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一道綠色清涼美食,一首消暑詩

2020-12-18 文者心畫

                 泰順綠豆腐

                  陳能雄/文

嫩葉流香溢遠清,雖非嘉卉亦含英。

青漿凝作脂酥潤,綠凍裁成軟玉瑩。

觸手已堪消暑去,入唇直覺沁涼生。

與君坐語無觴飲,聊致冰心共碗盛。

小時候,我們一到放暑假,在悶熱的家中坐不住,常常約上幾個小夥伴到小溪中遊泳。溪水清澈見底,我們在戲水之餘,也會垂釣、摸魚、抓螃蟹……在空調還沒有普及的年代裡,小溪是我們消暑的好去處,我們老家還有一種綠色清涼食品,可以清熱解毒,消暑敗火,那就是綠豆腐。

我們遊完泳後,在回家的路上常常會順手摺幾把豆腐柴回去。豆腐柴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製作出綠豆腐的一種植物,我們泰順方言稱之為「鴣雎樹」,製作的食品又叫「鴣雎飯」。豆腐柴是一種野生灌木,葉子呈卵圓形,邊緣有鋸齒,天生有一股香氣,清新淡雅。我們從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到葉子的香氣,循著這股香氣,就能找到豆腐柴。

這種植物再生能力很強,人們折去枝條或摘取葉片,過不了多久又會生長出來。村裡人尋找豆腐柴都是去老地方,我們常在山野中行走,總能記得哪一個田岸、哪一個山腳豆腐柴最多。小夥伴們從小溪裡剛上岸就說:「走,等下子我們往那一條山路走,那裡有許多鴣雎樹。」每次,我們都能折到幾捆豆腐柴,滿載而歸。

我們這些山裡的孩子,認識野果子、野菜,自然也知道如何製作豆腐柴。這些事根本不用麻煩父母親,何況做綠豆腐是件有趣的事呢!我們摘下枝上的嫩葉,放入清水中洗淨,手要輕盈,不要弄破葉子。接著把豆腐柴葉子放入溫水中浸泡幾分鐘,用雙手反覆揉搓葉子,擠出綠色的汁液來,葉汁和清水混合成稠狀液體。然後,用手撈出葉子的渣滓扔掉,取來一塊白紗布,下面放置一個水盆,把濃稠的葉汁全部倒入紗布裡,這樣子經過過濾的葉汁就緩緩滴入水盆當中。盆中的液體浮起一個個小水泡,這時候可以加入小量的清水,把葉汁攪拌均勻。

製作綠豆腐的最後一道工序,是如何把葉汁凝固成「豆腐」,以前農村常用的土方法是用草木灰製成鹼性澄清液作凝固劑。我們為了便捷,把中華牙膏擠出一釐米左右來,放入裝有清水碗中,用筷子把牙膏攪拌成白色液體,接著把牙膏水均勻地倒入水盆中。之後,我們把水盆置放於陰涼處,蓋上紗布,就可以等著綠豆腐吃了。小孩子性子急,我們經常隔幾分鐘就去翻開紗布,用手指觸碰一下葉汁,看看有沒有凝固。約莫過了半個小時,葉汁終於凝成通身碧綠的豆腐,如璞似玉,軟嫩晶瑩,吹彈可破。用菜刀把它切成一塊塊,真像是豆腐塊,人們給它取一個「綠豆腐」的名字,真是貼切至極。

在炎炎夏日,我們看到這樣的碧綠晶瑩的食品,都會感到一股清涼之意撲面而來,更別說親口去品嘗了。我們在碗裡放入一些醬油、剁椒、蒜蓉,或者加一些白糖什麼的,用調羹把綠豆腐裁成小塊,與調料攪拌。輕輕咬一口綠豆腐,爽滑柔嫩,絲絲涼氣,沁人心脾,真是夏天消暑的純天然食品,比冰棒酥軟些,比豆腐清涼些。我和小夥伴們嘴饞,吃了一碗又一碗,幾下子就吃了半盆的綠豆腐。

傍晚時分,父母親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我給父母端上一碗綠豆腐,父母親高興地品嘗了幾口,直誇我的手藝好,我聽了心裡甜滋滋的,像是做了一件大好事。綠豆腐的吃法有多種,還可以煮湯吃,母親做晚飯的時候,在鍋中放入適量的豬油、食鹽、辣椒、薑末等調料,把菜鹹和切成小塊的綠豆腐放在一起翻炒,香氣四溢,是餐桌上一道獨特的佳餚。

