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刀未老,說的可能就是《騾子》裡的他了!

2020-12-20 小雨不迷路

之前介紹過法國導演阿倫·雷乃的電影,當時我說,希望自己在90歲的時候也能有精神頭兒拍電影。現在我發現90歲的老爺爺拍電影完全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今年已經89歲,又拍了部新電影你說厲害不厲害。這種「看一部少一部」導演系列,看之前就已經很高興了。影片故事改編自一個真實事件,一位年近90的老人其貌不揚,走路顫顫巍巍,你見到也只會以為他是隔壁鄰居家的grandpa。結果老人是墨西哥毒販們的運貨司機,行話叫「騾子」。老人用自己的破卡車來回運送了好幾百公斤的毒品,一度成為緝毒局的大麻煩。

這類故事屬於自帶光環型的IP。主要通過某類人去做不屬於他們年紀、職業或社會地位的事情,從而造成故事衝突,再著手解決,最後落點於悲壯或大團圓。比如老年人犯罪。之前推薦過一部類似的電影《老人與槍》,也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男主角從小熱愛搶銀行,搶銀行對他來說既是愛好也是職業,反覆進出監獄也絲毫不能影響他搶銀行的熱情,被捕時已有70歲高齡。那麼,為什麼70、80歲、甚至《騾子》裡那位90歲老人犯罪比較容易成功呢?就因為人們的定式思維。看下面劇照中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警察,你們覺得老頭能幹啥壞事兒?販毒?哈。哈。哈。他怕不是個傻子?他當然不是傻子。

《騾子》裡這位爺爺利用自己的年齡優勢在警察眼皮底下溜走了一次又一次,與緝毒警察聊家常都沒在怕的。而每一個見過他的人都不可能想到,這個行動遲緩說話有氣無力的老人是運送毒品的關鍵人物。對於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來說,自導自演可能更有意義,畢竟他本人就是這個年紀的老頭子,他表演起來也會更有感觸。他不急於講故事,影片的前半部像是文藝片,攝影很慢,節奏也很慢,但足夠吸引我們和主角一起慢慢經歷他開始運毒時的焦慮以及他與家人的羈絆。但心一直懸著,因為運毒終究是錯誤的,總有被警察找到的一天。而主角非常明白自己的行為將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全程都處於一種「enjoy」的狀態。

比如隨便在途中停下吃大餐,比如私自更改運送的路線,比如在等毒販取貨時找兩個大美女來陪自己。客觀來說,《騾子》不算是一部很好的電影。雖然故事還不錯,老爺子演技仍在線,故事衝突也蠻有趣,但很多細節經不起推敲。不過,這樣一位放蕩不羈愛自由、老了以後落得如此下場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我還是很愛看的。不知道為啥看到結尾我居然擔心起自己的老年生活來,祝大家觀影愉快!

