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旅 | 泉州,世界宗教博物館

2021-02-17 大灣區之聲

宋元時期的泉州,以她「東方第一大港」的寬博胸懷,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賈,諸多宗教文化和宗教藝術也得以在此交流、傳道。

隨著泉州海外交通的發展、鼎盛,外來宗教如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摩尼教、基督教等,以及中華傳統的儒學、道教,在這片開放的土地上紮根、成長。

泉州至今仍留存著豐富的宗教文化遺蹟,堪稱「世界宗教博物館」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泉州歷史文化遺存極為豐富,小編下榻的賓館陽臺隨便一拍,仿佛置身於文化叢林。 

開元寺


夜幕降臨,白天喧鬧的開元寺歸於寧靜。

開元寺雙塔是泉州城的標誌,不僅是經典的佛教建築,也曾是海上絲路過往商船最為醒目的「航標塔」。

開元寺大雄寶殿

開元寺大雄寶殿廊簷下的24尊飛天樂伎(又稱「妙音鳥」)堪稱一大奇觀,是全國僅存的有翅膀的飛天,又是中國飛天形象當中極為罕見的立體木雕,而且還在建築中起著支撐與承重作用。

「妙音鳥」除了手持各種宗教寶器以及吉祥物品,不少造型中還手持樂器,包括琵琶、尺八、二弦、拍板、笙等,對研究中國音樂史有重要意義。

文廟

泉州文廟「大成殿」

泉州文廟始建於唐開元末年,是東南地區最大的文廟建築群。

文廟前掛滿祈福的紙籤,也成為一道風景。

清淨寺


泉州清淨寺歷史逾千年,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廟,也是世界知名的伊斯蘭古老宗教建築,其門樓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伊斯蘭式建造,大門用青、白兩色花崗石精雕三層穹形尖拱頂,層層縮進,頂蓋採用中國傳統的蓮花圖案,象徵伊斯蘭教崇尚聖潔清淨。

