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神蔡瀾五年前來漢,嘗罷戶部巷和勝利街老民生甜食館,封武漢為「早餐之都」。
見多識廣如他,食過山珍不在話下,卻在武漢之行最後一天清晨,將蒸籠裡剩下的三枚蒸餃吃個精光,樂壞同行人。
返港後,在微博上,他這樣回味武漢過早:
「 豆皮,好大一張餅 ;
面窩,Donut(炸甜甜圈)的老祖宗 ;
一大早喝甜甜暖暖的米酒,是幸福的 ;
最喜歡糊米酒,武漢人把糯米拉成條狀放進米酒裡的做法,全世界都少見。」
味道之外,更讓蔡瀾記住的是,武漢人對過早的重視。風雨無阻,拿著大鍋小碗排長隊,就為了買上一兩樣早點。
「把早餐當成一件隆重的事情看待,這在當今已經是很少有了,我喜歡武漢人的生活方式。」
△ // 社區早攤是武漢人最常見的過早去處
△ // 鄰裡一聲招呼,老闆熟稔你的喜好
是啊,武漢人對過早的熱忱,全世界無敵。
槓著遲到風險也要買熱乾麵的小白領,冷風吹到噻也要騰出手拌勻熱乾麵的嫂子,烈日炙烤下搖著蒲扇嚼面窩的大爺。
所以,武漢演員王凱街邊霸氣吃熱乾麵,上了熱搜驚颯四座時,我們武漢人都淡定得很,是啊,這就是我們啊。
為什麼武漢人如此迷戀過早?因為太好吃了。蒸煮煎炸炒,十八般武藝用盡,就為這清晨的第一口。
更重要的是,武漢的早餐,種類太多。
△ // 油餅、油條 by 兔兔小隊長
△ // 面窩 by 兔兔小隊長
△ // 油香 by 網絡
△ // 水餃 by 你圓
△ // 熱乾麵 by 武漢吃貨
△ // 牛肉粉 by 兔兔小隊長
你肯定有這樣的經驗:外地朋友來漢,你帶他去過早,隨便挑一條社區早攤街,一樣來一份,發現肚子根本不夠用,只恨分食的人不夠。
在武漢過早,要想一個月不重樣,真不是誇張,完全辦得到。
今天,就跟著武旅君一起
把武漢過早「嘗」個遍
熱乾麵哪幾家最好吃?
雞冠餃油香哪裡有?
豆腐腦吃哪家?
……
收藏這一條就夠了
/ 熱乾麵 /
在外人眼裡,武漢就是熱乾麵,熱乾麵就是武漢。
卻不知道熱乾麵除了芝麻醬飄香誘人,拌麵也是十分講究,湯汁和著醬均勻裹滿鹼水面,在醬汁凝固前嗦進嘴裡,就是恰到好處的風味。
· 趙師傅天天紅油熱乾麵 | 武昌區糧道街139號
· 麗華早點 | 武昌區大成路12號
· 拍碗熱乾麵 | 武昌區白鷺街20號
· 陳胖子紅油熱乾麵 | 礄口區武勝路凱德廣場背後
· 新農秘制牛肉麵館(連鎖)
· 三鎮民生甜食館(連鎖)
· 常青麥香園(連鎖)
· 蔡林記(黑色芝麻醬是特色,連鎖)
· 蔡明緯(連鎖)
/ 牛肉麵 /
九省通衢的武漢,匯集了四方麵食口味,有紅湯嗆辣的三狗,清淡鮮香的精粉世家牛肉湯,還有秘滷醬香的新農牛肉,無論你來自何方,都能在這裡喝到一口舒心的熱湯。
當然,牛肉麵也是宵夜的不二之選。
· 劉記三狗牛肉麵 | 江岸區蘭陵路海倫賓館旁
· 餘記精粉世家 | 江漢區馬場角橫路79號(黃色門頭)
· 金焱牛肉粉大王 | 江漢區萬松園小區雪松路30號
· 老寶慶牛肉粉麵館(楊園店)| 青山區和平大道1052號
· 鹿鳴春特色牛肉麵館(武昌店)|青山區才茂街紡器小區旁(油餅+牛肉粉,絕配)
· 薛記襄陽牛肉麵館 | 武昌區雄楚大道42號(近曬湖小區)
· 花子牛肉麵 | 江岸區解放大道西馬路聯合村146號
· 新農秘制牛肉麵館(連鎖)
/ 涼麵 /
武漢涼麵,料蠻足,摻入海帶黃瓜絲花生碎拌勻,再甩一勺芝麻醬,所以都叫全料涼麵。入口酸辣,芝麻醬裹著濃濃的武漢味道。
