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書品畫|中國的建築和宗教文化

2021-01-20 騰訊網

此《Die Baukunst und religi se Kultur der Chinesen》(中國的建築和宗教文化)為德國建築學家恩斯特·柏石曼著。全套共三集,包含:普陀山(觀音)、祠堂、寶塔,作者考察從北至南,行程遍及十幾個省。每集包含大量精美照片和建築測繪草圖。此系列德文本依次出版於 1911、1914、1931 年。

恩斯特·柏石曼於 1891 年至 1896 年在柏林夏洛滕堡工業大學攻讀建築學。畢業後,他參加政府公職人員預備期服務,此後,通過國家考試,進入建築管理部門任政府建築工程師。1902 年至 1904 年,他首次途經印度來到中國,訪問了天津、北京和青島等地。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尤其是中國的傳統築引起了柏石曼濃厚的興趣,產生了系統考察中國古建築的設想。回國之後,在向德意志帝國議會提交的備忘錄中,他介紹了中國建築及其文化背景的特點,提出了一個全面研究中國古建築的考察計劃。他強調這一專題考察對於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為此,他從政府申請到一筆專項研究資金。

1906 年到 1909 年,柏石曼以德國駐北京公使館官方科學顧問的身份,從北京出發,遊歷了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四川、湖北、湖南、廣西、廣東、福建、江蘇、浙江等十幾個省。在歷時四年的考察中,他行程數萬裡,拍下了數千張中國傳統建築和景觀的照片。他還根據考察所獲得的資料,連續出版了論述中國建築的系列專著。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柏石曼到軍中服役,退役之後,又繼續投入學術研究活動。(介紹參考)

第一集:P'u t'o shan, die heilige Insel der Kuan yin, der G ttin der Barmherzigkeit(普陀山:觀音)

這是柏石曼回到德國之後所整理出版的第一部有關中國建築的論著。該書共分七個部分,分別介紹了普陀山的概況,包括這個島嶼的位置和面積,島上佛教寺院的宗教意義和歷史;島上三座最著名的寺廟——普濟寺、法雨寺和佛頂寺(即慧濟寺);普陀山上各寺院中的宗教生活;島上眾多墳墓和墓地的碑刻和石刻,以及當地中國人在清明和冬至掃墓的習俗。在作為該書結尾的第七部分裡,作者簡短地總結了普陀山作為佛教聖地而成為佛教信徒們理想歸宿的宗教含義,將它的寺院建築跟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建築奇蹟,如埃及的金字塔等,作了一番比較,並且充分肯定了它作為人類共同擁有的文化遺產而具有的重大價值。由於歷史的變遷,此書已成為後人所無法逾越的中國古建築史領域的裡程碑。柏石曼的這部論著裡面共有 112 張涉及普陀山的照片,其中 4 張是柏石曼繪製的寺院建築平面圖,關於普濟寺的 8 張,關於法雨寺的 59 張,關於佛頂山和佛頂寺的 15 張,其餘的 23 張。此書出版於 1911 年(介紹參考)

第二集:Ged chtnistempel : Tze-tang(祠堂)

作者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祠堂建築,包括黃帝祠、張良廟、武侯祠、關帝廟、李杜祠、二曾祠、二王廟、孔廟等。收錄 248 幅精美照片和測繪草圖、大量文字描述和闡釋。此書出版於 1914 年。(介紹參考)

第三集:Pagoden: Pao Ta

此為考察中國寶塔建築專著,包含 524 幅插圖,其中絕大部分為實物照片(部分為整頁照片),少部分為建築示意圖。此書出版於 1931 年。

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德國建築師、旅行家、攝影師,柏林工業技術大學中國古建築學教授。1902 年,柏石曼被德國政府派往中國,擔任了海外殖民地一位主管建築事務的官員。

覽書品畫| 彩繪湖北地圖

覽書品畫|《萬國來朝圖》細節分享,附200M高清大圖連結

覽書品畫|《紅樓夢賦圖冊》

任熊《十萬圖冊》高清大圖欣賞

李澄淵《玉作圖》高清大圖欣賞

潯匡廬|《廬山高圖》

潯匡廬|論沈周《廬山高圖》圖像的次生隱喻

給我【在看

你也越好看!

