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影機裡 有我童年光影記憶

2020-12-25 嘉興頻道

  「噠噠噠噠……」一臺老式膠片電影機開始作響,熒幕上跳動著泛黃的影像,耳邊響起那久違的的《少林寺》主題曲,一切如同進入了回放模式,那是一股遠去的味道,更是一段童年的記憶。

  在如此熟悉不過的光與影裡,80後桐鄉青年朱江仿佛又回到了童年,腦海裡開啟了跟著父親去放映的一個個畫面。 「我爸是鄉裡的放映員,小時候我經常跟著父親跑鄉走村去放映。」朱江帶著一絲微笑,又露出了一絲自豪:「在一群小夥伴裡,只有我才有機會摸一摸電影機。」這一摸讓朱江內心永遠抹不去對老電影機的那一份情懷。因為老爸朱生榮幹了20多年放映員,作為兒子的朱江在小時候沒少看電影。20多年過去,而立之年的朱江至今可以報出上百部老電影的名字,還能把電影裡的那些細節有聲有色地講述出來。

  露天電影,曾經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回憶,如今它卻因為數位化電影技術的普及而壽終正寢,老電影和老電影機早已從現實生活走向了博物館和收藏界。在桐鄉市洲泉鎮馬鳴村,朱江創辦的約300平方米的馬鳴老街電影機展示館裡,裡面收藏著上百臺各式各樣的電影放映機。附近村民不僅可以觀摩老電影機,還可以免費欣賞各種老電影。

  雖然朱江的電影機博物館開張不久,但早已名聲遠播,甚至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電影愛好者慕名前來。走進馬鳴老街電影機展示館,幾位上了年歲的老人帶著小孩正仔細盯著幕布觀看《三打白骨精》。這部上世紀60年代的片子,伴著「噠噠噠」的膠片走帶聲,聲音和色彩仍然保留著當年的味道。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保存到現在實為不易,若不收藏起來就太可惜了。」朱江說。看著老電影機一臺臺老去,一臺臺報廢,朱江義無反顧地加入到了老電影機收藏和修復的行列中。從2014年修復了第一天電影機後,朱江開始「瘋狂」地收集老電影機。那年九月,朱江在杭州辦事過程中,碰巧遇到一位收舊貨的老人正在砸一個老電影放映機,想把上面的鋁殼取下。朱江當即「救下」了這臺老電影放映機。通過查閱資料,他發現這個放映機竟是「長江老五四」——1954年,中國仿造的前蘇聯「烏克蘭」16毫米膠片放映機。「長江老五四」是新中國最早的一批放映機,數量非常少,深受電影發燒友的追捧。

  在朱江的電影機展示館裡,收藏著近百臺各類經典放映機,比如具有前蘇聯血統的長江5202、投產僅持續幾個月的井岡山104,還有163和103等機型,每一臺都記錄了不同時代的電影情懷。前幾年,全國各地不少老影院倒閉,一般會對音響等設備進行變賣,他們出售的音響設備不僅效果好,而且價格便宜,朱江常去購買。朱江還利用網絡在全國各地淘「寶貝」。

  前不久,朱江在微信群裡得知甘肅敦煌有一些老電影的膠片,他立即聯繫微信好友購置下這批膠片。幾年下來,朱江已花費20餘萬元收藏了100多臺電影放映機和100多部老電影膠片。如今,朱江還計劃在村裡利用文化禮堂開展各種活動,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中國電影的歷史。未來,他還想建一座更大規模的私人電影博物館。

