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材料下一站!MIT成功實現單個電子和光子的基礎元件開發

2020-12-16 DeepTech深科技

2018 年,MIT 的一支團隊曾實現通過讓兩張厚度為單個碳原子直徑的石墨烯薄片疊在一起,並讓兩張的相對朝向呈一特定傾角,再對薄片施加電場,使疊起來的石墨烯薄片能從導體變為絕緣體然後再變為超導體,該研究象徵著一個 「用單一化學材料構建電子元件」 的新興材料研究領域 「Twistronics」 的誕生。

石墨烯材料性質發生變化的關鍵在於薄片被扭動的角度,當薄片被旋轉 1.1° 時,材料表面會出現大範圍的 「摩爾紋」 圖案,這會使成千上萬聚在一起的原子對外界的反應一致,並通過這種原子群的 「群體反應」 使一定數量的電子能被施加的電場擺到特定位置,進而實現材料本身特性從導體到絕緣體、再到超導體的轉變。

圖 | 一層石墨烯薄片被精準旋轉後與另一層沒旋轉的薄片交叉形成的摩爾紋圖案示意圖( 來源:Science)

目前,包括 MIT 的團隊在內,Twistronics 領域的兩支頂級團隊正致力於用調整過疊放狀態的石墨烯構建電子元件,並已成功實現能捕獲和控制單個電子和光子的基礎元件開發。

而根據一篇於最近發表的論文,上述兩支團隊的研究人員已成功實現通過拍打金屬的特性 「開關」 圖案,來使薄片的不同區域受不同強度的電場影響並形成不同特性,他們還藉此構建出一種名為 Josephson 的裝置,這是一種兩層超導夾著一層非超導的三明治結構裝的用於控制材料超導性的裝置,常被用於製造磁感腦電信號監測設備的超敏磁力計。

圖 | 近期發表的論文

此外,研究人員還開發了一種基於該方法的可控制電子運動的電晶體,未來或可用於縮小電路構造並降低電路的耗能。

目前來看,這種石墨烯材料構建電子元件的方法,短期內可能還無法進軍消費類矽制電子產品,雖然石墨烯材料本身在製造上很容易(最簡單的方法是把強力膠帶貼在石墨上然後再撕下來),但若想實現石墨烯的超導則需要將其保存在接近絕對零度的環境中,而由於石墨烯薄片容易在被旋轉的過程中「起皺」,將薄片精準地旋轉一個角度也並不容易,因此目前業內尚無能將這種材料用於量產電子元件的有效方法。

參與研究的團隊負責人 Jarillo-Herrero 說:「按這種方法製造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複雜設備需要成千上萬的石墨烯襯底,但我們目前並沒有技術製造這麼多石墨烯襯底並將它們按所需的方式組合在一起。」

雖然我們目前離用石墨烯材料製造電子元件還有一段距離,但用這種方法製造的好處在於材料中所有的原子都是碳,並不存在現有混合材料研發所需面臨的元素搭配問題,這是因為不同元素按不同方法和形式搭配,可能會對結果帶來不同影響。

這相當於是為材料學家們在材料性質的操控上提供了一種 「前所未有」 的自由度,而如果這種自由度在未來真的能被實現,基於石墨烯的純碳電子元件將有望能簡化量子計算機的設計,比如谷歌和 IBM 的量子計算機都是通過同時操控多個 Josephson 裝置來構建量子位,而基於石墨烯的純碳 Josephson 裝置則有望能使量子位的構建變得更簡單。

此外,哈佛大學的一支團隊在今年 4 月時曾提出一種基於石墨烯材料的單個紅外光子的檢測設備,其能幫助天文學家們在天文研究中捕獲早期宇宙所放出的微弱光信號。

雖然基於石墨烯材料的純碳元件製造領域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其在未來能為材料學帶來影響或是 「革命性」 的。Twistronics 領域的開創團隊之一的負責人、美國新澤西州 Rutgers 大學的凝聚態物理學家 Eva Andrei 說:「這是一種不用藉助化學(不同元素的材料混合方法)就能製造材料的方法,材料學的發展或已因此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相關焦點

