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泥山藥糕,傳統糕點比保健品健康一百倍!

2021-03-04 中國中藥雜誌

每年的深秋時節,我都要重感冒一場,秋天的雨,總是來得那麼急,氣溫也是忽高忽低,變幻莫測。

深秋季節,一場秋雨一場涼,逐漸逼退了燥熱,身處東北偏北的地方的吉林,更是夜晚氣溫逼至零度。

在室內就算穿著羽絨馬甲還是不幸的躺著中箭,再次被感冒侵襲。

頭痛鼻塞讓原本就有些挑食的我,這下更是不愛吃飯,接連下了兩天的暴雨,陰沉沉的天氣,讓我的心情也跟著天氣一樣,無精打採的去上班工作,晚上回到家,就看見我媽翻箱倒櫃地找著東西。

我媽看到我回來了,急忙問道:「你有沒有看到咱家的做糕點的模具?」

我連忙放下手裡的拎包詢問道:「找模具做什麼?」

「你忘了你媽可是個虔誠的紅樓迷,我昨天翻書時,猛地想起來你每年這時候都要吃的一個垂涎欲滴的美食。」她衝著我得意道。

我看著茶几上倒扣著的《紅樓夢》,一旁夾著書籤的《美食做法大全》拿起來一看,瞬間就感受到母愛的偉大。

因為這道棗泥山藥糕,看起來雖然很簡單,做起來卻需要時間和耐心。

但不得不說,棗泥山藥糕的口感卻是極佳,連平常不怎麼愛吃大棗的我,因為這款糕點,卻愛上了大棗的味道。

 

這道養生糕點,出自《紅樓夢》第11回。書中寫到:出身寒門的秦可卿嫁入賈府之後,好強的心性和環境的壓力,讓她的身體日漸衰弱。而為了幫助秦可卿恢復身體,賈母專門派人送去「棗泥山藥糕」。秦可卿正在病中,王熙鳳前去探望。秦可卿說:「昨日老太太賞的那棗泥餡的山藥糕,我倒吃了兩塊,倒像克化得動似的。」鳳姐兒答道:「明日再給你送來。」

對於一個幾天水米不進、不思飲食的人而言,清甜爽口的棗泥山藥糕的確還能讓人提起胃口。

棗泥山藥糕的味道清香甜美,易於消化吸收,紅棗可以補血行氣、滋頤潤顏,山藥可以健脾益氣、補而不膩,對於體弱多病的秦可卿而言,是不錯的滋補佳品。

中醫所說的甘味食物中,首推就是大棗和山藥。

山藥味甘,性質平和無毒,能健脾益氣、強壯肌肉,適用於身體虛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久痢洩瀉等脾胃功能不好的人群。

紅棗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養血安神,民間有「一日食三棗,終身不顯老」之說。

山藥是補氣佳品,增加人體免疫,棗泥山藥合二為一,人就會氣血旺盛,即使年紀大了,依然可以延緩衰老的腳步,留住健康和美麗。

最喜歡吃冷藏後的棗泥山藥糕,但是寒冷的深秋還是熱吃更好。

 

只見在廚房裡忙活的老媽,將紅棗和鐵棍山藥用熱水泡了一會,去核,切成小塊,把山藥去皮切段,一起放進高壓鍋裡蒸半個小時。

再把蒸熟的山藥壓成泥,添加奶粉,煉乳拌勻,如果不喜歡奶香味,也可以淋入適量的糖桂花,以增加糕點的香味。

紅棗過篩去皮,壓成棗泥。

糯米粉放入鍋裡炒熟,也可以放微波爐叮兩分鐘,手上沾上少許糯米粉,取部分山藥泥按成片狀,中間包上棗泥,她還特意多按了幾下收口處,就是為了不露出裡面的棗泥。

 

模具上撒點熟糯米粉,將包好的山藥球放進模具裡,按壓成型,倒扣出模即可。

我媽知道我最喜歡甜食,尤為喜愛奶香味的甜食,所以她將原本在鐵棍山藥壓成泥時添加的糖改為奶粉和煉乳,增添了一股奶香味,加上山藥獨特的香味,棗泥的香甜細滑,讓這款糕點入口即融,味道悠長。而且連續食用後養生效果也明顯。

 

山藥是一種很常見的食材,含有大量的澱粉和維生素、蛋白質、胺基酸,可以幫助胃腸消化吸收,促進腸蠕動,預防和緩解便秘。

當然,除了棗泥山藥糕,還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自己創作出更多的口味,最簡單的總結就是:

山藥蒸熟去皮壓成泥,放入你喜歡的搭配,花瓣、果泥都可以,放入模具裡壓出你想要的形狀。

最後再做些裝飾就大功告成啦!

