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設計大敗曹操,還創造一個成語,至今為人所用

2020-12-24 古今風雲錄

蜀漢五虎上將趙雲,最為人所熟知的戰役是長坂坡之戰。百萬曹軍中,單騎救幼主,七進七出,斬殺50多員大將,如入無人之境。堪稱三國時代最耀眼的一戰!如果說長坂坡之戰,主要是展示了趙雲的勇猛無敵,那麼,後來發生的一場戰役,則不光展示了趙雲的「勇」,更展示了趙雲的「智」。

公元219年,漢中之戰到了最激烈的時候,雙方打得難分難解,當時曹操運了大批糧草到前線,黃忠與趙雲知道後,決定趁著夜色去燒毀它,於是商議好,由黃忠帶人去燒糧,得手後則按時返回,如果到時沒來,那麼趙雲再去接應。

到了約定時間,趙雲見黃忠還沒來,猜想黃忠可能遇到麻煩了,於是馬上帶領部分士兵趕去曹營,遠遠的就聽到陣陣廝殺聲,原來是黃忠中了曹操的埋伏,此時,正被曹操大軍圍困著,好個趙雲,毫不膽怯,大吼一聲「常山趙子龍來也!」帶領幾十個蜀兵就衝進了鐵桶般的魏軍陣中。黃忠見趙雲來救,也頓時精神大振,越殺越勇,很快,趙雲和黃忠就殺出了重圍。

曹操見趙雲和黃忠人少,於是命令大部隊追擊,當趙雲他們退回蜀軍營地後,趙雲的副將張翼見趙雲已退回營中,不遠處,曹操的追兵正在殺過來,便準備關閉營門死守。這時,趙雲卻下命令道,「大開營門,偃旗息鼓」,然後叫所有弓弩手埋伏在兩側,自己則單槍匹馬立於門口,以迎曹操。趙云為何這樣做呢,因為趙雲知道,憑自己營中這點士兵,是不可能抵擋得住曹操數萬大軍的,所以只能智取,不能硬拼。

曹操見趙雲單槍匹馬一個人,身後的營門大開著,旗子都倒在地上,也沒有聽到戰鼓的聲響,生性多疑的曹操認為,蜀軍營中肯定有埋伏,於是下令退軍,誰知,曹操大軍剛剛一後退,趙雲突然下令弓弩手萬箭齊發,自己帶著所有騎兵追殺曹操,而原本「偃旗息鼓」的蜀軍軍營,突然旌旗招展,鼓聲震天了。曹兵以為趙雲真的埋伏了大部隊在此,嚇得驚恐萬分,軍心大亂,紛紛奪路逃命,一時,被殺的,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

