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界
作者 | 市界 秦海清
編輯 | 朗明
絕味、周黑鴨和煌上煌,被稱為中國「滷味三強」,強者之中誰更強?
4月21日,絕味食品發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絕味食品當期實現營業收入51.72億元,同比增長18.4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01億元,同比增長25.06%。截至2019年末,絕味食品擁有門店數量達到10954家。
對比周黑鴨與煌上煌2019年業績,可知「滷味三強」絕味更強。
周黑鴨、煌上煌2019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1.86億元、21.17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07億元、2.2億元,兩家營收加起來僅比絕味多出1.3億元,兩家盈利之和比絕味還少1.74億元。門店數量方面,絕味比周黑鴨與煌上煌門店數量總和的兩倍還要多940家。
無論是業績還是經營規模,絕味目前處於對周黑鴨和煌上煌的領先位置。
2015年到2019年,在營收規模上,絕味不斷拉開對周黑鴨、煌上煌的領先優勢。
2015年,絕味營收超周黑鴨不到5億元、超煌上煌不到18億元;到2019年,周黑鴨、煌上煌與絕味食品的差距分別擴大至近20億元和30.5億元。
2015年到2017年,周黑鴨更能賺錢;2018年,周黑鴨盈利下降29%,絕味乘勢反超;2019年,周黑鴨頹勢不止,仍處上升的絕味鞏固優勢,煌上煌也縮小了與周黑鴨的差距。
「滷味三強」中,為何只有周黑鴨在走下坡路?問題或出在經營模式上。
絕味的經營模式為「以直營連鎖為引導、加盟連鎖為主體」,其10954家門店中,絕大部分為加盟店。與絕味類似,煌上煌的經營模式為「直營連鎖、特許經營連鎖和經銷售商」複合式。
只有周黑鴨,所有1301家門店全為自營。自營也不是不好,在全自營的情況下,各方面風險更可控,但是成本高、規模不易擴張。
周黑鴨目前已經察覺到原有商業模式難以完全適應當前商業環境,特別是全直營店模式帶來的巨大費用壓力,以及交通樞紐商業環境的競爭加劇、消費者偏好的不斷變化、客戶轉化所需的營銷費用的持續上升、原材料成本的持續上漲、有所下降的組織動力,都給周黑鴨進一步成長帶來了阻力。
為了扭轉頹勢,周黑鴨管理層制定了六大發展戰略,首先就是升級商業模式。2019年下半年以來,周黑鴨在現有直營模式基礎上,逐步開放特許經營,將商業模式升級為「直營+特許經營」的複合模式。
截至2019年底,周黑鴨在4個城市籤約3家特許經營商,其中5家店已投入運營。這個速度顯然不夠,2020年周黑鴨要加快了,畢竟對手不會閒著。
截至4月21日股市收盤,絕味食品市值303.04億元,周黑鴨101.43億元,煌上煌108.63億元。
個人財富方面,絕味食品實控人戴文軍以85.3億元,成為中國滷味界首富。周黑鴨實控人周富裕夫婦身家約為62.9億元,煌上煌實控人徐桂芬家族持有的公司股份價值約67.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