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瓦良格號為何寧願多繞8000多公裡,也不通過蘇伊士運河回國呢

2021-01-13 騰訊網

在我們日常行事中都是追求出最小的力達到最好的效果從而實現事半功倍。但是我們發現瓦良格號的運輸過程卻並沒有遵循此道,「瓦良格號」多行數千裡才順利踏上了中國的土地,而我們深究其原因發現這也是權衡利弊之後最好的選擇。

「瓦良格號」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遼寧號」沒有改名之前人們對於其的稱呼,其的到來為我國之後的航空母艦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正是因為它對於當時中國的意義使得其到達中國的路途不會是坦途。好在中國人從來都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打敗經歷了重重磨難,最終還是踏上了中國的土地。

中國買下"瓦良格號"

航空母艦是擁有可以應付各種海上戰爭的、可以進行移動海上戰鬥利器,其作為現代高科技不斷發展而出現的產物不僅僅可以在作戰的時候擔任戰鬥飛機參與到戰爭中,還有著集齊聯絡、收集信息等種種重要的戰爭時需要的功能。

正是因為航空母艦在作戰時所擁有的巨大作用使得其可以在一定的層面上代表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中國在經歷了十餘年的戰亂後明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只有有著先進的技術才可以用其來保護自己的國土和人民。

今天的中國不僅僅有航空母艦,甚至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可以自己設計、建造「中國產」的航空母艦。這在很大程度中為我國海軍作戰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提高了其的作戰能力,更是讓世界不再小看中國,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力量。

「瓦良格號」最早是由前蘇聯的一個有著近百年的造船廠——尼古拉耶夫船廠開始製作,這個造船廠有著「黑海造船廠」的稱號,其雖然之後因為蘇聯的解體等原因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但是其輝煌時期製造的各種重要船隻數目多達上千艘。

隨著尼古拉耶夫船廠的破產,很多船隻的製造也被暫時地擱置,其中已經完成了百分之七十的「瓦良格號」就在其中。「瓦良格號」的所有權在這個時期因為種種原因屬於烏克蘭,可是烏克蘭並沒有足夠的財力繼續完成對於其「瓦良格號」的建造工作。

經過了各種的考慮,烏克蘭決定賣掉「瓦格良號」,中國得到相關的消息後對之表現了極大的興趣,立即派相關人員到達烏克蘭希望可以購買回國。兩國經過很長時間的洽談,最終中國以兩千萬美元買下了「瓦良格號」。

中國買下「瓦格良號」的消息傳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耳裡讓這些國家坐立不安,其立即出面多方進行阻撓,烏克蘭沒有抵抗住美方不斷地施壓製造出「瓦格良號」以及沒有任何價值的假象,希望中國可以知難而退。而我國也放出要將其改成大型海上賭場的消息等才完成了對於「瓦格良號」的購買。

中國運回「瓦格良號」

買下了「瓦格良號」之後怎麼順利運輸回國成了當時的一大難題,在西方各國的不斷阻撓等因素下,要把這樣的一艘沒有製造完成的龐然大物遠渡重洋帶回中國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當時最近的一條路就是通過蘇伊士運河。

經過計算發現選用蘇伊士運河運送「瓦格良號」回到中國至少可以節約下八千公裡的航程,與此同時從「瓦格良號」的自身實際因素考慮,選擇蘇伊士運河看起來也是最合適、最節約的一個選擇。

但是當時我國並沒有選擇這個看起來的「上上選」是因為西方國家至此也沒有放棄阻止中國帶回「瓦良格號」的舉動,在西方國家的步步緊逼下,出於安全考慮「瓦格良號」無奈通過其他航線歸國。

困難重重地回到中國

「瓦格良號」想要離開烏克蘭就必須要經過土耳其海峽,但是美國並沒有停下對於中國帶走「瓦格良號」的不斷阻攔,其對土耳其方不斷地施壓,迫使「瓦格良號」沒有辦法從土耳其海峽經過。

美國此舉把「瓦格良號」困在外長達兩年之久,在這兩年時間裡,我國派遣了很多的人員和土耳其進行談判,最終支付了高昂的「過路費」才從土耳其得到了一張「瓦格良號」的通行令。

