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武漢人這樣過早一個月不重樣(深度攻略)

2020-12-15 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

香港食神蔡瀾五年前來漢,嘗罷戶部巷和勝利街老民生甜食館,封武漢為「早餐之都」。

見多識廣如他,食過山珍不在話下,卻在武漢之行最後一天清晨,將蒸籠裡剩下的三枚蒸餃吃個精光,樂壞同行人。

返港後,在微博上,他這樣回味武漢過早:

豆皮,好大一張餅 ;

面窩,Donut(炸甜甜圈)的老祖宗 ;

一大早喝甜甜暖暖的米酒,是幸福的 ;

最喜歡糊米酒,武漢人把糯米拉成條狀放進米酒裡的做法,全世界都少見。

味道之外,更讓蔡瀾記住的是,武漢人對過早的重視。風雨無阻,拿著大鍋小碗排長隊,就為了買上一兩樣早點。

「把早餐當成一件隆重的事情看待,這在當今已經是很少有了,我喜歡武漢人的生活方式。」

△ // 社區早攤是武漢人最常見的過早去處

△ // 鄰裡一聲招呼,老闆熟稔你的喜好

是啊,武漢人對過早的熱忱,全世界無敵。

槓著遲到風險也要買熱乾麵的小白領,冷風吹到噻也要騰出手拌勻熱乾麵的嫂子,烈日炙烤下搖著蒲扇嚼面窩的大爺。

所以,武漢演員王凱街邊霸氣吃熱乾麵,上了熱搜驚颯四座時,我們武漢人都淡定得很,是啊,這就是我們啊。

為什麼武漢人如此迷戀過早?因為太好吃了。蒸煮煎炸炒,十八般武藝用盡,就為這清晨的第一口。

更重要的是,武漢的早餐,種類太多。

△ // 油餅、油條 by 兔兔小隊長

△ // 面窩 by 兔兔小隊長

△ // 油香 by 網絡

△ // 水餃 by 你圓

△ // 熱乾麵 by 武漢吃貨

△ // 牛肉粉 by 兔兔小隊長

你肯定有這樣的經驗:外地朋友來漢,你帶他去過早,隨便挑一條社區早攤街,一樣來一份,發現肚子根本不夠用,只恨分食的人不夠。

在武漢過早,要想一個月不重樣,真不是誇張,完全辦得到。

今天,就跟著武旅君一起

把武漢過早「嘗」個遍

熱乾麵哪幾家最好吃?

雞冠餃油香哪裡有?

豆腐腦吃哪家?

……

收藏這一條就夠了

/ 熱乾麵 /

在外人眼裡,武漢就是熱乾麵,熱乾麵就是武漢。

卻不知道熱乾麵除了芝麻醬飄香誘人,拌麵也是十分講究,湯汁和著醬均勻裹滿鹼水面,在醬汁凝固前嗦進嘴裡,就是恰到好處的風味。

· 趙師傅天天紅油熱乾麵 | 武昌區糧道街139號

· 麗華早點 | 武昌區大成路12號

· 拍碗熱乾麵 | 武昌區白鷺街20號

· 陳胖子紅油熱乾麵 | 礄口區武勝路凱德廣場背後

· 新農秘制牛肉麵館(連鎖)

· 三鎮民生甜食館(連鎖)

· 常青麥香園(連鎖)

· 蔡林記(黑色芝麻醬是特色,連鎖)

· 蔡明緯(連鎖)

/ 牛肉麵 /

九省通衢的武漢,匯集了四方麵食口味,有紅湯嗆辣的三狗,清淡鮮香的精粉世家牛肉湯,還有秘滷醬香的新農牛肉,無論你來自何方,都能在這裡喝到一口舒心的熱湯。

當然,牛肉麵也是宵夜的不二之選。

· 劉記三狗牛肉麵 | 江岸區蘭陵路海倫賓館旁

· 餘記精粉世家 | 江漢區馬場角橫路79號(黃色門頭)