長大後我出門在外,極少能吃到綠豆腐,每每在手機中看到老鄉曬綠豆腐的圖片,就會勾起我的食慾和回憶。前幾年,我和幾個同事去黃山旅遊,期間順便遊玩了花山謎窟。從石窟中走出來是一條山間古道,我們無意間在路邊長有豆腐柴,同事中有幾個是泰順老鄉,在異鄉看見這種熟悉的植物,真有「他鄉遇故知」的感覺。於是,大家都提議說要帶一些豆腐柴回去,我們沿路折了許多豆腐柴,每個人手中都抱著一捆枝葉。

路上的遊客向我們投來異樣的眼光,問我們要這些樹葉幹嘛?我們笑著說:「這個是豆腐柴,可以做綠豆腐,很好吃的。」遊客們滿臉疑惑,都不知道綠豆腐為何物,也沒有吃過。想想這又有什麼奇怪的呢?城裡的人,習慣了到菜市場裡購買食材,而生活在農村裡的人,靠山吃山,知道那種植物能吃,在饑荒之年,山中的野菜野果就是人們充飢的食物。據說,人們發現豆腐柴的葉子可吃,是看到山中的小鳥時常啄它的葉子吃。有一次山林起大火,山裡人忍飢挨餓多天,就採摘豆腐柴的葉子放在水池裡清洗,葉汁布滿水池,突然天降大雨,雨水把山中的草木灰衝入水池中,豆腐柴的汁液就神奇地凝結在一起。人們用手取一些池中的稠狀物放入口中品嘗,美味可口,從此知道了綠豆腐的做法。

那次,黃山之行,我們折了幾大捆豆腐柴葉子放入車中,驅車幾百裡帶到合肥,請食堂的燒飯阿姨製作綠豆腐。我們忙前忙後幫忙摘葉子、洗葉子,算是重溫了一回兒時記憶。綠豆腐做好後,我們每人都盛上一碗品嘗,有說有笑的,有幾個合肥本地人初次吃綠豆腐,驚喜異常,直呼好吃。大家都說大自然真神奇,饋贈給我們那麼多美味的食物。炎熱的夏日,因為一碗綠豆腐,頓覺清涼無限,也把同事間的情誼聯結在一起。

我們從黃山百裡之外帶回豆腐柴葉,並非是一時興起。每一個出門在外的泰順人,對家鄉的美食都情有獨鍾,讓人魂牽夢繞的不止是那甘美的滋味,還有美好的童年回憶。在很多城市裡,都有泰順人聚居的市場和小區,如果有人回泰順老家,都會事先和大家打個招呼,問他們要捎帶些什麼上來。在盛夏之際,泰順人最想念的美食就是綠豆腐,他們會託朋友說:「你從老家回來,別忘了幫我帶上幾捆豆腐柴葉子。」人們把從家鄉帶上來的豆腐柴做成綠豆腐後,會盛上許多碗,依次分送給隔壁鄰居……

唐代王昌齡有詩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一碗晶瑩剔透的綠豆腐,就如一顆誠摯冰潔的心,在炎熱的夏天為親朋好友盛上一碗綠豆腐,就是送去了一夏的清涼。無須過多的客套話,情誼都在碗中,真是「一片冰心在豆腐」!