相關焦點

  • 農村諺語說: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為啥騾子肉不能吃?
    每次到農村去的時候,就覺得農村環境變好了,每次看到農村地裡的莊稼,一副勃勃生機的景象,就覺得心裡特別高興,我願意去農村去看一看,還特別喜歡農村那裡比較有特色的文化,在農村我聽到過這樣一句話: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不知道你有沒有聽到過這樣的話,你有沒有吃到過驢肉呢?
  • 農村俗語「驢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為何騾子肉不能吃?
    農村有一句話叫「驢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還有句話叫「天上龍肉,地下驢肉」,把驢肉和龍肉放到一起,也說明了驢肉好吃。而騾子就是馬和驢的雜交產物,也可以說這三種動物都差不多,為何說馬肉臭,騾子肉更是餓死都不能吃呢?
  • 俗話說「寧死不吃騾子肉」,騾子肉真的非常難吃嗎?現在才明白
    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所以說驢肉的口感是非常不錯的,不過大家都知道驢肉的價格卻非常昂貴,在日常生活中偶爾吃點驢肉也是非常有利於我們身體健康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驢肉香,馬肉臭,寧死不吃騾子肉」,那麼為什麼寧死也不吃騾子肉?騾子的肉真的非常難吃嗎?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俗話說「寧死不吃騾子肉」,騾子肉真的非常難吃嗎?
  • 農村俗語:「馬肉臭,驢肉香,打死不吃騾子肉」,為什麼這麼說?
    農村俗語:「馬肉臭,驢肉香,打死不吃騾子肉」,為什麼這麼說?文/江南煙雨夜行人一個人的生命短暫,最長的也不超過一二百年,但是他對現實生活的體會和總結卻可以通過語言文字流傳千年。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制度、生存環境的變化,大家的口味可能已經發生了變化。那麼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農村俗語「馬肉臭,驢肉香,打死不吃騾子肉」,當時的人們為什麼這麼說呢?現在是否還實用呢?我們來分析分析。為什麼說「馬肉臭」?
  • 農村老人常說:「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啥意思?
    想來想去,還是從農村老人的聊天以及自己品味過的馬肉和驢肉的味道,還有就是這三種大牲畜的繁殖性能說起吧。 一、農村老人閒侃說 過去,農村老人們農忙之餘,曬著太陽閒侃聊天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在快要模糊的記憶裡,依稀還能記得一些他們關於這句俗語的調侃。不過有時也會因為不合時宜的調侃搞得是罵聲一片。
  • 老話說:驢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騾子肉咋了?為啥不吃
    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驢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非常美味的一種食物。當然關於驢肉的讚美之詞實在是太多了,針對於這一點的話,似乎我們能夠從驢肉和馬兩種不同的肉類的質量,或者說他們日常的勞動分析能夠得出一二來。
  • 《我就是演員3》: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就像在被問到《我就是演員3》對自己來說意義著什麼時,劉孜回答,「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節目讓騾子和馬有出來遛遛的機會,讓觀眾看到,誰是騾子誰是馬。《我就是演員3》來了許多愛豆、歌手。愛豆裡有UNIQ的李汶翰、時代少年團的馬嘉祺、硬糖少女303的張藝凡、THE9的謝可寅、《青春有你2》第11名的金子涵,歌手裡有陳楚生、王霏霏、金莎等,以至於#為什麼這麼多歌手參加我就是演員#掛在熱搜討論了一整天。愛豆就不應該來參加演技類節目嗎?我倒不這麼認為。
  • 老話:「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農民為何不吃騾子肉
    但是在以前一年也吃不上幾頓肉的,雖然現在很多人都說我們的工資水平實在是太低了,但是不得不說相比以前我們的社會確實進步了太多,從工資上可能看不出來太大的變化,但是從衣食住行上面我們可以看到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農村有句老話叫做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你們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在農村,老人常說「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啥意思?
    做為一個70後,小時候在農村生活過很長時間,驢、牛、馬、騾子這些牲口我都接觸過,而且這些肉都吃過。在農村,老人常說「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啥意思?驢肉可能是現在市場上常見肉類中最貴的,一般市場上賣現在需要40塊錢一斤以上。驢肉館以前有很多,但是近幾年可能主料——驢肉不太好找,所以現在驢肉館也越開越少了。驢肉確實是我吃過的肉類中最好吃,尤其是驢板腸、手扒驢排、驢腦湯,的確味道鮮美回味無窮,當的起「驢肉香」這句話。
