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響原創 · 作者|王舷歌
「一般的產品,生命周期在五年後就會有點老化和過時。」這是映客創始人奉佑生曾在採訪中表達的判斷。
事實上這並不是一句主觀判斷,潮起潮落中的許多產品都應驗了「五年之癢」——誕生於2009年的新浪微博,在2013、2014年遭遇重大危機;一代經典iPhone 6發布於2014年,走完5年生命周期之後終於在2019年停產。
如今,2015年上線的映客也迎來了其產品生命的第五年,經歷了千播大戰、各種風起雲湧,映客是偏安一隅、走向老化與過時?還是伺機而動,堅守價值並謀求創新?
從剛剛發布的財報數據來看,映客前路高遠:截至2019年12月31日,映客全年月平均活躍用戶達2981萬,較2018年月平均活躍用戶2549萬,同比增長17%。2020年春節期間,映客直播的日活、開播人數、停留時長等各維度數據均有40%以上漲幅。
而映客2015年成立當年就已實現盈利,至2019年已連續5年盈利。這也為映客的堅守與創新撐足了底氣。
直播業務基本盤
我們不妨先看看映客的財報。
報告顯示,公司2019年全年取得營業收入32.6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5.3%;全年經調整淨利潤為7146.2萬元人民幣,淨利潤率為2.2%。
公司在確立了互動娛樂+社交的主要戰略方向後,映客在2019年下半年業績呈現明顯回暖的態勢。公司下半年取得營業收入17.8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9%,相比上半年環比增長20%。
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全年總營收32.69億元,經調整後淨利潤7146萬元,實現全年盈利。
除收入以外,映客在2019年下半年通過積極的調整後,盈利能力也體現了改善。公司在2019年下半年取得經調整淨利潤8237.9萬元人民幣,明顯好於上半年虧損1091.7萬元人民幣。
另外,映客的現金流很充沛。截止2019年末,公司包含現金及投資理財在內的可使用現金儲備超過29億元人民幣,而這也使得公司在未來的產品及技術開發中擁有充沛的資源進行投入。
具體到業務層面,截至2019年12月31日,映客全年月平均活躍用戶達2981萬,較2018年月平均活躍用戶2549萬,同比增長17%。
這一增長來之不易。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9年Q2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淨減200萬,當網際網路流量見頂,各行業頭部應用零甚至負增長的時代,映客用戶數據的表現,顯然要優於市場平均水平。
而在堅守著「直播第一股」直播第一戰線的同時,映客也在產品層面積極創新,這使得這款5歲的App獲得新生。
財報中歸納了以下圍繞映客App的創新玩法與內容:
大型選秀賽事「櫻花女生」與「映客先生」通過內容聚合、結構調整,全面升級為「527年度盛 典」,成為平臺經典IP;多房間直播綜藝《今夜誰當紅》匯集平臺頂級流量、打造全新互動體驗,引領行業「雲派對」潮流。推出潮流廠牌計劃,自創直播廠牌——「映Live」,形成更完整的節目矩陣。一直以來,直播平臺同質化、工具化是整個行業的弊病。如何避免平臺成為管道,核心要素還是要圍繞平臺調性打造更加豐富多樣的內容與氛圍,從而形成真正的用戶粘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疫情發生以來,每個網民每天花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時長比年初增加了21.5%。基於直播+場景的模式,「直播」迎來新的風口。移動網際網路從萬物皆可社交的時代,進入到萬物皆可直播的時代。
比如由於學校、線下培訓機構停課,上千萬學生在家無處上課,在線課堂直播成為各大平臺重點爭奪的場景;再比如,除了各類網絡紅人外,國家博物館、知名酒吧等線下主體為網民提供線上逛博物館、雲蹦迪直播,吸引了大批年輕用戶參與,高線城市用戶參與雲蹦迪的比例也偏高。
直播破圈加速進行,賽道價值顯現。
奉佑生認為,目前「直播已經超過電影市場的營收規模,未來會成長到『電影+視頻網站+電視臺』市場的體量,足以比肩遊戲。從常見的泛娛樂化直播到新型的電商直播,這裡面有很多機會。」
尋找新增長曲線
儘管映客在直播主業上表現穩定,但不得不承認近年來,短視頻的迅速發展不斷爭奪用戶碎片化時間,並基於自身業務規劃開始布局直播。目前為止,抖音、快手以及二次元彈幕網站嗶哩嗶哩等,均有涉足直播。在此背景下,盈利模式較為單一的直播平臺必須謀求業務多元化,從而激發自身活力。
而事實上,在主業穩定的同時,很多偉大的公司都會布局新增長曲線並且激發創新機制,基於已有的業務開拓全新天地。例如Netflix在主業DVD郵寄業務如日中天時,果斷布局了流媒體業務;例如聯想在PC業務全球第一的情況下,提前準備了數據中心業務集團,讓其在經歷了一段時間利潤陣痛之後重回增長軌道;例如騰訊也在toC遊戲等業務穩定吸金的時候各種布局產業網際網路。
