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在阿里,我的4點管理心法

2020-12-16 騰訊網

現在看起來,阿里是一家巨無霸。

但起初,它和所有公司一樣,只求能活下去。

阿里的B2B鐵軍們為了做業務,跑遍了全中國各種犄角旮旯,接觸各種土老闆們,告訴他們買阿里的軟體和服務,讓他們擁抱網際網路。

那時候的阿里,就是一家銷售驅動型的企業,因為要活下去,要銷售產品,技術這東西,凡事都有一個開始。

但如今的阿里,已經成為了一家以數據驅動,影響中國整個商業版圖的大公司。同時,阿里也完成了第一代領導人的交接工作,逍遙子正式掌管阿里。

從2019年9月10日開始到現在,阿里巴巴市值從4500億美元上漲到7500億美元,一年市值漲3000多億美元!

張勇的成績單看起來非常耀眼。

日前,張勇在投資者大會的6000字實錄裡,談及4點阿里人才管理上的獨到經驗。

01

主動求變

犯錯就是攢經驗

實際上,誰要成為馬雲的接班人,都會很不容易,不僅要迎接市場的質疑。同時,在內部,也要說服各類大佬。

張勇並非阿里「18羅漢」之一,也不是阿里巴巴公司內部培養出來的合伙人,而是2007年公司從外部引進的高層管理人才。2010年,阿里巴巴推出合伙人制,張勇才以職業經理人身份進入阿里最高決策層。

所有繼任者都面臨的難題:到底是穩,還是變。

穩的話,基本可以度過危險期,但成績不會特別出彩。變的話,風險極高,稍微做不好,繼任者的位置便岌岌可危。比爾蓋茨退位後,史蒂夫·鮑爾默接棒後就沒把微軟搞好,只能黯然謝幕,換成Satya Nadella後才讓微軟再次雄起。

張勇在這個時候,選擇變。

阿里在最近幾年,已經不再強調業務,而是強調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基礎設施。技術與生態輸出,已經成為了阿里的真命天子。

在這樣的大變局下,創新和犯錯,幾乎會同時到來。

張勇望著一大批年輕幹部們,心想:若商場廝殺是天意,那逆天之路,不由分說。

所以阿里將主動權交給年輕人,在創新的過程中,允許犯錯。張勇的一句:創新可能犯錯,但年輕人的成長對未來更有價值。更是給所有員工一顆定心丸。

張勇深知:如果要犯錯,那就趁著年輕犯錯。

02

年輕管理者

不要為KPI而活

1972年出生的張勇今年47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CFO出身的張勇,最大的性格特色是溫和,做事情喜歡順勢而為,既要抬頭看路,又要低頭做事。對於張勇而言,之前所有的路,都是馬雲的決策,馬雲負責天馬行空,而張勇則負責把這些想法變成現實。

這就是張勇給自己的定位。

到了2020年,阿里的人數已經快要突破12萬人,在阿里內部,也有了很多90後,甚至95後的管理者。

90、95後管理,張勇異常看重,他發現相比於70、80後,他們的價值觀更加多元化,看待事物的方式不盡相同。於是,就衍生出了幾個現象:

阿里整體的管理層正在逐漸年輕化

更年輕的成員又開始慢慢加入到這些90、95後的團隊;

老舊的管理團隊遭到年輕管理者的影響,開始變得不舒服;

於是,阿里出臺了多種措施,去培養年輕管理者,張勇首先提出的就是:讓年輕管理者,不要為KPI而活著,只是為了一個KPI而做事情,如果這樣阿里就完了。

這句話同樣所有做HR和做組織發展的小夥伴,如果每個組織部同學只是為了一個數字,一個最後的績效考評評語,公司走不遠,也走不好。最重要的是我們真正相信什麼。

因為在阿里看來,對年輕管理人員的重視,也就是對未來業務發展的重視。張勇多次向外界表達:業務的發展需要不同特質的團隊、人員和核心領導力的組合。

因為人,是通往一切目標的介質。

03

驅動別人最好的方式

就是先點燃自己

張勇說:組織要協同,前提是每個參與協同的單元自身都有核心競爭力,能夠為客戶提供獨特的價值。

不管是創立之期的「十八羅漢」,還是如日中天時的「中供鐵軍」,亦或是如今推動前行的「湖畔合伙人」,阿里都在堅持一個最基本的點:

