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五號火箭在世界上算什麼等級?

2020-12-17 騰訊網

冷戰時期,美蘇兩國不斷針對軍事競賽進行武器研發,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世界各國進行科技實力的提升,在那時起,人類對於航天就產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在太空探索這方面,蘇聯佔據領先地位,作為一大超級大國的美國自然也不甘落後。

因此在上世紀的時候,美蘇兩國幾乎是壟斷了包括載人航天在內的許多太空技術,自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繼承了其航空研發技術,中國也在1970年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就目前來說,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狀態已經佔據世界前列位置,甚至已經超越俄羅斯。對於這方面的發展,美國也稍稍感受到中國給予的壓力。

在萬千研發人員的不斷努力下,中國的航空研發實現飛躍式的發展,近些年在某些技術上也不斷給美國造成不小的壓力,眾所周知,航天領域的發展只有世界大國才有足夠的能力實現,中國作為一個發展起步比較晚的國家,再加上太空中可供人類用於探索的位置有限,中國所能發展的空間也就有所局限。在我國長徵五號火箭研製成功之後,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又實現了一大跨步,那長徵五號火箭在全世界又算什麼水平呢?

了解新聞的人都比較清楚,長徵五號是中國的一款國產重型運載火箭,為我國航天領域的長足穩定發展提供優良基礎條件,在運載能力方面,我國長徵五號也能在世界舞臺上佔據一席之地,但相較於美俄始終存在一定差距。作為中國的鄰國,印度曾實現一箭104星的發射任務,創造了世界之最記錄。然而有一個事實我們需要明白,那就是這104顆火箭的重量非常小。

對於航天領域的發展,我國將永不止步,未來還將繼續進行宇宙空間站的建造,此外還會增強資源補給能力,而我國長徵五號便為其提供了堅實基礎,在進行空間站建造的時候,我國也將繼續關注研製成本問題,以實現長足穩定發展,我國長徵五號也將繼續為火星探測提供基礎條件。

為了精進我國航天領域的發展,我國也曾尋求多個國家進行緊密交流合作,俄羅斯和歐盟就曾是我國合作的對象。對於火星探測計劃,在我國重型火箭還未研製出來之前,便希望與俄羅斯的火箭進行合作,以完成火星探測任務,然而俄羅斯的火箭並不給力,我國的美好願望也就消散了。

另外,所謂的伽利略計劃,源於我國對全球導航系統的迫切需求,但當時的中國在這方面的技術掌握程度十分淺,便希望與歐盟的伽利略系統進行合作,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全球導航系統,然而歐洲卻半道反悔。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的中國航天技術已經可以引領絕大多數國家,長徵五號火箭的水平在世界上也成功處於前列,當然,與美國之間的差距還比較大。對於航天技術,美國具有絕對話語權,而中國在經過不斷深入研究之後,也創造出很多成就,美國不再獨佔鰲頭,在中國的不斷創新發展下,中國在國際上所佔據的話語權也越來越重,美國對此,對於自己的至高位置也力感地位不保。

