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擬修訂旅行社條例 禁止強迫旅遊者購物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丁小溪)不願前往旅行社指定具體購物場所,卻不得不在團隊中「隨大流」?拒絕參加旅行社安排的另行付費旅遊項目,卻遭到導遊的言語侮辱?旅遊者遇到的這些情況有望成為歷史。28日,國務院法制辦就《旅行社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公開徵求意見,強化了對旅行社指定具體購物場所和另行付費旅遊項目的監管。

  根據送審稿,旅行社在指定具體購物場所或者安排另行付費旅遊項目時應當明碼標價,不得利用虛假、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旅遊者進行交易,或者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牟取暴利等。旅行社及其從業人員不得以毆打、棄置、限制活動自由、恐嚇、侮辱、咒罵等方式,強迫或者變相強迫旅遊者參加購物活動、另行付費旅遊項目。

  送審稿明確,旅行社不得因旅遊者不同意參加指定具體購物場所或者另行付費旅遊項目而拒絕訂立包價旅遊合同或者提高旅遊費用,並且應當對未同意參加這些活動的旅遊者作出合理的行程安排,不得因等候其他旅遊者造成其時間浪費。

  旅行社在指定具體購物場所或者安排另行付費旅遊項目時,應當在包價旅遊合同中載明下列事項,與旅遊者協商一致,並向旅遊者作出準確、詳細說明,由旅遊者籤字確認:一是購物次數、停留時間、購物場所的名稱和主要商品信息,二是另行付費旅遊項目的內容、價格及活動時長,三是不參加相關活動的旅遊者的行程安排。

  針對旅行社與旅遊者在指定購物場所和另行付費旅遊項目上發生的糾紛,送審稿規定,強迫或者變相強迫旅遊者參加購物活動、另行付費旅遊項目或作出其他違反本條例行為的旅行社,將由旅遊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業整頓,並視情節嚴重給予罰款或吊銷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等處分。

  除了進一步對旅行社實行監管之外,條例送審稿也對旅遊者的行為進行了規範。條例明確,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有違法行為或者嚴重不文明行為的,旅遊主管部門可以將旅遊者的相關信息納入不文明行為記錄,向社會公布。

  各界人士可在12月28日前,通過登陸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網址:http://www.chinalaw.gov.cn),通過網站首頁左側的《法規規章草案意見徵集系統》,對徵求意見稿提出意見。