· 金焱牛肉粉大王 | 江漢區萬松園小區雪松路30號

· 老寶慶牛肉粉麵館(楊園店)| 青山區和平大道1052號

· 鹿鳴春特色牛肉麵館(武昌店)|青山區才茂街紡器小區旁(油餅+牛肉粉,絕配)

· 薛記襄陽牛肉麵館 | 武昌區雄楚大道42號(近曬湖小區)

· 花子牛肉麵 | 江岸區解放大道西馬路聯合村146號

· 新農秘制牛肉麵館(連鎖)

/ 涼麵 /

武漢涼麵,料蠻足,摻入海帶黃瓜絲花生碎拌勻,再甩一勺芝麻醬,所以都叫全料涼麵。入口酸辣,芝麻醬裹著濃濃的武漢味道。

· 三鎮民生甜食館 | 勝利街86號(近合作路)

· 繼叔口水涼麵(連鎖)

· 老曹口水涼麵(連鎖)

/ 蒸包子 /

最近光華路上的「包子大戰」火上了熱門,一夜入襲武漢的四川「九龍王」正在試圖搶佔「袁大頭」在武漢包子市場的霸主地位。

包子是歷來過早的傳統食物,方便省時又管飽,秘制醬肉口碑最好,肥瘦剛好,武漢人手作面芯的智慧,全都匯集滿口留香裡。

· 袁大頭包子 | 江岸區光華路6號

· 九龍王大包 | 江岸區光華路8附

· 德華樓 | 江漢區清芬一路57號

/ 生煎包 /

吃著民生甜食館的煎包長大,裹上紅油的酥皮實在過癮。

隨著上海灌湯生煎流入武漢,漢派煎包開始隱姓埋名,但擋不住老顧客對它的深愛。

· 三鎮民生甜食館(總店) | 武昌區勝利街86號

· 小路易生煎包(連鎖)

/ 湯包 /

四季美應該說是武漢湯包的鼻祖,蘇式湯包皮薄餡嫩,灌著湯汁sai起來性感有味。

經驗食客告訴你,一定要先咬破表皮,慢慢吸盡湯汁,才能品味它的精髓。

· 四季美湯包(連鎖)

· 今楚湯包 | 江漢區萬松園雪松路231號

· 陋室湯包 | 武昌區張之洞路復興路車站旁

· 五彩湯包 | 武昌區司門口戶部巷內

· 集美湯包館 | 江岸區解放大道374號(靠近第七十一中學)

/ 小籠包 /

8-10個小包子擠在一籠裡,可愛又精緻,一口一個,軟糯的麵皮和著流油的肉餡,喚醒清晨沉睡的味蕾。

· 小籠包 |洪山區廣八路北段(近徽州湯包)

· 正宗天津小籠包 | 青山區餘家頭761號附2(近餘家頭公交站)

