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山西,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山西的麵食,山西麵食種類繁多,按製作工藝來講,可分為蒸製麵食、煮製麵食、烹製麵食三大類,能在菜譜中尋到的麵食就有280種之多,最出名的,便數名揚海外的刀削麵了,其他的種類哦麵食,更是名目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山西人最常見的幾種麵食。
1:高粱面魚
這在晉北一帶屬於家常飯。主婦們將面揉捏成大小合適的劑子,兩手同時從大案兩頭搓起,成細若香頭的小魚,蒸好澆上湯菜食之。若是時間緊,來不及搓魚,便捏成很薄的紅面殼殼。要麼掰成塊加菜拌食、要麼切條,用雞蛋、酸菜炒食,同樣令人垂涎。過去村裡孩子玩餓了,取一個紅面殼殼,在裡邊倒一點鹽醋,滴一點食油,從邊上掰一塊蘸點鹽醋吃,吃到最後,鹽醋、殼殼來個一口香,老百姓叫「油鹽蘸窩窩」。
2:龍鬚麵
龍鬚麵原是宮廷中的御膳,後來傳入民間,因為發須如銀絲,不絕如縷,抻面姿勢優美,猶如交織在一起的龍鬚,入口香軟可口,故而被皇帝賜名「龍鬚麵」。在山西,人們壽誕生辰、聚友團圓時,多是吃這種面,寓意長壽。
3包皮面
又叫夾心面,相傳此面是一位婆婆故意為難兒媳婦出的考題,他讓兒媳用白面和豆面擀麵條,兩種面事先不能混在一起和,但在吃的時候,還要兩種面口感兼備,於是兒媳便創出了這種面,包皮面做法需白面與豆面比例相同的備好,分別揉成球狀,白麵團擀成餅狀。最後用餅狀白面把球狀豆面包住,擀成麵條即可,吃的時候還需配上香菜與酸湯,口味極其爽口。
4:刀削麵
山西諸多麵食中的招牌,將揉好的麵團放在案板上,肩膀扛起後,手中刀片飛速均勻地落下,刀片中的面片頓時像魚兒般跳下,湯滾面翻,又像銀魚戲水,煞是好看,熟練的廚師,每分鐘能削一百多刀,每條面葉的長度,恰好都是六寸,再配上一碗上號的底湯,其美味,讓人難忘。
5:炸糕
有這麼一種說法,「晉南的饃、晉中的面、晉北的糕」。在雁北,蓋房要吃上梁糕,喬遷要吃搬家糕,婚嫁就吃鑼鼓糕,逢年過節便吃節日糕……山西的炸糕有「素糕」、「毛糕」、「脆炸糕」三種。素糕是把黍子去皮磨麵,蒸成的糕,也叫「黃糕」;連皮磨麵做成的糕為「毛糕」;將素糕包上餡兒,入油鍋炸出的,就叫「脆炸糕」。
6:鍋貼
鍋貼,看似和餃子一樣,但在包製時,兩邊不封口,餡面各半的一種油煎食物,可葷可素,用鐵鏟取出時,以五六個連在一起,底部呈金黃色,周邊及上部稍軟,熱氣騰騰吃起來,口感最佳。
7:一窩酥
一窩酥是太原近代著名的風味小吃,其來歷是特一級麵點師胡世年老先生在1958年以龍鬚麵為基礎進行的改進創新。近來更是成為筵席中一道加點。一窩酥做法其實很簡單,將稍醒的麵團上案,按照拉麵的方法,上下晃勻拉條,最後拉成10扣的拉麵(1024根)。然後均勻放在案子上,在麵條上刷勻植物油,再順長捲起後,剁成20個小段,旋成圓餅坯,擺在烤盤裡,入烤爐用溫火烤至金黃色即成。一窩酥現 在已發展為夾裹各種餡心的系列食品。
山西麵食之多,遠不於此,你還知道哪些山西的特色麵食呢?歡迎在底下評論區留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