古代波斯、阿拉伯地區的商旅大量來到泉州並在這裡生活,泉州城中的建築處處彰顯伊斯蘭文化的風貌。

泉州街頭的建築隨處可見伊斯蘭文化印記

天后宮

天后宮的日與夜

作為泉州海神的媽祖,因海外交通的發展,成為全國性海神並遠播海外,泉州天后宮所建廟宇是海內外同類建築中禮制規格最高的。

關帝廟

泉州通淮關嶽廟有1000多年歷史,是關公信仰六大祖廟之一。香火興盛,民間信徒眾多。

關帝廟中的「正氣」匾額也許每一座城市,都應該有這樣一個地方,可鑑良心,可參天地。

-END-



相關焦點

  • 泉州文化古城——世界宗教博物館
    古城泉州:萬物之母,厚德載物。泉州是海峽西岸歷史文化名城,自古至今,生生不息,「綿綿若存」。泉州是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海濱鄒魯」的美譽,又稱鯉城、刺桐城、溫陵,是我國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
  • 「世界宗教博物館」:福建泉州多元宗教文化融合
    來自青海的馬乙布拉如今是福建泉州清淨寺的阿訇,他告訴記者,「在這裡,多個宗教並存,並相處融洽」。    泉州港,古作刺桐港,宋元時期因「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而成為「東方第一大港」。彼時,刺桐港「市井十洲人」、「纏頭赤足半蕃商」,商業往來中也留下了各地的文化與信仰:歐洲的基督教、阿拉伯世界的伊斯蘭教、中亞的摩尼教、南亞次大陸的印度教……    如今,千年已過,這些膚色各異、留居於中國的「十洲人」漸漸與當地人結合,而他們的宗教信仰也與泉州本土民間信仰和諧相處。
  • 泉州:世界宗教博物館
    這裡各種宗教品類齊全,中國本土的儒教、道教,「中國化」的佛教,與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景教等其他世界性的宗教長期共存,不同的宗教在這裡共榮共生,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們在這裡和睦相處,形成了東西方文明兼容並蓄、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景象。這樣的典範在中國少有,在世界也極為罕見。
  • 泉州被譽為宗教博物館
    原標題:泉州被譽為宗教博物館  原標題:泉州被譽為宗教博物館   位於福建泉州塗門街108號的清淨寺每天都會靜候大批穆斯林的到來,歷經滄桑的石牆上,阿拉伯文鐫刻的《古蘭經》依稀可見。在其周圍,分布著開元寺、元妙觀、府文廟和天后宮,方圓一公裡內,伊斯蘭教、佛教、道教以及不同民間信仰和睦相處。
  • 泉州成為「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歷史原因
    原標題:泉州成為「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歷史原因 各種宗教文化隨著世界各地商人進入泉州,道教、佛教、景教、天主教、伊斯蘭教、摩尼教等都在這裡落戶並和平相處,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曾將泉州稱為「世界宗教博物館」,對於其成因,如果從深層次來考察,除了兼收並蓄的精神和胸懷,泉州相對開放的政策、泉州人的「重商」情結以及泛神崇拜等因素皆不容忽視。   政府的開放政策。
  • 【民族宗教】領略「世界宗教博物館」泉州
    史跡豐富,在海內外有較大的影響,素稱「宗教勝地」、「世界宗教博物館」。現存的五大宗教即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仍擁有眾多的信眾和數目可觀的寺觀教堂,還有數以千計的各種民間信仰宮廟。泉州現有宗教活動場所603餘處,宗教教職人員2871,市、縣兩級共有宗教團體37個。 泉州在「泉南佛國」之稱。早在西晉太康九年(公元288年),泉州就建造了位於九日山的延福寺。其後歷代建造佛寺有名稱可考的多達400多座,現尚存近300座。
  • 泉州,一座世界級的宗教博物館.
    在泉州,一座城就是一座博物館還是世界級別的!▼ 世界宗教博物館 幾乎是世界宗教博覽與信仰勝地「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這可是個被隱藏的寶藏城市幾條街就能邂逅一個宗教建築種類之多,建築之奇,無與倫比目前泉州依然擁有著眾多的信眾和數目可觀的寺觀教堂,還有數以千計的各種民間信仰宮廟。宋元時期,世界各地的商人匯集到泉州開展商業貿易活動,各種宗教也隨著各國商旅傳播到了泉州。這一時期,中國本土的儒教、道教和中國化佛教,因為人流的聚集,城市的繁榮,在泉州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
  • 泉州現存的五百多件宗教石刻 堪稱「宗教博物館」
    參觀泉州海上交通史博物館的市民。 據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宣教部曾春鳳介紹,現在博物館每一年的遊客可以達到40幾萬人次,遊客看完之後無不感嘆,海交館呈現出來泉州宋元時期的繁榮是如此的動人、直接,泉州的歷史文化沉澱是如此深厚!
  • 泉州留存著豐富的宗教文物 堪稱世界宗教博物館
    泉州留存著豐富的宗教文物,堪稱「世界宗教博物館」。至今泉州留存著豐富的宗教文物,堪稱「世界宗教博物館」,正是這份珍貴文化遺產的形象見證。多種宗教一城共存,反映了中外人民友好相處,互相尊重殊方異域的民族風俗和宗教信仰的歷史事實,也是彼時支撐刺桐港繁榮的精神基石之一。
  • 「世界宗教博物館」的別致街巷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是聞名於世的「世界宗教博物館」,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使得泉州成為當時吸納海外文化的重要門戶。 千百年來,世界各地不同宗教信仰不僅在泉州留存下豐富的宗教文物、文化和藝術,也留下了許多與之有關的街巷、地名。
