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學思政課教授楊宗麗:「有用的題外話」讓學生著迷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楊老師的課一定要提前二三十分鐘到,佔個好位置。」早上8點不到,中央民族大學文華樓西0204教室就已座無虛席,學生們滿心期待的並不是其他課程,而是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主任楊宗麗教授的一堂思政課。

從教34年,楊宗麗教的都是諸如《中國革命史》《毛澤東思想專題研究》《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等相對難啃的思政類「硬課」,但她總能以「沉浸式的教學」、「有用的題外話」和「張口就來的故事」感染一屆屆校內外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甚至青年老師。

沉浸式教學讓學生著迷

這堂課楊宗麗講的是「中國共產黨建黨」。近百人的大課堂上,楊宗麗精神十足,聲音洪亮,臉上露著親切的微笑。在講到「我們黨為什麼誕生在上海」時,講臺的大屏幕上呈現出楊老師的朋友圈截圖——「我走在舊上海時的法租界,看我身後的小樓,不夠高大上吧,可如今人數最多的黨,卻是從這裡起航」;在談及馬克思創作《資本論》的艱辛時,她向同學們展示了自己和學生的微信對話框——一名學生在學校《資本論》的借書卡上看到了楊宗麗38年前寫下的名字……楊老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作為講課素材,被學生們稱為「沉浸式教學」,她經常插進課堂的「有用的題外話」、「張口就來的故事」也都令學生著迷。

「楊老師講課總有一種魅力,也有很強的感染力。聽楊老師的課,我很少翻書,因為她會在我們已知的歷史事件中加入很多我們不了解的細節,幾頁書翻過去,很可能就聽不到老師講的精彩內容了。」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大一學生王晨百說,「老師上課講五四運動全國各界一致對外捍衛主權的時候、講圓明園被燒的時候,我都忍不住熱淚盈眶。每次上完課會忍不住思考很多,會覺得祖國今天的富強實在是來之不易,會想到我們大學生應該克服一切困難,為祖國能繼續富強下去而作出自己的貢獻。」

為一節課做幾百頁PPT

課堂上看似信手拈來的資料和獨到的見解,實則下了很多功夫,只一節課的課件她就能做幾百頁PPT。有人問她,準備這樣一堂課,需要花多長時間?楊宗麗的回答是「一輩子」,「思政課就是要走心。有句話我記到今天,『我們缺乏做人的教育、通過傳統歷史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創新的教育』。」楊宗麗覺得,現在的學生懂得多了,當老師的如果不廣泛涉獵,不能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好豐富多彩的現實,很難講好課。於是,她用一輩子的時間不斷更新著自己的「素材庫」,時事熱點、政策法規、熱門電影,甚至和別人的聊天內容,都是她不斷在「攢」的講課資料。她還隨時通過報刊了解有關研究動態,經常到國家圖書館、中央文獻研究室等處查閱資料,有時為了查證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她要請教不少專家和學者……「老師的激情很重要,一定要去學習、去積累,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都聯繫到自己的課上。」

退休後仍堅守思政課堂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楊宗麗注意充實和更新教學內容,隨時吸收、補充與教學相關的一些科研新成果,同時她非常注意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教學風格。為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她在課堂上適時地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專題討論,重視啟發式教學。在教學實踐中,為了增強學生對歷史事件的感性認識,她利用公休時間帶學生參觀圓明園遺址、盧溝橋抗戰紀念館、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及與愛國主義相關的大型主題展覽。