團隊的價值。

各個業務/部門/成員之間需要都協同,這是阿里正在做且將來會持續做的事情。

例如,盒馬用的是菜鳥進口物流的網絡,但在有更多需求的時候,盒馬也會用到餓了麼的運力,同時也為餓了麼消峰填補。

各個部門之間需要協同,每個部門發揮最大的努力,在這個基礎上發生化學反應,這才能夠帶來乘數效應,給工作帶來更大的價值。

當然,協同儲備超大蓄能的背後,是阿里的每個業務在行業都處於領先水平。團隊裡的每個人都需要提高自己能力,要比業務成長更快,這樣才有機會去承擔更大的責任、接受更大的挑戰。

所以,在阿里的每個人,都保有一顆不斷學習的心。哪怕是最專業的人士,面對未來還是要不斷學習。這樣才能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佔有最大優勢,成為客戶獨一無二的選擇。

阿里整體業務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多元,我們怎麼做好一個新的市場,核心就是到一個新市場、新環境,我們能點燃一個新團隊、點燃一群新客戶。

04

組織發展就四個字

縱、橫、分、合

張勇是一個喜歡做組織調整的一把手。

從2015年接任CEO至今,張勇已經對阿里的組織架構進行了四次大調整——形成了「大中臺,小前臺」的組織以及智能雲、大天貓等多個事業群。

在他看來,在市場上永遠找不到完美的人才,而怎樣能夠把現有團隊的生命力、生產力、能動性發揮出來,取決於怎麼放他的位置,放好了位置,就能帶來巨大的乘數效應。

張勇對組織發展的管理心得,總結起來就四個字:縱、橫、分、合。

縱與橫:為了讓業務快速的獨立成長。

付出一些協同的損失,也是值得的,速度比協同產生的價值更大。當業務進入到相對穩定期之後,為了服務需要被更好地共享,來支撐業務的效率提升,會把它橫過來。

用他自己話來說,就是「你要跑得快,就要分,你就縱向。你要沉澱經驗、沉澱知識積累,你就合,你就變成橫向」。

分與合:快速發展新業務必須獨立建制,快速奔跑。

在新業務產生過程當中,對人員進行跨業務單元,甚至跨事業群的人員調整,把最合適的人、最有潛力的人部署到最需要的戰場上。同時也給年輕的同事創造未來的機會,讓他們能夠真正打出一片天地來。

這是阿里管理上的大戰略,通過縱橫分合讓組織、讓人才能夠在既定戰略下發揮最大的能動性和效率。

每個人或者每個部門,不會單單只做一項工作,根據項目及時調整。所以阿里被稱為變化最迅速的戰場。

從擁抱變化到持續創造變化,在這背後是阿里敢於布局的未來挑戰。

面對未來,不斷升級組織設計和組織能力,為未來5-10年的發展奠定基礎。只有那些看到未來機會的人,迅速行動、先行一步、敢於嘗試,去解決明天的問題。

他們才是真正的創新者。

如今的阿里,早已不是迎風走,而是一直引領時代的腳步,變成了新時代的一個「造風者」。

最後,如果想要了解阿里的人力資源體系,想要知道阿里的人力資源管理是如何一步步做起來的?如果你也想進入阿里組隊參觀學習,零距離接觸阿里的中高管,系統學習阿里人力資源領域的一手管理辦法。