但是事情到這裡也並沒有結束,美國方面用同樣的手段聯合了埃及使得「瓦格良號」在通過蘇伊士運河的時候又被埃及方面以同樣的理由拒絕。

中國出於種種權衡利弊的考慮只好選擇讓「瓦良格號」不通過便利的蘇伊士運河,而是通過公海回到中國,也就是先通過直布羅陀海峽,再途徑大西洋,最後從好望角繞路回到中國。為了避開美國的各種阻攔,「瓦格良號」足足多行了8000多公裡才踏上了中國的土地。

「瓦格良號」經過長達一百二十三天的海上航行,終於在2002年的時候成功來到了中國,其在駛進大連港的時候無數為其努力的中國人留下了激動的淚水,這條長達一萬五千兩百海裡的歸國之路,中國還是憑藉著自己不屈不撓、永不放棄等的精神帶回了「瓦格良號」。

我國的大連船廠對「瓦良格號」進行了進一步的加工製造以及其對「瓦格良號」的各個方面進行了進一步的升級和修繕使得「瓦良格號」終於通過了首次的出海航行試驗,最終成功交給中國海軍。

因為遼寧是重新進一步建造「瓦良格號」的地方,是讓其真正可以在海上叱吒風雲的地方,所以之後我國的政府正式將「瓦格良號」命名為「遼寧號」,其的誕生為中國的強盛之路添磚加瓦。

航空母艦對於遠海作戰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海上作戰力。我國在之後更加重視航空母艦的研究和發展,並且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我們也相信這只是開始,中國會不斷地變得更加強大。