  • 張北草原天路「騾子訛人」事件真相:騾子被遊客騎摩託追逐致傷
    21日下午,有網友發帖稱他在張北草原天路「被騾子遠距離碰瓷」。網帖稱,周日上午當事人在張北草原天路騎摩託車遊玩時,被當地一位大爺以嚇到自家騾子為由,索賠一萬元。後來經過協商,賠償給大爺4500元。事件一經爆料,立即引發大量關注。
  • 農村老話「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騾子肉有啥不同?
    過去農民的生活條件不是特別好,不會像現在一樣天天都能吃肉,那個時候主要就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有肉可吃。每當到了年關,村裡邊就會有一些人宰殺豬牛羊等家畜,不過農村這麼多的家畜當中,見過宰驢的,宰豬宰牛的,卻很少有人見到宰騾子的。
  • 為何都說驢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
    驢肉在我們印象中就是一種非常可口的食物,尤其是在河北地區,幾乎是當地的一絕。但同樣再問一下大家:大家吃過驢肉,但肯定沒吃過馬肉、騾子肉對不對?老話都說,驢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究竟是為什麼?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驢肉香馬肉臭呢?
  • 看新聞,學英文:「寶刀未老」用英語怎麼說?
    水滴啫喱發明者霍恩比說,他的外婆患上痴呆症已經大約五年了,過去兩年她都住在護理院。他們照顧她日常的需要,但不幸的是,一年前,她的狀況迅速downhill。霍恩比說到的這個downhill是什麼意思呢?那downhill就是走下坡路,意思就是越來越差。hill還有另外一個用法,就是over the hill,意思是上到去山頂再走下去,形容人老了,走下坡路,已經過了高峰了。
  • 驢肉那麼香,騾子肉的味道怎麼樣?
    一說起驢肉,想必很多人都知道驢肉是非常香的,吃起來非常的鮮美,而且營養價值也特別的豐富,那麼既然驢肉那麼好吃,騾子肉的味道到底怎麼樣呢?讓我們來看看吧。說到騾子啊,大家都知道騾子是馬和驢雜交而成的。騾子在以前的農村其實非常受人們喜愛的。
  • 老人說「臭馬肉香驢肉,寧死不吃騾子肉」,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人的眼中,許多 的食物都可以變成一種特色美食,但以往的日常生活標準較為樸素,要想吃到這種食物十分的艱難,而過去的很多年裡,一直都難以可以吃上肉,僅有來到傳統節日的情況下,家中才可以將雞給殺了,來到新春佳節的情況下將飼養的豬給殺了,那樣的話才可以品嘗到肉的味道。
  • 農村有句民諺:驢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騾子肉不好吃嗎?
    驢、馬和騾子都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工具,作為這樣的大型家畜,在富餘的時候也是會用於宰殺作肉類食品而食用。在六七十年代以前,生產物資較為匱乏、生產力較為落後,基本上都不會吃驢肉、馬肉或者騾子肉等。有句這樣的民諺「驢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講的就是一般食客們對驢肉、馬肉及騾子肉的整體評價和選擇性。由此可見驢肉的食用價值是相對更高的,其次是馬肉、而最差的就是騾子肉。我們的飲食文化非常豐富,具有地域性和多元化,每個地方都有各種各樣的美食特色;驢肉、馬肉和騾子肉也都也有很多的烹製方法,那麼騾子肉真的那麼難吃嗎?
  • 不敢冒險的人既無騾子又無馬,過分冒險的人既丟騾子又丟馬
    冒險不是魯莽行事不敢冒險的人既無騾子又無馬,過分冒險的人既丟騾子又丟馬。所謂「大膽地冒險」並不是盲目蠻幹,而是以謹慎周密的判斷為基礎,比他人搶先得到獲取利益的機會。伊卡爾斯是希臘神話裡的一位人物,他企圖用蠟及羽毛造成的翅膀越過太陽。然而,因為過分接近太陽,蠟翅被炙熱的陽光熔化,結果他墜海而死。
  • 騾子和驢長得差不多,驢肉、馬肉銷量火爆,騾子肉為什麼不能吃?
    (註:本文內容為小旺仔食記獨家原創,侵權必究)騾子和驢長得差不多,驢肉、馬肉銷量火爆,騾子肉為什麼不能吃?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驢肉作為一種鮮美的肉類,在中國可以說是相當有名。同時,馬肉在很多地方也有賣的,比如著名的馬肉火鍋,馬肉烤串之類的,可能很多人也都聽說過。但是問題也隨之來了,為什麼大家都不吃馬和驢雜交後的騾子肉呢?這中間到底藏著什麼樣的秘密?騾子和驢長得差不多,驢肉、馬肉銷量火爆,騾子肉為什麼不能吃?要說馬肉和驢肉的受歡迎程度,從大家的接受程度上就可以看到了。最著名的,莫過於保定驢肉火燒,可以說是全國聞名。
  • 《騾子》:美國孤寡老人的窮途末路
    老爺爺80歲只能睡車裡讓人非常不忍心,有人看到他的處境覺得有機可乘居然把他介紹給了毒販,此後老爺爺慢慢發展成了這個販毒團夥裡面最有價值的騾子(販毒人員對運輸貨物的馬仔的稱呼)。販毒的收入非常可觀,老爺爺可以很快的擺脫財務困境,並且就此收手,但是老爺爺是個愛面子的人,他希望自己是一個有價值,受人尊敬的人,所以他不斷的通過當騾子賺錢來幫助身邊的人,也因此在犯罪團夥裡面越陷越深。這是一個善良的人如何走上犯罪的故事,非常讓人難過,但是老爺爺的很多品質都很讓人感動。
  • 老人說「臭馬肉香驢肉,寧不吃騾子肉」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人眼裡,許多的食物僅有來到傳統節日情況下家裡殺雞,在傳統節日的情況下裡,雞可以在家裡宰殺,而在新春佳節的情況下飼養的豬將被殺死,這樣肉就可以嘗到味道了。自然,有句俗話說在農村吃東西,例如,「飛上天斑,水中泥鰍魚」是指這兩種滋補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