相關焦點

  • 夏日消暑美食大全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在夏季吃各種清涼食物消暑的習俗,清爽宜人的美食更能讓人心情愉悅,安然度過一個健康清涼的夏天。大江南北,各地都有獨特美味的消夏小吃,展示著夏日美食的多姿多彩。 涼蝦涼蝦,又叫「米涼蝦」,是一種用大米做成的特色小吃,因頭大尾細形似蝦,故此得名。廣泛分布於湖北宜昌、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 消暑又解悶,夏日避暑清涼好去處!
    消暑又解悶,夏日避暑清涼好去處!炎炎夏季,去石燕湖享受一場激情澎湃的潑水狂歡,一定是涼爽且暢快的!水上快艇、摩託艇驚險又刺激;湖上垂釣覽千畝湖光,享野釣樂趣;皮划艇置身於碧波之上,盡享一刻靜謐;叢林碰碰車、飛天轉盤等遊樂項目輪番帶你爽翻這個夏日炎炎~ 大圍山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瀏陽市東北部,距離長沙119公裡,平均海拔1200
  • 七句經典避暑詩詞,讓你在炎炎夏日中自帶清涼
    烈日炎炎,暴曬無比,熱浪滾滾。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自帶涼意屬性的詩歌治癒一下了。「綠樹蔭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古人有許多消暑納涼的名篇佳作,帶你走進古詩詞中,品讀這些避暑詩,一起愜意迎接高溫「烤驗」。一、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 炎炎夏日裡,古人的12個「消暑」小妙招
    炎炎夏日裡,坐在綠樹濃蔭的庭院中,吃上一塊剛從沁涼的井水中撈出的瓜果,生活那叫一個愜意啊!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據說,乾隆皇帝就非常鍾愛孩兒枕,有一次得到了一件孩兒枕後,詩興大發,題了一首詩:「瓷枕通靈氣,全勝玳與珊。眠雲渾不覺,夢蝶更應安。」涼蓆古人常用的涼蓆,一般是藤、葦、竹等編織而成的,最昂貴的是象牙席。據說漢武帝時,曾經以象牙簟賜給寵妃李夫人。
  • 廚藝廚房丨炎炎夏日教你做一道消暑神器冰鎮綠豆沙
    這時候繼續一道解暑飲品才能緩解身體最深層的火熱。為了幫大家在盛夏時節裡也能有一個好心情,今天小編就要教大家做一道夏日消暑神器——冰鎮綠豆沙。炎炎夏日,冰鎮綠豆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消暑敗毒去火。小編這兩天上火得厲害,口腔潰瘍不想吃東西。家裡翻遍了也只找到這包去皮綠豆,雖然下火效果比帶皮綠豆差一點,但總算湊合用吧。但因為去皮了,超細膩,口感一級棒哦。
  • 「永春麻筍」炎炎夏日,這種消暑美食少不了!
    炎炎夏日,麻筍是餐桌上少不了的消暑美食,小編最近了解到永春麻筍開始「蹭蹭」往上長,過段時間就可以上市銷售。大家可以通過關注「鄉愁到家商城」第一時間買到原產地發出的鮮筍。麻竹筍別名甜竹、大綠竹、瓦坭竹,禾本科植物。
  • 炎炎夏日,送你一首「解暑」的詩,帶你感受清幽的境界
    但對於烈日炎炎的夏天和冰天雪地的冬天,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尤其是夏天,高溫溼熱,酷暑難當,更使人心情煩躁,以至於一些詩詞歌賦中的描寫也常常令人感受到煩悶和窒息,所以,相對春天來說,讚美夏天的詩詞就少得可憐。但是,北宋詩人蘇舜欽的一首關於夏天的詩,卻令人耳目一新,詩中描繪出一派清幽的世界,給人以清風拂面之感,在夏天讀來別有一番清爽之意。
  • 當消暑美食遇上絕美古詩詞
    此時如果能吃一些清涼開胃的美食,再喝上一杯飲品,實在是沁人心脾,爽口消暑。事實上在古代,這是很多人喜愛的消夏方式。無論是西瓜、荔枝、梅子,還是酒、茶、荷葉飯等,在熱浪翻滾的時節怡然自得地品上,頓覺身心涼爽無比。尤其是文人墨客,更是將品味這些消夏美食當作生活樂趣,寫進詩詞裡,閒情逸緻躍然紙上。
  • 夏日享清涼
    炎炎夏日裡,水邊、林間、花叢……都能看到人們消暑納涼的身影。人們在享受夏日快樂的同時,也能體會到絲絲清涼。 這是7月28日,一名女子騎車經過奧地利維也納一處廣場的噴水設施。新華社發(艾哈邁德·哈拉比薩斯攝)炎炎夏日裡,水邊、林間、花叢……都能看到人們消暑納涼的身影。人們在享受夏日快樂的同時,也能體會到絲絲清涼。
  • 清涼在泰州|舌尖上的靖江消暑美食,看完直降5℃!
