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封通許縣東大寺門一條小吃街的深巷中隱藏著一家「趙家名吃四味燴菜」,據說30年來只做這一碗菜,是這道菜的創始人。其中「四味燴菜」又叫「四味菜」,現已成為開封人心目中的「老味道」。
趙家四味菜的味道30年來一直沒變,還是很多人熟悉的味道,每一口都是滿滿的回憶。現在一碗四味菜15元,再配上一塊鍋盔或燒餅,加勺辣椒油,吃到根本停不下來。據附近居民說,老趙家的四味菜不吃後悔,吃了更後悔,因為上癮!
四味菜,顧名思義,其中「四味」指的是煨麵筋、黃花菜、燒丸子和牛酥肉。酥肉、丸子和麵筋需要先在油鍋中炸制,炸好後再加上黃花菜四種食材分別放入由八角、桂皮、肉桂等多種香料熬出來的料湯中煨著。
經營四味菜的店家一般需要支起五口鍋,其中四口煨著「四味」,還有一口鍋中是沸騰的羊湯。其中羊湯是用羊骨在不同火力交叉反覆熬製數小時之後得到的。也有的店家直接用沸騰的羊湯煨牛酥肉和燒丸子,這樣就可以直接從裡面盛湯,湯的味道也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更加獨特美味。
當有客人點單,將四種菜分別撈出一些後裝在同一個大白瓷碗裡,然後再加入沸騰著的羊湯。不同食材加入羊湯後混在一起碰撞出的是更加獨特的鮮香味,千萬要記得讓老闆提前放好辣椒油和香菜,因為吃飯的桌子上沒有。
他家的辣椒油很有特色,放進湯裡可以提鮮開胃,讓人喝完一碗湯後忍不住再加一碗,湯是可以免費續的,可以盡情地喝。就這樣一碗熱氣騰騰的四味菜,在天氣微涼的初秋也很容易吃得大汗淋漓。
客人們最喜歡搭配著鍋盔來吃。他家的鍋盔是那種老式的鍋盔,比較厚實,有很濃的麥香味。把鍋盔掰一掰然後泡進湯裡,待鍋盔完全吸收湯汁後再一口吃下去。不僅保留了鍋盔原本的筋道口感,而且還融入了湯的鮮味。
據老闆自己說他從八十年代末就開始做四味菜了,而且他們這裡還是四味菜的發源地、創始地。他家的四味菜很受當地人歡迎,很多人一吃就是二十多年,甚至從一開始吃到現在。有時候趕上節假日,生意好,兩個小時就能賣幾百碗。
但俗話說,眾口難調,有喜歡它的人就有討厭它的人。雖然老趙家的四味菜30年來味道一直沒變,但依然出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評價。有很多人喜歡趙家四味燴菜的同時也有一些人覺得他家的味道變了,覺得它現在很難吃,只能夠吸引到外地人前來品嘗了。但其實有時候,不是一家老店的味道變了,而是吃的人心態不一樣了,經歷的事情也不一樣了。
隨著時間的發展,開封當地也已經有多家不同的四味菜館,自然有人喜歡老味道,也有人喜歡新味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吃的是同樣一碗湯,但卻不是同樣的時間,不是懷有同樣心境的自己 。
但不可否認的是,趙家四味菜依然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老味道。對很多人來說,它的味道一點都沒變,還是和三十年前一樣,裡面滿是回憶。所以現在一天賣出幾百碗也不在話下,你覺得呢?四味菜是身為開封人的你心目中的老味道嗎?歡迎來評論區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