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威海南海建築科技有限公司,主車間裡一片火熱——智能爬架生產線已經投產,剛到的鋁模設備正陸續調試投入使用。項目負責人馬富強神採奕奕,穿著繡著「南海科技」字樣的白色工裝上衣,在生產線間來回踱步,有問題就趕緊上前解決。誰能想到這個如今頗具規模、正有序生產的廠房從開工建設到正式投產僅用了40天的時間。
來威海快三個月的時間裡,河北人馬富強和幾名同事吃住都在項目建設現場。手續辦理有服務大使,遇到問題打個電話……記性特好的馬富強說,他最高紀錄曾連續12天腿沒邁出去施工現場一步。
今年4月底首次抵達南海,5月中旬開工建設,6月25日正式投產,現在的老馬,步伐裡都帶著自信,他笑著說:「真沒想到,這麼快就投產了。說句實話,南海的營商環境真是好!」
馬富強所在的河北盛卓建築設備製造有限公司位於邯鄲市。該公司研發生產的智能爬架目前全國銷量第一,主要供給「中字號」建築企業及「一帶一路」等國家和地區企業。疫情爆發以來,公司智能爬架的訂單還是源源不斷,總部不得不考慮再建一個生產基地。
這個難忘的春天裡,南海新區招商一局工作人員通過幾次三番的面談推薦,最終以真誠服務和港口優勢打動了對方,盛卓決定在山東建設自己第一個生產基地。
馬富強清楚地記得,那是4月24日下午,鄭州的天氣很熱了,負責運營的他正和客戶談著業務。突然,馬富強接到了公司總經理的一個電話:「今天晚上連夜趕到威海,威海南海新區的項目由你負責。」
「好,交給我!」8年軍旅生涯讓馬富強養成了雷厲風行的行事作風,雖然之前從未負責過項目,但他相信自己能勝任。掛上電話,馬富強就趕緊訂了去威海的火車票。
晚上9點多,還穿著短袖的馬富強和同事們一下車,就被冷風吹得一激靈。在賓館門口等候的南海新區招商一局局長於耀原等人趕忙讓他們上去換衣服,並說房間都安排好了,這段時間可以先住在賓館。表示完感謝後,向來不做好工作就睡不著覺的馬富強表示希望明天能去施工現場,並且要要求吃住都在那裡。
第二天早上8點,馬富強和同事們就拉著行李來到了項目現場。看著閒置廠房的外表還可以,馬富強還比較有信心。可越往裡走,馬富強的心情就越涼。回憶起這段,馬富強忍不住用手比量了一下自己小腿處:「草快有腰高了,泥都到這了!」
還沒等馬富強說話,旁邊的於耀原就先對一邊的施工方負責人開口了:「咱今天就說定,設備是6月20號開始入駐,這廠房必須在那天交上!」別看就這一句話,馬富強像吃了一顆定心丸,踏實!
沒幾天,以往的辦公樓成了宿舍,鍋碗瓢盆也都置辦好了,馬富強和同事們如願以償入駐工地。接下來的日子,就是扎紮實實的擼起袖子加油幹。好在,馬富強還有一群好幫手。
早在馬富強來之前,南海新區招商一局的服務大使就把項目建設需要辦理的所有手續全部辦好,以致於馬富強連南海新區各個部門的門在哪都不知道。
進入施工階段後,歲數一樣的於耀原和馬富強兩人可謂「如影隨形」。每天,於耀原至少要在施工現場待兩個小時以上,南海新區工委委員、管委副主任劉傑也是三天兩頭來來施工現場「盯梢」。
因為馬富強毫無項目建設經驗,最開始的水電、土木施工全是於耀原等人「支招」,這讓馬富強覺得心寬:「這段時間我真學到了,比如水泥應該選什麼標號,電纜走線怎麼走,金剛砂可以不起灰等等。」
6月20日,施工現場卻出了難題,不知道哪裡出了毛病,地下水管一直排水不暢。眼看就要試運行了,馬富強急得團團轉,檢查了車間裡的管線也沒發現癥結所在。正當一籌莫展時,劉傑打來電話「老馬,你出來下,我找到了問題了!」
馬富強趕緊走出車間,只見劉傑後背全溼透了,手上也全是泥土,劉傑還半開玩笑地說:「幸虧是倒數第二個堵了,一會就能解決!」
「劉主任來我根本不知道,他每一個井蓋都翻開來,然後把頭探下去看,我後來一數整整二十個……」馬富強感慨地說,他永遠也忘不了那個場景,那一刻的心比眼下的三伏天還熱乎。
為了搶工期,馬富強負責的廠房按照「完工一處,安裝一處」的原則進行著,終於在6月25日這天,主車間正式完工。馬富強特別開心,畢竟是第一個自己經手的項目,他特別想跟身邊的好幫手們分享。這天,不管是劉傑還是於耀原都不在場,馬富強覺得還有些遺憾。
也就高興了那一天,馬富強便迎來了最緊張的時刻。設備安裝好了,生產線到底能不能運行起來?馬富強心裡不斷打著鼓。還好經過幾次調試後,整條智能爬架生產線順利試運行。
「管委工作人員都把咱扶上馬,還送了一程,接下來生產上的事情就靠我們自己了!」馬富強說,現在比建廠房時還有壓力,畢竟2億的訂單已經排隊等著了。
眼下,鋁膜全自動生產線的設備基本到齊,和智能爬架相比,鋁膜對生產工藝的要求更高,相差0.5毫米都不行。中午11點,主車間裡工人們還在忙活著,於耀原對著馬富強喊了句:「老馬,這個設備有問題,你怎麼不去看看?」
「知道了,『於總』!我這就想辦法。」馬富強笑著回答道。不僅訂單催著跑,馬富強也認為不能辜負南海新區管委工作人員一直以來的厚待。從項目建設到工人招聘,包括工人軍訓的教官都是管委幫著找來的。
7月的衝刺目標是1000噸,二車間也已經開始施工建設,馬富強的計劃正在穩步推進。此外,公司旁邊的一塊工業用地,馬富強也已經提前看好了……(通訊員 王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