  • 「世界宗教博物館」的別致街巷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是聞名於世的「世界宗教博物館」,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使得泉州成為當時吸納海外文化的重要門戶。 千百年來,世界各地不同宗教信仰不僅在泉州留存下豐富的宗教文物、文化和藝術,也留下了許多與之有關的街巷、地名。
  • 【歷史上的泉州】上帝與宗教博物館
    歷史上的泉州,佛教雖然極為盛行,風光無限,有著閩南佛教三大叢林之稱的開元寺、承天寺、崇福寺,有著名的東西塔,還有多得數不清的佛寺,卻也未能一統天下,使泉州的芸芸眾生統統皈依於其靈光之下,而是各種宗教林立,爭奇鬥豔,故有「宗教博物館」之稱。
  • 泉州「宗教之世界」 多元文化養成包容並蓄稟性
    在泉州,你幾乎很難找著一處人文景觀,是與宗教毫無關聯的。宗教,滲透在這座千年古城的每一寸肌理,涵養著世世代代包容而熱情的泉州人。  在這裡,全世界的宗教你都能覓得蹤跡。  這裡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宗教博物館」。有著「泉南佛國」之美譽,有中國最大的道教造像老君巖,有中國最早的伊斯蘭教史跡「聖墓」,有中國唯一僅存的摩尼教寺廟草庵,還有中國唯一保留祭祀印度教洋山神的白耇廟……你可以觸摸那一處處浮雕、碑刻,感受歷經歲月洗禮的曲折滄桑;可以流連於泉州海交館200多座融合各種宗教的神龕,品讀泉州人海一般的壯闊情懷。
  • 福建這個藏眾多宗教文化的旅行地,堪稱世界宗教博物館,看點滿滿
    在中國,或許很難能夠找到一個像泉州這樣存在多元宗教的城市。而當你來到泉州的時候,你所走過的人文景點中幾乎超過90%都是和宗教有關聯。可以說這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城,角角落落裡面都透露著宗教的氣息,這一種氛圍會讓你感受得到泉州人對於宗教的包容。
  • 東亞文化之都,泉州一個宗教的聖地
    「此地古稱佛國,滿街皆是聖人」這是宋代先聖朱熹,對泉州宗教的評價。說到閩南的傳統文化,不能不提的就是泉州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泉州在宋元時期就是中國世界級的通商港口,世界各地商客往來絡繹不絕,甚至許多人都在泉州定居。形成了泉州宗教信仰的豐富性,現今被稱為「世界宗教博物館」泉州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婆羅門教、基督教、摩尼教、拜物教、猶太教等諸多宗教信仰。
  • 福建一旅遊地,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宗教種類多樣
    在世界各地都有許多的宗教旅遊景點,我國的宗教景點並不像國外那麼多,但是在福建省的一個旅遊城市裡,你所看到的人文景點幾乎都帶有宗教的元素,那就是泉州。,因其悠久的歷史,泉州的宗教文化非常豐富。泉州素有「宗教勝地」之稱。歷史上多種宗教匯聚泉州並留下大量珍貴的宗教遺蹟遺物,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
  • 泉州素稱世界宗教博物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全球第一個
    泉州,福建省下轄地級區劃, 簡稱「鯉」, 別名鯉城、刺桐城,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寶島臺灣,轄四區、三市、五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是福建省確定做大做強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 泉州為何成宗教博物館?在這裡曾有超10種宗教,見證著東方第一港口
    不論你是以什麼理由來到泉州,你永遠不可能繞過的就是泉州的宗教遺存,畢竟這個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泉州來說,曾經超過10種宗教在這裡雲集,它們包括了道教、佛教、伊斯蘭教、景教天主教、印度教(婆羅門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等等。
  • 泉州為何成宗教博物館?可尋到超10種宗教,見證著東方第一港口
    不論你是以什麼理由來到泉州,你永遠不可能繞過的就是泉州的宗教遺存,畢竟這個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泉州來說,曾經超過10種宗教在這裡雲集,它們包括了道教、佛教、伊斯蘭教、景教天主教、印度教(婆羅門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等等。
  • 文周精選|泉州為什麼被叫做「世界宗教博物館」?
    或許很多人並不知道泉州曾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唐朝時期世界四大口岸之一。當時外國人曾給她一個洋氣的名字「Zaitun」。「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由於是夜間出發,無法從車窗裡捕捉玻璃之外的景致。即便是終點站,但人員流動明顯比廈門少。在今天看來,泉州無論是港口地位、繁華程度還是旅遊熱度都趕不上鄰近的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