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都江堰ID: yujiandjy
1月10日,中共都江堰市委十四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勝利召開,會上審議通過了《都江堰市率先建成國際化生態旅遊城市行動計劃(2019-2021年)》,明確了2019至2021年都江堰市旅遊產業發展目標。
2019年,全面啟動國際化生態旅遊城市建設。
實現接待遊客達2600萬人次,其中入境遊客突破80萬人次,過夜遊客突破7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超過290億元,遊客人均消費達到1100元。
接待遊客目標計劃(萬)
2020年,深入推進國際化生態旅遊城市建設。
實現接待遊客達2700萬人次,其中入境遊客突破100萬人次,過夜遊客突破75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超過350億元,遊客人均消費達到1300元。
2021年,基本建成國際化生態旅遊城市。
實現接待遊客達3000萬人次,其中入境遊客突破120萬人次,過夜遊客突破800萬人次,入境遊客人均停留天數在3.5天以上,旅遊綜合收入超過450億元,遊客人均消費突破1500元。
未來三年,都江堰市將全面實施「520」行動計劃,著力提升都江堰市旅遊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力爭經過三年努力,初步建成國際化生態旅遊城市。」520「行動計劃的精髓有哪些?下面,小編給你劃重點!
5大計劃20項具體行動收好啦~
開展國際生態旅遊名城規劃及李冰文化創意旅遊、四川青城山旅遊裝備、都江堰精華灌區康養等產業功能區專項規劃。
李冰文化創意旅遊產業功能區重點發展濱水娛樂、現代文創、主題樂園、康體養生、休閒度假、酒店集群等產業。
☟ 金馬河城市設計鳥瞰圖
四川青城山旅遊裝備產業功能區重點發展旅遊裝備製造、旅遊文化工藝品、旅遊休閒食品、大健康軟體等產業。
都江堰精華灌區康養產業功能區重點發展生態農業、田園康養、鄉村旅遊、精品民宿等產業。
推動成都融創文旅城、安緹縵國際旅遊度假區二期、田園青城文旅綜合體、綠地國際康養特色小鎮等重大項目加快建成投運。
☟ 融創成都文旅城項目建設現場
促進港中旅•國際文旅度假區、地中海國際旅遊目的地、藍城•文創小鎮及田園綜合體、「地球倉」生態旅居製造基地等精品旅遊項目儘快落地建設。
瞄準「六類500強」企業,高質量策劃包裝文化娛樂、康體養生、休閒度假、戶外運動、裝備製造、特醫食品等項目。
到2021年,全市招引重大項目42個以上,落地(註冊)重大項目29個,建成重大項目6個。
打造全球水文化IP。建設現代高科技治水博物館、李冰紀念館,打造「九河十八岸」水文化長廊,推動都江堰放水節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把都江堰精華灌區打造成為國家級遊學基地。
打造全球道文化IP。建設道教博物館,打造集道文化展示、體驗、度假於一體的旅遊綜合體。加快青城武術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響青城山道教發源地品牌影響。
打造全球大熊貓文化IP。建設熊貓文化雕塑地標,推進大熊貓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建設,支持熊貓樂園擴建,推動熊貓谷提檔升級。參與舉辦大熊貓國際文化論壇、大熊貓「一帶一路」國家行、「熊貓100」文化定向徒步賽、大熊貓野外生存科學考察等活動。開發熊貓主題產品,打造世界級大熊貓旅遊文化IP。
☟ 大熊貓野外放歸現場
按照「5A+」標準持續打造青城山—都江堰景區。推動藍光水果俠、熊貓谷、熊貓樂園創建國家AAAA級以上景區。精品化打造青城後山、安緹縵、玫瑰花溪谷等景區,實施都江堰精華灌區大景區建設,打造一批AAA級以上旅遊景區。
☟ 安緹縵旅遊度假區戶外飛索體驗
到2021年,全市AAA級以上旅遊景區總數達到8家以上,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天府旅遊名縣。
推進音樂光影小鎮、華誼啟明東方•星劇場、靈巖山國際禪文化旅遊區、瀚頂國際藝術中心、「戲•水長流」戲劇文化創意產業園、嘉祥教育小鎮等項目建設,提升打造古玩書畫特色街區。
☟ 靈巖山實景
規劃建設城市博物館、城市美術館、城市音樂廳、城市劇場等地標性文化設施,打造靈巖書院國學教育基地、青峰書院孟母教子幼學基地,建成南懷瑾紀念堂,豐富張大千舊居、董壽平故居館藏。
☟ 靈巖書院實景
到2021年,打造博物館2個、遊學主題旅遊基地3個、文創小鎮1個、文創特色村5個、文創空間20個。
推進大龍池片區整體開發,引進培育高山滑雪、低空觀光、河谷漂流、山地自行車、戶外徒步、登山攀巖、度假野營等產品,建設中國西部山地運動休閒度假區。
建成城市體育公園,引進更多綜合性、專業性體育運動場館,打造區域性賽事IP;新引進萬達體育鐵人三項賽、環法自行車高地美路(Haute Route)業餘賽等國際國內高級別賽事活動。
☟ 中國首屆Haute Route比賽在都江堰舉行
到2021年,引進國際體育賽事5項,承辦全國性體育賽事5項。