這麼簡單的棗泥山藥糕有沒有垂涎欲滴的感覺呢,反正我是帶著濃濃的母愛,在她殷切的目光下又一次吃撐了。

<END>

本文由我刊原創徵稿發表,商業轉載請與我刊聯繫授權事宜。授權及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tcmrun,歡迎廣大讀者原創投稿。本微信平臺長期徵稿,徵稿郵箱cjcmmxinmeiti@126.com,稿酬豐厚,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相關焦點

  • 試試用它做棗泥山藥糕吧!
    圖片來源:電視劇《甄嬛傳》截圖沒錯~就是棗泥山藥糕!說到這款中式糕點,絕對是古裝影視劇裡的「網紅」糕點,不光在《甄嬛傳》裡出現,電視劇《紅樓夢》中也有它的身影。那你知道它為何這麼受寵愛麼?其實棗泥山藥糕是藥食同源的典範。山藥能夠健脾益氣,紅棗可以安神補血,比較適合脾胃虛弱的人吃。而且口感綿密,老人和孩子都可以放心吃,也是一款四季都適合吃的糕點。今天小L就把這道棗泥山藥糕的做法分享給大家簡單易學,0難度!
  • 紅樓夢裡的棗泥山藥糕,誰解其中味?獨有聰明的秦可卿能領悟
    秦可卿當時已病入膏肓,一個吃什麼都沒有胃口的人,居然說棗泥山藥糕「克化得動」(克化,就是能消化吸收的意思。)除了可以想見棗泥山藥糕的美味外,她說此話的深意很多讀者就沒看懂了。秦可卿這段大有深意的話,想必只有老祖宗能聽懂,而老祖宗為何送給她棗泥山藥糕,其中暗藏的玄機也只有聰明的秦可卿能領悟到。
  • 東園載酒西園醉,今有棗泥入藥糕,江南仲夏天,杏仁豆腐甜
    昨日老太太賞的那棗泥餡的山藥糕,我倒吃了兩塊,倒象克化的動似的。」熙君發現大家在夏天都很喜歡甜點,今兒咱們就來嘗嘗紅樓夢裡兩道經典的點心。中國古代傳統的宮廷糕點無一不是精緻味美的,為了滿足王公大臣挑剔的味蕾,御廚們可謂是下足了功夫,今兒要介紹的杏仁豆腐和棗泥山藥糕便是宮廷御宴上的常客。
  • 今日甜點食譜推薦:法式水果撻、椰林風情奶凍糕、棗泥山藥糕
    椰林風情奶凍糕材料:奶油500克,椰漿100克,雞蛋2個,白巧克力10克,朗姆酒20毫升,綿白糖100克。棗泥山藥糕材料:糯米粉500克,紅棗300克,山藥150克,澄面100克,白糖200克,熟豬油150克。
  • 紅樓美食:棗泥餡山藥糕,手把手教你製作,冬天滋陰潤燥就靠它了
    昨日老太太賞的那棗泥餡的山藥糕,我倒吃了兩塊,倒象克化的動似的。」鳳姐兒答道:「明日再給你送來。」這個糕雖然食材簡單,但是吃起來清香甜美,不膩口,而且有助於消化吸收,紅棗有助補血、山藥有助健脾,二者的結合,可是不錯的滋補佳品。特別是在秋冬季,多吃些山藥既營養,還能助於滋陰潤燥。
  • 蘇州棗泥拉糕,代表蘇菜進駐上海世博園,這款蘇式糕點打動你了嗎
    美味的蘇州棗泥拉糕,代表蘇菜進駐上海世博園,這款蘇式糕點打動你了嗎,棗泥拉糕是江蘇蘇州冬春季具有民族風味的糕點小吃,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蘇式糕點。這款糕點主要用糯米粉做成,做好的糕點小心盛入碟子裡面,吃的時候用筷子將糕點挑起,再輕輕地拉開,所以叫做棗泥拉糕。在以前條件較差的時候,棗泥拉糕是只有在冬季才會做的,因為棗泥拉糕形狀呈菱形,一旦蒸過了,就沒有辦法定形了,不過現在時代發展迅速,條件優越,棗泥拉糕只要想吃就可以吃到了。
