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唐飛:最大遺憾是沒找到沉沒的戰船

2020-12-12 西部網

又是一年寒去暑來,在汛期來臨前,4月29日上午,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以下簡稱「江口沉銀」)2019-2020年度考古發掘工作又迎來了收穫的時節:歷時三個多月,發掘面積5000平方米,一萬餘件文物「水落石出」。

成果發布之時,紅星新聞專訪了發掘單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唐飛。他介紹,第三期考古推測「沉船原點」應該就在上遊的府河,已經很接近。在他看來,這次發掘中最重要的兩個發現便是「蜀世子寶」金印和大西政權的官銀——前者文獻並無記載,其他藩王墓葬也無出土,後者也是這三次發掘首次出現,印證了大西政權對一些地區的穩定統轄。

記者了解到,第四期發掘工作暫無計劃。對唐飛以及發掘團隊來說,目前最大的遺憾便是沒有找到沉沒的戰船。

發掘現場航拍

1、沉船原點在哪兒?

推測:應當在上遊的府河

「第一期的考古發掘工作,將『江口沉銀』從歷史的傳說變成了考古成果。」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唐飛回憶道。他介紹,也是因為第一期的考古工作,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獲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後的兩輪考古工作,「我們堅信那不是傳說,是一個歷史事實。」

唐飛介紹,一期考古發掘面積約1萬平方米,二期和三期的發掘面積都在5000平方米左右,「一個目標是尋找沉船的原點。」第一期發掘位置選得靠中間,第二期選的是下遊,第三期則是上遊。唐飛認為,目前依然沒有找到沉船原點,「即第一艘船是在哪裡沉的。」不過根據三期發掘的文物,他推測,應當是上遊的府河,「具體往上面多遠,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查。」

他解釋,當時張獻忠的部隊遭遇楊展所部阻擊時,阻擊力量有來自岷江方向的圍追堵截,「另外,在江口碼頭方向上應當也有伏擊力量,包括岸上的和水面上的。」

2、本次發掘的重磅文物是什麼?

「蜀世子寶」金印和「大西」貨幣

「蜀世子寶」金印

「蜀世子寶」金印

「三期發掘一共出水了5.2萬件文物。」唐飛介紹,除了第一期發掘的2萬餘件,第二期和第三期發掘均發現了1萬餘件文物。在這次出水文物中,尤其引人注目的便是那枚十多斤的「蜀世子寶」金印。唐飛表示,這枚印在此前文獻中並沒有記載,在其他藩王的墓葬中也沒有發現過,「價值非常高,尤其對明朝初期藩王的分封制度研究來說。」

另外引起他注意的,便是這次發現的大西政權的官銀。唐飛介紹,第一期和第二期考古發掘並沒有發現大西政權的官銀,「『西王賞功』屬於賞幣。」考慮到這次出現了來自樂至、仁壽、樂山、德陽、廣漢等地大西政權的銀錠,在唐飛看來,意味著這些地方在當時被穩定納入了大西政權的統轄範圍,被張獻忠所經營。「作為經濟上的證據,說明了大西政權對這些地方實施了管理。」

3、如何推測出張獻忠的搶掠範圍大?

上到蜀王府下到小地主的金銀首飾都有

第三期考古發掘,出水有「忍耐」金戒指、雙龍頭金手鐲、「獨佔春魁」金簪、「江山共老」銀鎖、仙人銀簪等大量的金銀材質的飾品——在唐飛看來,這些首飾設計款式、種類特別多,「是明代首飾工藝品的資源寶庫。」

不過,他認為,前述精美的金銀首飾應當來自於蜀王府以及官府。在他看來,這些工藝品也應當是明代早期或者中晚期製作,「世代相傳下來。」在明末戰亂期間,「民不聊生,應當是沒有意識去創作的。」

除了這些精美可稱「工藝品」的首飾,唐飛介紹,發掘的文物中還有品相一般的,「耳環、手鐲,沒有什麼設計,都是素的,也很小。」他推測,這些應當來自於當時的小地主或者一般的殷實之家。「從文保中心的研究來看,來自蜀王府、官府的金銀物,與老百姓家裡的還有成色的不同。」他介紹,前者一般金銀含量在90%以上,而老百姓家中的含量則在60%-70%——甚至更低。

「如此看來,張獻忠所部當時搶掠的範圍是比較大的。」唐飛說道。

三眼火銃

鉛彈

船釘

4、這屬於水下考古嗎?