相關焦點

  • 「瓦良格號」艱難回國路,兩國阻撓,希臘友好出手
    瓦良格號回國之路異常艱辛,土耳其敲詐10億美元過路費,好在希臘擔保才沒讓土耳其敲詐成功。希臘牽引幫助瓦良格號離開黑海後,面臨了兩個選擇,一個是從蘇伊士運河走近路回國,另一個是西出直布羅陀海峽經大西洋繞遠路回家。從蘇伊士運河過被埃及拒絕,只得繞遠路。
  • 當年瓦良格號回國受阻,希臘為何願擔保瓦良格號通過土耳其海峽?
    當年的瓦良格號,因為烏克蘭沒有經濟能力和技術能力,繼續將其建造完成。而且就算繼繼續建造完成,烏克蘭也不會使用航母,這樣的戰略級武器。俄羅斯和烏克蘭天生不對付,雖然俄羅斯很希望擁有這艘航母,但是烏克蘭獅子大開口,將價格提高到的地步。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也是很窮,到了最後俄羅斯不得不放棄。
  • 當年瓦良格回國時,路途有多艱難?此國百般刁難,要10億過路費
    導語:當年瓦良格回國時,路途有多艱難?此國百般刁難,要10億過路費說起航母,那是一個國家強大的武器裝備之一,也是強國的象徵。大家都知道,遼寧艦的前身是瓦良格號,因為蘇聯解體,經濟低迷的烏克蘭不得不將其出售,緩解經濟的壓力。從烏克蘭買回航母以後,要把它運回來也十分的不簡單。要經過黑海、博斯普魯斯海峽、地中海、達達尼爾海峽。在20世紀90年代,土耳開始對博斯普魯斯海峽國外船隻進行限制,甚至還聲稱「瓦良格」號面積過大,會影響其他船隻的正常航行為藉口,不讓通過。
  • 歷時2年7個月,輾轉15200公裡,遼寧艦航母的回國有多麼艱難?
    一,蘇聯解體,烏克蘭無力支撐瓦良格號1991年蘇聯的解體,偌大的國家一下子變成15個,其中烏克蘭是除了俄羅斯之外,繼承前蘇聯家產最多的加盟國。但是這麼多的武器裝備對當時的烏克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負擔,畢竟百姓都填不飽肚子,哪會有多餘的錢去維護武器裝備?
  • 瓦良格號回國被土耳其敲詐10億過路費!這個錢我們給了嗎?
    關於遼寧艦大家一定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那就是其前身「瓦良格」號在回國途中,路進土耳其海峽時,遭到土方刁難,並且開出了10億美元的天價過路費。那麼,瓦良格後來是順利回國了,但這10億美元我們到底掏了沒有?答案是沒有,這還要感謝一位朋友的幫忙。
  • 瓦良格號回國時,土耳其百般刁難,為何希臘卻願意伸出援手?
    導語:瓦良格號回國時,土耳其百般刁難,為何希臘卻願意伸出援手?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遼寧號能夠服役是十分艱難,因為在購買到之後運回國,經歷無數波折,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當初徐增平能夠以個人名義買到,已經算是鑽了空子,等到美俄反應過來時,其開始從中進行阻攔,然而交易已經達成,想要終止顯然不可能,故而拖延航母回國的速度是最後的掙扎。當時採取的運回計劃是,從地中海途徑黑海,再以最快的路線運回國,但要想成功越過去,必須要經過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假如對方不放行,再怎麼心急都沒有用。
  • 為什麼希臘願意擔保瓦良格號通過布斯普魯斯海峽?
    後來,這些技術資料和圖紙被八輛大卡車運到基輔的機場,然後空運回國。技術資料和圖紙到手之後,瓦良格號航母也開啟了回國旅程。瓦良格號曲折的回國旅程。1999年,瓦良格號船身上被印上了即將落戶的新港的名稱。隨後,烏克蘭方面與中方擬定了瓦良格號的運輸路線:穿越黑海、博斯普魯斯海峽、地中海和達達尼爾海峽,然後在經過非洲、印度洋到達我國南海。2000年6月14日,瓦良格號開始啟程回國。6月17日,瓦良格號到達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時候,土耳其以瓦良格號船體過大影響其他船隻航行為由,拒絕瓦良格號通過。中方實在沒辦法,只能將瓦良格號航母先駛回烏克蘭停靠,隨後與土耳其方面談判。
  • 瓦良格回國時,土耳其百般刁難,為何希臘卻願鼎力相助?
    早在上世紀的時候,我國就有了建造航母的夢想,可是由於技術的缺乏,根本無從入手,而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到事物進行參考,就在那個時候烏克蘭為了緩解經濟壓力要對外出售蘇聯遺留下來的瓦良格號。當時我國為了買到瓦良格號遭遇了很多阻擾,甚至在買到航母后的回國路也是十分的艱辛,特別是在經過土耳其海域的時候遭到了他們的阻攔,還向我國所要10億美元的過路費,也正是如此導致瓦良格號被迫在海上停留了兩年多的時間。
  • 土耳其為何禁止中國瓦良格回國,一開口就要10億美元
    圖為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的瓦良格號擁有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航母一直是中華民族每個同胞的夢想。直到前幾年遼寧號的服役才使我國有了自己的航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陸續購買了包括「瓦良格」號的四艘外國航母,但其餘航母都幾乎過於老舊和損毀到不能使用,唯獨「瓦良格」號設計理念較先進,被改造為遼寧號在中國海軍服役。目前遼寧號已經服役了幾年,但中國人購買它時卻是受到了百般阻撓。
  • 當年「瓦良格」回國時,土耳其提出10億過路費,後來啥樣了?