∞文章來源:人力資源分享匯∞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告知立刪∞

∞執行主編:張俊 出品:冬日陽光∞

相關焦點

  • 在馬雲離開後,張勇接手,但是阿里系四大支柱的接班人是誰
    在馬雲離開後,張勇接手,但是阿里系四大支柱的接班人是誰,你知道嗎?眾所周知,馬雲於辭去了阿里巴巴的董事長職務,取而代之的是創立「天貓」和「雙」的小窯子張勇。我們應該知道阿里系統中有很多「支柱產業」,比如淘寶、菜鳥、阿里雲和獨立的支付寶。
  • 阿里董事局主席張勇:我是長三角人 期待區域一體化「3+1>4」
    來源:新浪財經3月3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勇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會議上說,長三角三省一市優勢互補,一定會帶來「3+1>4」的效果。張勇說,「我本人就是長三角的代表——祖籍在江蘇,生長在上海,工作在浙江。」阿里巴巴有很多跨長三角生活工作的員工,城際通勤的阿里「幸福大巴」就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最好體現。(阿里巴巴長三角城際通勤「幸福大巴)一體化發展的關鍵,是要從「相加」走向「相融」。
  • 張勇:阿里既要為未來投資,也要保持組織的靈動性
    張勇指出,阿里最重要的核心點是建立了消費者購物的認知和消費的心智,也建立了全套的消費者服務體系、信用體系、保障體系和商家的運營體系。阿里長期的願景還是能夠圍繞著商業全球化,圍繞著數字貿易的未來,打好基礎設施的建設。
  • 阿里CEO張勇:銀泰將成阿里線上線下融合平臺
    對於銀泰商業將更名為阿里商業,張勇表示,銀泰是一個廣為人知的品牌,創新來源於民間,一切都有可能。張勇表示,「銀泰在阿里生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銀泰承擔的使命是幫助我們的實體商業和數字的經濟結合,探索出一條道路來。」這也是張勇首次以銀泰商業董事會主席及戰略決策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出席銀泰商業的活動。
  • 阿里COO張勇:手機淘寶已重新定位
    數據背後,顯示的是阿里尋求「變身」的決心。  「提起淘寶,大家想到的是購物,而在移動網際網路到來後,我們對手機淘寶重新進行了定位。」阿里營運長(COO)張勇說。阿里希望藉助這次搶購活動,培養用戶習慣,最終將手機淘寶作為一個整體的消費入口。而阿里也將變成幫助線下商業電子化的大平臺。這是阿里第一次把線下生活服務作為手機淘寶的主打點來推出。
  • 阿里CEO張勇:「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使命不變
    來源:IT之家1月14日下午消息,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勇日前給所有阿里人寄出一封迎新年的家書。張勇表示,去年9月10日,11萬員工慶祝了阿里巴巴20周歲的生日,無論外部世界如何變幻,阿里巴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始終不會改變。張勇稱阿里大家庭的11萬名員工當中超過3成都是非常年輕的「90後」,一半以上的員工都是近3年內入職的新鮮血液。最後,張勇祝願所有阿里家人幸福安康。
  • 馬雲「青山綠水」背後的底氣:二元組織心法,江湖獨孤求敗
    在其令人炫目的神功大法背後,我們更能清晰地感知到一個優秀的組織所擁有的底層邏輯——「二元組織心法」(筆者總結),此二者同氣連枝,互為表裡。在風雨飄搖的企業江湖中,唯有獨步武林的上乘心法,才能傲視群雄,獨孤求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使人和組織的關係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以往的公司加員工的關係,正在逐漸被個人加平臺的關係取代。
  • 阿里CEO張勇:新年第一件事去「當客服」 拿起電話就不肯走
    這位高管是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花名:逍遙子)。今天上午一早,張勇直接來到阿里集團客戶體驗事業群(CCO)。剛認完「師兄」(客服小二),張勇就發出一串連珠炮般的「請教」了解客戶訴求。之後他直接落座開始接聽客戶電話,「繼續,今天上午我就在這裡不走了。」
  • 賦企貓:阿里入局火鍋,張勇搶張勇生意,海底撈霸主地位將不保?
    火鍋業務的商業潛力令眾多資本躍躍欲試,阿里便是其中之一。近日,阿里申請「盒馬火鍋」商標之舉,引發一番討論,網友戲稱阿里CEO張勇要搶海底撈CEO張勇的生意了。阿里「火」中取利,勝算有幾許阿里申請「盒馬火鍋」商標引發業界圍觀,其實早在2019時,盒馬鮮生便入局了火鍋,且在全國20餘個城市的盒馬門店及APP上推出火鍋產品。
  • 阿里張勇:每次雙十一零點很忙,凌晨兩點才開始下單
    IT之家11月16日消息 2018年11月11日22點28分37秒,2018年天貓雙11成交額突破2000億,十年雙11創造新歷史。在今天的「看中國」高端思想論壇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和物美集團創始人張文中等人在會上談了對「中國未來」的看法。張勇表示,每次雙11凌晨自己都很忙,「零點我是非常忙的,戰役剛開始。凌晨兩點我才開始下單,到現在還有雙運動鞋沒來」。看似輕鬆的交談,實際上有著阿里背後諸多付出才能塑造現在的局面。
