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宗教建築的特點以及代表性建築

2020-12-16 古建家園

中國是個多宗教的國家,中國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所有這些宗教建築由於其不同的教義和使用要求,而表現為不同的總體布局和建築式樣。

宗教建築是人們從事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包括佛教的寺、塔、石窟寺、道教的廟觀,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等。此外,寺廟建築除石窟寺外多營建成院落式。

在中國的各類宗教中,最具影響力的是佛教和道教。

佛教起源於印度,公元1世紀左右經西域和南海分兩路傳人中國,而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佛道兩教各具特色,既相互排擠,又相互滲透。佛教的主要建築有佛寺、佛塔和石窟,道教的主要建築為道觀,從建築的角度講,道觀在很多方面是模仿佛教建築的,因此中國古代宗教建築的成就主要體現在佛教的寺、塔和石窟中。

佛塔是佛教建築中頗具特色的一種建築類型,起源於印度。最初塔是作為供藏佛骨(舍利)用的,以後隨著宗教的發展,成為一種宗教紀念建築。塔隨佛教傳人我國後,由於中國文化自身的強大主體地位,塔的內涵和建築形式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其種類也日呈多樣,有樓閣式、密簷式、金剛寶座式、竄堵波式等數種,其中樓閣式是中國佛塔的主流形式。

中國佛教石窟也是從印度傳人的,實際上是一種依山開鑿的特殊佛寺,因此也稱石窟寺。中國最早的石窟當在新疆,以後經河西走廊而遍及內地。現存石窟較多集中在北方如新疆、甘肅、山西、河南等地,南方的四川、浙江、江蘇也有一些,但建造年代較晚,規模也較小。我國最著名的石窟群有四處,即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和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

中國佛教代表性的建築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石窟密布於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裡。歷史悠久,是洛陽最經典的景點。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靈隱寺

靈隱寺,又名雲林禪寺,位於杭州西湖西北面,在飛來峰與北高峰之間靈隱山麓中,是杭州歷史悠久、景色宜人的遊覽勝地,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和中國十大古剎之一。

中國道教代表性的建築

武當山古建築群

武當山古建築群,位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內,武當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和武當武術的發源地,被稱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武當山古建築群敕建於唐貞觀年間,明代達到鼎盛,歷代皇帝都把武當山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大建武當山,歷時12年,建成9宮、8觀、36庵堂、72巖廟、39橋、12亭等33座建築群,嘉靖年間又增修擴建。

整個建築群嚴格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統一布局,並採用皇家建築規制,形成了「五裡一庵十裡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臺隱映金銀氣,林岫迴環畫鏡中」的「仙山瓊閣」的意境,綿延140裡,體現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堪稱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奇觀,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築成就的博物館」和「掛在懸崖峭壁上的故宮」。

青陽宮

青羊宮位於四川省成都市一環路西二段,被譽為「川西第一道觀」、「西南第一叢林」,也是全國著名的道教宮觀之一。青羊宮始建於周朝,原名青羊肆。至明朝,唐朝所建殿宇毀於兵災。現存建築大多為清代康熙六至十年(公元1667年——公元1671年)陸續重建,佔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

青羊宮主要建築有山門、三清殿、唐王殿等。宮內混元殿高大雄偉,八卦亭是其中保存最完整、造型最華貴的建築,供奉著老子騎著青牛的塑像。青羊宮內最寶貴的文物是一部《道藏輯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成為研究道教的珍貴資料。青羊宮是道教全國重點宮觀,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宗教建築是有靈魂的,置身其中,人們往往能感受到強大的精神力量。不同的宗教營造不同的氛圍,但都讓建築充滿著強大的感召力。它們是宗教文化的結晶,更是救贖心靈的港灣。