相關焦點

  • 《旅行社條例》擬修訂 首次明確旅遊網站責權
    天價蝦、強迫購物、低價團等屢禁不止。而遊客自身的不文明行為已經嚴重影響他人行程,甚至破壞掉不能再恢復的古蹟等問題,讓原本美好的出行,受人詬病,更帶上沉重的枷鎖。而昨日,國家旅遊局發布《旅行社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條例》)涉及到旅行社,旅遊網站,以及遊客本身詳細對當前旅遊業出現的問題做了規定。
  • 新版《旅行社條例》嚴禁「零團費」「強制購物」
    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記者 齊中熙、劉慧)為適應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旅遊形勢的變化,國家旅遊局日前對《旅行社條例》和《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兩部行政法規合併修訂為《旅行社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據悉,新條例加大了旅遊者權益保護力度,同時要求旅行社經營管理更加規範。
  • 法制日報:治理強迫購物關鍵在旅行社
    近日,國家旅遊局在官網發布《旅行社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送審稿》)並公開徵求意見。根據《送審稿》,旅行社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強迫遊客購物或參與另行付費旅遊項目,若違反規定,遊客有權在結束旅遊後30日內,要求旅行社辦理退貨退款(8月4日《晶報》)。   《送審稿》公布後,輿論關注點多集中於對遊客不文明行為的約束方面。
  • 被強迫購物遊客要求退貨,為何旅行社被判先行墊付?
    因此,該旅遊公司辯稱李某某不屬於「旅行社」,未得到法院採信。最後,二審法院判決維持原判。    本案涉及的法律問題共有六個:一是在本案中,旅遊者被強迫購物,在旅遊行程結束返回原籍後要求組織本次活動的旅行社退貨,並要求旅行社應當先行賠付得到了法院支持,為什麼?    這是符合《旅遊法》規定的。
  • 新版《旅行社條例》公開徵求意見 六大變化保障權益
    人民網北京8月4日電 (劉佳 實習生鄧涵)據國家旅遊局政策法規司消息,國家旅遊局對《旅行社條例》和《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兩部行政法規進行了合併修訂,形成了《旅行社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新條例),該條例修訂頒布後,現行的《旅行社條例》和《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都將廢止(以下簡稱舊條例
  • 旅行社新規:導遊誘導遊客購物 旅行社先墊退貨款
    (修訂草案送審稿)》(下稱送審稿),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另付費旅遊項目應由遊客籤字確認  送審稿明確界定旅行社業務的範圍,開展出境遊業務應該承擔的責任,並進一步約定,旅行社或工作人員在旅遊過程中強迫、誘導遊客購物,遊客有權在旅遊行程結束後三十日內,就其所購物品和參加另行付費旅遊項目費用,要求旅行社為其辦理退貨並先行墊付退貨貨款、退還另行付費旅遊項目的費用。
  • 導遊誘導遊客購物 旅行社要先行墊付退貨款
    (修訂草案送審稿)》(下稱送審稿),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另付費旅遊項目應由遊客籤字確認  送審稿明確界定旅行社業務的範圍,開展出境遊業務應該承擔的責任,並進一步約定,旅行社或工作人員在旅遊過程中強迫、誘導遊客購物,遊客有權在旅遊行程結束後三十日內,就其所購物品和參加另行付費旅遊項目費用,要求旅行社為其辦理退貨並先行墊付退貨貨款、退還另行付費旅遊項目的費用。
  • 《旅行社條例(送審稿)》與《旅行社條例》重要條款對比
    旅遊法《旅行社條例》或《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國務院法制辦《旅行社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旅行社的設立及經營活動旅行社及其從業人員不得通過安排旅遊者參加購物活動、另行付費旅遊項目,或者旅遊者購物消費,以回扣、佣金、人頭費或者獎勵費等名義,獲取相關經營者給予的財物。
  • ...旅行社業務 旅行社賠償 線路報價 旅行社行業 旅行社安排 地接...
    購物次數停留時間須明示  東方網4月28日消息:目前,一些旅行社以低於成本的報價吸引旅遊者參團,然後通過壓縮遊覽時間,改變行程,誘騙、強迫旅遊者購物和新增有償服務來賺取非法利益。  針對這些問題,條例首先嚴格禁止旅行社低於成本報價。
  • 旅遊強迫購物亂象再現:雲南一翡翠店人均4000元
    京華時報漫畫 謝瑤  日前,國家旅遊局將《旅行社條例》和《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合併修訂為《旅行社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條例草案對不合理低價遊、強制購物等問題作出了相應規定,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國家旅遊局和國務院法制辦釋疑《旅行社條例》