映客的第二曲線在哪兒?毫無疑問,互娛、社交是映客持續打開想像空間的新方向。具體來說,映客的價值想像空間落在了Z世代興趣社交產品「積目」和戀愛交友產品「對緣」身上。
創始之時,積目沒有把大量預算投入到用戶獲取上。冷啟動階段,積目通過線下活動獲取了第一批用戶,這批用戶主要來自各種小眾文化圈子,嘻哈、滑板、二次元等。這也讓積目天然擁有年輕的粘性用戶。
2019年10月,映客完成對Z世代興趣社交產品積目的全資收購。根據當時映客的公告,積目App的用戶年齡以95後(Z世代)為主,佔比接近80%,用戶分布以中國一二線城市為主,用戶性別比例相對均衡。
可以看到,積目與映客的用戶重合度較低,彼此具有較強的互補效應,追求潮流、熱衷分享與社交、願意為高品質生活方式付費的年輕群體為映客提供增長動力。同時,積目也補強了映客互動娛樂生態的社交屬性,建立內生流量體系,為映客打造年輕用戶在線社交+娛樂的生態閉環建立基礎。
財報表示,收購完成後,集團藉助現有的研發實力和營銷資源,已推動積目APP完成多方面的升級,比如技術底層架構升級;流量生態體系整合;匹配策略優化以及全新社區版塊等。
而映客方面透露,集團已經於2019年底開始推動積目APP商業化模式驗證。
映客的另一款創新產品則是戀愛交友產品「對緣」。短短半年時間,對緣便獲得用戶規模化增長,創造出月均收入近萬元的線上紅娘這一新興職業。
而這款產品的「雲相親」模式大受用戶歡迎,尤其在春節期間迎來了爆發,活躍人數暴漲300%,共促成二百餘萬場線上視頻相親,累計在線相親時長近百萬小時,下載量超過了老牌產品「伊對」1.5倍,活躍增長也超過了50%,與同類型產品的成長速度相比,提升了70%的效率。
據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傳統相親網站"百合網"的搜索熱度比去年春節同期下降45%,"世紀佳緣"則下降37%。與傳統的「一對一」或「一對多」相親模式相比,「對緣」創造性提出「嘉賓+紅娘」的形式。在相親中,由專業紅娘針對嘉賓的特點及實際情況,為兩人「量身定製」相親形式,引導雙方連麥互動、深入交流。其他用戶也可進房間觀看相親過程,為整場相親「出謀劃策」。這也使得對緣相親成功率較高。
必須要提的是,無論是「積目」還是「對緣」,這些新業務不是突發奇想,而是基於映客主業的延伸。
社交、戀愛及直播用戶群體的高度重合特徵,意味著映客可以藉助直播形態及內容的不斷創新,來獲取更高的商業化收益。比如,以直播+婚戀服務、會員或者其他增值類服務的直播變現,可以讓映客打開更多的資金收入閘門。
而「對緣」的成功還印證了映客創新方法論的正確性——映客搭建的音視頻產業中臺,能夠通過映客在音視頻互動領域積累的經驗,為其他產品在數據模型、音視頻技術、產品運營和流量生態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賦能,並結合實際情況提供高度耦合的定製服務,助力相關業務快速成長。
半年報顯示,映客出現虧損的原因主要是創新產品的研發費用大幅增加,映客上半年研發開支1.53億元,同比去年的8522萬元增加了80%。而在年報中,映客耗費財力物力搭建的音視頻產業中臺正在逐漸發揮自己的作用。
總結起來,映客的創新訣竅在於對商業模式已得到驗證的產品會繼續加大投入,提升運營效率。進一步鞏固提升各產品在細分市場及行業中的地位,提高產品覆蓋面及滲透率,發揮規模效益,實現收入與用戶體量的持續增長,為集團提供穩健的現金流。同時圍繞用戶需求進行細化切分,挖掘新的市場機會。持續豐富產品矩陣,多元化的產品組合,對市場的新需求作出快速反應,孵化新產品,豐富商業模式,帶來新空間。
受新業務驅動,映客集團2019年下半年收入迅速提升,很快扭轉了上半年微虧的局面。而這也得益於此前的創新產品投入開始收穫商業回報。目前多個音視頻產品在商業模式上得到驗證、用戶規模迅速增長,形成集團收入新的增長點。
而就在去年10月,映客將原來的直播購和戶外頻道升級為嗨購頻道。今年3月,嗨購頻道接入有贊系統。這樣的布局提前猜中了當下直播電商的風口。
映客發力創新的決心可見一斑。
映客App
2016年,平均三天就有一家直播平臺成立,映客依靠對用戶的精準把握,對產品執著的「大力出奇蹟」,從千播大戰中脫穎而出。
如今,直播行業洗牌,新的機遇期到來,5G直播、互娛、社交都將迎來系統性增長。站在諸多大賽道的交叉點上,映客來到了一個關鍵階段。
就像網易換擋之後才提速,京東割肉布局物流終獲益,映客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加大研發投入,進行多產品的布局,在2019年上半年出現了短暫的虧損之後在2019年下半年,映客業務獲得大幅增長,形成最終業績的反轉,年報還是以盈利報收。
戰略定力與對未來機會的準確判斷,堅守價值與布局創新,這是每一個上升期企業都要面對的難題,而映客已經給出了答案。
作者: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