相關焦點

  • 古代建築藝術:四大建築類型之——宗教建築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建築藝術:四大建築類型之——宗教建築,宗教建築。宗教建築是僅次於宮殿建築和陵墓建築的另一重要建築類型。在中國的各類宗教中,最具影響力的是佛教和道教。佛教起源於印度,公元1世紀左右經西域和南海分兩路傳人中國,而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佛道兩教各具特色,既相互排擠,又相互滲透。佛教的主要建築有佛寺、佛塔和石窟,道教的主要建築為道觀,從建築的角度講,道觀在很多方面是模仿佛教建築的,因此中國古代宗教建築的成就主要體現在佛教的寺、塔和石窟中。
  • 中國古代宗教建築的特點,值得一去的著名旅遊勝跡
    中國的宗教發展過程中留下了很多的著名景點和建築,不僅僅是小說和影視作品中存在,現實中也很多值得去瞻仰的宗教勝跡,【藝文雜記】今天為大家梳理如下。湖北武當山道教的著名景點和建築特點道教名山:江西龍虎山、江蘇茅山、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山東嶗山、陝西華山、江西三清山
  • 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的一些特點
    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尤其在儒家思想影響下,中國古代建築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和特點,作為世界三大建築體系之一,它與西方建築藝術和伊斯蘭建築藝術並列,自豪地立足於世界建築文化之林。
  • 中國古代建築有何特點?
    那麼,中國古代建築具有什麼特點呢?我們以下就從建築裝飾、平面群體組合、色彩、大屋頂等幾個方面深入探討一下:中國古代的建築裝飾,不僅具有濃厚的東方文化神韻,而且極大地增強了古代建築的藝術表現力,使建築物的外觀形象更加優美,也是中國古代建築重要的組成部分和獨有的特色。
  • 如何欣賞中國古代建築?有哪些特點?
    中國古建築是「凝固的古典音樂」,飛簷鬥拱的亭臺樓宇、恢弘壯麗的宮殿建築、詩意的園林以及古樸的民居...這些分散各地的各式古建築,共同演奏了這支氣勢磅礴的樂曲。那麼,如何欣賞古代建築?它們又有哪些特點呢?不同朝代建築,都跟那個時代歷史的變遷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我們更多關注建築背後的歷史和文化。
  • 古代城市建築選址有什麼特點?在郴州古城能找到答案
    自然環境與城市兩者相互影響,相得益彰,在中國古代城市營建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郴州城市自然環境特點突出,自然要素成為城市建築選址十分重要的考量因素。明清時期,郴州古城主要被山體所包圍,古城東、南、北三面環山,自城牆向外,城北桂門嶺,城南南塔嶺及城東的東山形成了古城周的綠地生態圈。再向外,由木子嶺—寧家嶺—東坡嶺、王仙嶺、後營山等形成古城外圍綠地生態圈。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常識積累之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常識積累之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由國家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21國考備考,國考常識積累,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古建築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
  • 中國古代建築屋頂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對建築立面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那遠遠伸出的屋簷、微微起翹的屋角、富有彈性的屋簷曲線、以及眾多屋頂形式的變化,加上燦爛奪目的琉璃瓦,使建築產生獨特而強烈的視覺效果。中國古建築的發展歷經三千多年,已形成完善的體系。
  • 古埃及歷史分期及其代表性建築類型
    (一) 古王國時期(前27~前22世紀)  本時期的代表性建築是陵墓。最初是仿照住宅的「瑪斯塔巴」(MASTAB)式,即略有收分的長方形臺子。  多層金字塔以在薩卡拉的昭塞爾(Zoser)為代表。
  • 中國古建築八大類及其代表性著名建築