  • 糕餅入味尚需餡,糕餅的美味餡是糕點的靈魂
    兒時最美糕餅記憶是棗泥酥、山楂鍋盔、京八件...一口下去,皮酥餡糯,沁心味肺。糕餅中餡乃糕點靈魂也,與皮入味厚、與酥入味香,兼容相融 美味點心。>△雲腿△鹹肉△奶豆腐△松仁棗泥△牛肉糕點常用餡:△豆沙餡△棗泥餡△白糖餡△豆蓉餡△蓮蓉餡△山楂餡△鹹味餡△果仁餡△火腿餡△椰蓉餡△冬蓉餡△香芋餡△芝麻餡△什錦餡△水果餡
  • 山藥和紅棗別再熬湯了,加點麵粉做成糕點,軟糯香甜又好吃
    今年流行山藥這個梗,但是由於小編裡的山藥知識的粗存量真的很少,想破腦袋才終於想到了這個和山藥有關的甜點,不嫌棄的話就和小編一起來做一下這個山藥棗泥糕吧。山藥和棗泥的碰撞,會發生什麼呢?在鍋中燒油,放入紅糖,將篩好的棗泥一起放入鍋中持續翻炒,將紅糖炒化。可以放入一點生粉和鹽,這樣有助於吸收棗泥中的水分。當棗泥炒到質地比較細膩的時候就可以出鍋了。將山藥放入蒸鍋中或者烤箱中將他烤熟蒸熟。熟了以後將外皮去掉,用刀背將山藥碾壓成泥,有錢的朋友請繼續使用攪拌機。
  • 紫薯和山藥這樣搭配,營養美味更健康,做法簡單,新手也能零失敗
    但是經常吃這種類型的點心對我們的健康是沒有益處的,所以我們可以自己在家裡面製作一些小點心。紫薯和山藥是兩種非常好的食材,用這兩種食材來製作點心是最好不過的了。首先,我們需要將它們清洗乾淨,然後用刀給它們去皮,並放入蒸鍋中蒸熟。
  • 趣園茶社 巷陌小食|蘿蔔絲油端子、紅糖梳頭令、棗泥山藥糕
    在這裡,食客可以吃到很多老揚州點心,如雙麻酥餅、水晶湯圓、八珍拉糕等,很多小吃都給人「用心、精緻、生活氣」的感覺。令人印象深刻的雙麻酥餅,一口咬下去能感覺到一層一層的酥在嘴裡慢慢融化,隨之伴著濃鬱的芝麻香。在這組文藝小吃中,我們可以看到揚州人一年四季都不可或缺的蘿蔔絲油端子、甜美綿長的棗泥山藥糕,以及過去揚州人家裡用「餿粥」製成的梳頭令。
  • 中國地方傳統糕點糕餅
    浙江之乾菜餅、杏仁酥、蔥香酥、太子餅、綠豆酥、金華酥餅、白像糕、雪餅、茯苓餅、棗粽等糕點。江蘇之酒釀餅、核桃酥、八怪酥、芡實糕、棗泥麻餅、蘇月、抹底酥、馬蹄酥、杏仁糕、大麻餅等傳統糕點。閩之福州大禮餅、光餅、鹹香酥、糯米糕、麻薯、閩南茶點、話梅糕、鹹梅糕、麻棗、麻粩、麻酪、蛋花酥、肉鬆餅、枕頭餅、棗酥、龜印糕等傳統糕點。
  • 怎樣才能做出比例恰當、香柔軟糯的江南茶點【桂花拉糕】和棗泥拉糕
    筷子挑起時,糕底黏在盤中,糕體在空中拉成一長條,故名「拉糕」。拉糕,是江南蘇松地區的一種糯米糕點。老早上海城隍廟綠波廊的諸多招牌名點中,我最喜愛的便是桂花拉糕。沈大成糕團店,在拉糕中加入了汾酒,俗稱「太白拉糕」。到了冬日,桂花被換成應景的棗泥或赤豆。春夏時,又有玫瑰或薄荷之類的花色拉糕來捧場。
  • 古人都愛吃的「芡實糕」,一道具有傳統特色的糕點,也是抗餓零食
    現今的芡實糕是由芡實粉和糯米膨化粉精製而成,可以一片一片地撕開而不掉渣,但也絕不會軟糯沒有風骨,是細膩中帶著嚼勁。西塘「三方」也賣八珍糕,據說是西塘最傳統的糕點,有著150年的歷史,芡實糕也是由八珍糕演變而來的,八珍糕由八種中藥材製作,山藥、芡實、蓮子、砂仁、茯苓、扁豆、米仁、白糖為粉,溼糊成長方形糕,再豎著切長方形薄片即可。