相關焦點

  • 《中國的建築和宗教文化》為德國建築學家恩斯特·柏石曼著
    《Die Baukunst und religiöse Kultur der Chinesen》(中國的建築和宗教文化)為德國建築學家恩斯特·柏石曼著。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尤其是中國的傳統築引起了柏石曼濃厚的興趣,產生了系統考察中國古建築的設想。回國之後,在向德意志帝國議會提交的備忘錄中,他介紹了中國建築及其文化背景的特點,提出了一個全面研究中國古建築的考察計劃。他強調這一專題考察對於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為此,他從政府申請到一筆專項研究資金。
  • 泰國寺廟集中了泰國建築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精華
    泰國寺廟集中了泰國建築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精華,反映了該國的宗教社會文化生活。在所有的建築物中,最美麗最輝煌的是寺廟。當我們來到泰國清邁時,我們參觀了許多寺廟。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柴迪朗廟宇。清邁是泰國第二大城市,也是泰國歷史上王朝的首都。清邁在13世紀開始修建寺廟,並逐漸成為佛教聖地。據說,清邁目前有一百多座廟宇,在清邁的街道和小巷上都有。
  • 美術研究|清代宮廷宗教建築所體現的宗教文化特徵!
    【內容摘要】中國傳統設計宗教關係盤根錯節,宗教現象也極為複雜。清代宮廷建築作為宗教文化的載體,體現出獨特的文化特徵。本文聚焦清代宮廷宗教 建築與宗教文化之間的關聯,通過分析孝道思想在宮廷宗教建築中的反映和佛、道兩教在宮廷生活中的作用,可知儒、佛、道三教是密不可分的一個系統, 進而總結清代宮廷宗教文化的民族特色。
  • 【宗教文化】從宗教融合的視角看 大運河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京杭大運河開鑿至今已有2500多年,大規模的漕運,跨流域商貿經濟帶的形成,吸引了不同民族、不同階層的群體與當地居民雜居共處於大運河沿線,從而為經濟文化交流創造了良好條件。大運河在促進各地商貿和人員往來的過程中,也擔當了「文化使者」的形象——它不僅帶動了經濟發展和商業繁榮,同時也促進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宗教文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 中國佛教尼姑庵,卻充滿了西方文化元素,是歐亞宗教建築的集合體
    武漢,一個在中國歷史上響噹噹的名字,一個有人類活動超6千萬年的時間,明國時期是國內僅次於上海的城市,被稱為「東方芝加哥」。武漢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內地非常繁榮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旅遊地。但問題是,這是一個融合了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佛教寺,那為什麼會被歐亞其他教派建築形式佔了主體呢?那就要從中國近代史說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讓中國進一步走進了半殖民地的深淵裡,而武漢也隨著《天津條約》的籤訂,變成了所謂的通商口岸,可這一變化卻讓多元的西方文化一同湧入了這個古老的城市。
  • 滄州泊頭清真寺:元朝宗教遺產,伊斯蘭教和中國傳統建築的融合
    泊頭清真寺位於滄州市,在元朝宗教建築遺產中也佔有重要地位。泊頭清真寺歷史悠久,關於他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人們認可的觀點主要有兩種。一是明朝末年,崇禎皇帝從南方派人將大量木材運到北京建造金鑾殿,但當木材運到泊頭時,北京被李自成的軍隊佔領,明朝成為歷史。
  • 天主教巴洛克文化,主要表現在教堂建築和宗教儀式兩個方面
    德國通史:天主教巴洛克文化,也同時是啟蒙運動的批判對象和發展基礎歡迎來到百家號曉妍與你談歷史,今天曉妍和大家談談天主教的巴洛克文化,在羅馬教廷主導的對抗宗教改革運動的過程中,巴洛克文化一度集中地展現了天主教教會感性宣教的基本特徵。
  • 古代宗教建築的特點以及代表性建築
    中國是個多宗教的國家,中國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所有這些宗教建築由於其不同的教義和使用要求,而表現為不同的總體布局和建築式樣。宗教建築是人們從事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包括佛教的寺、塔、石窟寺、道教的廟觀,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等。此外,寺廟建築除石窟寺外多營建成院落式。在中國的各類宗教中,最具影響力的是佛教和道教。佛教起源於印度,公元1世紀左右經西域和南海分兩路傳人中國,而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
  • 斯裡蘭卡1000盧比紀念鈔有著多種宗教建築和傳統民族舞蹈文化
    自古以來就有「印度洋上的明珠」、「寶石國」、「寶島」等美譽,中國古代曾經稱其為獅子國、獅子國、僧伽羅。在其主要民族構成中,僧伽羅族是主體,此外還有泰米爾族、摩爾族等。從山巖中鑿寺,寺中有各種各樣石刻佛雕像和其他雕刻,並遍布壁畫。佛窟包括五所聖堂,是斯裡蘭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洞穴廟宇,極具宗教藝術價值,展示了佛教藝術的魅力。