    炎炎夏日,驕陽似火面對這連日難熬的高溫天氣一熱,對食物的挑剔度就達到了Max等級吃點消暑的食物,是個高效的治癒良方夏天的馬洲大地美食從不孤獨今天就和大家說道說道泰州靖江的家常消暑美食大家來瞅一瞅自己吃過幾道.
  • 炎炎夏日,烏龍茶加牛奶,敗火消暑,給你帶來清涼氣息
    夏天的時候,很多人都喜歡來上一杯冷飲,茶餘飯後,清涼又解膩。平時逛街的時候,也能看到各式各樣的冷飲店,店面裝修得非常精緻,裡面的飲品也是五花八門,看著就眼花繚亂,勾著人的饞蟲。炎炎夏日,烏龍茶加牛奶,敗火消暑,給你帶來清涼氣息。成本價大概只要8元,去店裡一般是20元的價位,不僅能在價錢上省不少,而且還非常健康。沒有添加劑,是不是非常划算呢?
  • 清涼飲料、冰鎮水果:客官,來一份宋朝人的消暑美食嗎?
    六月,南宋臨安府的市民們就已經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熱,他們額頭上的汗水就如同雨滴般不斷滴落。 但酷熱並沒有嚇退市民,他們頂著烈日,在集市上琳琅滿目的商品中尋找著夏日心儀的消暑美食。
  • 夏日消暑美食——興平漿水面
    炎炎夏日又來到了,在這驕陽似火炙烤大地的冒火的天氣裡,你是否昏昏欲睡,食欲不振?不是嗎?吃一頓飯就要流那麼多的汗,所以夏日的美食除了涼皮是大家的首選消暑美食外,大家別忘了還有一道夏日首選消暑美食――那就要數我們這兒的漿水面了。
  • 炎炎夏日,這裡卻很清涼!我們一起消暑、玩水、泡溫泉
    炎炎夏日來到你是否感到熱汗直流、工作疲憊?好想泡在水中感受夏日裡難得的清涼讓我帶你去玩水消暑吧○ 圖片源自大眾點評其餘用餐時間朋友們也可駕車來此品嘗特色菜,或自尋附近美食。小編查閱了資料,總結了夏日泡溫泉的好處:/夏日泡溫泉益處/1、解暑降溫夏天,人心特別容易浮躁。當人浸泡溫泉後,毛孔全都張開,體內的熱量就能得到釋放,這樣便可消除身體的燥熱,治標治本。
  • 「消暑圖」裡飲清涼
    某一天,他穿著薄衣服,搖著短扇子,斜躺在床上,居然在炎炎白日之下睡著了,並且做得大夢一場,愜意非常。夢醒之後,周紫芝才知道睡夢當中曾經雨急風驟,快意消暑。隨即感嘆道怪不得睡得如此深沉。於是,便詩興大起,提筆寫下一首「消夏詩」——《減字木蘭花·雨中熟睡》:「快風消暑。門近雨邊梅子樹。晝夢騰騰。急雨聲中喚不醒。輕衫短箑。林下日長聊散發。無計醫貧,長作雲山高臥人。」
  • 夏日享清涼「組圖」
    炎炎夏日裡,水邊、林間、花叢……都能看到人們消暑納涼的身影。人們在享受夏日快樂的同時,也能體會到絲絲清涼。 這是7月28日,一名女子騎車經過奧地利維也納一處廣場的噴水設施。新華社記者 郭晨 攝炎炎夏日裡,水邊、林間、花叢……都能看到人們消暑納涼的身影。人們在享受夏日快樂的同時,也能體會到絲絲清涼。
  • 福建十六道消暑小食,讓你清涼一夏!
    有在福建只要吃這些清涼消暑的小食立馬就能讓你火氣下掉一半 閩中地區 福州·藕膏晶瑩剔透 入口即化藕膏是老福州們夏日必吃的一道甜點。花生湯是福建地區的一道傳統甜品,在福州也十分常見。花生仁酥爛不碎,入口即化,湯色乳白,甘甜爽口,清甜爽口,滋補潤肺。炎炎夏日裡來一碗冰鎮的花生湯,一身的燥熱的消散了。
  • 李白在夏日寫下的一首詩,短短四句,清涼至極,千年來也未被超越
    李白的一首詩,就自己在夏天享受清涼一刻時的喜悅心情表達了出來,李白僅用了短短20字就真實、貼切地描寫出古人夏日生活的場景,生動地展現了夏日山中和山中夏日的景象。很少有詩人能在炎熱的天氣中寫出如此灑脫詩句的。今天小赫赫為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就是《夏日山中》: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 還有哪些清涼解暑的夏日美食
    燒仙草和仙草凍做我們夏日冷飲的一大選擇,它們深受到普羅大眾尤其是年輕人的喜愛。那麼,燒仙草和仙草凍有什麼區別?還有哪些清涼解暑的夏日美食?接下來就一一為大家介紹。一、燒仙草和仙草凍有什麼區別其實燒仙草和仙草凍的區別並不大,燒仙草屬於福建閩南地區的傳統美食,而且是仙草凍也同產此地。不同之處在於,燒仙草的歷史更為悠久,真正正宗的燒仙草有古法製作,使用仙草乾熬煮而成,清涼解暑,美容養顏。而仙草凍則是使用仙草粉做成的,我們如今在奶茶店中添加的仙草就是仙草凍。
  • 炎炎夏日,海南人解暑佳品「椰奶清補涼」,清熱消暑,你吃過嗎?
    炎炎夏日,在海南的大街小巷,隨處都有椰奶清補涼的身影,光聽這個名字就感覺到一抹清涼掠過。來自海南的椰奶清補涼,是一種椰汁做基礎的小糖水,搭配豆類和Q彈配料,椰香濃鬱,清甜不膩。每次去海南旅遊的時候,當聽到有清補涼可以吃的時候,二話沒說就衝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