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雨季除了被寫在詩中的美好外,其餘大多是生活在此地的人才深有體會的潮溼、悶熱、懊糟.
但真的所有的雨季都如此不可期麼?如果你去問問雲南人,得到的回覆可能會是:雨季是上天對雲南人的獎賞、我們雲南人最幸福季節就是雨季.因為在雲南,雨季也就意味著菌子季的到來。複雜的地形地貌,多樣的森林類型、土壤種類以及得天獨厚的立體氣候條件,孕育了雲南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一到雨季,雲南的山頭就熱鬧了起來,經過雨水的滋養,森林中的土壤裡就會冒出雲南人的心頭好——野生菌。
圖片來源:《舌尖上的中國2》
若能親赴雲南當地品嘗自然是美事一樁,無奈假期總是那麼少,但婆近日就在吳江嘗到了由雲南來的廚師烹調的雲南當地野生菌佳餚。吳江賓館攜手昆明中維翠湖賓館的廚師團隊,將兩千多公裡外冒著「鮮」氣的美味呈現給吳江食客。
要說吃菌子,自然少不了位於「野生菌鄙視鏈」頂端的松茸(那些在「鄙視鏈」頂端的,大多都是些對生長環境要求高、數量較少、採摘不易、價格較貴、味道超讚的菌子),據說這個菌中大寶寶只在超過50年樹齡的松、杉樹根寄生,生長過程中的很多不確定因素都有可能使其夭折,名副其實的身嬌肉貴。越是好食材,越要忠於本味,「牛油香煎松茸」就是用簡單質樸的烹飪手法,搭配鹹鮮微辣的馬幫蘸水。第一口自然是什麼蘸料都不用,只嘗原味,松茸經過牛油的煎制後,本身特有的清香被進一步激發,細密肥厚的質地讓唇齒沉浸在唯有松茸能夠帶給你的舌尖享受中。
牛油香煎松茸
幹椒牛肝菌
青頭菌全身水分充盈,自帶「湧泉術」,炒制過程中會釋放出不少水分,形成較為豐富的芡汁。
金汁瓜球燴青頭菌
用百香果和雲南黃色樹番茄熬製湯底,入龍利魚片、酸筍和豆腐,最後撒上雲南大香菜,帶著濃鬱水果酸味和香氣。據云南大廚介紹,百香果在當地又被稱為「愛情果」,難怪,這酸甜辣的味道,倒也像極了愛情的滋味。
雞樅菌是婆在日常飲食中比較偏愛的一款菌,將雞樅用大廚從雲南帶來的蕉葉包裹住進行碳烤,既保證了雞樅的鮮嫩度沒有減損,又讓其吸收了蕉葉的香氣。總之,就是嫩!嫩!嫩!
蕉葉碳烤鮮雞樅
薄荷油淋牛乾巴
在吳江人請客吃飯的桌面上,魚是必不可少,滇味文化中,魚一樣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用吳江本地鱖魚+雲南當地做法,打造了「雞油菌焗鱖魚」。烹調過程中加入了脆皮燒肉,肉類的飽和脂肪發揮特有魔力,使魚肉變得更富香氣,最後再派雞油菌使出「增鮮術」,口味以鮮辣為主。婆在十一假期的家宴上再次遇上這道菜,家人們對這道新菜認可度很高。
雞油菌焗鱖魚
乳餅是用山羊奶製成的雲南特色美食,有中式奶酪之稱,為了讓吳江食客更容易接受此款美味,廚師團隊將乳餅中間夾上椰絲,拖上面糊炸酥,製成「酥皮椰香乳餅」,既減弱了乳餅的奶腥味,又豐富了乳餅的口感層次。
有青皺皮椒和宣武火腿加持的「牛肝菌燜飯」入口椒香四溢,帶著微微辣意,香而不膩。
牛肝菌燜飯
從大山深處千辛萬苦尋來的菌子才是人間至味,吳江賓館×翠湖賓館,兩家老牌賓館的合作將雲南人心尖兒上的那份愛帶到了吳江,並參考吳江當地飲食口味,對辣度稍作調整,喜歡吃菌子的食客們可以把省下的機票錢用來在家門口好好吃頓菌。
文 | 飯婆
圖 | 飯婆
編輯 | 飯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