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府,南門外,青陽蔡,五店市,閩南古厝遊打卡,吃逛拍俱全

2020-12-01 美食旅行家裕聞

朋友推薦我來晉江五店市傳統文化旅遊區,這兒比泉州西街的小西埕更有文化底蘊,有的逛、有的吃、有的拍,泉州西街除了吃,就沒什麼可逛的了。

晉江市歷來為歷史文化名城泉州之首邑、「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五店市】這三個字是從張瑞圖的書法作品中集字而成的。話說唐朝開元年間,蔡姓七世孫5人,在青陽山下的官道上,開設5間飲食店以方便行人,酒旗招風,飯菜飄香,聲名遠播,被譽為「青陽蔡,五店市」——自此,「五店市」遂為青陽之別稱。

「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棟皇宮起。」這是屬於五店市的獨特風景。這裡有獨具閩南特色的「皇宮起」紅磚建築、中西合璧的洋樓等明清、民國至現代的特色建築保存完好。

晉江市區的青陽街道和梅嶺街道的「青陽」和「梅嶺」皆源於境內的青陽山(又稱:青梅山)

在天官第的一側廂房內,紫蘇、白朮、紅茶、青蒿、墨旱蓮、金銀花……流淌著山水靈氣的59味中草藥陳在架上;切藥、搗藥、碾藥、攪拌、燻蒸、發酵、製作成型、晾曬風乾等工序一覽無餘,既彰顯著萬應茶對其方子的底氣,也仿佛靜待著有志者破解其中的奧秘。

萬應茶創始人~~~ 這裡是省級工業旅遊示範點——萬應茶文化園的所在地。萬應茶的創始人是沐講禪師。從二進天井前的銅像看,他是慈眉善目的僧人,已看不出從軍定邦的將領之氣。據記載,沐講,俗姓張名定邊,陳友諒部將。元末,友諒舉事兵敗,張於洪武元年遁入泉南靈源山隱居。為避嫌,削髮為僧,自號沐講。入空門後,沐講不問塵俗事,究心佛理。時值兵荒馬亂的年代,又適逢瘧疾瘟疫蔓延。為治病救人,沐講率眾僧人踏遍群山,採百草,取17味靈源山獨特的青草藥再配中藥材共59味,以寺前師姑井的天然泉水,精心炮製、歷練成丹,時稱「菩提丸」,即今日的靈源萬應茶,在疏風解表、調胃健脾、祛痰利溼等方面療效顯著。

五店市民俗館(朝北大厝)是旅菲華僑莊朝北的住宅,建於1935年,佔地面積870平方米, 朝北大厝是最完美詮釋閩南古建築的典型古宅,被譽為「用盡建築之佳材,極盡雕琢之能事」。

現在,五店市民俗館通過布設閩南傳統的生產生活器具,展示了一戶五世同堂的閩南人家從上世紀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生活原貌。

虎爺宮始設於明代,唐朝初年,居民經常遭受虎患。有一天,土地公變身老者來到青陽山下,路上遇到老虎攔路,他用拐杖在老虎頭上輕輕敲了兩三下,老虎便伏地受教,土地公與它約法三章:「人畜無傷,小禽任嘗;歸返山林,巡佑四方;設廟以祀,犒賞瓊漿。」

自此,這老虎再也不傷害人,青陽百姓尊虎君為神靈,所以建廟置像,四時敬祀。後因附會諸多民間傳說成為鄉人祈福祛災之所,演化為民間信仰的庵宮。

風雅頌書局  讀書有時,亦須有地。選個陽光明媚的天氣,到風雅頌來,斟一壺茶,選一本書,任時光悠悠老去,看山河春秋不過過眼雲煙,情仇愛恨不過詩辭歌賦間…

莊氏家廟 「塘東崎,檗谷大,莊厝祠堂蓋南門外。」據悉,號稱泉南第一的莊氏家廟,七開間二進的格局相當闊氣,薈萃磚雕、木雕、彩畫、髹漆等多種建築工藝自不必說,內外懸掛「狀元」、「進士」匾額數十方訴說著家族的繁榮。

莊氏家族的莊用賓,進士出身,卸任後致力於青陽一帶的「鄉約」建設,他倡導和匡扶良好的民俗鄉風,完善水利管理。倭亂時,救民於水火,禦敵於戰場,其弟殞命殉國。朝廷贈「一門忠孝」、「萬古綱常」匾。