相關焦點

  • 雲遊通州:漫遊迄今為止世界最大最全的收音機和電影機私人博物館
    規模第一、數量第一、種類第一、藏品「年紀」最大……VR逛通州之360全景漫遊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最全的收音機和電影機私人博物館。館內藏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不同年代的收音機一萬餘件,電影機2000餘件,讓您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找回曾經的記憶。
  • 童年記憶裡的螢火蟲
    童年記憶裡的瑩火蟲晨 流《白浪情》網友夏天,望著漆黑的夜空,我便常想起那些在童年記憶裡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山鄉的夜很靜,也很寂寞。在有限的生命周期裡,它們要完成求偶和繁衍後代的任務。多可愛的小精靈哬,生命雖短,卻在漆黑的夜空留下了一抹亮痕,在人們童年記憶裡留下了永不消失的絢麗。捉螢火蟲是童年最美的記憶。男孩子玩,深閨中的女孩子也玩。杜甫"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詩句雖然描寫的是一名孤單的宮女,在百無聊賴中,借追撲流螢來排遣心中的寂寞。
  • 帶你看看老成都的光影故事,老成都的記憶
    老成都的光影故事,老成都的記憶看到了一篇關於老照片的帖子,比心君的懷舊情節一下被勾了起來,於是心血來潮整理出這篇稿子,幫你找回那段老成都的記憶老成都影集@源於網絡時光飛逝,老成都的記憶除了那些留在那些黑白照片,多數都隨城市的發展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 尋找童年的記憶,這是老洛陽不管風吹雨打的味道
    02海曉米線地址:劉家西街第七人民醫院南人均:18元在洛陽人童年記憶中一定有米線,曾經的1.5碗米線已經成為歷史,現在米線的市場價格是每碗6-7元,他需要一個肉夾饃來吃。仍然無法抗拒洛陽人的愛,小時候總是讓我媽媽下班後給我帶一個米線,可能是因為她在過去的兩年裡吃了東西作為她的嘴,而吃什麼感覺很無聊。一份普通的米線的副本可以把我拉回到我的記憶中。儘管武漢路近年來經歷了一次大的翻新,但老字號和老味道似乎仍在老地方等著我。
  • 記憶裡的老冰棍,童年裡的小布丁 沒吃過的人,不足以談童年
    我的同事小張前幾天偷偷告訴我,雖然他一百六十斤的體重了,但是至今都沒有辦法接受自己已經二十幾歲這個殘忍的事實。每當夏天來臨,他總會懷念跟在爸媽屁股後面去批發店抱回一大袋雪糕放進單門冰箱裡凍著,然後躺在床上看著還珠格格,不知不覺就吃掉五根的舒服日子,可是那些好像已經被狗吃了。為了讓小張們找回那些被狗吃了的日子,這一期我們決定做讓90後們不能忘懷的小布丁和老冰棍。
  • 哈爾濱老動物園——幾代人美好的童年記憶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時常會想起童年,想起一個有動物園的快樂童年。哈爾濱動物園是全國較大的動物園之一,自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建園開始,它就成為幾代人童年的快樂打卡地,每逢各種假期和休息日(特別是五一、六一、十一),這裡便成為孩子們首選目的地,直至2003年老動物園從市區遷往阿城。說到此處,我想很多人都會跟我一樣,感嘆時過境遷,韶華易逝吧!
  • 玉林 | 音樂,光影和夏夜……看壩壩電影,重溫童年夢!
    院落街頭,由春入夏▽壩壩電影的秘密,藏在簡單快樂的歲月裡。另一旁,爆米花機、飲料機和裝滿冰糕的冰櫃整齊地排成一列,居民們享受著茶餘飯後的輕鬆時光,回味一份老成都專屬的「慢味道」,當放映員將光束一打亮,壩壩上黑壓壓的人群頓時安靜下來。
  • 我記憶的童年瑣事
    [原創]我童年在池塘玩耍一直留在我的記憶之中,尤其是在池塘邊小夥伴們之間那充滿童心與歡樂的事,最使我難忘。風,柔極了,像媽媽的手撫摸在我的身上,還有那燕子的呢喃。感受著這一切,簡直就像喝了媽媽給我的紅糖水一樣,心裡又暖又甜。到了夏天,池塘的水更加清澈了,於是,我和小夥伴們一起擁上池塘邊,幾個個大的爬上樹頭,折幾隻柳枝做柳哨,可樹下的幾個小不點眼饞的望著我們,我們就又給這幾個小傢伙一人做了一個,大家便都有了柳哨。
  • 散文:童年記憶裡的冰棍
    想想我的童年,冰棍才是那個年代最奢侈的降暑冷飲。我出生於八十年代初,那個年代農村普遍是沒有冰箱的,別說是冰箱了,那會都沒有通電。在我的記憶裡,是在一個飄著雪花的冬天村裡才通電的。圖片來自網絡記憶裡最早吃上冰棍是在我上小學一年級時,那會夏天總有一個推著二八大梁加重自行車的中年男人,每天中午左右就會出現在學校的操場邊上。
  • 在武漢,有一種童年記憶叫中山公園