· 三鎮民生甜食館 | 勝利街86號(近合作路)
· 繼叔口水涼麵(連鎖)
· 老曹口水涼麵(連鎖)
/ 蒸包子 /
最近光華路上的「包子大戰」火上了熱門,一夜入襲武漢的四川「九龍王」正在試圖搶佔「袁大頭」在武漢包子市場的霸主地位。
包子是歷來過早的傳統食物,方便省時又管飽,秘制醬肉口碑最好,肥瘦剛好,武漢人手作面芯的智慧,全都匯集滿口留香裡。
· 袁大頭包子 | 江岸區光華路6號
· 九龍王大包 | 江岸區光華路8附
· 德華樓 | 江漢區清芬一路57號
/ 生煎包 /
吃著民生甜食館的煎包長大,裹上紅油的酥皮實在過癮。
隨著上海灌湯生煎流入武漢,漢派煎包開始隱姓埋名,但擋不住老顧客對它的深愛。
· 三鎮民生甜食館(總店) | 武昌區勝利街86號
· 小路易生煎包(連鎖)
/ 湯包 /
四季美應該說是武漢湯包的鼻祖,蘇式湯包皮薄餡嫩,灌著湯汁sai起來性感有味。
經驗食客告訴你,一定要先咬破表皮,慢慢吸盡湯汁,才能品味它的精髓。
· 四季美湯包(連鎖)
· 今楚湯包 | 江漢區萬松園雪松路231號
· 陋室湯包 | 武昌區張之洞路復興路車站旁
· 五彩湯包 | 武昌區司門口戶部巷內
· 集美湯包館 | 江岸區解放大道374號(靠近第七十一中學)
/ 小籠包 /
8-10個小包子擠在一籠裡,可愛又精緻,一口一個,軟糯的麵皮和著流油的肉餡,喚醒清晨沉睡的味蕾。
· 小籠包 |洪山區廣八路北段(近徽州湯包)
· 正宗天津小籠包 | 青山區餘家頭761號附2(近餘家頭公交站)
/ 汽水包 /
汽水包是武漢六七十年代,最讓人有幸福感的小吃,雙面煎,入口酥脆,滾燙的糯米餡冒著胡椒的香氣,燙嘴暖身。
老牌的汽水包,汽水足,粉條和糯米餡是特色。
· 毛氏汽水包 | 江岸區山海關路13號
· 周明汽水包 | 洪山區卓刀泉南路1附24號
· 老漢口汽水包 | 洪山區廣八路113號臨街商業門點6號
/ 蒸餃 /
灌湯蒸餃是老武漢的特色,餃皮晶瑩剔透,肉餡伴著湯汁在口中氤氳,蘸點薑絲陳醋提香,正好。
· 淮陽蒸餃 | 江岸區黃孝河路花橋一村、二村中間的小路裡
· 五芳齋 | 中山大道與大智路交匯處
/ 水餃&餛飩 /
餛飩這種東西,四川人叫抄手,廣東人叫雲吞,武漢人叫水餃。
在武漢,餛飩和水餃沒有太大的區別。老武漢人豪氣,水餃都蠻「紮實」,個兒大肉多,堆上滿滿一碗,管飽又美味。
· 小秋水餃 | 武昌區司門口大成路66號
· 談炎記 | 江漢區利濟北路與利濟東路的交匯處
· 蔣婆抄手 | 江岸區蘭陵路勝利街口北側
· 熊太婆原湯抄手 | 武昌區糧道街桂苑小區西北
· 胖哥餃子館 | 洪山區東湖新村26號
· 老街福龍抄手 | 江岸區江漢二路與南京路交叉路口
· 肖抄手 | 洪山區魯磨路6號C段臨街門面18號
/ 鍋貼 /
鍋貼不同於煎餃,底部貼鍋,呈條狀,上方捏緊封口,兩頭開口,所以稱為「開口笑」。
生餃入鍋,揭蓋底面金黃酥脆,麵皮軟韌,輕咬一口還有汁水流出,再淋上一勺豆瓣醬,香氣四溢。
· 舒師傅餃子 | 武昌區民主一街前進一路公交站旁
· 上海三鮮鍋貼餃 | 青山區三弓路
· 趙師傅上海三鮮鍋貼餃 | 江漢區萬松園雪松路港澳颱風情街
· 徐記特色牛肉鍋貼餃 | 青山區工業一路25附1號
· 上海三鮮鍋貼餃 | 青山區和平大道紅鋼城(新華書店旁)
/ 重油燒麥 /
同為燒麥,粵式肉質清淡,武漢卻重在糯米混合胡椒的重油味道。
· 嚴老么燒賣 | 江岸區前進四路與自治街交口
· 丙祥燒麥 | 江岸區球場街球場熱乾麵館旁