來到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青陽山下一左一右的蔡氏家廟莊氏家廟雙祠堂以及石鼓山上石鼓廟可是賓客們必去之地。分別始建於宋熙寧年間(1067~1077)和明嘉靖九年(1530年)的蔡氏和莊氏家廟封存著五店市近千年的美麗故事。

螞蟻私廚的外觀是古厝的建築,裡面是歐式的簡潔風,環境還不錯。

番仔樓」~涴然別墅

五店市裡既有中西合璧的洋樓,也有宗祠、寺廟、民居、商鋪等,大多是明清時期的歷史建築,猶如一座古建築博物館,向世人展示閩南建築文化特質和華僑文化內涵。這些華僑建築,屋裡屋外,一步一景,步隨景移,美不勝收。

  在五店市古厝群,有許多異地遷建而後重生的番仔樓和閩南古厝,街區中的蔡德練宅鄭煥彩宅、蘇英玉宅、林岱嶽宅便分別從安海、池店、陳埭、內坑等地遷建而來。這些精雕細琢的閩南風情古建築,一度面臨滾滾向前的城市建設洪流,所幸,晉江市探索出一套保護方案,它們的美被發現、被珍視、被一磚一瓦細緻地搬遷重建,修舊如舊,在五店市煥發新生。

祥雲匯館:一座極具閩南建築顏值又別有內涵的茶空間。

聞香品茶,聽琴論道。

蓮花嶼

五店市的桃花疊浪可真是美不勝收啊!

更布口

這個塔叫「雁塔地靈」,相傳古時在秋冬交接的時候,大雁就要飛往溫暖的地方,飛到這個塔的時候呢,大雁就在塔上一直盤旋,不想飛走,所以大家就覺得這座塔是有靈性的。

離蔡氏家廟不遠處,有一座不大的亭子,名曰梅山亭。「這座亭子其實應該叫佛宮,大約有40平方米。」據了解,祖佛宮內的南海觀音原是宋帝欽賜給莊古山好友寶謨學士蔡次傅在家供奉的。蔡次傅之妹五泰孺人在與莊古山成婚時,便把這尊觀音作為一份特殊的嫁妝帶進莊家。

