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五號火箭點火口令下達,為什麼火箭起飛總是「慢半拍」!

2020-12-10 時事見聞
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

2020年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

相信很多觀看過#長徵五號發射#的人都對起飛前那忐忑的等待印象深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我們通過視頻可以看到,「5、4、3、2、1……點火!」當「點火」的口令下達後,火箭尾部噴出烈焰,但箭體並沒有隨之立刻起飛,直到9秒鐘以後,火箭才騰空而起。

這9秒儘管看起來短暫,但「長徵五號」作為目前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相比於其它火箭,起飛前的9秒,就要顯得「漫長」些。

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

這9秒,火箭的四大系統完成上千個動作

「從『點火』口令下達,到長徵五號火箭『起飛』,這中間有幾秒的時間,屬於正常的發射流程。」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火箭總體結構工程師張鈺乾說道。

張鈺乾繼續介紹說,在這幾秒內,火箭最先工作的測量系統、控制系統、動力系統、測發控系統4個分系統完成了上千個步驟。其中,火箭測量系統在點火之前就開始進行箭體內部儀器設備的壓力、流量、液位等測量。

原來,當發射現場的01指揮發布「點火」口令,測量系統即時記錄、回傳火箭各系統儀器設備參數信息,同時,火箭的大腦——「控制系統」給動力系統發出「命令」,助推器和芯一級相繼點火,發動機在幾秒鐘之內進入滿負荷工作狀態。

與此同時,地面測發控系統與「點火」口令也同時啟動,它迅速計算好火箭的初始位置參數、準備跟蹤。我們在發射直播時常聽到的「某某跟蹤正常」,就屬於地面測發控系統。

火箭這4個系統的初始工作,大多是我們無法直接看到的,但也有一些對應的「小動作」是我們可以看到的,如各種地面插頭的脫落。地面設施和火箭連接的插頭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供氣、供液的管路插頭和供電的管路插頭。前者在火箭進入特定程序時自主脫落,而後者會堅守到火箭起飛的最後一秒,被火箭上升推力「拉斷」。

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

這9秒,建立起足夠的推力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質量大,點火到起飛時間長,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推重比」相對較小。

「推重比」為火箭的推力和重力之間的比例,是決定火箭從點火到起飛這段時間長短的關鍵。點火後,推力越來越大,直到超過火箭的重力,才能把火箭抬起來,推著它飛向太空。

目前在長徵火箭家族,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質量大、推重比最小,建立足夠的推力時間最長,所以需要9秒鐘才能把火箭抬起來。

而主要用於發射低軌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的長徵二號丙火箭的推重比最大,從點火口令下達到起飛的時間只要兩三秒。因此相比之下,觀看長徵二號丙火箭發射的人可以少緊張一會兒,就能看到火箭起飛了。