  • 阿里巴巴華中總部項目開工,張勇:感謝武漢給阿里一個溫暖的家
    總部選址武昌區,位於徐東大街和友誼大道交會處,用地面積4.47萬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約30萬平方米,建築高度300米,預計2026年建成。阿里巴巴華中總部項目開工活動現場。阿里華中總部效果圖。記者張珺 攝阿里華中總部效果圖。記者張珺 攝張勇:感謝武漢給阿里一個溫暖的家,我就是來兌現承諾的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張勇。
  • 阿里張勇:如果你只是為了做好而苟活著,有什麼意思呢?
    回到上海後,張勇第二天就坐火車去了杭州,見到了馬雲、彭蕾和孫彤宇。在西湖邊上的湖畔居,馬雲問,「你為什麼來阿里?」張勇毫不猶豫地回復道,「很簡單,我已經幹過一個 30 億美金的 CFO 了,我想幹個 300 億美金的。」一舉打動了馬雲。
  • 張勇湖畔大學授課 揭秘阿里三大重要決策背後的思考
    【TechWeb報導】2月23日消息,近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受邀為湖畔大學上了一堂課。面對臺下的企業家學員,第一次當「老師」的張勇回顧了加入阿里近10年來,所經歷的若干個關鍵時刻,以及與阿里命運相關的一些決定及背後的思考與掙扎。
  • 數字「好望角」:張勇如何向西方詮釋阿里的戰略
    菜鳥網絡「貨通全球」的戰略,也是阿里電商國際化的重要支持。事實上,CEO上任後,國際化也是張勇行政的最重要舉措之一。除了天貓國際、1688中國零售,以及聚划算海淘,阿里也在東南亞、印度以及美國市場投資了本地的電商公司,譬如覆蓋東南亞6國的電商新貴Lazada,又譬如印度市場的Snapdeal。
  • 阿里張勇這11年:做CEO是一個苦活,馬雲把我推下地獄
    張勇,入職阿里11年後,將於2019年9月10日接替馬雲擔任阿里董事局主席。文|李翔馬雲曾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做CEO」。為什麼我要自己去做,因為我堅信B2C在未來是一個大趨勢,是阿里巴巴不能失去的一塊。沒人管,那我就自己去管。」張勇說。他在2009年3月接手淘寶商城,4個月後,商城事業部重新恢復獨立運營。也是在這一年,張勇「發明」了雙十一。
  • 阿里巴巴董事長張勇致信股東:要讓阿里的能力成為中小企業的能力
    ,要讓阿里巴巴的能力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能力,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因為「社會好了,阿里才會更好」。這是張勇作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第一次發布致股東的信,也是阿里站在20周年節點上回望來路,總結初心。張勇在信中說,「20年來,阿里巴巴一直在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做準備。一路以來,我們不僅在網際網路中構建起全新的商業世界,也在努力幫助實體經濟的各個產業全面擁抱數位化。」阿里巴巴為中小企業而生,因中小企業而興,今年更是宣布將向中小企業開放20年來沉澱的所有數位化能力。
  • 阿里CEO張勇:阿蘇要推倒柏林圍牆,建起彩虹橋
    北京時間6月1日,在阿里和蘇寧戰略合作的發布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發表演講指出,上一財年阿里已經做到了3萬億元人民幣的成交額,但這只是開始。2015年中國社會零售總額是30萬億,我們希望通過阿里和蘇寧的聯手,不僅做到線上3萬億,更推動整個社會零售總額從30萬億走向300萬億,這當中將完全是一個數位化的過程,這是阿里蘇寧合作的初衷和希望去到的遠方。
  •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為了討好你們 我都累死了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保持著慣有的低調,最近突然曝光度增加了。一篇《海底撈「暴君」張勇:為了討好你們,我都累死了》的稿件近日在網上瘋傳,文中說他對員工的要求,挑剔到近乎苛刻,不過他的目的很專一:討好顧客。
  • 阿里張勇:平臺經濟成為解決未來問題的關鍵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阿里張勇:平臺經濟成為解決未來問題的關鍵 新京報訊(記者 梁辰)北京時間1月22日21時,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勇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年會上,與埃森哲
  • 張勇湖畔大學授課:阿里歷史上幾個重要決策及背後思考
    面對臺下的企業家學員,第一次當「老師」的張勇回顧了加入阿里近10年來,所經歷的若干個關鍵時刻,以及與阿里命運相關的一些決定及背後的思考與掙扎。作為一家市值超2000億美元網際網路公司的管理者,他還分享了對網際網路新經濟的前瞻思考,以及阿里巴巴獨到的組織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