    無論何時走在中山公園的小道上,總能記起兒時那種最簡單尋常的快樂,也許這也是一種老武漢人的歸屬感吧。「老武漢人的烏託邦每個家庭,都會有自己珍藏的老照片,每張老照片的背後都會有難忘的人和故事。對於老一批的武漢人而言,中山公園好像從我們記事起就一直矗立在那裡,緊鄰循禮門,面朝解放大道,穩居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區,也是我們兒時記憶中少有的公園。佔地面積約32.8萬平方米,可以說是童年初窺這個世界的窗口,從蹣跚學步到成家立業,這裡也一直都是孩子與老人的烏託邦。
  • 那些記憶裡的青島冰糕,是所有老青島的記憶!
    那時,每當耳邊傳來「冰糕、冰糕」的叫賣聲,每當表現不錯拿著父母獎勵的五分錢,興高採烈的買回一支花生冰糕或是奶油雪糕時,那就是我們童年夏季最美的期待、那就是我們童年最幸福的記憶。說起青島冷食業的歷史,可謂是歷史悠久,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德、日侵佔青島時期,那時一些外商開設西點店,銷售西式糖果,並時常自製少量冰淇淋出售。
  • 逛吃黃河路,喚醒老上海的童年記憶!
    逛吃黃河路,喚醒老上海的童年記憶!今天,小編就要帶你重走黃河路,喚醒你對舊時童年味道的記憶~~ 第1站:上海國際飯店上海國際飯店,上海年代最久的飯店之一,有三十年代「遠東第一高樓」之稱,2016年上海國際飯店還入選了「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 80後的記憶,土坯房裡面的童年,我家裡的那頭老水牛和那隻老黃貓
    正廳有一半的空間有個閣樓,是家裡用來儲存乾柴用的!有一次母親從閣樓上摔了下來,手摔斷了,直到現在母親的手都是變形的!最最喜歡你的睡房啦,雖然小了點但是熱鬧,冬天又暖和,很舒服!兩張大床上睡著五個人,兩個姐姐一張床,我和爸媽一個床!我可以在床上跳來跳去,睡哪張床都舒服!
  • 拯救「老廣」記憶 廣州免費發萬份手繪城市記憶地圖
    廣州騎樓模型吸引市民  廣州免費發萬份手繪城市記憶地圖 拯救「老廣」記憶  中新社廣州10月18日電 (廖麗麗 朱海靖)廣州的古城到底有多大?那些已經消失的建築曾經蘊含著怎樣的歷史?又有哪些歷史建築仍然佇立?
  • 《外婆家在老街》——水墨徽州裡最美好的童年記憶
    你的童年裡有什麼?是茫茫草原上漫步的牛羊,是田間蹦跳的螞蚱蟋蟀,是夏天村頭清涼的河水,還是樹林裡開了遍地的野花……總有一些東西永遠留在了我們的記憶裡,隨著時間的流逝卻越來越清晰,仿佛是電影的膠片,時不時地閃現在我們的腦海裡,我想,那就是我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 這是屬於西安人共同的童年記憶
    每一座公園都有獨自的特點。每個公園都會有存在的意義,每一座公園都不會只是公園,它終究會是一代人童年的記憶。身為一名90後,我的童年記憶最深刻的就是老動物園了。前幾天我突發奇想,想去裡面找找當年兒時的記憶,想不到走進公園以後我只感受到了陌生:乾淨衛生的步道以及吹著薩克斯的老者,我極力尋找留存在我印象裡的畫面,可是只有一些老舊的遊樂設施還保留著歷史的痕跡。
  • 莜麥——我的童年記憶
    莜麥在我的家鄉山西呂梁、大同等冷涼區都有種植,是這些地方的特產。華北地區張家口、沽源等地也多有種植。莜麥圖片我們家鄉把用莜麵做成的面卷叫「莜麵烤烙」,我從小就喜歡吃,非常的美味。不過製作莜麵烤烙之前,製作莜麵的工序卻是很講究的。在我的童年記憶裡,印象深刻。
  • 童年時期的蜻蜓,還在我的記憶裡飛舞
    從山間,流出的一股清泉,從我家後面的溝渠裡緩緩流向田間。此時的石榴花開得正豔,像一團橘色的晚霞那樣美麗。一些樹枝長得總是太快,把它們的枝幹都伸到了小水渠裡。前有房屋,擋住了夏季的炎熱,清涼的泉水帶來一陣清涼。我們喜歡在這個地方玩,在這個地方發現美妙神奇的精靈。
  • 旅遊:滿載我童年記憶的廣州白天鵝,在變遷中感受廣州的柔情
    旅遊:滿載我童年記憶的廣州白天鵝,在變遷中感受廣州的柔情對於我而言,白天鵝賓館,是兒時記憶,每一個廣州小朋友都有一張在那裡拍的照片。長大後我覺得她是一扇窗,在優雅的白色天鵝標誌背後,讓窗裡的人看了出去,而外面的人,不禁也看了進來。
  • 吹糖人、捏麵人:色彩斑斕的童年記憶
    原創 李克剛 上海老底子吹糖人、捏麵人:色彩斑斕的童年記憶捏麵人吹糖人李克剛此時,小夥伴們手裡各自拿著晶瑩剔透的「猴子撈月」、「老鼠偷油」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喜慶的年節裡,忘情快樂……其實,吹糖人和捏麵人是兩種民間老手藝,前者是嘴上高妙的吹功,後者是指尖上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