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顯示: 2016年中國電商市場交易規模突破22萬億元,網上零售5.16萬億元,為世界上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
似乎只是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中國的電子商務就以勢不可擋的臺式進入發展的黃金階段。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中國網民數量達到7.31億,手機網民6.95億,網際網路普及率53.20%;中國網購用戶規模達4.67億,手機支付用戶4.69億人;2016年,中國企業在線採購和在線銷售的比例分別為54.3%和54.7%,利用網際網路開展營銷推廣活動的企業比例為61.3%,網際網路與傳統行業的深度滲透,重構了企業的邊界。
電子商務=網際網路+商務活動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七個階段
一、苗木電商的實踐與問題
目前,全國苗圃面積約2000萬畝,苗木年銷售額1300億元,苗農175萬戶,園林工程年市場容量3000億左右,施工企業5萬餘家。
2014年,東方苗聯網、廣州苗易網和成都苗交所的先後上線,姍姍來遲的苗木電商終於邁開了第一步。當年3月21日,東方苗聯網通過線上報價下單、線下操作,完成價值20萬的銀杏第一單交易,開啟了苗木電商的處女航。因此業內把2014年當做「苗木電商元年」。
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至2016年12月底,全國網站數為482萬個。花木網站較大的有200多個,多為信息平臺而非交易平臺,實現苗木網上交易的不多。苗木電商企業有:苗聯網-苗易網-愛淘苗-匯農天下-苗多多-花木大世界-園易網-成都花木交易所等。
對供應方來說:
(1)電商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苗農/苗企成本;
(2)電商平臺幫助苗農/苗企拓展銷售渠道;
(3)電商助推苗木品種優勝劣汰,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
對需求方來說:
(1)電商方便用戶全面了解苗木產品信息;
(2)電商為企業提供更多市場和產品選擇;
(3)電商使苗木價格透明化,有效降低用戶採購成本。
1、苗木電商實踐與探索
苗易網:首創二維碼樹牌;首創苗木行業微信營銷系統。
匯農天下:園林行業綜合性服務平臺—發布精準信息;提供擔保交易;推出「金牌代購+苗幫幫」;整合物流配送等。
愛淘苗:兼有電腦版和手機客戶端; 解決信息流和資金流融合;交易大數據分析。
苗多多:國內首家網際網路苗木單品交易服務平臺—卡位-地推-做單品;數據更準確,更有利於交易。
成都花木交易所:全國首家花木類商品電子交易平臺—掛牌交易、競價交易、現貨交易。
幾年的實踐,苗木電商取得了一些進步,也嘗試建立能落地,可操作性強的苗木電商商業模式:如差異化平臺搭建,移動端手機APP開發應用,建立線上線下聯動的O2O及社交等。 但同時苗木電商與成熟的工業產品和快消品電商相比,差距巨大,突出表現在:流量-交易量太少;物流配送不夠流暢成熟;缺乏苗木大數據整合,並且苗木電商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中,也沒有得到大的資本青睞。
2、苗木電商運行情況
全國有代表性的苗木電商平臺2016年運行情況:
深圳愛淘苗:平臺交易與苗木大數據(實際交易為準)分析,2016年交易額達到1.5億。
江蘇匯農天下:苗木與園藝資材、農資綜合運營服務商,實行線上平臺與產區市場實體體驗店相結合,在苗木主產區設立並運營實體體驗店十多家。
湖南苗多多:苗木單品卡位和地推,逐累推進,積累了香樟、桂花等幾十個單品數據,並整合交易。
如皋花木大世界:線上平臺與花木市場結合的運營模式,2016年線上交易額3000多萬。
襄陽華中林苗商城:線上平臺與華中苗木市場結合,實行線上下單,線下交易模式,2016年交易額1200多萬,現在每月平均交易150多萬。
成都花木交易所:花木交易所掛牌,線上交易與現場拍賣相結合,2016年交易額超過8億。
沭陽花木電商:苗農利用淘寶平臺網上銷售苗木產品,2016年線上花木交易額30億。在沭陽3萬餘家網商中,約有80%花卉苗木類商品銷售,佔淘寶花卉苗木銷售的40%。
3、苗木電商實踐中的幾個問題
園林苗木電子商務隨著「網際網路+」的大潮一路前行,但圉於產業本身的特點,走得很艱難。正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主要表現在——
(1)苗木電商平臺流量太少,交易額太小,交易中心、客戶中心、渠道中心遠未形成,尤其是純粹的苗木電子商務交易量非常小,與重量級電商平臺和工業產品動輒數十億、上百億的交易量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2)苗木供需信息不對稱,產品數據碎片化,難以形成可交易資源信息和具有商業價值的大數據(線下苗木信息數據採集面廣、量大,涵蓋率低,動態維護更新難度大);
(3)苗木電商技術開發不足,線上操作較繁瑣(如籤訂合同),線下物流配送滯後;