這是內水圍堰,此前國內沒嘗試過

一般認為,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是四川省首次水下考古。不過唐飛表示,嚴格來說,江口沉銀考古發掘不應叫做水下考古,「和水下考古的發掘方法,不是一回事。」他解釋,江口沉銀的考古採用的辦法是內水圍堰的方式,「把水引到一邊,使用的考古方法基本上還是陸地上的。」不過,他指出,這三次考古工作中,利用了多學科的記錄方法,例如現代測繪、定位,更科學的記錄了出水文物的層位、高度等三維信息。

唐飛透露,考古發掘工作結束後,四川省考古院有意對這三輪發掘工作進行總結,「包括發掘方法、採用的技術上的創新。」他解釋,內水的圍堰考古此前國內沒有嘗試過,「我們這三次發掘,形成了一套發掘、布設探方的方法,特別是工具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模式——希望對國內內水圍堰的發掘有一定幫助。」

5、三次發掘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沒找到戰船,一片都沒找到

「如果說三次發掘還有什麼遺憾的話,就是沒有找到戰船。」唐飛說道。「一片都沒有找到,這是最大的遺憾。」唐飛表示,「沉在水底的戰船,那麼上面肯定壓了大量文物——如果沒有文物壓著,考慮到船的材質,是會浮起來漂走的。」所以在他看來,戰船會是令人興奮的發現,「找得到船的話,上面會積壓大量文物,銀鞘肯定都是一排一排的。」

「目前看來,發掘位置已經很靠近沉船原點了。」唐飛介紹。是否會有第四期考古發掘工作?唐飛表示,暫時還沒有計劃,「以後根據研究的需要,再看是否需要申請新的發掘。」他介紹,接下來主要的工作是保護和研究,「特別是博物館的建設。」