經過趙雲大敗曹操一戰,「偃旗息鼓」這個成語就流傳開來了,直到今天,還常常為人所用,只不過意義與以往有點不同了。

相關焦點

  • 趙雲擊敗曹操的這一戰役 誕生了一個流傳千古的成語 是什麼成語?
    可惜,劉備並沒有聽從趙雲這逆耳的話語。趙雲的確是一名忠貞不二、武藝高強的虎將,其實,趙雲還非常的有謀略,在一次趙雲與曹操作戰的戰役中,趙雲不僅用超高的謀略打敗了曹操,並且,趙雲的做法還造就了一個流傳至今的成語。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
  • 趙雲軍旅生涯巔峰之戰:偃旗息鼓擊退曹操,戰場究竟在哪裡
    此刻,劉封與孟達從米倉山殺來,不僅燒毀了曹軍在北山的糧草,還與趙雲一起夾擊曹操。曹軍大敗,丟棄的兵器無數。第二天,劉備與諸葛亮來到營寨,在詢問了作戰經過及當地地形後,對趙雲的表現驚嘆不已。劉備還當場將趙雲任命為虎威將軍。小說中提到的此次趙雲「偃旗息鼓」的故事,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也因此留下了一句成語:一身是膽。
  • 三國演義27:曹操和袁紹官渡之戰,曹操用幾句話讓袁紹大敗而歸
    在上一集中我們講到了,劉備、關羽、張飛和趙雲四人終於在古城相會,袁紹也決定出兵討伐曹操,並且還將自己的兒子們叫了過來一同徵戰。就在他的兒子們爭論誰要做先鋒的時候,袁紹則說道:「這個先鋒由我來當」,此話不僅讓自己做了先鋒,而且也避免了一場口舌之戰。之後袁紹率領了70萬大軍陳兵官渡,向蒼天歃血祭拜並且鼓舞士氣,與曹操一決勝負、決一死戰!
  • 此戰成就趙雲威名,甚至還留下兩個膾炙人口的成語,流傳千年
    此戰成就了劉備,亦成就了五虎將之一—趙雲,此戰,讓世人見識了趙雲的威武與智謀,此戰過後,更是流傳下兩個眾所周知的成語。在曹劉爭奪漢中之時,雙軍僵持不下,此時黃忠建議奪取曹操的糧草,以斷曹軍糧草,趙雲擔心黃忠此去有異,便與黃忠規定時間,再讓黃忠去奪取糧草,在規定時間之後,黃忠遲遲不歸,趙雲擔心不已,但是後方必須留有大軍防守。
  • 趙雲真實的軍事能力如何,這則成語故事答疑解惑
    忠過期不還,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云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逼,遂前突其陳,且鬥且卻。公軍敗,已複合,雲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 曹操創造一成語,人們也因此不再忌諱說死,至今老人還常掛嘴邊
    對於這一現象,曹操發明了一個成語,至此人們對於「死」這個詞也是不再忌諱,甚至至今,老人們都經常掛在嘴邊。我們熟悉的曹操,往往都是一代奸雄,是三國時期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但是曹操不僅有著這樣的身份,他更是一位傑出的詩人。曹操才華橫溢,是建安文化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 曹操最想得到的三位猛將:一個關羽一個趙雲,還有一個被自己殺了
    說實話,這一點讓曹操覺得不爽,我好吃好喝的伺候你,你始終還是要找別人。後來張遼勸他,說只要主公加倍對關羽好,他就有可能歸順。後來,關羽真的得知了劉備的下落,於是離開了曹營,曹操還帶著人追過,足見他對關羽的重視和愛惜。
  • 曹操一生最大的失誤,錯失了統一天下的機會,還變成了一個成語
    其實,赤壁之戰並不能夠成為天下三圍的主導原因,因為赤壁之戰後劉備所佔有的地盤也不過是荊襄一帶,他的西邊還有益州劉璋,劉璋的東北還有漢中的張魯,所以當時天下三分的局勢還不明朗。那麼是什麼造成天下三分的局面呢?其實是由於曹操的一次重大失誤,這個失誤在後世還成了一句成語。建安二十年(215年),赤壁之戰七年之後,曹操徵伐據守漢中的張魯。張魯自知實力有限,不是曹操的對手,就投降了曹操。
  • 3曹操發明了一個成語,把去天堂說的很夢幻,如今成了老年人口頭禪
    這個人是誰呢?接下來讓小編為你介紹吧!他是曹操,曹操使用了一個全新的成語去代替死亡換了一種非常委婉的說法,很多的老人家都敢說都喜歡說。其實曹操是一個非常有學問的人,他發明了很多的成語叫比如說我們經常聽到的望梅止渴。 那是曹操為了激勵那些口渴的士兵,快點進入戰鬥的狀態,就說他在馬上看到前方的一片梅子林裡面看到了很多的梅子,只要到達了梅子林就可以吃到新鮮的梅子解渴了。這就是曹操創下的經典成語之一。
  • 劉備,關羽,趙雲,曹操?真相有點懵人
    因為諸葛亮不僅有一個妻子,而且特別注重自己的名聲。如果他和情婦有外遇,他會不會不僅為劉備的好心感到遺憾,還會侮辱他的名譽?讓我們看看張飛,一個野蠻人。他的兩個女兒成了阿鬥的皇后。如果阿鬥真的是他的兒子,他會允許這種沒有人情的事情發生嗎?關羽暫時投降曹操時,甘夫人和糜夫人已被曹操俘虜。因此,在提出投案條件時,關羽說一定要用劉備的工資養活嫂子。
  • 該成語由曹操所創,廣泛招攬人才,其中一類諸葛亮不敢用