/ 汽水包 /

汽水包是武漢六七十年代,最讓人有幸福感的小吃,雙面煎,入口酥脆,滾燙的糯米餡冒著胡椒的香氣,燙嘴暖身。

老牌的汽水包,汽水足,粉條和糯米餡是特色。

· 毛氏汽水包 | 江岸區山海關路13號

· 周明汽水包 | 洪山區卓刀泉南路1附24號

· 老漢口汽水包 | 洪山區廣八路113號臨街商業門點6號

/ 蒸餃 /

灌湯蒸餃是老武漢的特色,餃皮晶瑩剔透,肉餡伴著湯汁在口中氤氳,蘸點薑絲陳醋提香,正好。

· 淮陽蒸餃 | 江岸區黃孝河路花橋一村、二村中間的小路裡

· 五芳齋 | 中山大道與大智路交匯處

/ 水餃&餛飩 /

餛飩這種東西,四川人叫抄手,廣東人叫雲吞,武漢人叫水餃。

在武漢,餛飩和水餃沒有太大的區別。老武漢人豪氣,水餃都蠻「紮實」,個兒大肉多,堆上滿滿一碗,管飽又美味。

· 小秋水餃 | 武昌區司門口大成路66號

· 談炎記 | 江漢區利濟北路與利濟東路的交匯處

· 蔣婆抄手 | 江岸區蘭陵路勝利街口北側

· 熊太婆原湯抄手 | 武昌區糧道街桂苑小區西北

· 胖哥餃子館 | 洪山區東湖新村26號

· 老街福龍抄手 | 江岸區江漢二路與南京路交叉路口

· 肖抄手 | 洪山區魯磨路6號C段臨街門面18號

/ 鍋貼 /

鍋貼不同於煎餃,底部貼鍋,呈條狀,上方捏緊封口,兩頭開口,所以稱為「開口笑」。

生餃入鍋,揭蓋底面金黃酥脆,麵皮軟韌,輕咬一口還有汁水流出,再淋上一勺豆瓣醬,香氣四溢。

· 舒師傅餃子 | 武昌區民主一街前進一路公交站旁

· 上海三鮮鍋貼餃 | 青山區三弓路

· 趙師傅上海三鮮鍋貼餃 | 江漢區萬松園雪松路港澳颱風情街

· 徐記特色牛肉鍋貼餃 | 青山區工業一路25附1號

· 上海三鮮鍋貼餃 | 青山區和平大道紅鋼城(新華書店旁)

/ 重油燒麥 /

同為燒麥,粵式肉質清淡,武漢卻重在糯米混合胡椒的重油味道。

· 嚴老么燒賣 | 江岸區前進四路與自治街交口

· 丙祥燒麥 | 江岸區球場街球場熱乾麵館旁

· 吳氏燒麥 | 江漢區雪松路西街花園對面

· 德潤福嚴氏燒麥 | 江漢區馬場路唐家墩馬場路菜場門口

· 嚴老伍燒麥 | 礄口區漢西一路簡易集貿市場北門旁

/ 發糕 /

糯米磨漿製成的發糕,滿足了不少老年人和兒童。

蒸汽竄出的小孔留在發糕裡,吃起來鬆軟Q彈,口味清甜好消化。

· 恭喜發糕 | 武昌區中南路中商百貨對面

· 小李發糕(連鎖)

/ 雞冠餃 /

雞冠餃可不是餃子,因形如雞冠、餃子而得名,在武漢它已經是一個快要消失的過早產品。

老配方的雞冠餃由老面製成,入油鍋炸至外皮酥脆,內餡綿軟,武漢人描述它的口感「蠻肉坨」。在這裡,3元就能吃到一個「巨無霸」雞冠餃。

· 李記雞冠餃 | 江漢區中山大道與新興街交叉口南

· 雷氏雞冠餃 | 三眼橋北路24附4號

· 月宮食堂 | 武勝路地鐵口Q出口附近

· 老油香 | 武昌區中山路284號-3號

· 無名雞冠餃 | 江岸區解放大道西馬路聯合村

/ 面窩 /

面窩在武漢人心中的地位,絲毫不亞於熱乾麵。

在特製的鐵勺中淋上大米黃豆混合磨成的米漿,入油鍋炸成邊厚中空的圓形米餅,就是"武漢甜甜圈"。

如果能配上一碗濃香的牛肉麵,簡直太幸福。

· 三鎮民生甜食館 | 江岸區勝利街86號

· 餘記精粉世家 | 江漢區馬場角橫路79號(黃色門頭)

· 小秋水餃 | 武昌區司門口大成路66號

/ 苕面窩 /

將紅心苕切小塊,裹上麵粉,糊在圓窩鐵勺裡炸至金黃,就是苕面窩,它形狀像面窩,但中間沒有孔,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用紅心苕。