    瀋陽故宮是清初皇宮,佔地六萬多平,建面將近兩萬平,建築100餘座、500餘間。其建造承襲中國古代建築傳統,集漢、滿、蒙族建築藝術為一體,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按說古代知名宮殿很多,如秦代阿房宮、漢代長樂宮、未央宮、唐代大明宮,但是作為土木建築,不耐戰火,不及明清磚木宮殿建築容易保存,所以今天我們能整體看到的主要就是明清留下來的宮殿了。
  • 中國古代戲樓的建築特色以及分類
    戲樓,又叫戲臺,是供演戲使用的建築。中國傳統戲曲的演出場地,種類繁多,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樣式、特點、建造規模。最原始的演出場所是廣場、廳堂、露臺,進而有廟宇樂樓、瓦市勾欄、宅第舞臺、酒樓茶樓、戲園及近代劇場和眾多的流動戲臺。中國的戲樓,是固態的戲劇文化。
  • 俄式建築是如何形成的?在中世紀,受宗教影響的俄式建築
    在其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俄羅斯建築主要是宗教建築。幾個世紀以來,教堂一直是唯一用石頭建造的建築,而今天,它們幾乎是唯一從古代遺留下來的建築。俄羅斯教堂設計的基本元素出現得相當早,大約在11世紀。一般來說,這是一個希臘十字(所有四個手臂是相等的),牆壁很高,相對沒有開口。
  • 覽書品畫|中國的建築和宗教文化
    此《Die Baukunst und religi se Kultur der Chinesen》(中國的建築和宗教文化)為德國建築學家恩斯特·柏石曼著。全套共三集,包含:普陀山(觀音)、祠堂、寶塔,作者考察從北至南,行程遍及十幾個省。每集包含大量精美照片和建築測繪草圖。
  • 古羅馬建築的藝術特點
    如果說,古希臘人崇拜人是通過崇拜「神」來體現的話,那麼,古羅馬人對人的崇拜,則更傾向於對世俗的、現實的人的崇拜的直接表現,所表現的人的意識,也已從群體轉向個體,「偏重於對個人的頌揚和物質生活上的享受」。
  • 西方古代建築風格收集
    西方古代建築的範圍,是指從古希臘到英國工業革命前的建築。主要以石塊砌壘。  一、古希臘的建築風格  古希臘的建築藝術,則是歐洲建築藝術的源泉與寶庫。古希臘建築風格的特點主要是和諧、完美、崇高。
  • 論中西方古代建築藝術的差異
    中國擅長以木構體系為造房的主要結構,從夏商一直延續到明清,其建築發展性具有穩定、持之以恆特徵,形成了世界古代建築中的一個獨特建築藝術體系;西方古代建築體系是以石材為主建造結構,無論是從古希臘建築柱式運用、還是到古羅馬建築時期建造技術、藝術、型制、理論空前發展,以及到中世紀哥德式建築風格出現,和後來興起的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均都表現出建築風格在不同時期變革所留下的歷史烙印
  • 《中國的建築和宗教文化》為德國建築學家恩斯特·柏石曼著
    《Die Baukunst und religiöse Kultur der Chinesen》(中國的建築和宗教文化)為德國建築學家恩斯特·柏石曼著。回國之後,在向德意志帝國議會提交的備忘錄中,他介紹了中國建築及其文化背景的特點,提出了一個全面研究中國古建築的考察計劃。他強調這一專題考察對於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為此,他從政府申請到一筆專項研究資金。
  • 福建傳統建築的特點,特色建築有哪些?
    福建傳統建築特點在古代交通工具不發達的情況下,眾多的山嶺、自成一統的水系使福建成為一個自成體系的社會經濟區域。中原建築文化傳入福建就被阻隔,從而積澱下來。因此,中原傳統建築文化的某些觀念,如今在北方已十分淡薄,在福建卻穩固地留存至今。許多明清建築在風格、作法上仍常常留下北方唐宋時期的特徵。
  • 北京公務員常識判斷西方古代建築習題
    北京公務員常識判斷西方古代建築習題由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特點,以及其原因
    縱觀歷史上的歐洲建築,當發展到14-15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此時又大力復興了古羅馬時代的柱式以及構造方法。但對於曾廣泛應用於羅馬時代的天然混凝土,卻沒有恢復使用,其主要原因,是由於當時木材缺乏。所以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穹頂作法,很少再採用混凝土,都是用磚來砌築,這是在文藝復興時期,建築材料上的一大變革,從而也影響著整個建築面貌,這也是文藝復興建築的一大特點。從15世紀起,英國的磚,已走向標準化與規格化的生產,到中世紀由於工業逐漸發達,工業人口增加,城市也隨之膨脹,於是發生火災的機會也隨之增長,以致造成不願採用易燃的木結構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