(原題為:《專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唐飛:最大遺憾是沒找到沉沒的戰船》)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10月啟動跨國考古
    &nbsp本報訊(記者 吳曉鈴)記者8月5日從省考古工作培訓會上獲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和越南國家歷史博物館籤署了聯合考古的框架協議,約定從今年10月起的未來5年裡,對越南國家級遺址——桐荳遺址展開考古發掘。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淮陽工作站業務技術用房開工儀式
    1月12日,淮陽區迎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淮陽工作站業務技術用房」建設項目開工儀式。參加此次開工儀式的各位領導和嘉賓有: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河南省文物局局長田凱;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賈連敏;周口市政協副主席、淮陽區區委書記馬明超;周口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凌全貞;周口市淮陽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劉大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書記沈鋒;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河南省文物建築保護研究院院長楊振威;以及省、市、區相關單位和施工單位代表。
  • 【三星堆周邊發現重要遺址】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7月28日公布...
    2020-07-29 14:51:18來源:FX168 【三星堆周邊發現重要遺址】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曲沃考古基地揭牌成立
    黃河新聞網曲沃訊(記者 張李鵬)12月12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曲沃考古基地」在臨汾市曲沃縣曲村鎮曲村聯合考古隊駐地小院揭牌成立省文物局副局長趙曙光,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曉毅以及臨汾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孫奮增、曲沃縣委書記楊保春、縣長吳濱共同揭牌。提及曲村這個小院,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頗有感觸,他說,我們當前所處的這個小院是一座考古聖地、是中國考古學家的搖籃、是北大學子的精神家園、更是北大和山西考古同仁乃至山西人民友誼情誼的一個見證。
  • 考古=沒「錢途」?這些業界大佬出手,立志考古的女孩兒太受寵了!
    據不完全統計還有這些業界「大佬」也為鍾芳蓉送去了特別的祝福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考古匯:贈《山西珍貴文物檔案9》一本+山西省考古研究院T恤一件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考古:贈《發現湖南》系列叢書一套 +湖南文物貼布繡一套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水下考古張瑞 :贈《再見經遠——2018中國水下考古「經遠艦」調查工作紀實報告》作者籤名蓋章版一本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君:贈江口沉銀三件套—— 《江口沉寶》文物圖錄+定製版手鏟+同款衝鋒衣
  •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考古不是件容易事,老敦煌人將家庭都犧牲了
    近年敦煌藝術展在各地屢屢掀起觀展的浪潮,也讓更多人,尤其的年輕人對敦煌壁畫以及文物保存產生濃厚興趣。今年8月,一位湖南考生因慕名樊錦詩先生,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引起網友熱議。趙聲良表示,大家願意選擇文博專業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趙聲良自己就曾是個一往無前的年輕人,當年前往敦煌研究院就是他毛遂自薦。
  • 考古專家修復全國最大古代"鐵鍋" 順利通過驗收
    考古專家修復全國最大古代"鐵鍋" 順利通過驗收   浙江一口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大「鐵鍋」,1月中旬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的巧手下重獲「新生」。
  • 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啟動水下考古 曾多次被盜掘
    1月5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四川眉山市彭山區召開通報會,宣布啟動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的水下考古發掘工作。  沉在岷江水底的張獻忠藏寶地  據介紹,江口沉銀遺址位於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的岷江河道內,遺址保護範圍面積約100萬平方米。
  • 「留守女孩」學考古,專業沒前途?河北表示不服
    8月2日下午,@北京大學官方微博轉發鍾芳蓉微博並回應稱「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於實踐之中,願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 北京大學微博截圖。消息衝上熱搜後,網上出現一種聲音考古專業冷門,還可能找不到工作…… 得知有網友覺得考古沒前途,有一群考古「大佬」表示不同意!
  • 去年四川省最重要的考古成果都在這裡了 2019年度四川省工作報告會...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1月11日,「2019年度四川省考古工作報告會」在成都舉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學等紛紛披露了2019年度考古成果。甘孜發現20多處舊石器時代遺址、大邑高山古城遺址植物遺存綜合研究進展等成果,吸引了現在考古愛好者的關注。此次報告會由四川省文物局主辦,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博物館承辦。2019年,四川的考古事業發展強勁。
  • 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2020)啟動儀式在廣漢舉行