油鍋炸出的紅薯,比炭烤的更香。

· 麗華早點 | 江岸區大成路12號

/ 歡喜坨 /

人們生活越來越健康,油炸類的早點也越來越少見了。歡喜坨,油條,麻圓,油餅,炸餃子,武漢這些當年隨處可見的早點,都漸漸消逝在時間裡。

武旅君和朋友們一致認為,包著糖心或者豆沙餡的是歡喜坨,要不,它只能叫麻圓。

· 麗華早點 | 江岸區大成路12號

· 汽水包歡喜坨 | 江岸區百步亭/二七丹水池小路

/ 油餅 /

油餅屬於花樣玩的蠻多的早點,加上鮮肉蔥花,就變成鮮肉酥油餅;夾入粉條,就變成粉絲炸餃子;中間放四塊燒麥,就可以叫油餅加燒麥。

饃饃有可能表示不服。

· 天天紅油趙師傅熱乾麵 | 武昌區糧道街139號

· 三鎮民生甜食館 | 江岸區勝利街86號

· 餘記精粉世家 | 江漢區馬場角橫路79號(黃色門頭)

· 陳記炸醬麵 | 漢口民生路黃陂街81號

/ 油香 /

油香因油香撲鼻而得名,在上世紀70年代風光無限,如今在武漢街頭卻越來越少。

油香做法有講究,麵粉加水高溫熬製,燙成熟面後快速冷卻,做成的麵皮才軟糯有嚼勁,再包進一勺桂花糖下油鍋「滾熟」,趁熱吃,滿口都是小時候的味道。

· 老油香 | 武昌區中山路284號-3號

· 小秋水餃 | 武昌區司門口大成路

/ 燒餅&鍋盔 /

「新一代」的燒餅叫做鍋盔。一個厚,一個薄。一個面裡面揉著餡,一個兩層之間夾著餡。一個外焦裡嫩,一個酥脆爽口。

· 一元路燒餅 | 江岸區一元路4號

· 麥香香燒餅 | 礄口區武勝路榮華二路幸福一村15號

· 土憨巴饞嘴燒餅 | 江漢區紅旗渠路錦繡人家小區馬路對面

· 公安鍋盔(連鎖)

/ 豆皮 /

只有武漢才有的小吃,看起來烹飪容易,其中卻暗藏著不少門道。

食材選取,黃豆漿,米漿,雞蛋混合的比例,滷汁的口味,甚至是烹飪火候,都決定了豆皮的口感。

· 王師傅豆皮館 | 江漢區漢口高雄路東段(近臺北一路)

· 阿斌三鮮豆皮 | 武昌區水陸街復興路口

· 嚴老么燒賣 | 江岸區前進四路與自治街交口

· 周記熱乾麵豆皮大王 |漢陽區桃花街五裡墩街五春裡社區

/ 千層餅 /

源自河南的千層餅,外酥裡嫩,層層分明,油而不膩,味道香美。刷上辣椒醬,就成了「土家醬香餅」,味道槓槓的。

· 李二哥帶餡千層餅 | 洪山區珞獅北路街道口小學旁邊

· 王記千層餅 | 江漢區北湖西路99附14-15號

· 千層餅屋 | 洪山區珞瑜路345號

/ 糯米雞 /

與廣東荷葉糯米雞完全不同,武漢傳統糯米雞,要將珍珠糯米用木甑蒸熟,再和五花肉、香菇、乾子混合搓成拳頭大的球,裹上麵粉入油鍋炸至金黃,表面凹凸不平不太好看,入口卻十分驚豔。再配一碗蛋酒,完美。

它被叫做糯米雞,大概是因為長得太像炸雞,就連口感都相差無幾。

· 胡胖子熱幹牛肉麵粉 | 礄口區寶豐路19號

· 民生甜食館 | 江岸區勝利街86號

· 正宗黃金小面窩糯米雞藕元子 | 武昌區自由路與戶部巷交匯處

· 李記雞冠餃 | 江漢區中山大道與新興街交叉口南50米

/ 糯米包油條 /

舀一勺蒸熟的糯米碾平,一層綿糖粉撒勻,一勺芝麻調料粉撒勻,再鋪一層糖粉,油條撕段,按在糯米中間,溼潤不黏的白布一卷,用力捏握成形,兩端蘸糖和芝麻粉,一根糯米包油條就做成了。