相關焦點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大力士」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升空 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一舉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0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 「奔火」又「探月」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基本型已趨於成熟
    央廣網文昌11月24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吳媚苗 李子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4日早上,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基本型,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胖五」第五次「問天之旅」。
  • 長徵五號重生記
    「設定點火時間為20時40分。」胡旭東大大地呼出了一口氣。然而,即便是臨發射前的最後關頭,緊急情況卻一再發生。20時40分,距離最後發射僅餘1分鐘,胡旭東剛下達「1分鐘準備」口令,突然聽到控制系統指揮員韋康發出「中國航天史上最牛的口令」:「01,中止發射!」「怎麼回事?」
  • 火箭發動機,人類玩火的極致(八)——克服重重困難 長徵五號復飛成功
    【文/科工力量 柳葉刀】 在長徵五號火箭研製之前,中國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一直是在已有的技術基礎上進行改進,核心部件火箭發動機推力沒有質的提升,增大火箭的推力與射程,只能依靠加裝助推器與火箭的級數。老舊的火箭使用有毒的四氧化二氮與偏二甲肼推進劑,劇毒且汙染環境。
  • 長徵五號火箭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垂直轉運標誌著長徵五號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了前期總裝、測試等一系列工作,即將進入最後的發射階段。 經過約2小時平穩行駛,活動發射平臺將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安全轉運至發射場一號發射工位。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於9月下旬由遠望運輸船隊通過海運的方式,運抵海南文昌。此後,火箭陸續完成了總裝、測試等工作。
  • 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曾獲國防科技二等獎。2009年1月,長徵四號乙/丙運載火箭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授予「金牌火箭」稱號。長徵五號「長徵五號」(CZ-5)是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完全採用無毒無汙染推進劑,是我國目前研製規模和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運輸系統工程。
  • 解碼長徵五號B火箭:四大「黑科技」打造空間站「專屬列車」
    視頻: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拉開序幕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5月5日電 (郭超凱 姜哲)5月5日18時,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順利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四型火箭、六次發射 長徵火箭助「嫦娥」九天攬月
    ,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起飛,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執行此次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是中國新一代大推力低溫液體運載火箭,全長近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可達14噸,是目前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強強聯手」,有望實現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
  • 長徵五號B火箭今晚首飛!搭載全新載人飛船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將於今晚18時,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首次飛行任務。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去年底復飛成功之後的首秀,也是長徵五號B火箭第一次發射。長五B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家族的兩大成員之一,是在長五箭基礎上改進研製的新型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空間站艙段等近地軌道大型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根據空間站任務要求新研製了大型整流罩,並對全箭進行了適應性改造。
  • 長徵五號成功復飛背後:兩次推遲,蛟龍號前出太平洋打撈殘骸
    公元2019年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帶著地球人的希望一飛沖天,點火起飛、程序轉彎、助推器分離、拋整流罩、一二級分離、星箭分離……一個又一個熟悉的指令在耳邊迴響,這是勝利的聲音!長徵五號遙三火箭起飛YF-100高壓補燃液氧煤油發動機、YF-77燃氣發生器循環氫氧發動機、YF-75D膨脹循環氫氧發動機,長徵五號三大動力系統先後經受住了考驗,在起飛約37分鐘後星箭分離
  • 長徵五號火箭在世界上算什麼等級?
    在我國長徵五號火箭研製成功之後,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又實現了一大跨步,那長徵五號火箭在全世界又算什麼水平呢? 了解新聞的人都比較清楚,長徵五號是中國的一款國產重型運載火箭,為我國航天領域的長足穩定發展提供優良基礎條件,在運載能力方面,我國長徵五號也能在世界舞臺上佔據一席之地,但相較於美俄始終存在一定差距
  • 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復飛成功
    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的故事 長徵五號遙一運載火箭2016年首次發射,到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失利再到現在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其中經歷了怎樣的曲折?4臺全新研製的氫氧發動機在1級和2級火箭上,各裝配了兩臺,八臺全新研製的液氧煤油發動機被裝配在4個助推器上。我在起飛時,總推力達1000噸,主要就來自八臺120噸的液氧煤油發動機。探月三期總設計師胡浩說:「長徵五號的發動機比過去的發動機要大很多,過去我們的發動機都是75噸的。」
  • 長徵火箭,上新了!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首飛這是繼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後中國航天2020年傳來的又一重要捷報作為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高顏值、填空白、可重複……你期待的火箭樣子它都有長徵八號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芯一級直徑3.35米,整流罩直徑4.2米是一名「高個子、大腦袋」的「美男子」長徵八號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4.5噸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對加速推進運載火箭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
  • 新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為啥需要這麼多火箭型號?
    火箭院長徵八號總指揮肖耘說,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將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帶動和牽引中低軌衛星的發展,滿足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長徵八號採用芯級捆綁2枚助推器構型,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起飛推力約480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4.5噸。
  • 嫦娥五號|揭秘「嫦娥」坐騎:胖五火箭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曦 章咪佳 陳偉斌 通訊員 高崇芮長徵五號系列火箭包括長徵五號火箭、長徵五號B火箭。長徵五號火箭是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4噸級水平,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達25噸級,運載能力、運載效率等重要性能指標均居世界先進水平。
  • 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計劃上半年擇機發射
    2020年1月19日,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順利通過了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組織的出廠評審。目前,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已完成全箭總裝和出廠測試,計劃今年上半年擇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首飛任務。經討論,評審委員會一致認為,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按照研製流程完成了出廠前的各項工作,經測試,產品功能性能滿足飛行任務要求,與工程各大系統接口協調匹配;火箭技術狀態清楚、更改受控,滿足技術狀態更改「五條原則」,風險辨識全面,採取措施有效;火箭產品質量受控,研製中發生的質量問題已歸零,對本型號及其它型號發生的質量問題完成了舉一反三;火箭研製符合各級出廠放行準則要求,
  • 長徵七號即將首發,新火箭如何脫胎換骨
    這裡的H指的是「換發」,也就是把長徵二號F火箭的老式YF-20火箭發動機,更換為新一代高壓YF-100補燃液氧煤油發動機。中國上一代的長徵二號、長徵三號和長徵四號火箭都使用YF-20系列發動機作為起飛級動力。YF-20使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作為推進劑,這種推進劑可以在常溫下存儲。老一代長徵火箭使用這種推進劑,實際上是直接繼承東風五號洲際飛彈技術的結果。
  • 俄羅斯發射俄版的「長徵五號」大火箭,與胖五相比誰更強?
    圖為俄羅斯安加拉-A5火箭升空途中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最初的火箭就是由洲際彈道飛彈改造而來,從毀傷能力恐怖的飛彈變成了探索外太空的火箭,給人的落差那是相當大。圖為安加拉-A5火箭升空場景俄版長徵五號安加拉-A5重型火箭與我國的長徵五號火箭極為相似,它的重量達到了759噸,長度和重量都比長徵五號要小一些,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25噸左右,與長徵五號相差不大。
  • 曬曬長徵火箭家族的「十三五」成績單
    11月24日,長徵五號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駱雲飛 攝中新網文昌11月24日電 (高崇芮 姜哲 王偉童 郭超凱)11月24日,長徵五號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2020年步入尾聲。
  • 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窗口時間為什麼要選在凌晨?
    根據國家航天局的最新消息,2020年11月23日18時30分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計劃於24日凌晨4時至5時擇機實施發射任務。  嫦娥五號執行的是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此前發射的嫦娥一號到四號探測器,都留在了太空或月球上。嫦娥五號執行任務後將返回,並帶回2千克左右月壤樣品。這是我國迄今最複雜、難度最高的航天任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