讀書,行路,楊宗麗隨時隨地都在準備著。如今,已經過了退休年齡的她仍堅持每周為中央民族大學的學生上4至6節課,「跟年輕人們在一起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有這麼多的學生需要我,學校需要我,我希望能用一輩子為母校留下一堂課。」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李祺瑤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走心"講好中國故事 中央民族大學楊宗麗讓思政課不"高冷"
    圖為中央民族大學思政課老師楊宗麗。千龍網記者 耿娟攝人物名片:楊宗麗,女,1960年12月出生,1984年入黨,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市第十次黨代會代表。千龍網北京5月15日訊(記者 耿娟)早上8點不到,當中央民族大學思政課老師楊宗麗邁進學校文華樓西0204教室時,一場「搶座大戰」剛結束。
  • 建功立業新時代|中央民大教授楊宗麗:用一輩子備好一堂課
    用一輩子備好一堂課—— 記中央民族大學楊宗麗教授▲楊宗麗正在授課。中央民族大學供圖楊宗麗是全國模範教師,也是中央民族大學一名普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她從事思政課一線教學30餘年,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到思政課教學中,結合自己親身經歷、家鄉發展以及身邊人身邊事等內容,深入淺出地講述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在教學過程中,她引導各族學生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一家親。她曾獲得北京市教學名師、師德榜樣、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德育工作者等稱號。
  • 打造「行走的思政課」!濟南推8大類100個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
    記者獲悉,推出8大類100個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打造「行走的思政課」。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濟南「雲課堂」開放數字教育資源3729.3萬個,課程下載量2.78億次。「五年來,我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體系。」
  • 考入復旦大學,後成復旦思政課美女教師,陳果的目標很清晰
    考入復旦大學,後成復旦思政課美女教師,陳果的目標很清晰所謂人紅是非多,作為復旦大學最受歡迎的美女教師之一,陳果老師也為不少人所質疑,有的人曾表示陳果老師所教授給學生的知識其實實用性並不強,大多數都可以歸結為同一類,那就是心靈雞湯。
  • 東北大學思政課「品讀經典」讓學生領略理論之美
    新華社瀋陽12月29日電(記者 王瑩)「我來自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先給大家講講中國共產黨解放我們彝族人的故事……」這學期最後一堂思政課上,東北大學大三學生白元培和小組成員一起,向其他同學講述自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後的心得體會,來自天南海北的大學生們從自己家鄉談起
  • 做有堅定政治信仰的思政課教師 宣講家網評論
    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提高思政課教師素養提出了六個「要」: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其中「政治要強」擺在首位,「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這既是思政課教師的第一要求,更是思政課好教師的首要標準。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對做有堅定政治信仰的思政課教師,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 講臺上「1+1」,思政課顯活力
    這樣的課堂讓思政學習更立體、更生動地走進了學生的心中,點燃了他們內心的思想火花,樹起了他們的信仰與行動準則。  「這思政課也太有意思啦!」在一堂別開生面的《毛澤東思想概論》課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創新實驗學院1704班學生楊洋由衷讚嘆。這堂課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探索「思政課+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網絡直播課。
  • 四川大學:結合疫情防控上好思政課
    上好疫情防控大小課 點燃思政課堂家國情——四川大學結合疫情防控思政大小課激發學生共鳴   為將高校思政課教學優勢轉化為支持防疫鬥爭的強大力量,教育部社科司與人民網近日聯合組織「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當天下午思政線上課堂收看現場直播,其他時間的思政課堂組織觀看回放。圍繞艾四林、秦宣、王炳林、馮秀軍四位教授的精彩授課,師生們在線上課堂交流體會、深入研討,同學們積極踴躍發言,線上討論十分熱烈。
  • 打造「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音樂思政課」精品
    中央強調,要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北京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程正在推進,廣大思政課教師正積極探索思政課程的改革創新。現在宜以迎接黨的百歲誕辰為契機,精心搜集折射歷史意蘊、彰顯信仰力量的優秀音樂作品,以樂為橋,在「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音樂思政課」的深度學習中達成思政理論的入腦入心,引導學生不忘初心走正路,予以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和境界提升。
  • 河南扶溝:讓思政課成為有溫度的課