相關焦點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升空 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一舉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0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起飛 這意味著將歷時23天的嫦娥五號任務已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跑出舉世矚目的精彩第一棒。
  • 長徵五號火箭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垂直轉運標誌著長徵五號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了前期總裝、測試等一系列工作,即將進入最後的發射階段。 經過約2小時平穩行駛,活動發射平臺將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安全轉運至發射場一號發射工位。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於9月下旬由遠望運輸船隊通過海運的方式,運抵海南文昌。此後,火箭陸續完成了總裝、測試等工作。
  • 長徵五號火箭點火口令下達,為什麼火箭起飛總是「慢半拍」!
    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2020年11月24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當「點火」的口令下達後,火箭尾部噴出烈焰,但箭體並沒有隨之立刻起飛,直到9秒鐘以後,火箭才騰空而起。這9秒儘管看起來短暫,但「長徵五號」作為目前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相比於其它火箭,起飛前的9秒,就要顯得「漫長」些。
  • 「奔火」又「探月」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基本型已趨於成熟
    央廣網文昌11月24日消息(記者張棉棉 吳媚苗 李子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4日早上,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基本型,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胖五」第五次「問天之旅」。
  • 解碼長徵五號B火箭:四大「黑科技」打造空間站「專屬列車」
    ——「黑科技」之二:「零窗口」發射  為了滿足空間站交會對接的要求,長徵五號B火箭需要做到「零窗口」發射,將發射時間誤差控制在1秒以內。作為中國首個實施「零窗口」發射的低溫火箭,長徵五號B火箭需要綜合權衡好「提前量」和低溫推進劑「蒸發」的「消耗量」的關係。
  • 火箭發動機,人類玩火的極致(八)——克服重重困難 長徵五號復飛成功
    【文/科工力量 柳葉刀】 在長徵五號火箭研製之前,中國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一直是在已有的技術基礎上進行改進,核心部件火箭發動機推力沒有質的提升,增大火箭的推力與射程,只能依靠加裝助推器與火箭的級數。老舊的火箭使用有毒的四氧化二氮與偏二甲肼推進劑,劇毒且汙染環境。
  • 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計劃上半年擇機發射
    2020年1月19日,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順利通過了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組織的出廠評審。目前,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已完成全箭總裝和出廠測試,計劃今年上半年擇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首飛任務。經討論,評審委員會一致認為,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按照研製流程完成了出廠前的各項工作,經測試,產品功能性能滿足飛行任務要求,與工程各大系統接口協調匹配;火箭技術狀態清楚、更改受控,滿足技術狀態更改「五條原則」,風險辨識全面,採取措施有效;火箭產品質量受控,研製中發生的質量問題已歸零,對本型號及其它型號發生的質量問題完成了舉一反三;火箭研製符合各級出廠放行準則要求,
  • 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復飛成功
    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的故事 長徵五號遙一運載火箭2016年首次發射,到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失利再到現在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其中經歷了怎樣的曲折?4臺全新研製的氫氧發動機在1級和2級火箭上,各裝配了兩臺,八臺全新研製的液氧煤油發動機被裝配在4個助推器上。我在起飛時,總推力達1000噸,主要就來自八臺120噸的液氧煤油發動機。探月三期總設計師胡浩說:「長徵五號的發動機比過去的發動機要大很多,過去我們的發動機都是75噸的。」
  • 長徵五號B火箭今晚首飛!搭載全新載人飛船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將於今晚18時,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首次飛行任務。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去年底復飛成功之後的首秀,也是長徵五號B火箭第一次發射。長五B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家族的兩大成員之一,是在長五箭基礎上改進研製的新型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空間站艙段等近地軌道大型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根據空間站任務要求新研製了大型整流罩,並對全箭進行了適應性改造。
  • 俄羅斯發射俄版的「長徵五號」大火箭,與胖五相比誰更強?
    圖為安加拉-A5火箭升空場景俄版長徵五號安加拉-A5重型火箭與我國的長徵五號火箭極為相似,它的重量達到了759噸,長度和重量都比長徵五號要小一些,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25噸左右,與長徵五號相差不大。安加拉-A5火箭首次發射於2014年,比我國的長徵五號火箭的首飛時間早了將近兩年。然而這款火箭的試射在12月14發射,6年只發射了兩次,而反觀我國的長徵五號火箭,4年的時間發射了6次,並且成功了五次。
  • 對話「長五」研製團隊:一年之內「4連發」 長徵五號火箭刷新歷史
    原標題:對話「長五」研製團隊:一年之內「4連發」 長徵五號火箭刷新歷史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在即,此次發射任務舉世矚目。
  • 長徵五號重生記
    早在1986年,我國就已經開展了新一代運載火箭的論證,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針對新一代火箭發動機的研究提上日程。2016年,經過30年論證研製的新一代大火箭——長徵五號首飛成功,萬眾矚目。然而,首飛成功的背後,也有「差一點失敗」的插曲。胡旭東是長徵五號首飛任務01指揮員。
  • 曬曬長徵火箭家族的「十三五」成績單
    11月24日,長徵五號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駱雲飛 攝中新網文昌11月24日電 (高崇芮 姜哲 王偉童 郭超凱)11月24日,長徵五號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2020年步入尾聲。
  • 長徵五號12月底前後將擇機「復飛」
    備受矚目的年底航天大戲——長徵五號「復飛」之戰終於要來了。12月21日,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相關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稱,火箭計劃於12月底前後擇機實施飛行試驗任務。
  • 專訪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陳建華:發動機研製是刀尖上舞蹈...
    11月23日晚上10時許,距離嫦娥五號發射不足7小時,寓意圓圓滿滿的4120個「成功包子」送至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基地指揮大樓,讓航天一線人員能夠在火箭發射前吃上一口熱騰騰的包子。▲陳建華和同事在發射前夕吃「成功包」在休息大廳,媒體直播鏡頭捕捉到長椅上一位頭髮稀鬆的中年男子,面對記者他談笑自如。
  • 嫦娥五號|揭秘「嫦娥」坐騎:胖五火箭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曦 章咪佳 陳偉斌 通訊員 高崇芮長徵五號系列火箭包括長徵五號火箭、長徵五號B火箭。長徵五號火箭是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4噸級水平,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達25噸級,運載能力、運載效率等重要性能指標均居世界先進水平。
  • 長徵五號火箭運載能力知多少?先來了解這次任務都有哪些新挑戰
    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長徵五號憑藉它強大的運載能力,支持著我國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的實施,這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載荷重、窗口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應對了這些新的挑戰。
  • 「長徵5號B遙一火箭」是什麼意思?一文看懂火箭命名規則
    在我國運載火箭設計之初,第一批航天人受毛主席《七律·長徵》中表達出的紅軍為實現革命目標不畏艱辛、頑強奮鬥的精神啟發,提出了將我國運載火箭命名為"長徵"的構想,並獲得了上級的批准。自那時起,我國的運載火箭就被稱作"長徵"火箭了。火箭型號中的數字、字母和關鍵字,都是什麼意思?
  • 長徵火箭,上新了!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首飛這是繼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後中國航天2020年傳來的又一重要捷報作為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高顏值、填空白、可重複……你期待的火箭樣子它都有長徵八號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芯一級直徑3.35米,整流罩直徑4.2米是一名「高個子、大腦袋」的「美男子」長徵八號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4.5噸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對加速推進運載火箭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
  • 長徵五號b發射直播入口
    長徵五號b發射直播  ➊【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5月5日18時00分,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