    中國的航海事業能有現在的成就,我們都應該感謝徐增平,要不是他以個人的名義向烏克蘭買下了前蘇聯的瓦良格號,就不會有今天的遼寧艦。 期間,土耳其總是給我們「使絆子」,要不是希臘願意出手相助,瓦良格回國的期限可能還會延長。那麼,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上個世紀,中國正在致力於航母的研究,要想購買前蘇聯的瓦良格號進行改裝。後來,由於各種的原因,也只好放棄了。徐增平是一個很有聲望的企業家,當他聽說這件事情以後,決定以自己公司的名義向烏克蘭購買這艘航母。他表示,一定不能讓這艘航母落到其他國家手中。
  • 為何希臘願意幫助「瓦良格號」回到中國?
    「瓦良格號」的回國路線是從烏克蘭出發,經過博思普魯斯海峽,到達地中海,再經過直布羅陀海峽,繞過非洲大陸,最後抵達大連港。而這第一關,也就是博思普魯斯海峽便遇到了最大的困難。 如果想要順利通過博思普魯斯海峽,就必須得到它途經國家的允許,土耳其就是其中之一。只是令人覺得費解的是,土耳其禁止了「瓦良格號」通過博思普魯斯海峽。
  • 遼寧艦回國被土耳其勒索10億美元,這筆錢最後給了沒有?
    直到2001年7月,事情才出現了轉機,土耳其總參謀長應邀訪問北京,取得了圓滿成功,回國後「建議放行」瓦良格號。不過,提出中國要開放對土耳其的旅遊,爭取每年有200萬遊客到土耳其觀光的條件,2001年8月,土耳其總理同意讓瓦良格號通過其海峽,但又向中國提出瓦良格號通過海峽時,必須具備的多達20項,極為苛刻的安全條件。
  • 從瓦良格號到遼寧號,中國首艘航母的大半個地球之旅
    最後,我們把目光鎖定到了第四艘「瓦良格」號航空母艦。「瓦良格」號的完成度只有60%多,剩下的40%完全由我國自主改造,這一來就能符合我國獨特的使用要求。除此之外,我們也已經掌握了瓦良格」號的全套設計圖,這對於「瓦良格」號的整體改造有著非常重要的依據。1999年,澳門創律集團通過競標買下「瓦良格」號航母。
  • 土耳其為何敢如此羞辱中國,瓦良格回國,索要10億美元
    圖為瓦良格前往中國的途中眾所周知,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的前身是前蘇聯未完工的瓦良格號載機巡洋艦,當時香港一位名叫徐增平的愛國商人以將其改造成海上浮動賭場的名義,用2000萬美元的單價拍下了這一艘完工度達60%卻已經鏽跡斑斑的航母。
  • 「瓦良格」號回國畫面曝光,船身破敗,船底滿是海洋藻類生物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國在二戰之後所擁有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其實是從其他國家買來的二手的,就是「遼寧號」。01「瓦良格」的境遇「瓦良格」號曾經是前蘇聯的一艘航空母艦,蘇聯解體之後,大量的武器都分給了烏克蘭。
  • 當初希臘為什麼願意讓「瓦良格」到達中國?
    首先當瓦良格號到達黑海水域時,當時的土耳其政府卻強加阻攔,幾番嘗試通過都被土耳其以各種理由阻止。前方航程被阻,瓦良格號只能飄蕩在黑海海域,最終無奈只好原路返回,回到原來的海港。為了讓瓦良格號能夠順利通過土耳其海域,中國開展了與土耳其的談判。
  • 中國買「瓦良格」號只花了兩千萬美金,此國卻收10億美金的過路費
    隨著蘇聯的解體,「瓦良格」號航母成了烏克蘭的資產,但是要完成剩下32%的建造工作,還需要2億美金,當時烏克蘭顯然是拿不出這筆錢的,後來無卡蘭打算出售瓦良格號,經過重重談判,最終被中國以2000萬美金的價格買了下來。
  • 世界十大運河之一蘇伊士運河,為何這麼多年都沒修建船閘?
    其實在國外的運河有些也是非常有名,國外的大運河不僅服務於周邊國家的經濟發展,而且對世界文明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埃及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是世界十大運河之一,但是很好奇的是為什麼不修建船閘呢?
  • 偉大的航道,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建成後,大大縮短了從亞洲各港口到歐洲去的航程,大致可縮短8000-10000千米以上。它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經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與印度洋和太平洋連接起來,是一條具有重要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的國際航運水道。      公元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發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後,歐洲與亞洲的貿易往來基本都是向南繞過非洲大陸途徑好望角再向北進入印度洋。
  • 「瓦良格」號過土耳其海峽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宋家慧的故事
    據估計,幾乎伊斯坦堡的所有人都知道這些中國人是來拖航母的,也就不跟他們計較了。   經過中方的外交努力,土耳其政府於2001年8月25日宣布同意「瓦良格」過海峽,但是提出了20條附加條件。   宋家慧認為,這些條件很多是非常苛刻的。比如,兩條拖船就足夠了,土方卻要求必須有16艘。尾部拖輪本來說8000匹馬力就夠了,結果又要改成16000匹馬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