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國際貿易中採用什麼貨幣交易對雙方更有利是一門學問,6月16日,柬埔寨與中國代表舉行了會議,就柬埔寨向中國出口的大米以人民幣支付問題進行了討論。柬稻米聯合會副主席表示,首次大米貿易開始使用人民幣支付,應建立諒解備忘錄(MoU),舉行一個正式的宣布活動。
對華出口大米13.68萬噸,柬埔寨大米出口將以人民幣支付
柬稻米聯合會副主席還表示,採用人民幣支付,不僅為柬埔寨和中國商人提供了便利,也有助於提高柬埔寨大米在華市場競爭力。實際上,在中國與柬埔寨的雙邊貿易中採用人民幣進行結算,一方面便利了運作過程、提高了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成為抵消柬埔寨本地大米貿易的一個機制。
農業是柬埔寨的支柱性產業之一,大米是其最重要的農業出口產品,而中國,是柬埔寨最大的大米出口市場。據統計,2019年,柬埔寨對華出口大米總量達22.2萬噸,創歷史新高。而柬埔寨稻米協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柬埔寨對華出口大米13.68萬噸,佔其大米出口總量38%,比去年同期增長25%。
柬埔寨大米對華出口的日漸增長表明,其大米出口對中國市場的依賴見長,然而中國的大米進口來源卻並非只有柬埔寨。越南大米、緬甸大米、泰國大米的進口為中國大米進口的多元化添磚加瓦。在中國大米進口來源逐漸增多及國內大米庫存充足的前提下,柬埔寨提出的「人民幣支付」無疑為柬國大米對華出口增添了獨一無二的優勢。
5275億元!人民幣國際化5月再迎好消息
對華大米出口使用人民幣支付是柬埔寨對外貿易的一大步,卻只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小步。眾所周知,美元是全球第一大貨幣,美國正是憑藉美元的特殊地位才能一直保持自己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頭銜,雖然目前來看,美元的地位有所動搖,但離全球去美元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人民幣國際化正有利於去美元化。
據央行6月8日公布的統計數據報告,5月份,以人民幣結算的跨境貿易共5275億元,其中包括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及其他項目。除了柬埔寨的大米外,俄羅斯對華石油出口貿易自2015年以來,便一直採用人民幣結算,中俄兩國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共識可謂達成一致。除此之外,寶武鋼鐵公司旗下的寶鋼股份在今年也分別與澳大利亞力拓集團、巴西淡水河谷完成了人民幣的跨境結算。
雖然從短期來看,人民幣取代美元的可能性不大,但人民幣結算也有屬於自己的優勢。首先,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貿易進出口國,每年國際貿易交易額巨大;二是,中國是大多數大宗商品的最大買家,如石油、糧食等;三是,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製造在世界排名前列,為人民幣創造了巨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