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文化和旅遊業穿越周期,於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重啟「暫停鍵」,開啟「新徵程」。
這一年,在這場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之中,威海文旅系統認真落實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重任務,圍繞威海市「重點工作攻堅突破年」要求,抓住精品文旅一條主線,突破發展十大板塊文旅新業態,跑出威海文旅發展的「加速度」。
回顧2020年,盤點威海文旅營銷十大新聞熱點,在回望中洞察趨勢,在思危、思進、思變中,為2021聚勢蓄能,在重塑文旅發展新格局的奮進中,謀求精品文旅助推精緻城市發展的新跨越。
01威海市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高質量創建。在可量化指標中,做到了六個全省第一:人均文化事業費第一,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第一,文化站設施平均面積第一,城市書房數量第一,山東省第一個牽頭制定公共文化類省級地方標準城市,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連續兩年第一。同時還做到了三個全國首創:實施的文化公益創投、文化時間銀行、公共文化服務體驗師等項目在全國首創。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有力助推「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建設。
02以建設「精緻城市•幸福威海」為引領,2020年,威海市以城市國際化為發展方向,大力推動全域旅遊、高端旅遊、度假旅遊、國際旅遊發展,全市文化旅遊產業進入前所未有的高質量發展時期,威海逐步獲得高規格、高水平國家級文旅會議的青睞。
7月30日,第四屆中國文旅產業年會暨2019中國文旅風尚榜頒獎盛典在威海舉行。大會以「穿越周期•轉型升級」為主題,解讀當前複雜局勢下文旅市場的前沿動態,聚焦文旅產業的模式變革和升級路徑,共20餘萬人通過在線直播平臺同步觀看活動。大會讓威海優質文旅項目和產品「走出去」,把全國好項目好產品「請進來」,成為促進區域旅遊創新合作、推動全市文旅產業發展轉型升級的新平臺。威海獲「中國文旅投資潛力城市」稱號。
12月17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主辦的「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發展」培訓班在榮成市召開。此次培訓班集中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討了新時代新發展格局下推進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發展的新思路。來自全國各省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及第二批97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有關負責人等參加培訓。培訓班上公布了第二批97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榮成市代表山東省作經驗交流發言。
9月25日,2020中國繪本展(威海展)成功舉辦,這是全國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繪本主題展會,共展出全國徵集評選出的優秀繪本原作400餘幅,繪本圖書400部,匯集了本年度國內高水平繪本作品。期間,還舉辦了中國(威海)繪本創作與創新交流會、繪本出版與創新交流會、繪本親子閱讀推廣交流會等多場研討交流會。同時,位於市圖書館的威海繪本館正式開館,該館收納繪本12萬本,以此為中心,我市正著力打造中國最美繪本創作與研發基地,使其成為精緻威海的一張文化地標名片。
03威海市高標準編制威海千裡山海自駕旅遊公路創意策劃方案,通過豐富創意元素,建設具有網紅潛質、體驗感強的特色路段和主題化驛站,開發海上自駕遊項目,構築海陸聯動、立體發展新格局,打造以旅遊公路帶動全域旅遊和鄉村振興的「威海樣板」。10月10日,市委、市政府召開了全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議,研究推進這條旅遊公路建設,與會領導給予了高度評價。「千裏海岸自駕旅遊季」系列活動,讓威海自駕遊成為全國「十一」假日旅遊市場的「現象級」事件。基於威海在自駕旅遊公路建設方面的積極探索,11月7日,全省自駕遊工作現場推進會在威海召開。威海市關於「千裡山海自駕旅遊公路創意策劃與自駕遊發展」的匯報成為全省學習的典型。同時推動全國20強自駕車俱樂部總部基地落戶威海。
0411月8日,2020全省「冬遊齊魯•好客山東惠民季」啟動儀式在威海舉行。威海市推出42家A級景區免門票開放政策,這是冬遊齊魯的率先舉措,是全域旅遊共建共享的惠民紅利,是倒逼景區轉型升級的積極探索,也是推動全市經濟良性循環的強力引擎。威海加速文旅產業「內循環」,提振冬季旅遊「熱消費」的積極探索,被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旅遊報等近百家國內權威媒體關注報導,被山東衛視《品牌山東》欄目作為「冬遊齊魯」的典型案例進行深度報導。