甜、鹹、椒鹽三味,隨心選,都好吃。

· 何嫂糯米包油條 | 江岸區循禮門江漢北路口往青少年宮方向90米左轉院內

/ 油餅包燒麥 /

這個尖板眼一定不是每個武漢人都吃過滴,因為武漢僅此一家。

武旅君嘗過之後就深深被它折服,油餅又酥又脆,燒麥又粘又潤,聽起來有點黑暗,但混合在一起的口味實在好到難以形容。

· 天天紅油趙師傅熱乾麵 |武昌區糧道街139號

/ 豆腐腦 /

過去的豆腐腦,現在已經被玩成了豆花,也許只能在推著車的婆婆手裡,或是在早點攤位上,才能喝到最原始的豆腐腦。

至於豆腐腦應該是甜的還是鹹的,各位可以在留言區發表意見。

· 民生甜食館 | 江岸區勝利街86號(近合作路)

· 老字號韓臘貴早點 | 武昌區水果湖路190-8號

/ 湯圓 /

武漢的百年小吃之一,就是五芳齋的湯圓,皮薄餡多,清甜爽口,多年來從未被超越。

· 五芳齋 | 中山大道與大智路交匯處

/ 鮮魚糊湯粉 /

千湖之省,百湖之市,早餐自然不能少了魚。

鮮活的小魚熬成糊湯,加上稻米熬出的米粉,撒上小蔥、蝦皮、胡椒蔥花辣蘿蔔,再悶進一兩根油條泡起。武漢的過早,沒有比這個更鮮的。

· 徐嫂糊湯粉 | 武昌區戶部巷38號

· 沈記鮮魚糊湯粉 | 江岸區南京路江漢一路路口

· 老楊家鮮魚糊粉 | 江岸區南京路與吉慶街交匯處

· 懷貨糊湯米粉 | 武昌區惠明路老味魚莊對面

· 老字號李記鮮魚糊湯粉熱乾麵 | 江岸區大成路24號

/ 糊米酒 /

糊米酒是老武漢街頭最平民的甜品之一,在米酒中加入迷你湯圓和糖桂花,甜蜜濃稠的口味贏得了無數人的熱愛。

· 三鎮民生甜食館 | 江岸區勝利街86號

· 嚴氏燒麥 | 江漢區友誼路雙洞正街48號

· 蔡林記 | 武昌區司門口戶部巷樓合樓一樓6-7號

///

從明天開始,做晨型人,早起早睡

最重要的是,好好過早

因為,過早就是我們最酷的驕傲

轉發這條推送

讓更多人來品嘗武漢美食!

