星象的觀察,到了漢代,牛郎織女開始成為神話傳說。東漢九原太守崔寔《四民月令》裡添加了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情節「七月七,河鼓(指牛郎)織女二星神當會」。然而為什麼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要選在七夕呢?這還和「牛郎織女」與「董永和七仙女」這兩個傳說說起。
  • 從七夕習俗,淺談七夕和農耕文化的密不可分的關係
    一、星座和傳說:七夕節的起源七夕節,指農曆七月初七的這一天,因為牛郎和織女的故事,近些年,也有人稱它為中國的情人節。關於七夕節的起源,最早要追溯到先秦時期。《詩經·小雅·大東》中詩句記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睆彼牽牛,不以服葙。這是在中國的現有文獻中,第一次出現「織女」和「牽牛」,是牛郎織女傳說的雛形。
  • 為什麼牛郎和織女七夕相遇,而喜鵲要搭鵲橋?原來這不僅因為傳說
    關於天河有許許多多的傳說,其中有一個就是牛郎織女的故事。相傳,天帝的一個女兒叫做織女,她是個負責編織天空中的雲霧和彩霞的美麗小仙女。但小仙女是非常活潑的,天天日復一日地工作,她當然就厭倦了這種無聊的生活。有一天,織女聽說人間熱鬧好玩,於是就下凡到人間。巧的是,織女遇到了牛郎,兩人一見鍾情,很快彼此吐露心聲相愛了。
  • 七夕|| 牛郎與織女那不為人知的故事
    Sweet Memories七夕他會不會有過拋棄織女的心?他會經歷些什麼呢?」想到這個糧先生同樣也陷入了疑惑牛郎會經歷什麼呢?牛郎一人帶著兩個孩兒生活真的艱難織女不在人間無人分擔生活壓力牛郎含辛茹苦身兼母職唯一的發洩就是在長夜裡痛哭第二天繼續生活愛情不在身邊
  • 「七夕」:中國的情人節
    牛郎還不算笨,他偷偷地藏起一件來,而這正是七仙女的衣裙。當其他仙女聽到有人來便迅速上岸更衣逃離的時候,七仙女卻因找不到自己的衣裙十分窘迫……後來牛郎便請求七仙女留下來給自己做媳婦,七仙女見牛郎誠懇老實,加之自己十分嚮往人間的生活便留了下來……那時,對於什麼愛情、忠貞之類並不懂,更多的是對於牛郎星、織女星還有天河等等感到新奇和神秘而已。
  • 牛郎織女的故事簡寫 七夕因此而更具有浪漫色彩
    馬上就是七夕情人節了,這個節日因為牛郎織女的故事更加具有浪漫的色彩,牛郎織女的傳說是古代民間非常著名的故事,代表了至死不渝的愛情。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小村子裡,有一個可憐的小孩,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他只有依靠哥哥和嫂子過日子。
  • 現代七夕與傳統七夕的不同
    七夕又名乞巧節、七巧節、七姐誕、七娘生,是發源於中國周朝時期的一個傳統節日,相傳七夕節的形成與民間流傳的牛郎織女故事有關,它最早可能追溯至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七夕為祭祀牽牛星、織女星,被推斷為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大約發生在西周時代,當時的社會制度限制個人自由,故託言天上星宿以追求慰藉。
  • 2018年七夕是幾月幾號?今年七夕是哪一天
    2018年七夕情人節是8月17號,星期五,農曆七月初七  每年農曆的七月七日,即七夕,七夕節是我國有悠久傳統的民族節日,又稱乞巧節、女兒節、少女節、七娘會、仙緣會  農曆的七月七日這一天還有魁星節、曬書節、神仙節、七夕水、盤古王節(七月節)以及耕牛生日等節日名稱。名稱不同,其過節的民俗內容也不同。之所以有這麼多的名稱,這麼多的不同過節方式,就是因為這個日子積澱了太多的感情因素和人們對生活詮釋,所以難以放棄。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 小小故事屋——《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之七夕的故事
    小小故事屋——《中國傳統節日故事》之七夕的故事 2020-01-31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