  • 普渡大學開發出石墨烯光電探測器新技術 實現非局部光電探測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5/358704.htm  極薄碳層具有獨特的光學和電子性質,石墨烯有希望製成高性能光電器件。然而,通常的石墨烯光電探測器僅有一小塊區域對光束敏感,這限制了其應用。
  • 【新材料】「網紅」石墨烯可否為菸草物流所用?
    作為目前發現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石墨烯被稱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科學家甚至預言石墨烯將「徹底改變21世紀」,極有可能掀起一場席捲全球的顛覆性新技術新產業革命。
  • 石墨烯在室溫下實現自旋過濾
    電子具有兩個重要的屬性:電荷和自旋,現代微電子技術只利用了電子的電荷屬性;而在新興的自旋電子學中,自旋取代電荷作為信息儲存和傳輸的載體。自旋過濾能得到高度自旋極化的載荷子。在磁隨機存儲器中,自旋極化脈衝讓磁位在「0」和「1」之間切換,從而實現數據的存儲和傳輸。  起初,石墨烯並沒有應用於該領域,因為當它平放時,電子的自旋不受影響且方向隨機。
  • 伊利諾州芝加哥大學通過分子環技術拓展石墨烯應用範圍
    [據本站綜合報導]    伊利諾州芝加哥大學(UIC)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新的化學方法,可以將石墨烯納入到廣泛的應用中的同時保持其超快速電子學特性。石墨烯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在15年前首次提出,石墨烯具有輕質,薄而柔軟的特點,可用於增強計算機顯示屏幕,電子/光子電路,太陽能電池以及各種醫療,化學和工業過程等的強度和速度。它由以重複圖案的六邊形結合在一起的單層碳原子組成。由於石墨烯很薄,具有二維的特點,石墨烯目前被視作是地球上最強的材料。
  • 新研究表明:吐司麵包和衣服也能轉化為石墨烯!
    石墨烯應用領域非常廣,包括:柔性電子、高效電晶體、新型傳感器、新材料、電池、超級電容、半導體製造、新能源、通信、太赫茲技術、醫療等等。科學家預言,石墨烯極有可能掀起一場席捲全球的顛覆性新技術新產業革命。
  • Nature:用光子處理器提升人工智慧計算速度
    研究人員進行了各種努力來設計和實現特定的電子計算系統,以加速人工神經網絡中的計算。尤其是專用集成電路、腦啟發計算和內存內計算(使用稱為憶阻器的一組存儲設備在原位執行計算)等定製晶片的使用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雖然在電子計算中信息的載體是電子,但是光子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一種可行的替代方案。
  • 通往未來:集成微波光子學
    一個標準的微波光子系統圖源:Nat. Photonics 13,80–90(2019)(Box 1)可以使用微波光子學系統實現的功能包括天線遙感,射頻光子濾波,實際時間延遲,相位轉換,光學波束形成,任意波前產生,頻率上轉換和下轉換,微波信號產生和頻率測量。這些功能的質量和範圍通常是由光學信號產生器來決定的。
  • 石墨烯電池發明人是誰_石墨烯電池製作方法
    石墨烯電池製作方法   石墨烯電池是通過改進現有的鋰離子電池製成的。這是通過在電極中添加石墨烯來實現的,石墨烯可以改變電極的化學和物理性質。結果改善了充放電速率特性和容量。改進的放電速率意味著石墨烯電池具有更高的最大輸出功率。   石墨烯電池是一項新技術,仍在研究中。最佳的製造工藝還有待發現。在這一領域缺乏知識,同行評議的科學材料仍然稀缺。我們將試著用一個可以在科學文獻中找到的例子來解釋這個工作原理。   石墨烯電池是如何製造的?
  • 中國石墨烯發展現狀,正醞釀下一個爆發
    傳統材料升級方面,由福建翔豐華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帶來的高性能石墨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開發及應用項目榮獲一等獎,項目以微晶石墨為原料,製成石墨烯纖維增強複合材料。 「在實驗中,這一新材料更輕、更強、更耐磨,優於玻璃纖維複合材料、鋁、鎂合金等,可應用於汽車、電子電氣、軌道交通、航空通信等領域。」項目負責人白宇博士介紹。
  • 「企業動態」安寧高科技企業研製石墨烯導熱膜實現量產