· 推 薦 閱 讀 ·

///

- E N D -

投稿郵箱 / whlywtg@126.com

: 點個讚再走喲~

相關焦點

  • 武漢憑什麼號稱「早餐之都」,在武漢,早餐可以一個月不重樣?
    在武漢,眾所周知「小家婦女學豪門,睡到晨時醒夢魂;且慢梳頭先過早,餈粑油餃一齊吞」。據記載,這是第一次將吃早餐用「過早」一詞表達。一日三餐中,武漢人最講究過早。武漢的早餐實在是非常豐富!武漢人早餐的陣仗很大,一到早上,武漢的街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早點攤子,攤子前圍滿了食客,春夏秋冬四季早餐,都有可以選擇的,基本沒有重樣的。武漢被稱為「早餐之都」,據說在武漢,你能吃一個月不重樣的早餐。
  • 武漢人「過早」,30天「花式早餐」不重樣,簡直太會吃了!
    清晨,長江上傳來了輪船的汽笛聲,江城武漢,在薄霧籠罩中開始了新的一天。有朋友告訴我,武漢早晨街道上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早點攤。的確,武漢的早點攤,大大小小,遍布城市街頭巷尾,要不是親自看到武漢人「過早」的景象,我或許很難體會到這樣一件事情:武漢人「過早」,原來真的可以一個月不重樣!
  • 宜昌過早24天不重樣(組圖)
    三峽晚報訊 本報記者龍雲  最近,吃貨們都在關注一條關於「武漢過早」的新聞。新聞稱,吃遍武漢三鎮的早點,可以28天不重樣。
  • 來武漢,一定不要錯過「過早」,品種豐富,可以一個星期不重樣
    過早是湖北地區對吃早餐的俗稱,尤其以武漢、黃石、襄陽、宜昌、隨州等地也有此俗稱。在九省通衢的武漢市,受到地理環境與經濟活動的影響,長時期的積累,人們養成了出門「過早」的習慣。來武漢,一定不要錯過「過早」!
  • 武漢過早攻略,盤點過早必吃的美食
    蔡瀾把武漢稱為"早餐之都",武漢人心裡並不受用。這樣文質彬彬的形容,不是武漢人的性格。我們管吃早餐叫作"過早"。 人們對過早時間從不清晰劃線,睡好後的第一餐,都可稱為"過早"。 沒有什麼能夠阻止武漢人過早。
  • 武漢美食攻略,每天都不重樣的美食!
    那麼下面,小編為你們準備好了一篇武漢美食攻略,每天都不重樣!吃貨們準備好了嗎?嚴老么重油燒麥地點:前進四路與自治街交叉口這家的燒賣,重油卻不膩,而且吃到嘴裡的時候,味道很好,重油重胡椒味,油潤的糯米餡兒,透著一個香!還包著「大塊」的肉和香菇,確實物有所值。
  • 武漢人吃早餐叫過早,還要代表碳水化合物吃撐你
    小時候沒什麼見識,不覺得自己是個吃貨,身處遍地美食的國度而不知福。這些年越出國越眷戀祖國美食,從巴爾幹半島回來,半月有餘,我還深深沉浸在中華美食中不可自拔。有些城市為了美食,也值得一去再去, 武漢 就是這樣一座美食之都,我在這一個月內去了兩次。
  • 好想去武漢「過早」
    武漢,一個每天清晨都熱氣騰騰的城市。這裡有滿大街的早點攤,滿大街買早點的人,滿大街的人都邊走邊吃,這就是武漢最特別的過早。
  • 武漢人吃早飯為什麼叫過早?過早是武漢獨特的地域文化
    過早,從字面意思上我們可以理解成為「太早了」,「時間超前」。但是「過早」卻是在湖北的一個俗稱,也就是北方人的早飯,江南人的早點。這個名字現在因為網絡傳播的原因,風靡了全國,現在很多其它地區的年輕人也開始模仿著說「過早」。
  • 從明天起, 做一個幸福的人,過早,拔草……
    武漢人總是這麼直接熱烈,吃早餐這件大事我們稱之為「過早」,一個「過」字便飽含了人們過早時的所有酸甜苦辣。
  • 吃過這8種武漢人過早的美食,你就明白武漢為什麼被稱為早餐之都
    在中國,似乎沒有一個城市能超越武漢對於過早的熱情。在這個被蔡瀾譽為「早餐之都」的城市裡,毫不誇張地說,能讓人做到吃一個月不帶重樣的。下面,來說說武漢最好吃的8種過早美食吧!快來看看你吃過幾樣吧!1、蔡林記熱乾麵熱乾麵,一直是武漢早餐的標誌、江城小吃的C位。這種用加了鹼水製成的鹼麵條經小磨香油調製的麵條外地朋友可能覺得不過如此,但是三四元一碗的熱乾麵在武漢人看來濃稠而柔滑。加入芝麻醬、醬油、紅油、胡椒的熱乾麵濃香可口,在路上邊走邊吃都毫無違和感。