加快精文國際、奧特萊斯、融創萬達等商業綜合體建設,辦好首屆中國夜間旅遊經濟發展論壇、國際民宿大會等會議,推動建設成都(都江堰)國際會議中心,引進知名會議論壇和展覽品牌。加快研發具有都江堰市特色和韻味的旅遊文創產品,做強本土旅遊商品品牌。
到2021年,建成特色商圈4個,特色街區5個,引進培育國內外知名餐飲品牌12個;承辦國際性會議(論壇)6個,全國性會議(論壇)10個;開發培育國家級特色旅遊商品2個。
引進遠程醫療、基因檢測、健康幹預等現代康養項目,加快建成力寶醫院、中鐵水映青城康養中心、錦欣中國青城抗衰老中心(清一谷),推動五糧液華西大健康產業園、東軟•健康醫療科技基地、協和都江堰醫院落地建設。
☟ 世界500強企業——力寶醫院都江堰項目效果圖
改造提升城市主幹道、灌縣古城、九河十八岸夜間燈光,推出濱江水幕光影秀等燈秀表演,青城•蜀秀精品夜間演藝項目。培育以主題餐飲、特色購物、康療養生、水上夜遊、品牌酒吧、精品咖啡、24小時書店為主的夜間消費業態。
推進天府源田園綜合體、灌區映像、天府原鄉、鄉伴•天馬理想村文旅綜合體、崇義農業公園等項目建設,推進柳街七裡詩鄉國際音樂公社、問花村農業觀光園、川芎康養小鎮建設,景觀化提升黃家院子、朱家灣大院等一批川西林盤聚落,打造柳街、安龍、石羊、大觀鄉村旅遊精品示範帶。
到2021年,創建全國休閒農業最美鄉村1個,休閒農業主題公園2個,A級林盤景區10個,旅遊特色鎮2個,天府古鎮1個。
力爭與西班牙託萊多市、烏拉圭米納斯市等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城市,擴大城市朋友圈,力爭加入世界遺產城市組織(OWHC)、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等國際交流合作組織,引入國際旅遊會議論壇落戶,承接更多高端外事活動、高級訪問團,拓展旅遊國際合作空間。
到2021年,我市國際友好交流城市達到25個以上,新加入國際組織3個,舉辦國際性旅遊節會5個,建成國際友城文化交流展廳。
參加柏林國際旅遊交流會(ITB)等國際知名旅遊交易會,在美國、英國、奧地利、芬蘭等地新設立「海外都江堰」推廣站,加強與成都國際直航目標航點城市之間的旅遊合作。
到2021年,建成「海外都江堰」推廣站10個,每年開展國際營銷宣傳活動不少於3次 。
促進與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國內發達地區的跨區域旅遊產業協作,做大中國精品景區聯盟和景區直通車聯盟,打造以都江堰市為原點的中國最美旅遊黃金走廊。
到2021年,新增旅遊友好合作城市6個、精品景區聯盟成員單位10家。
推進都江堰至四姑娘山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機場、成都三繞都江堰段等重點交通項目建設,積極開展市域快軌S9號線、天溫都快速通道建設前期工作。
推進M-TR旅遊客運專線、青城山旅遊交通樞紐、都江堰站綜合交通樞紐TOD開發等建設,優化公共運輸接駁服務,配合成灌快鐵公交化調整優化城市公交線路,開通城市觀光巴士,延伸景區直通車服務半徑。
以綠道為主軸,融入文商旅體業態,營造新消費場景,構建串聯融合景區、城區、精華灌區、產業功能區的「騎遊+步行」城市慢行系統。
☟ 錦江綠道都江堰示範段
到2021年建成旅遊集散中心,新改建遊客服務中心(點)20個,建成城鄉綠道270公裡,新建綠道驛站10個。
優化配置停車場、公廁等城市配套設施。在城市主要公共場所、旅遊行業推行旅遊標識雙語化。引進DFS環球免稅店等國際免稅購物項目,建設一批旅遊購物(離境退稅)場所和外幣兌換點。
到2021年,新改建旅遊廁所40座,新建旅遊購物(離境退稅)商店3個,增加外幣兌換點5個。
大力引進安縵、虹夕諾雅等國際著名酒店管理品牌,推動洲際英迪格、悅榕莊、阿麗拉等高端酒店開工,實現喜來登、凱悅、西街院子等酒店建成運營,招引松贊、Airbnb、花間堂、原舍、山水間等特色民宿品牌。
到2021年,高端酒店達30家,精品民宿達40家,全市住宿業床位數達4.5萬張。
開發水利工程電子沙盤、全息影像、服務機器人等浸入式體驗智慧旅遊項目,全面推廣 「一部手機遊都江堰」智慧旅遊平臺,實現全域旅遊運營平臺「傾城旅遊」上線,實施景區電子門禁系統改造,推進智慧旅遊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北鬥智慧景區應急指揮大數據應用平臺建設。
到2021年,建成成都旅遊大數據分中心、全域旅遊運營平臺,實現景區電子購票率達80%以上,開發智慧旅遊產品3個。
完善旅遊行業「紅黑榜」、有獎舉報、失信懲戒制度。推進旅遊行業管理服務標準化、規範化、精細化。完善全天候旅遊諮詢服務投訴受理平臺,建立投訴先行賠付機制。
增設國際服務窗口,推出多語種網站與旅遊APP,推廣多語種和個性化定製服務。提升導遊、講解員專業技能素養和專業化服務水平。
到2021年,多語種導遊、講解員比例達30%以上。
小編按:行動計劃中提到,青山、碧水、藍天始終是都江堰市的重要名片,要在堅持生態優先的前提下,讓遊客「願意來、留得住、捨得花、還想來」。
主管:中共都江堰市委宣傳部
主辦:都江堰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
主編: 劉 忠
責任編輯:馬文學
值班編輯:代 陽
編輯:董 柳、龍再興、黃小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