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利川網訊(全媒記者 李錕 )3月30日,利川市忠路鎮第二屆「忠路貢茶」開園節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在「貢茶之鄉」現場體驗極品貢茶採摘炒制工藝,了解有機茶園種植、管理、銷售和貧困戶利益連結情況。
隨著2018年「一紅一綠」的成為國事活動茶敘用茶,利川茶葉在國內多個大市場持續走俏。僅在「忠路貢茶」開園節現場,本地茶企與外地客商籤訂茶葉銷售訂單就高達500餘萬元。
「當天我們和外地客商將近60萬元的訂單。」趕製新茶、包裝、郵寄,接到訂單後,利川市霧洞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楊曉東忙得不可開交。她告訴記者,該公司主要生產高中段茶葉,茶廠設在忠路集鎮,該公司有基地2000多畝,生產的茶葉銷往全國各地。「鎮裡主壩、城池等村都有基地,當地的茶農的鮮葉我們都在收購,還有20多個當地的村民在我們廠裡就業,一個月3500元的工資。」楊曉東說,霧洞茶的生產和銷售帶動著當地的農民脫貧致富。
忠路鎮以貢茶聞名,是遠近聞名的茶鄉。追溯到明清時期,霧洞茶還是忠路土司進貢朝廷的貢品。
近年來,忠路將有機茶作為全鎮「一鄉一業」主導產業,堅定不移打造全域有機茶葉產業,很多貧困戶通過發展茶葉,實現了脫貧致富。忠路現有茶園種植面積5.5萬畝,茶葉觀光帶長達40公裡,忠路綠茶以天然、有機、富硒、生態而聞名。
該鎮的茶葉在生產的過程當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化學食品添加劑等物質。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加上人工的精心培養,讓忠路鎮無汙染,純天然的有機茶葉夠成功開拓了市場,打造了良好的茶葉文化和企業口碑。
目前,利川市茶園面積達到23.2萬畝,投產茶園近18萬畝。茶葉產量18000噸,產值8億元,綜合產值達15億元。出口量12000噸,出口額7000萬美元。
據悉,利川市計劃通過3至5年的建設,讓80%的茶葉質量達到綠色食品標準,10%的茶葉質量達到有機食品標準,到2020年茶葉生產總值達到15億元,綜合產值達到30億元以上,茶農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建成全市綠色生產集成技術的示範基地、全域綠色化推薦模式與機制創新基地。
如今,利川市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不斷加快茶葉生產全域綠色化建設,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斷加強茶文化開發利用,推進茶旅融合發展,境內逐步形成了「中國利川紅第一村」、「星鬥山紅茶谷」、「鬱江畫廊茶產業帶」等產業融合示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