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豬肉價格的大幅波動,使得許多養殖戶血本無歸。這不僅讓人反思,到底什麼樣的生豬養殖模式,才適合現在以及未來養豬的發展方向呢?其實市場的表現,就能夠說明一切。
隨著生豬養殖行業的洗牌,原本「家庭農場養殖——中小型養殖場——大型養殖場」的金字塔結構,慢慢變成了啞鈴型結構。也就是說,家庭養殖和大型養殖都在蓬勃發展,而小型養殖場卻逐漸萎靡。對於普通的農民來說,家庭農場養殖將會成為未來養豬的主力之一,也是未來生豬養殖行業的發展方向之一!農村一些有識之士已經搞起來了,也有的已著手準備搞,大多人都表示很看好家庭農場。
一、什麼是家庭農場?
家庭農場,是一個起源於歐美的舶來名詞;在中國,它類似於種養大戶的升級版。通常定義為: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並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在從事養殖的家庭農場裡,最多的其實就是養豬了,而且也最為活躍!
雙胞胎集團董事長鮑洪星曾表示,「未來中國的養殖業可能會兩極化,一個是公司制,以大公司主導的一個情況,大公司有財力,像美國一樣的,大公司斯密斯菲爾德他們自己大規模的養母豬,把肉豬留給農戶在田間進行養殖,這個我認為未來十年可能有40%左右的佔比。但是我覺得還有一部分,60%我個人覺得以家庭為單元的這種社會養殖結構是最有效率的,最認真負責的。」此外,鮑洪星還預計未來中國市場上佔比不會超過30%!因為土地、資源、環保等各種因素的限制。
此外,也有媒體斷言:行業洗牌加劇,未來養豬業是「巨頭+家庭農場」並存,不會是單一的巨頭壟斷。
二、多省政策支持家庭農場生豬養殖
家庭農場是生豬生產的重要力量,支持家庭農場養豬是實現穩產保供目標的有效措施,也是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6月15日消息,江蘇省出臺指導意見,鼓勵發展家庭農場生豬養殖。
意見明確,各地要在發展大型集約化生豬養殖的同時,通過幫扶帶動,多渠道、多形式引導支持家庭農場養殖生豬。堅持「一場一策」原則,加快養殖場升級改造,向適度規模(年出欄生豬1000頭以上)、種養結合型家庭農場轉化。
鼓勵大型養殖企業採取「公司+家庭農場」合作經營模式,帶動中小規模場提檔升級。強化示範引領,開展技術培訓和服務指導,集成推廣一批種養循環適度規模生產模式。
6月15日消息,四川省內江市出臺了「新建生豬家庭農場補助」「育肥豬價格指數保險補助」「閒置生豬養殖場改造升級防疫設施補助」「生豬標準化示範場創建獎勵」「新增能繁母豬補助」等乾貨政策,並且充分發揮生豬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增加規模生豬養殖場。
三、家庭農場養殖有哪些優勢?
1、養殖成本優勢
一般來說,大多家庭農場主都是養豬區域土地的擁有者,並不用考慮房租地租等問題。不用僱工,省煤、省電、省水、省人工,減少資金壓力,減輕了對貸款的依賴。而且有許多家庭農場都會充分利用農家現有資源,自己種植部分飼草飼料,不全部依靠購買,這是集團化大型養豬場絕對做不到的。另外,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也降低了家庭農場的各類開支成本。
2、環保投入優勢
對於大型養殖場來說,融資能力強,成本控制能力強,拿地能力強,對於環保成本的投入自身也能承受。而中小型養殖場不具備上述優勢,卻面臨同樣的問題,對於環保設備的投入,處於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地。而家庭農場的養殖規模不大,環保投入就比較小,而且家庭農場身處農村,不需要使用機械排汙和機械給水給料,對於養豬所產生的的糞便及汙水等,甚至也能變成生態肥料得到處理。在人工和能源大幅漲價的情況下,是降低了不少環保成本的。
3、工作效率優勢
因為家庭農場的僱工就是養殖戶本身,自己給自己當老闆,這樣工作效率也會大大增加。畢竟,這關乎到家庭農場的收益狀況,自己的錢袋子也取決於此,養殖戶自然會更加認真負責,而且大家學習養殖技術的積極性也會高很多。這樣的話,仔豬的存活率也會有所提升,以及生豬的患病風險也會大幅降低。
4、「船小易調頭」,運營更靈活
家庭農場形式養豬比較靈活,投入可大可小。就好比說,夫妻兩人經營一個家庭農場,在不使用僱工的情況下,一般自繁自養情況下年出欄量可達到500頭左右(若只做育肥,則可以達到1000-2000頭左右),隨著養殖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設備不斷的更新,家庭農場的養殖能力也將進一步提升。因此,在遭遇外部環境突變的情況下,家庭豬場適應能力也會更強。而且家庭農場主比普通農戶更具有規劃性,更能利用技術、信息、機械,更能把控市場使自已的農業勞動成為值錢的有效勞動。
5、生豬行情可期
由於目前市場缺豬又缺肉,生豬以及豬肉方面供給仍較為緊缺,國內豬價也開始出現大幅上漲。據豬好多數據監測顯示,自5月中下旬以來,生豬價格一路高歌猛進,偶爾呈窄幅震蕩,但近日豬價漲勢較為猛烈,原本在端午節後消費理應疲軟,但結果卻恰恰相反!在目前生豬供應不足以及進口豬肉量大幅縮減的情況下,如果後期存欄量同比增速持續下降,不排除下半年生豬價格將有進一步上漲的可能。
有人說,家庭農場養豬擴大一些不就是中小型養殖場了嗎?為什麼不擴大規模呢?其實,家庭農場養殖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說才是最適合的選擇。
因為我國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這說明我國不會走美國那種大農場的發展道路。如何從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細作,創造出更大價值才是我們需要考慮的。
而且,在政策加持的情況下,養豬行業又會成為諸多返鄉創業者主選項目之一,這也必定會讓家庭農場再次興起。加上有專家表示,在國家扶持家庭農場的大背景下,加之生豬市場的持續回暖,家庭農場養豬或將迎來新一輪高潮!家庭農場,一定會是中國豬業未來的主導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