  • 中國傳統糕點之爭:京式、廣式、蘇式,誰才是「宮廷御用」糕點?
    我們經常能在古裝劇宮廷劇裡面看到很多傳統糕點,特別是清宮劇裡面的各位娘娘吃的糕點,不僅名字好聽,賣相也很好看。中國傳統糕點分為很多個派系,其中京式糕點、廣式糕點、蘇式糕點這三種,流傳最廣發展最大。那麼這三個派別的糕點,都有什麼差異,誰又宮廷御用糕點呢?
  • 電視劇宮裡的娘娘,吃的各種糕點,你們覺得怎麼樣?
    讓我們來看看宮裡都愛吃什麼糕點。藕粉桂糖糕這道點心是太后最愛的,也是太后的眉姐姐最拿手的點心,想必如此喜愛的背後是對親人的日思夜想。其製作原料藕粉和桂花糖都是浙江杭州著名的小吃,所以這是一道江南特色風味的小吃。在《紅樓夢》這一著作中也提到了藕粉桂糖糕,是賈母所用的點心,可見這味小吃非富即貴之人最愛食用。
  • 食從何來-論甄嬛傳裡的這些美味糕點
    仍然是百看不厭的電視劇,每次追劇的時候,看著電視裡的美味糕點。小編饞得口水都流下來了,裡面出現的糕點無一不精緻可口。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些皇家糕點吧~1.蟹粉酥蟹粉酥可是我們華妃娘娘的最愛,每日必不可少的。但是蟹粉酥製作起來也比較麻煩。
  • 《菲媽糕點學習課》:紫薯山藥糕,紫薯泥和山藥泥分成幾個小圓球
    導語:生活是一門藝術,對待感興趣的事情要花心思去專研,自己親手做糕點在體驗趣味的過程還可以享受一份滿足感,菲媽專注研究各種糕點的製作技巧,希望在這裡講解給更多喜歡製作糕點的粉絲!以前在家附近讀書的時候,每到周末都跟母親一起做些美食,有時候是傳統糕點,有時候是兩人自己創造的一些,至於能不能成功,那就很難說了。那個時候,年紀尚小,快樂也很簡單,有親人陪伴,有美食相陪。每個周末的時間都是安排得滿滿的,不是各種各樣讓人厭煩的補習班和輔導班,而是去不一樣的地方玩,去探索和實踐。
  • 賈母給她的兩塊山藥糕裡有答案
    但奇怪的是,秦可卿臨死前與王熙鳳見面時,曾說過一句能吃棗泥山藥糕的話。「嬸子回老太太、太太放心罷。昨日老太太賞的那棗泥餡的山藥糕,我倒吃了兩塊,倒象克化的動似的。」03 兩塊棗泥餡的山藥糕透露出秦可卿病情加重的真實原因賈母是寧榮二府裡的老祖宗,對於別人常常會通過賜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思。
  • 在西式糕點衝擊下,中式糕點無疑顯得十分落寞!
    在西式糕點衝擊下,中式糕點無疑顯得十分落寞!可以說我國像戲曲之於流行樂曲,傳統中式點心也在所謂西式甜點面前就成過了時的玩意兒。一大群姑娘們都去學習馬卡龍了,學習西式糕點,眾多蛋糕店開始霸佔我們的街道,現在可要找一個會做中式糕點的人就難多了。
  • 分享我國6種傳統糕點,桂花糕已有300年歷史,你吃過幾種呢?
    分享我國6種傳統糕點,桂花糕已有300年歷史,你吃過幾種呢?首先,中國第一個傳統糕點的名字叫龍井茶酥。這是一種特別好吃的糕點。進入後,綠茶的香味可以被品嘗到。這種龍井茶酥有茶的香味。味道很清爽。它是一種傳統的糕點,回味悠長。第二種是蘇式紅豆糯米糕,可以算作中國最好的糕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