    修訂的主要內容以及國家旅遊局貫徹執行等情況,做了說明並回答了媒體的提問。1996年,國務院發布了《旅行社管理條例》;2001年,為履行我國加入WTO的承諾,國務院對《旅行社管理條例》進行了適應性修訂,增加了「外商投資旅行社的特別規定」一章。這次公布的《旅行社條例》,是對《旅行社管理條例》的一次全面修訂,將於2009年5月1日施行。趙曉光首先介紹了《旅行社條例》修訂的主要內容。
  • 《旅行社條例》的修改內容與我們有何關係?
    中國網12月15日訊 當前,修訂《旅行社條例》的工作正在進行。根據《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要求,國務院法制辦將《旅行社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在其官方網站發布,向社會徵求意見。根據2016年12月15日上午11時的瀏覽記錄來看,從徵求意見開始的11月28日至今,只有756次的瀏覽記錄。
  • 北京市旅遊條例:跟團購物受損害或享旅行社先行賠償
    原標題:跟團購物受損害或享旅行社先行賠償   昨天,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北京市旅遊條例(草案修改二稿)》。條例草案修改二稿中規定,今後,遊客在旅行社指定的購物場所買到假貨,可以要求旅行社辦理退換貨;如果所購商品對旅遊者造成損害,遊客擬可要求旅行社先行賠償。
  • 強迫購物、天價宰客,這些旅遊亂象監管部門要出手了!
    11月28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了《旅行社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公開徵求意見,明確旅行社或工作人員在旅遊過程中強迫、誘導遊客購物,旅遊者有權在旅遊行程結束後三十日內,就其所購物品和參加另行付費旅遊項目費用,要求旅行社為其辦理退貨並先行墊付退貨貨款、退還另行付費旅遊項目的費用。
  • 國務院法制辦關於《旅行社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公開徵求意見的...
    國務院2002年頒布實施的《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和2009年頒布實施的《旅行社條例》,對於促進和規範我國旅遊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旅遊形勢的變化,這兩部行政法規的一些規定與有關法律規定、改革精神和旅遊業實際情況存在不相適應之處,需要修訂完善。
  • 旅行社「墊付退款」執行是關鍵
    原標題:旅行社「墊付退款」執行是關鍵旅行社「墊付退款」執行是關鍵國務院法制辦11月28日公布《旅行社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下稱送審稿),徵求社會各界意見。送審稿明確界定旅行社業務的範圍,開展出境遊業務應該承擔的責任,並進一步約定,旅行社或者工作人員在旅遊過程中強迫、誘導遊客購物,遊客有權在旅遊行程結束後三十日內,就其所購物品和參加另行付費旅遊項目費用,要求旅行社為其辦理退貨並先行墊付退貨貨款、退還另行付費旅遊項目的費用。 (新京報)只要存在強迫、誘導旅客購物的,旅客有權在三十日內要求退款,且由旅行社為其辦理退貨並先行墊付退貨貨款。
  • 旅行社條例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
    本報訊 記者王斌 近日,《旅行社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專家研討會暨中國法學會2016年第37期(總第75期)立法專家諮詢會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旅行社在滿足人民群眾的旅遊需求以及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旅行社行業的不正當競爭現象和不規範經營現象也日益突出,各種旅遊投訴、旅遊糾紛日益增多,特別是虛假廣告、合同陷阱、零(負)團費等問題反映尤為突出。因此,修訂《旅行社條例》十分必要。
  • 蘇州「一日遊」合同有了示範文本 旅行社變相安排購物將付出代價
    每變相安排或強迫購物一次,旅行社就要支付旅遊者旅遊費用總額20%的違約金。昨天,在2019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新聞通氣會上,蘇州市旅遊質量監督管理所與蘇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外發布聯合制定的《蘇州市國內一日遊接待合同》示範文本(以下簡稱《接待合同》)對外發布,該《接待合同》將有效剷除「黑社」「黑導」「黑車」的生存土壤。
  • 旅行社對旅遊者合法權益的保護
    旅行社因不能成團,將已籤約的旅遊者轉讓給其他旅行社出切時,須徵得旅遊者書面同意。未經旅遊者書面同意,擅自將旅遊者轉讓給其他旅行社的,轉讓的旅行社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 條例明確規定,旅行社應當維護旅遊者的合法權益。這既是條例的立法目的,也是旅行社的基本職責。
  • 廣州:旅行社強制遊客購物最高罰五千
    旅行社強制遊客購物,或超出合同約定次數和時間安排購物,最高可罰款5000元。《廣州市旅遊條例(修訂稿)》12月12日提交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其中對旅行社強制遊客購物、嚮導遊收取「人頭費」、將遊客拼團「賣豬仔」等不良現象均作出明文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