  • 古代建築藝術:四大建築類型之——宗教建築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建築藝術:四大建築類型之——宗教建築,宗教建築。宗教建築是僅次於宮殿建築和陵墓建築的另一重要建築類型。在中國的各類宗教中,最具影響力的是佛教和道教。佛教起源於印度,公元1世紀左右經西域和南海分兩路傳人中國,而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佛道兩教各具特色,既相互排擠,又相互滲透。佛教的主要建築有佛寺、佛塔和石窟,道教的主要建築為道觀,從建築的角度講,道觀在很多方面是模仿佛教建築的,因此中國古代宗教建築的成就主要體現在佛教的寺、塔和石窟中。
  • 結合日本宗教文化和建築文化的古老神社,你去過幾個?
    神社是崇奉和祭祀神道教中各神靈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築中最古老的類型。由於神道教與日本人民生活密切,神社十分普遍。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日本那些有代表性的神社。社內主要有式神石像、一條戾橋、晴明井、晴明神社本殿、顯彰板和橘梗苑等一系列別具特色的建築,引來了很多遠道而來的參拜者拍照留念。
  • 伊爾庫茨克濃厚的宗教色彩和絢麗的宗教建築
    拜佔庭建築風格的高大拱型穹頂及彩繪玻璃窗無不體現著宗教寓意,在這個城市裡真是應接不暇。俄羅斯是一個以東正教為國教的國家,國土上大部分教堂為東正教教堂,其建築多為拜佔庭式風格,也有極少數天主堂和基督教堂,而這些教會的教堂則一般採用哥德式建築。最直觀的區別就是;教堂建築上眾多峻峭尖直的箭塔高聳如雲,多為哥德式的天主教教堂或基督教教堂。
  • 重慶地名形成受到宗教文化的浸染,蘊含了豐富的宗教文化含義
    重慶地名的形成也受到了宗教文化的浸染。歷史上盛行於重慶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伊斯蘭教和民間宗教。宗教建築名蘊含了豐富的宗教文化含義。佛教自東漢時期傳入巴蜀地區,至隋唐,佛教在巴渝地區已經很興盛,至明清又有發展。
  • 宗教文化生態的中國模式——牟鍾鑑
    這種宗教文化生態模式,對內容易形成宗教和睦、道德勸善的格局,對外有利於發揮促進宗教對話、維護世界和平的功能。 中國宗教文化生態模式的歷史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多民族之間也有爭和鬥,但以融合友好為主流。
  • 歐陸風雲4秘籍 全建築核心文化宗教修改方法
    歐陸風雲4和前作一樣,有很多的作弊碼,這次小編就來介紹下歐陸風雲4秘籍之全建築核心文化宗教修改方法。 遊戲截圖   歐陸風雲4 全建築核心文化宗教修改方法 酋長必備   複製代碼到TXT文檔然後放到decisions目錄下,全建築決議自帶改核心宗教
  • 文化之旅 | 泉州,世界宗教博物館
    宋元時期的泉州,以她「東方第一大港」的寬博胸懷,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賈,諸多宗教文化和宗教藝術也得以在此交流、傳道。
  • 「宗教建築與自然景觀」學術研討會在浙江佛學院圓滿閉幕
    「宗教建築與自然景觀」學術研討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浙江佛學院)2020年11月23日至24日,由中國宗教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辦,寧波雪竇寺、浙江佛學院(總部)聯合承辦的中國宗教學會宗教建築文化專業委員會
  • 宗教文化與旅遊業的關係
    中國宗教種類齊全,既有土生土長的宗教如道教;也有外來宗教如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等;更有受外來宗教影響而產生的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宗教如明教、白蓮教等。僅國務院公布的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各種宗教名勝古蹟就有150多處,全國各省、市、自治區與宗教有關的名勝古蹟共有3000多處。豐富的宗教文化資源吸引了海內外信徒、專家學者和一般遊客。
  • 淺談印度尼西亞建築風格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印度尼西亞號稱千島之國,地域廣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信仰多種宗教,其建築風格受中國文化、宗教信仰影響深遠。木結構房屋、門面排房、宗教建築、園林景觀等都體現中國文化的印跡.,更是將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傳播到印尼各島,對印尼的建築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
  • 澳門歷史城區,中西文化的匯聚之所,宗教文化濃鬱
    澳門歷史城區在國內歷史城區可以說是澳門歷史的代表性地點,想要了解澳門四百多年的發展歷程,必然就要到這裡來轉上一圈,澳門歷史城區不但是年代最久遠的國內歷史城區,同時它還是國內罕有的以西式建築為主,中式建築、中西結合建築為輔的歷史城區,這也體現了四百多年的發展特點,就是西方文化在這裡的充分發展以及與澳門本地東方文化的相互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