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最舒適溫暖的地方
是被窩
但我們不能一直待在被窩裡
在黃河之畔的開封
各個湯館卻是另一處
令人感到溫暖的地方
開封的湯水滋潤悠長,各種湯水開啟了本地人的一天。一碗湯和一塊餅子是絕妙的搭檔,開封人的早晨就是乾濕搭配、地道管飽。
在開封,羊肉湯牛肉湯館俯拾皆是。在寒冷乾燥的冬日清晨,一碗熱乎乎的肉湯下肚,此時開封人才和新的一日打了個照面。
一家開在市井巷子裡的清真羊湯店,小店環境雖然破舊,但卻是很多本地人私藏的小館子。
店家給料非常豪邁,羊肉大塊到仿佛店家不為賺錢,只為街坊能有一口記憶裡的味道。
羊雙腸是喜歡雜碎的人一定要喝一碗的,湯肥腸爛,肉爛卻不羶,油而不膩。它是用羊的大腸和小腸熬製而成的市井湯水,有著羊雜湯的鮮美,更有著百年歷史的傳承。
如果喜歡口味更重一點的小夥伴們,可以再試試表皮Q彈、咬下去十分軟嫩的羊外腰哦~
這是一家丸子永遠不夠賣的牛肉湯餐館,他家已經開了30多年了。丸子Q彈有嚼勁且肉質非常鮮嫩,一口一個滿足感很強。每天凌晨十二點半開始熬湯,隔著馬路都能聞到香味。
牛肉採用依賽牛肉,煮的軟爛、特別入味。每天一鍋煮了6個小時的湯,暖了很多回頭客飢腸轆轆的胃。
老白家湯館
龍亭區順苑新村1號樓9-10軸線(解放路土街段
藏在一個老胡同裡,每天都得排隊,距今為止已經開了六七十年了。麵筋純手工製作,吸滿了湯汁,滿口留香。
他們家三代製作的油饃頭,從不添加明礬、泡打粉。油饃頭和雞蛋的神仙搭配,簡直就是酥脆滑嫩的代表,再蘸上一口胡辣湯,瞬間刺激味蕾。
所謂四味,其就是湯中的黃花菜、麵筋、羊肉和牛肉丸子。藏在寺門裡的趙家名吃四味菜,是開封四味菜系列的扛把子。老闆也極有個性,「你別後悔,再要就不給啊!」是老闆的口頭禪之一。其表述的,正是老闆秘制的辣椒油,此辣椒油香味十足卻不太辣。用不同火力交叉熬製十個小時的牛骨湯中,黃花菜香脆口感好,麵筋脆而不粘、吸滿肉湯,牛肉油而不膩、入口香軟,丸子整而不散、爽滑可口。
小店時間久名氣大,故從早上五點多到中午十二點食客不斷,十二點半基本買完,想吃的小夥伴們要提早去哦~
所謂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開封最有名的三家驢肉湯館:豪德、化三和許家。小編推薦豪德:驢肉塊大,湯頭鮮美,人氣也不錯。
驢肉湯搭配餅絲一起吃,這種半餅半面,帶點嚼勁的口感,和驢肉的濃鮮一起,使午餐閃閃發光~
黃燜魚中的小魚是從黃河裡精挑細選,個小勻稱,品種基本統一無雜魚。炸的透,滷的透,掛糊不厚不掉,入口魚刺不扎嘴,魚鰓和內臟清的乾淨不發苦,湯汁厚且不鹹。
陳師傅,黃燜魚的第四代傳承人。傳統的叫賣聲,簡單的食材。用最簡單的烹飪方式,將這道即將失傳的美味,發揮的淋漓盡致,傳承著開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是本地人超級認可的國營老字號了,有號稱全開封最好吃的羊肉胡辣湯。湯頭靠胡椒粉和生薑提味,並不是很辣,但是獨有焦糊香氣,十分特別。
金燦燦的羊肉煎包多汁酥脆,是許多開封人從小吃到大的地道小吃。
老店24小時營業,剛好填飽開封人從清晨到深夜那挑剔的胃,安撫忙碌的年輕人,使其感到溫暖與踏實。
喝了那麼多的湯,接下來就來介紹一道類似於湯的甜品吧!
杏仁茶,又稱杏仁酪,是由宮廷傳入民間的一種傳統茶飲。它是由精緻杏仁粉為主料,用龍鳳銅製大壺燒制的沸水衝制,配以杏仁、花生、芝麻、玫瑰、桂花、葡萄乾、枸杞子、白糖等十餘種佐料。香味純正,是滋補益壽的佳品。
在開封的夜市,很多人都會捧著一小碗杏仁茶邊走邊喝。超多用料搭配杏仁風味獨特的甜蜜,像是一份從古時穿越過來的精緻甜品,滋潤著現代人燈火輝煌的夜。
喝湯是老開封人一天正確的解鎖方式
一碗湯下去
開胃開懷
無論冬夏,找不到比湯館更火爆的場所。每家湯館都有訣竅,每家都藏有秘方。但它帶給人們那種難以言表的歸屬感,卻一直是一脈相承,從未間斷。
人群、排隊、煙霧繚繞,可能總會時不時出現在每位身在異鄉求學或工作的遊子夢鄉中。滿滿一碗湯,可能是遊子們對家鄉二字的濃縮,每每回家一定會到自己私藏的湯館中,用湯給足自己踏實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