· 吳氏燒麥 | 江漢區雪松路西街花園對面
· 德潤福嚴氏燒麥 | 江漢區馬場路唐家墩馬場路菜場門口
· 嚴老伍燒麥 | 礄口區漢西一路簡易集貿市場北門旁
/ 發糕 /
糯米磨漿製成的發糕,滿足了不少老年人和兒童。
蒸汽竄出的小孔留在發糕裡,吃起來鬆軟Q彈,口味清甜好消化。
· 恭喜發糕 | 武昌區中南路中商百貨對面
· 小李發糕(連鎖)
/ 雞冠餃 /
雞冠餃可不是餃子,因形如雞冠、餃子而得名,在武漢它已經是一個快要消失的過早產品。
老配方的雞冠餃由老面製成,入油鍋炸至外皮酥脆,內餡綿軟,武漢人描述它的口感「蠻肉坨」。在這裡,3元就能吃到一個「巨無霸」雞冠餃。
· 李記雞冠餃 | 江漢區中山大道與新興街交叉口南
· 雷氏雞冠餃 | 三眼橋北路24附4號
· 月宮食堂 | 武勝路地鐵口Q出口附近
· 老油香 | 武昌區中山路284號-3號
· 無名雞冠餃 | 江岸區解放大道西馬路聯合村
/ 面窩 /
面窩在武漢人心中的地位,絲毫不亞於熱乾麵。
在特製的鐵勺中淋上大米黃豆混合磨成的米漿,入油鍋炸成邊厚中空的圓形米餅,就是"武漢甜甜圈"。
如果能配上一碗濃香的牛肉麵,簡直太幸福。
· 三鎮民生甜食館 | 江岸區勝利街86號
· 餘記精粉世家 | 江漢區馬場角橫路79號(黃色門頭)
· 小秋水餃 | 武昌區司門口大成路66號
/ 苕面窩 /
將紅心苕切小塊,裹上麵粉,糊在圓窩鐵勺裡炸至金黃,就是苕面窩,它形狀像面窩,但中間沒有孔,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用紅心苕。
油鍋炸出的紅薯,比炭烤的更香。
· 麗華早點 | 江岸區大成路12號
/ 歡喜坨 /
人們生活越來越健康,油炸類的早點也越來越少見了。歡喜坨,油條,麻圓,油餅,炸餃子,武漢這些當年隨處可見的早點,都漸漸消逝在時間裡。
武旅君和朋友們一致認為,包著糖心或者豆沙餡的是歡喜坨,要不,它只能叫麻圓。
· 麗華早點 | 江岸區大成路12號
· 汽水包歡喜坨 | 江岸區百步亭/二七丹水池小路
/ 油餅 /
油餅屬於花樣玩的蠻多的早點,加上鮮肉蔥花,就變成鮮肉酥油餅;夾入粉條,就變成粉絲炸餃子;中間放四塊燒麥,就可以叫油餅加燒麥。
饃饃有可能表示不服。
· 天天紅油趙師傅熱乾麵 | 武昌區糧道街139號
· 三鎮民生甜食館 | 江岸區勝利街86號
· 餘記精粉世家 | 江漢區馬場角橫路79號(黃色門頭)
· 陳記炸醬麵 | 漢口民生路黃陂街81號
/ 油香 /
油香因油香撲鼻而得名,在上世紀70年代風光無限,如今在武漢街頭卻越來越少。
油香做法有講究,麵粉加水高溫熬製,燙成熟面後快速冷卻,做成的麵皮才軟糯有嚼勁,再包進一勺桂花糖下油鍋「滾熟」,趁熱吃,滿口都是小時候的味道。
· 老油香 | 武昌區中山路284號-3號
· 小秋水餃 | 武昌區司門口大成路
/ 燒餅&鍋盔 /
「新一代」的燒餅叫做鍋盔。一個厚,一個薄。一個面裡面揉著餡,一個兩層之間夾著餡。一個外焦裡嫩,一個酥脆爽口。
· 一元路燒餅 | 江岸區一元路4號
· 麥香香燒餅 | 礄口區武勝路榮華二路幸福一村15號
· 土憨巴饞嘴燒餅 | 江漢區紅旗渠路錦繡人家小區馬路對面
· 公安鍋盔(連鎖)
/ 豆皮 /
只有武漢才有的小吃,看起來烹飪容易,其中卻暗藏著不少門道。
食材選取,黃豆漿,米漿,雞蛋混合的比例,滷汁的口味,甚至是烹飪火候,都決定了豆皮的口感。
· 王師傅豆皮館 | 江漢區漢口高雄路東段(近臺北一路)
