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深圳迎來「龍舟水」,
豐沛的雨水不僅洗滌了城市,
也讓路邊的綠化帶、家裡的花盆,
一夜之間忽然冒出來許多蘑菇。
雪白的蘑菇看起來不僅可愛,
似乎還很「美味」,
但是外表「呆萌」的它們,
有可能是毒性極強的「大殺器」!
5月26日,
記者接到報料,
蓮花山公交總站紅荔路入口
附近草地上生長了
一大片毒性極強的「白蘑菇」。
下午,記者順著紅荔路往東一路觀察,發現綠化帶行道樹下時不時冒出一兩朵蘑菇。市民報料的「蘑菇地」正好長在人行道邊,行道樹的樹根處以及草地裡的一簇簇蘑菇開得正好,白花花的一片十分惹眼。這些蘑菇長勢不一,有的已經完全長開,有的還剛剛冒頭,大有一番野蠻生長的架勢。▲5月26日,深晚記者在蓮花山下發現的已經完全長開的白色蘑菇。經專家鑑定,這是一種名叫鉛綠褶菇的有毒蘑菇。深圳晚報記者 陳玉 攝
這些蘑菇到底是什麼品種,
是否有毒性?
記者採訪了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鄧旺秋博士。她根據現場拍攝的蘑菇照片分析,這些蘑菇應該是一種鉛綠褶菇的有毒菇。這些蘑菇現在看著白白嫩嫩,成熟後,頸褶處會變成鉛綠色。如果誤食則會產生噁心嘔吐導致腸胃炎。
蓮花山公園園長王川峰告訴記者,為了避免市民誤採毒蘑菇,公園管理方採取了各種防範措施,並隨時進行巡查,一旦發現蘑菇後會及時清理。截至目前,蓮花山公園尚未出現市民採摘毒蘑菇事件。
民間流傳著一句
「顏色鮮豔、長得好看的才是毒蘑菇」,
還有一些採用搜集到的「偏方」
檢驗野蘑菇是否有毒。
鄧旺秋說,民間所謂的大蒜配蘑菇、銀器扎針等都是不科學的鑑別方法,憑藉肉眼無法辨別蘑菇是否有毒。
剛剛冒頭的鉛綠褶菇。深圳晚報記者 陳玉 攝
吃了毒蘑菇最可怕的是發病滯後,
往往要第二天才有中毒反應。
初始症狀為上吐下瀉,容易被誤認為腸胃炎而耽誤治療。如果市民發現有誤食情況應儘快就醫,並將剩餘的蘑菇一同送往醫院,給專業機構進行檢測,根據誤食種類產生的毒素進行針對性治療。有市民表示,每次看到路邊有這種「白毒傘」蘑菇時,他都會把它們踩掉,避免他人誤食。專家認為這不失為一種好辦法。鄧旺秋強調,如果市民喜歡吃野生蘑菇,可以到市場上買野生食用菌,千萬不要隨便採摘路邊的蘑菇。
內容來源: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
深圳晚報
記者:羅典
編輯:鄭蔚藍
校審:施翔東
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