    該成語由曹操所創,急於招納人才,其中一類諸葛亮不敢用(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武帝紀》,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故事的主角是魏武帝曹操。這段記載的大意是:自古以來建國及中興的帝國,哪一個不是能夠得到有才能的人並與他們一起共同治理天下的?而其中的有些人甚至連閭巷都沒有出過,難道這只是帝王們僥倖碰到的嗎?不是,這是當政的人努力詢問的結果而已!當今天下尚未平定,這正是特別需要求賢的時刻。
  • 長坂坡之戰,曹操命令活捉趙雲,為何許褚張郃張遼樂進李典不敢上
    趙雲在此戰前,其實並不出眾,儘管他有很多的戰績,比如五六十回合戰平了河北名將文丑,一個回合斬殺了河北名將鞠義,一個回合刺殺了河北名將高覽,三十回合擊敗了河北名將,趙雲簡單是河北名將的剋星,趙雲還曾經三十回合戰平了許褚,一人獨戰許褚、李典、于禁三人的聯手全身而退,對於趙雲的武藝,其實曹營諸將也有所接觸和了解。
  • 「獨眼龍」夏侯惇,為什麼能兩次打敗武力高強的趙雲?原因很現實!
    「獨眼龍」夏侯惇,為什麼能兩次打敗武力高強的趙雲?原因很現實! 一句「吾乃常山趙子龍」,此語一出霸氣十足,曾令多少青春少年熱血澎湃。據《三國演義》中講,諸葛亮初出茅廬,剛剛投入劉備麾下,曹操便命夏侯惇為都督,于禁、李典、夏侯蘭、韓浩為副將,領兵十萬,前來消滅駐軍新野城的劉備勢力。
  • 武廟七十二將,有張飛和張遼卻沒有趙雲,只因趙雲戰績不如二張
    日後大名鼎鼎的趙雲,不在大唐天子欽定的武廟七十二將行列。《三國演義》裡的趙雲,在五虎上將中排名第三,僅次於關羽和張飛。趙子龍長坂坡單騎救主,在曹操83萬大軍之中殺進殺出,救出了幼主劉阿鬥。羅貫中還為趙雲創造出一系列戰績,比如古稀之年,力斬常德父子等等。姜子牙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 趙雲單挑呂布誰勝算更大?二人從未正面交戰,曹操一句話說出答案
    趙雲也是個非常勇猛的人,但是她兩個從來沒有交戰過,若是趙雲和呂布交戰,他們兩個會是誰贏呢?當時劉備第一次見到趙雲的時候,就說,大家都知道呂布非常勇猛,但是卻不知道趙雲比呂布還厲害。不過當時趙雲是公孫瓚很看重的猛士,當時的劉備勢力還非常弱小,他的手下除了張飛和關羽,就沒有別的可以拿出手的將士了。
  • 曹操首創一成語,指出袁紹致命缺陷,為官渡之勝奠定基礎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武帝紀》,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主人公是曹操。原文如下:是時袁紹既並公孫瓚,兼四州之地,眾十餘萬,將進軍攻許,諸將以為不可敵,公曰:「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秋八月,公進軍黎陽,使臧霸等入青州破齊、北海、東安,留于禁屯河上。九月,公還許,分兵守官渡。
  • 此成語是劉備所創,曹操聽完點點頭,頭號猛將卻破口大罵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呂布傳》,發生時間是在獻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年底,所牽涉的人物有三個,分別為劉備、曹操和呂布。布請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太祖頷之。布因指備曰:「是兒最叵信者。」於是縊殺布。布與宮、順等皆梟首送許。這段話的大意是:呂布說道:「綁的太緊了,稍微松一點吧。」曹操回答:「捆綁老虎不能不緊啊。」
  • 曹魏宗室十大名將,其中一人防守一流,一人成就了趙雲的威名
    曹操麾下大將主要有三個來源:一個是比如樂進李典于禁等一開始就跟隨以及後面陸陸續續投奔他的眾將,一個是歷次徵戰中歸順的大將比如張遼張郃徐晃等人,除了這兩個來源,還有一個就是今天要說到的曹魏宗室眾將,這其中包括曹氏和夏侯氏。
  • 長坂坡之戰,若不是張飛據水斷橋,趙雲、劉備有機會逃走嗎
    趙雲單槍匹馬面對百萬曹軍百萬大軍都沒能困住趙雲,正是因為趙雲的武藝高強,儘管趙雲懷中還抱著劉備的兒子阿鬥,但這絲毫不影響趙雲的武力發揮,從三國演義來看,趙雲就是這麼輕鬆逃走的,與張飛無關正史中的長坂坡之戰介紹得相當簡單,只知道劉備在當陽被曹操手下的五千虎豹騎追上,然後就是雙方激戰,劉備方只有數千士兵和十幾萬老百姓,曹操這一方是五千虎豹騎騎兵,最終結果是劉備大敗,士兵逃散,十幾萬百姓被曹操俘虜,連劉備的兩個女兒都被曹純俘虜了。
  • 劉秀創造了如此多的成語,被後人稱為「成語大王」
    漢光武帝劉秀是一個十分喜歡農業耕種的皇帝,他稱帝之後以柔術治理國家,並開創了東漢的「光武中興」,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而且,他恐怕也是中國歷史上創造成語最多的皇帝。劉秀的成語很多來自對大臣的勉勵以及對當時局勢的分析,從他所說的這些成語中,我們可以看出劉秀的才學和智慧。漢更始元年(23年)初,社會動蕩不堪,太子劉玄被立為天子,劉秀因為抗擊王莽屢立戰功,劉秀被劉玄封為「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