    思政課要解決學生的理想信念問題,必須要讓有信仰的人來講信仰,才能講得敞亮、講得深刻、講得透徹。二是……」近日,在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召開的全縣思政課教師培訓研討會上,該縣教研室黨支部書記劉保軍為全縣思政課教師上了一堂《如何讓你的思政課有溫度》的報告,讓老師們對思政課教學有了新的感知。
  • 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學科發展支持計劃……有這些復旦馬院教師的身影!
    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學科發展支持計劃……有這些復旦馬院教師的身影!教育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是在教育部黨組領導下,深化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決策協調議事機構,對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進行領導、指導、諮詢、示範、培訓、研判等。
  • 30個要點,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辦好思政課的重要文章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  思政課要解決學生理想信念問題。  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課教師心中紮下根,才能在學生心中開花結果。思政課教師只有自己信仰堅定,對所講內容高度認同,做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的典範,才能講得有底氣,講深講透,才能有效引導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 思政課教學要「內容為王」
    思政課教學中的娛樂化傾向,淡化了思政課的教材體系和教學體系,娛樂元素雖與教學內容有一定相關性,但更多的是以借題發揮的形式轉移和替代了思政課本來的教學內容,與思政課的教學目標是相悖的。思政課教學內容有其獨特的範式,切不可隨意選取和替代,「思想」是「政治思想」,「理論」是「政治理論」,思政課教材是教學活動的基本遵循。
  • 大連工業大學多維度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
    加強思政課專業教師、思想政治輔導員、組織員三支隊伍建設。大連工業大學通過「校內轉崗培育和校外引進」相結合的方式,保證教師隊伍數量,建立思政課教師培訓體系,強化教師訪問培訓、學位進修,並採取導師傳幫帶等形式,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提高教學科研能力水平,確保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專業過硬的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
  • 實踐育人激發思政課無限活力
    作為個人,我希望努力向上,為實現價值與理想而奮鬥;作為學生,我希望能發光發熱,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雷丹丹說。  早在幾年前,武漢紡織大學就邁開了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探索步伐。2019年,學校進一步加強思政課實踐環節的頂層設計,專門成立思政課實踐教學課部,同時淘汰實踐「水課」,努力打造實踐「金課」,致力於構建綜合性、開放性、社會性的實踐課程體系,進一步規範思政課實踐教學。
  • 教師要理解和用好網際網路思維 打造精品化思政課
    作為網際網路的「原住民」,學生看待世界和進行學習的方式具有顯著的網絡烙印。教師要理解和用好網際網路思維,努力增強新時代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網際網路的本質是連接,線下「面對面」和線上「鍵對鍵」共同構建起更為扁平化的社會網絡。網際網路思維首先就是按照網際網路的特點和規律思維,具備開放、平等、互動、協作、共享等特徵。
  • 京津冀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 讓百年「紅船」駛進思政課堂
    如何讓紅船精神更好融入大中小思政課堂? 12月4日,以「弘揚紅船精神 喜迎建黨百年」為主題的京津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專題備課研討會」 在天津舉行。來自京津冀地區的3000多名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通過校際網絡同步教學系統實現線上線下聯動,圍繞「紅船精神」同備一堂課。
  • 西南交通大學:一堂「田野上的思政課」
    12月5-6日,西南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西南交通大學-利茲學院把課堂搬到田野上,帶領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外合作辦學利茲學院教改實驗班學生赴西南交大定點幫扶的峨邊彝族自治縣五渡鎮雙鳳村開展了一系列別開生面的「田野上的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
  • 思政大課堂心得體會範文寫法匯總 思政大課課程內容觀後感怎麼寫?
    思政大課堂心得體會範文寫法匯總 思政大課課程內容觀後感怎麼寫?據悉,本次活動特別邀請清華大學艾四林、中國人民大學秦宣、北京師範大學王炳林、中央財經大學馮秀軍四位教授,結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四門必修課教學內容,解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分析中國抗疫彰顯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講述防疫戰疫一線的感人故事
  •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淺談思政課如何有意思、有意義
    思政課本是一門明辨是非、追尋公義、形成思想火花碰撞的課程,對於對世界、對社會好奇的青少年而言,應該是非常有吸引力才對。但現實卻恰恰相反,很多人對思政課的印象是枯燥無味、毫無營養,原因何在?在筆者看來,最大的原因在於,我們沒有把有信仰有能力的人請上思政課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