05在國家外宣平臺《中國推介》欄目,副市長楊麗進行《好客中國 精緻威海》推介。《市長代言,7分鐘向世界推介威海》中、英、俄三語版本宣傳片,實現海內外150多家平臺瀏覽量累計突破 8000萬次,「文旅威海」微信公眾號單條閱讀量突破43.5萬的引爆效應。這是威海首次通過國家外宣平臺、同時通過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海外媒體,新華網、百度、今日頭條、抖音、微博等多層級媒體面向海內外傳播。市長化身旅遊代言人的「跨界」效應,讓視頻刷屏朋友圈,成為威海旅遊營銷的「現象級」事件,被評為2020年度全省文旅網絡營銷「最佳傳播」優秀案例。
06今年,威海大力實施旅遊目的地品牌營銷戰略,以「愛在威海」為主題,打造獨具威海IP的四季文旅品牌新產品,包括「春遊初見—夏遊熱戀—秋遊重逢—冬遊表白」四季產品。每季均有1個主品牌、5個子品牌、上百個打卡點和主題線路,融入旅遊新業態、網紅打卡地標、夜間旅遊和文化體驗項目。產品推出後獲得了業界和市場的廣泛認可。實現威海文旅營銷從品牌形象推廣到品牌產品精準營銷的新突破。榮獲中國文旅風尚榜優秀文旅營銷案例、全省「最佳創意」優秀案例、2020「好客山東遊品薈」營銷典型案例等多個獎項。
07立足文化資源挖掘、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在全市啟動107處特色博物展館集群建設工作,並將其納入全市重點文化旅遊項目予以推進,逐步構築具有威海特色的種類多樣、主體多元、特色鮮明的博物展館體系。12月,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威海市博物館、榮成博物院評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威海毛澤東像章博物館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成為威海首家獲得此殊榮的民辦博物館,標誌著我市博物館建設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
作為國家文物局確定的全國兩大水下重點考古項目之一,山東威海定遠艦遺址水下考古調查項目取得重大進展。經過水下作業,出水1700餘件文物,並打撈出一塊18.7噸的鐵甲,這是國內唯一出水的北洋海軍鐵甲艦裝備的護防裝甲,該鐵甲成為北洋海軍定遠艦身份的關鍵實證。本次水下考古的重大發現,標誌著威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突破進展,進一步豐富了甲午戰爭的歷史文化內涵,獲得了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網、光明日報等中央級媒體和國家級重點媒體的深度聚焦和宣傳報導。
今年威海制定出臺《威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法》,在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的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工作中,我市9個項目入選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公示名單,創歷史之最。
08為進一步助力城市品牌、文旅產業發展和「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建設,今年4月,威海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尋找「精緻威海•最美打卡地」活動。活動歷時7個月,共計推出40個打卡點,形成1.08億的網絡熱度。本次活動通過攝影師、自媒體達人、大學生、網友等不同視角,採取圖文、短視頻、手繪地圖等融媒形式,通過人民日報客戶端、中央電視臺央視頻、中國日報、臉書等103個媒體平臺,搭建面向國內外宣傳威海、推介威海的「超級媒體矩陣」。威海元素驚豔亮相朋友圈,成為市民和遊客熱衷的「網紅打卡地」。
094月15日,由威海市委宣傳部、威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中國(威海)城市禮物文創商品設計大賽正式啟動,大賽面向全社會共徵集到來自6個國家77座城市的1644件(547組)設計師作品,贏得國內外專業文創設計領域的高度關注和熱情參與。本次活動為威海首創,匯聚國內外新生代尖端設計力量,為國內外廣大文創策劃機構、旅遊商品企業、獨立設計師、採購商等,搭建了展示、交流、合作的一體化平臺,通過整合大賽優質人才、技術、渠道資源,湧現出一批創意新穎、威海地域元素突出、市場操作性強、具有國際化風格的參賽作品,進一步打響了威海文創品牌知名度。
10舉辦2020中國(威海)國際海鮮美食節,推出2020半月灣國際沙灘音樂節、威海•青島啤酒海鮮美食嘉年華、那香海•海洋文化嘉年華、石島濱海啤酒節等系列活動,形成全城狂歡的濃厚氛圍,持續打響 「中國海鮮•享威海」海鮮美食品牌。開展「精緻城市•尋味威海」「威字號」「三名三特」評選,共39家商家、101道美食脫穎而出,榮獲「三名三特」稱號。策劃推出有一種味道叫「威字號」、「威字號」•鄉間滋味等短視頻、專欄系列報導,打造「威字號」老味道系列專題片,充分展示威海餐飲特色,打造「威字號」餐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