(4)產品驗收標準和爭議解決無法可依,規則體系未建立;
(5)第三方支付等金融服務尚不成熟和便利(缺乏如支付寶-餘額寶-微信支付等工具);
(6)苗圃看貨、現金買賣的傳統交易方式,全國幾十萬苗木經紀人購銷操作,對苗木電商的發展形成一定的制約。
4、苗木電商的「短板」
(1)苗木作為農業產品,以千家萬戶的個體種植為主,由企業規模化種植、工業化生產的大型苗圃比重小,標準化、商品化程度低;
(2)苗木以地栽為主,起挖裝卸都易造成損傷,從苗圃到工地難以保持原狀,產品包裝要求特殊,操作難度大;
(3)不同地區、季節、工程項目對苗木規格、樹形、品質、包裝的要求迥異;
(4)物流方式單一,只能汽車運輸,無專用物流,不能進行倉儲和中轉,不能用流水線分揀;
(5)發貨時效性強,在途時間短,從起苗到工地一般控制在一天之內(晚發朝至);
(6)苗木質量和包裝無統一標準,沒有權威機構評估認定,工地驗收易產生糾紛,且調劑和退換貨困難;
(7)一車苗貨值從幾千元到數十萬元,現金和無發票的交易現象普遍,缺乏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和金融服務;
(8)供求信息與報價混亂,可信度低,可操作資料庫遠未建立。
「這一道道門檻似乎都是為專為阻礙苗木電商發展設置的。」,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與多年來大家討論的產業升級途徑不謀而合。建立和健全苗木產銷法規;由大企業或行業協會牽頭主持制定苗木商品標準、驗收標準和糾紛處理規則;建立誠信體系;建立第三方支付平臺;苗圃實行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精品化、容器化、機械化生產;建立自有物流+現代物流系統等措施,提高苗木的商品率和優品率。以上工作不但必須要做,而且任重道遠。
二、苗木電商的前景與趨勢
網際網路時代,「要麼電子商務,要麼無商可務!」
商務部、發改委等發布的《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確立了2020年電子商務交易額40萬億元、網絡零售總額10萬億元和相關從業者5000萬人三個發展指標。目前,苗木年銷售額1300多億,未來3-5年將達到3000-5000億,園藝資材和園林小品市場容量有3000億,農資和農業機械市場25000億,園林苗木電商空間巨大,前景廣闊!
農資市場與產業結構
1、苗木電商發展趨勢與商業生態構建
(1)標準化生產:苗木參數標準化、產品包裝標準化、操作流程標準化;
(2)現代物流運輸:運輸網絡搭建、專業的運輸服務(智慧物流)、制定苗木運輸規程;
(3)網際網路+物聯網:豐富產品展示、簡化交易流程、提升交易質量、滲透產銷環節 ;
(4)金融服務體系:支付安全便捷、用戶滿意度與舒適度;
2、苗木電商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如果拒絕電子商務,或許拒絕的就是整個未來。」 電子商務是當今及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傳統苗木行業,「觸電」也是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園林苗木產業要藉助網際網路和電商平臺,突破傳統落後的產銷方式,促進產業的轉型提升。
(1)苗木電商未來形式「五網融合」
苗木資源網、銷售配送網、新品交易網、設計師共享網、金融服務網,「五網融合」重構園林苗木產業鏈和苗木網際網路商業生態系統。打造有價值的園林苗木生意人圈子,保證平臺上信息、數據、商品、人脈的真實可靠!
(2)電商變革進入「深水區」「新零售」或將開闢全新業態
新零售之新,在於對渠道邊界的認知顛覆,將線下+線上+物流整合起來,技術變革核心主要是將消費、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智能技術相結合,誕生出新的業務模式。傳統零售不斷擁抱線上,電商平臺不斷融入線下,最終實現新零售去庫存,加速商品社會化流通的進程。
(3)苗木電商發展趨勢
我國苗木電商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苗木行業電商之路步履蹣跚,但苗木產品網商化乃是一種必然趨勢。除了解決以上提到的苗木產業本身存在的問題,苗木與電商如何「無縫」對接至關重要,電子商務最核心的內容是商務,電子只是一種媒介和形式。苗木電商交易平臺的成熟運行,還需要行業及各有關方面做出不懈努力。因此,苗木產業建立完整的電子商務系統和成熟的商業生態尚需時日,任重道遠。
「網商」時代,苗木電子商務需規則定製、誠信護航,資源整合,融通和處理好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中的各個環節,為客戶創造價值,把電子商務做成電子服務,才能健康運行和發展。
推薦閱讀:
2016年苗木產銷形勢分析與2017年苗木產銷形勢展望
苗木產業只有,方能突出重圍,化繭成蝶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苗木產業供給側改革與創新發展
【眾說】設計系列2:從園林行業發展趨勢看苗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