    12月3日,國內唯一一家覆蓋從化學法石墨烯製備到高性能導熱膜量產的新材料企業——雲南雲天墨睿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全流程已打通,試生產產品成功。雲南雲天墨睿科技有限公司坐落於安寧工業園區,是東莞市廣東墨睿科技有限公司與雲天化集團子公司重慶雲天化瀚恩新材料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一家高科技新材料企業,專門從事研發、生產和銷售化學法石墨烯材料及石墨烯導熱膜。
  • 光子計算加快AI運算速度,Nature連登兩篇論文
    但是,光子計算跟SOTA水平的電子計算處理器相比,還是有著很多不足,比如缺乏合適的並行計算機制、人工神經元的高速非線性響應的材料和可擴展的光子設備,這些都難以讓光子計算快速準確地集成到計算硬體中。幸運的是,光梳的發展為集成光子處理器帶來了新的機遇。所謂的光梳是一組發射光譜的光源,它們由數千或數百萬條在頻率上均勻緊密排列的尖銳光譜線組成。
  • 基於石墨烯的吸波材料應用研究
    石墨烯(上)和不同結構的碳材料:富勒烯(左下);碳納米管(下中);石墨(右下)多組份石墨烯基多功能複合吸波材料吸波機製圖。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電子產品的普及,電磁波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廣泛存在。當電磁輻射超出人體和環境所能承受的上限時,會形成電磁汙染。
  • 解析:「材料之王」石墨烯會走富勒烯的老路?
    困難1:  高品質單層石墨烯的製備規模,受限於CVD設備的腔體尺寸。現有CVD方法還不能實現單層石墨烯的連續製備。雖然日本人展示過所謂的長達100米的石墨烯,但是材料表面破洞很多,完全不堪使用。CVD石墨烯的連續製備技術以及產品良率問題,目前都還沒有解決好。
  • 西工大李賀軍院士團隊《AFM》綜述:石墨烯和MXene基高性能吸波材料...
    諸如高長寬比,活性化學表面以及各種合成工藝等共同特徵賦予石墨烯和MXene獨特的優勢,可用於開發高效MA結構,特別是輕量級組件和各種複合材料。同時,它們之間的結構和性能差異(例如不同的電導率)會導致在其MA材料的設計,製造和應用中採用獨特的技術。
  • 【中國科學報】石墨烯:新材料王者之路有多長?
    據牛利介紹,石墨烯是碳原子緊密堆積成單層二維蜂窩狀結構的一種碳質新材料,具有極好的電學、力學、熱學以及光學性能。  常溫下,石墨烯電阻率比銅或銀更低,是世界上電阻率最小的材料。石墨烯因電阻率低、電子遷移的速度快,有望用來發展更薄、導電速度更快的新一代電子元件或電晶體。  石墨烯既是最薄的材料,也是最韌的材料。
  • 回望過去才能著眼未來,24個Nature/Science級成果帶你領略石墨烯的...
    「現在學術界和工業界普遍使用這一技術,不僅用於石墨烯,而且還用於所有層狀材料。探討了它們的電子性質、摻雜、無序性、應變的數量和方向、化學成分、層數和取向。這不僅增加了我們對石墨烯和相關材料的基本特性的了解,而且也促進了它們在設備中的應用。「 4.
  • 石墨烯扭轉「角度」可變超導體
    英國《自然》雜誌日前連發兩篇物理學重磅論文,報告了麻省理工學院(MIT)科學家對非常規超導材料的行為的新見解,這一發現轟動業界,被稱為石墨烯超導的重大進展。此類材料已讓物理學家困惑達幾十年之久,而最新發現或有助於開發高溫超導材料,用來製作強大的磁體或開發低功耗電子技術。
  • 應用多點開花 石墨烯將迎來產業化浪潮
    經過近幾年的應用開發以及在市場上的持續推廣,目前已經有規模化的石墨烯產品進入到各產業的供應鏈中。例如用於鋰電池正極材料包覆用的石墨烯導電漿料、用於各級電子產品和LED 散熱用的貼膜、以及用於各類複合材料加工用的石墨烯預混料。從市場調研的情況可以看到,這三類產品均已經開始進入到相關產業的供應鏈,預計今年將釋放5 億元左右的市場,至2020 年相關市場將達到約60 億元。
  • 微波光子雷達 一段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微波光子雷達作為雷達發展的新形態,能有效克服傳統電子器件的技術瓶頸,改善和提高傳統雷達多項技術性能,為雷達等電子裝備技術與形態帶來變革。微波光子技術在電子信息系統中的應用演進微波光子技術在電子系統中的最初應用形式為光模擬信號傳輸,即將單個或多個模擬微波信號加載到光載波上並通過光纖進行遠距離傳輸。
  • 蘇州中瀾凌:III-V族和矽光子的測試專家 助力中國半導體發展
    ICCSZ訊(編輯:Aiur)  歷經五十多年發展,III-V族材料以其成熟優秀的發光效應幫助光電子器件在光纖通信、光顯示、雷射以及微波射頻等領域的大規模部署起到了關鍵作用,III-V族材料經過外延生長和後道工序製作成晶片,其性能和穩定性會直接影響光器件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