  • 像武漢人一樣過早,包吃一年的早餐地圖
    所以,WHat君幫你選好了自明天起,三十天內不重樣的早點,照著吃,說不定還能偶遇。 | Day 1 |熱乾麵▼ 一個厚,一個薄。一個面裡面揉著餡,一個兩層之間夾著陷。一個外焦裡嫩,一個酥脆爽口。這背後還有許多故事,戳上圖看看 WHat 發掘的大武漢。
  • 武漢人最惦記的過早:熱乾麵
    熱乾麵是武漢人過早(武漢人將吃早餐叫做「過早」)的首選小吃,武漢人對它的感情,已無需多言。單講從外地到武漢來玩的人,他們再次想起武漢,多半是因為想起了武漢的熱乾麵。熱乾麵對武漢人或者在武漢呆過一段時間的朋友來說,它不再僅僅是一種小吃,而是一種情懷。
  • 湖北美食,號稱「早餐之都」的武漢是沒見過宜昌的「過早」?
    不知道什麼時候武漢被稱為「早餐之都」了 可能剛到武漢的外地人,大多會被武漢人吃早餐的陣仗震驚到 一條街上擺滿了早點攤子,各個攤子前都圍滿了食客 有人等著一碗熱乾麵,有人盯著自己的那兩個面窩
  • 武漢,一個早飯之都
    與廣州慢悠悠的早茶恰恰相反,武漢人通常都是把早飯手裡捧著或者包裡裝著,急匆匆地趕路去了,來不及坐下來慢慢品嘗。武漢人將早上帶著早飯奔波的行程稱之為「過早」。清朝有詩人這樣寫道:小家婦女學豪門,睡到晨時醒夢魂;且慢梳頭先過早,餈粑油餃一齊吞。可見武漢人的過早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了。
  • 文化| 武漢非遺過早節戶部巷開幕 老師傅們現場製作「過早」名點
    2月15日,「2019武漢非遺過早節」在武昌戶部巷拉開帷幕。上午10時,一眾漢味老字號、小吃名店在戶部巷大戲臺依次排開,非遺傳承人和老師傅們現場製作「過早」名點,臺上演著湖北道情、地方戲曲、魔術等節目,更添喜慶年味,讓來漢遊客感受早餐之都的精彩魅力。過早節現場,遊客免費品嘗豐富美味的早餐。
  • 十一長假,武漢遊玩攻略(準備篇)
    很多人也已經按耐不住出門去「浪」的心情了吧。今年,湖北省推出「與愛同行,惠遊湖北」的活動,全省A級景區免門票,所以相信很多人也已經將武漢列入旅遊目的地了吧。今年武漢遭遇疫情的摧殘,多虧全國人民的幫忙才度過難關。武漢人民也真誠歡迎各位朋友來武漢旅遊。獻上這篇武漢旅遊攻略,在「衣、食、住、行」方面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
  • 老武漢私藏的吉慶街美食攻略,帶你尋味武漢老字號,一個月不重樣
    說到武漢的美食,相信很多人都想到了熱乾麵,在《早餐中國》節目裡面,武漢的熱乾麵被放在最後展示,用作壓軸美食。可是在武漢可不僅僅只有熱乾麵,人家的美食可多了,這些美食都分布在武漢的大街小巷裡。武漢的滷味海島做的那麼出名,或許是武漢人的的滷子做的特別好,說著都要流口水了,如果你還沒有去過武漢,那麼可以先在網上購買幾包嘗嘗鮮。湯包湯包在全中國都能找到,不過每個地方的味道還是有一點區別的,武漢的湯包優點就是皮薄,餡嫩,汁多。
  • 武漢美食攻略:本地人推薦的過早神店,感受最地道的武漢生活
    武漢人把吃早飯叫做過早,所以到了武漢,一定不要錯過早市。那接下來就跟隨我的腳步,帶你去體驗過早文化,深入市井,去感受武漢最地道一種生活方式。首先推薦給大家的是嚴老么燒賣,在前進四路與自治街交叉附近,他們家豆皮燒賣都超級好吃,而且來吃的都是本地人,所以超多人來這家店排隊也願意等著。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吃三鮮豆皮,一份有兩大塊包裹的是蛋皮,外脆內軟、油而不膩。
  • 武漢小事丨原本不會做飯的她,解鎖了地道的武漢「過早」美食
    【編者按】武漢全面「封城」已快兩個月的時間了。這兩個月來,絕大多數武漢人只能呆在隸屬各個社區的家裡,鄰裡之間的關係從未像現在這麼重要。澎湃新聞開闢「武漢小事」專欄,講述疫情期間武漢人的家長裡短,講述那些掩蓋在大疫情背景下的日常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