    據四川省文物局官網消息,2020年9月6日上午,「古蜀文明保護傳承工程——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2020)啟動儀式」在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考古發掘大棚內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四川大學傑出教授、歷史文化學院院長霍巍等國內知名考古學家受邀出席。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及德陽市、廣漢相關單位負責人和代表等60餘人參加儀式。從上世紀三十年代三星堆開展考古工作80餘年來,葛維漢、馮漢驥等學者為三星堆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
  • 龍門石窟研究院發布六大重要考古成果
    新華社鄭州10月22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近日,在龍門石窟保護研究成果發布暨龍門石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周年學術交流大會上,龍門石窟研究院發布了20年來六大重要考古成果。分別是:奉先寺遺址考古發掘、擂鼓臺三洞窟前遺址考古發掘、香山寺遺址發掘、萬佛溝第1窟窟前建築遺址發掘、龍門西山北坡唐代僧人墓地發掘、瘞窟考古清理工作。
  • 河北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方在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揭牌儀式上的致辭
    尊敬的那書晨書記、尊敬的各位專家、學者,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同志們:大家上午好,首先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更名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並於今天舉行揭牌儀式表示熱烈祝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成立後,考古專業隊伍不斷發展壯大,來自北大、吉大、南大、廈大、山大、中大、西大、武大等考古、人類學專業的畢業生、研究生形成專業人才梯隊;考古裝備得到加強,顯微鏡觀察、文物科技保護、實驗室考古、環境考古都得以建立起來;考古研究理念更加豐富,區域考古調查、聚落考古、城市考古分類更加明確。
  •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打造數字石窟博物館滿足更多遊客觀賞需要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在展覽中向嘉賓介紹石窟藝術。 駱雲飛 攝中新網海口12月10日電 (記者 王子謙)「覺色敦煌——敦煌石窟藝術展」10日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幕。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在談到敦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時說,敦煌研究院將堅持保護優先原則,通過打造數位化石窟博物館讓遊客更好地感受敦煌文化。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營造時間最久、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宗教藝術寶窟。在旅遊旺季時,每天都會有數以萬計的遊客到訪,對石窟保護造成較大壓力。
  • 米倉道考古探險啟動
    米倉道考古探險啟動   國內專家聯手 首次使用航拍 為蜀道申遺奠定基礎  本報訊 (記者 陳四四)3月6日,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的米倉道考古探險調查啟動。這是我省第一次對米倉道進行系統考古調查,旨在確認沿線相關文物資源,為今後進行考古發掘收集第一手資料。這次重大考古探險活動,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將聯合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等文博單位進行。 米倉道北起陝西漢中,經陝南南鄭縣至四川巴中,全長240多公裡,因穿越米倉山而得名。這條古道,始建於秦末漢初,西去成都、南至重慶,是古蜀道的一條重要幹線,在我國交通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2019四川省考古工作報告會召開 快來看看四川考古人去年的成績單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川有考古資質的兩院一校(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學)要匯報2019年度重要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包括大邑高山古城遺址植物遺存綜合研究、唐宋時期成都城的裡坊格局與形態以及2019斯裡蘭卡曼泰港遺址的新收穫等9場報告會。現場還有專家點評,並有聽眾提問互動環節,報告會將持續到下午5:45分。
  • 宿白 中國文物考古界「永遠的老師」
    宿白 文物考古界「永遠的老師」  享年96歲,教齡逾70年,主持創設完整的中國考古學課程體系;只認自己是「北大教員」2001年,北京大學,宿白先生為博士班講授《歷代名畫記》。(圖片來源: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供圖)  姓名:宿白  性別:男  籍貫:遼寧瀋陽  終年:96歲  生前職業:考古學家、考古學教育家  主要著作:《白沙宋墓》《藏傳佛教寺院考古》《中國石窟寺研究》等  宿白主持創設完整的中國考古學課程體系,新中國文物考古工作者無一不受教於先生。
  •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歡迎更多年輕一代學考古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歡迎更多年輕一代學考古 2020-09-01 15:49:48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1日告訴記者,鍾同學的名次還不是該院最高的,還有省內排名更靠前的學生選擇了北大考古,「名次不重要,這些孩子都很優秀,他們對考古的熱愛更重要。」  北大1日開啟新生報到。雷興山當日也來到北大邱德拔體育館報到現場迎接新同學。
  • 六問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確認是戰場遺址非主動沉銀
    考古是按照文物保護法進行的,文物的歸屬是國家所有,通過有從業資質的人去做,參與的人考古專業素養很高。其次,目的不同。民間挖寶是為了個人佔有,私人牟利。考古發掘出於研究、保護的目的。如江口沉銀遺址,我們需要研究是否和張獻忠有關係?水下情況怎樣?沉銀有什麼價值?內涵很多,我們了解這些,是為了儘可能地保護這個遺址。第三,方法不同。
  • 北大考古女生收到50斤禮物:郭襄過生日啦!
    還記得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以676分的高考成績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引發的熱議嗎?不少網友質疑學考古沒「錢」途,但更多網友力挺女孩追求自己的夢想,更是惹得整個考古圈紛紛送上大禮,網友戲稱仿佛是大宗派在團寵新入門的小師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