· 阿斌三鮮豆皮 | 武昌區水陸街復興路口
· 嚴老么燒賣 | 江岸區前進四路與自治街交口
· 周記熱乾麵豆皮大王 |漢陽區桃花街五裡墩街五春裡社區
/ 千層餅 /
源自河南的千層餅,外酥裡嫩,層層分明,油而不膩,味道香美。刷上辣椒醬,就成了「土家醬香餅」,味道槓槓的。
· 李二哥帶餡千層餅 | 洪山區珞獅北路街道口小學旁邊
· 王記千層餅 | 江漢區北湖西路99附14-15號
· 千層餅屋 | 洪山區珞瑜路345號
/ 糯米雞 /
與廣東荷葉糯米雞完全不同,武漢傳統糯米雞,要將珍珠糯米用木甑蒸熟,再和五花肉、香菇、乾子混合搓成拳頭大的球,裹上麵粉入油鍋炸至金黃,表面凹凸不平不太好看,入口卻十分驚豔。再配一碗蛋酒,完美。
它被叫做糯米雞,大概是因為長得太像炸雞,就連口感都相差無幾。
· 胡胖子熱幹牛肉麵粉 | 礄口區寶豐路19號
· 民生甜食館 | 江岸區勝利街86號
· 正宗黃金小面窩糯米雞藕元子 | 武昌區自由路與戶部巷交匯處
· 李記雞冠餃 | 江漢區中山大道與新興街交叉口南50米
/ 糯米包油條 /
舀一勺蒸熟的糯米碾平,一層綿糖粉撒勻,一勺芝麻調料粉撒勻,再鋪一層糖粉,油條撕段,按在糯米中間,溼潤不黏的白布一卷,用力捏握成形,兩端蘸糖和芝麻粉,一根糯米包油條就做成了。
甜、鹹、椒鹽三味,隨心選,都好吃。
· 何嫂糯米包油條 | 江岸區循禮門江漢北路口往青少年宮方向90米左轉院內
/ 油餅包燒麥 /
這個尖板眼一定不是每個武漢人都吃過滴,因為武漢僅此一家。
武旅君嘗過之後就深深被它折服,油餅又酥又脆,燒麥又粘又潤,聽起來有點黑暗,但混合在一起的口味實在好到難以形容。
· 天天紅油趙師傅熱乾麵 |武昌區糧道街139號
/ 豆腐腦 /
過去的豆腐腦,現在已經被玩成了豆花,也許只能在推著車的婆婆手裡,或是在早點攤位上,才能喝到最原始的豆腐腦。
至於豆腐腦應該是甜的還是鹹的,各位可以在留言區發表意見。
· 民生甜食館 | 江岸區勝利街86號(近合作路)
· 老字號韓臘貴早點 | 武昌區水果湖路190-8號
/ 湯圓 /
武漢的百年小吃之一,就是五芳齋的湯圓,皮薄餡多,清甜爽口,多年來從未被超越。
· 五芳齋 | 中山大道與大智路交匯處
/ 鮮魚糊湯粉 /
千湖之省,百湖之市,早餐自然不能少了魚。
鮮活的小魚熬成糊湯,加上稻米熬出的米粉,撒上小蔥、蝦皮、胡椒蔥花辣蘿蔔,再悶進一兩根油條泡起。武漢的過早,沒有比這個更鮮的。
· 徐嫂糊湯粉 | 武昌區戶部巷38號
· 沈記鮮魚糊湯粉 | 江岸區南京路江漢一路路口
· 老楊家鮮魚糊粉 | 江岸區南京路與吉慶街交匯處
· 懷貨糊湯米粉 | 武昌區惠明路老味魚莊對面
· 老字號李記鮮魚糊湯粉熱乾麵 | 江岸區大成路24號
/ 糊米酒 /
糊米酒是老武漢街頭最平民的甜品之一,在米酒中加入迷你湯圓和糖桂花,甜蜜濃稠的口味贏得了無數人的熱愛。
· 三鎮民生甜食館 | 江岸區勝利街86號
· 嚴氏燒麥 | 江漢區友誼路雙洞正街48號
· 蔡林記 | 武昌區司門口戶部巷樓合樓一樓6-7號
///
從明天開始,做晨型人,早起早睡
最重要的是,好好過早
因為,過早就是我們最酷的驕傲
轉發這條推送
讓更多人來品嘗武漢美食!
· 推 薦 閱 讀 ·
///
- E N D -
投稿郵箱 / whlywtg@126.com
: )點個讚再走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