紅庭,古厝音樂餐吧

烏大門

吃完喜宴回家。

相關焦點

  • 古典元素洋味兒,城市裡一抹閩南紅——記五店市傳統文化街區
    推薦幾個閩南古厝建築群: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泉州南安官橋漳裡村蔡氏古民居、漳州龍海埭美水上古民居、晉江新塘街道梧林社區梧林古村落、泉州聚寶街。本文推出晉江五店市傳統文化街區,一個將懷舊與時尚、古典元素與洋味兒並存的閩南古厝聚集地。
  • 晉江五店市邂逅閩南古鎮 成新崛起旅遊地標(圖)
    古樸精美的紅磚古厝,  極盡奇巧的閩南雕藝,  原汁原味的草堂戲臺,  時尚休閒的咖啡時光……  邂逅晉江五店市  邂逅一個精緻的尋寶之城,您瞧,石鼓廟每年的順正府大王公誕辰上,那絡繹不絕的香客,那連演150天的閩南古戲、那趕來道賀的閩南籠吹等民俗文化,會帶給你各種古樸的生動。您瞧,古樸而壯觀的蔡氏家廟和莊氏家廟依然矗立,它們封存著五店市近千年的美麗故事,每當春冬祭日,遊人們依然可以看到閩南人家原汁原味的宗族祭祀盛景……  原來,傳統而古樸的晉江五店市還可以有如此華麗時尚的轉身。
  • 線上五店市,獻上五店市,共賞今日份古厝高顏值
    已漸漸甦醒在春光中疫情非常時期五小市這就帶你線上遊覽紅磚古厝翹角飛簷一次性賞盡古建風情穿越 ·古厝軼事朝北大厝莊連白·圖五店市首屈一指涴然別墅五店市番仔樓明珠,中西結合,大氣清新。晉臺民俗體驗館(五店市歲時節慶館
  • 晉江閩南文化特色之都,五店市
    晉江閩南文化特色之都——五店市,位於晉江老城區青陽的核心區。五店市有著古色古香閩南和南洋風格的庭院及園林,徜徉在藍天綠樹下,可以感受到閩南古早傳統文化魅力,與現代林立的高樓大廈成鮮明對比,讓人仿佛穿越到了古代。
  • 晉江最大古厝群驚豔亮相 被譽閩南旅遊新地標
    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佔地126畝,擁有147座歷史風貌建築,通過修舊如舊,日前以泉州範圍內最大的紅磚古厝群驚豔亮相。這一消息在坊間不脛而走,迅即變成專業攝者、驢友心目中的朝拜之地,被譽為閩南旅遊新地標。
  • 12.5億打造4A景區五店市,國慶客流卻很少
    9年了,這九年我也經常會帶外地的朋友打卡五店市。其實不然,五店市內的建築有很大一部分原本就位於青陽山上,是保護政策下發後進行了保護性的修繕(每棟房子用的新材料不超過10%)。其它的建築,也大多是從晉江市境內遷建過來的。可以說五店市,是一片貨真價實的傳統街區。
  • 福建最特殊的「市」,倒貼12.5億打造4A景區,被譽為城市會客廳!
    五一節到了,今年有5天的休假,現在出國遊暫緩,其實在我們周邊也藏著玩樂的好地方。今天來說福建最神奇的一個「市」,它並不是我們傳統印象中行政級別的「市」,這個地方叫做「五店市」,是「市」但又不是「市」,其實是一片傳統街區。看到這裡沒來過的小夥伴是不是搞暈了呢?
  • 閩南最大古建築群:晉江五店市
    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簡稱五店市位於晉江老城區青陽,佔地126畝。手機直接導航到:五店市傳統街區。設有地下停車場。 五店市傳統街區,以成片保護和開發規模來說,紅磚古厝建築群是閩南最大古建築代表,僅有此有。那片古香古色的古厝群顯得頗具特色, 別有風情。這裡有成片的閩南傳統古厝、番仔樓、獨具南洋風格的連排商鋪,還有石鼓廟、蔡氏、莊氏等家廟宗祠,小橋流水的古建築,如此多樣的古建築風格齊聚實屬罕見。
  • 閩南紅磚古厝博物館,《西虹市首富》在此取景,廈門周邊好去處
    緊挨廈門的泉州晉江就是一個不可錯過的城市,今天就去看看晉江的首個國家4A級景區-五店市傳統街區。青陽八景中其中有五景:「雁塔地靈」,「石鼓喧聲」、「樟井聖泉」,「陽山蒼翠」、「桃花疊浪」,都位於五店市。
  • 泉州晉江五店市、打卡網紅小西埕 品西街閩南小吃美食一日遊
    (原標題:泉州晉江五店市、打卡網紅小西埕 品西街閩南小吃美食一日遊)
  • 五店市美食攻略
    來五店市旅遊,不但要浸身與燕尾脊皇宮起的那些華麗故事裡,還得用舌尖,去品味閩南尋常人家的那些不尋常的味道。老晉江美食街,如深藏的大家閨秀同,安於五店市西門方向,毗鄰熱鬧繁華的晉江萬達,擠身五店市燈紅酒綠的時尚區,安靜得讓人不加留意就很容易錯過。
  • 紅磚古厝凝鄉愁:僑鄉晉江的「建築博物館」五店市
    不過歷經歲月後,有些古厝年久失修,也缺乏便捷的現代化生活條件。  遊客正在五店市傳統街區內遊覽。新華社記者 宋為偉 攝  十年前,晉江市啟動舊城改造。「當時,海內外的晉江人都想要留住老祖宗的建築。」五店市建築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顧問範清靖回憶,「僑胞的呼聲尤其大。」  晉江是中國著名的僑鄉,旅居海外的僑胞有300多萬人,遍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 古厝新語——廈門創新傳承弘揚閩南文化剪影
    (記者 林銘鴻攝)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記者 沈彥彥)這幾天,位於中山路的蘭琴古厝又有了「新喜」,一對東北來的新人入住到蘭琴古厝中,他們正在古厝中取景拍攝婚紗照,並準備在這百年閩南古厝中舉行婚禮。「廈門是一座迷人的城市,在古厝中定終身,這一定會是一場浪漫詩意、值得回味的婚禮。」「95後」新郎陳臻誠說。隨著旅拍行業的興起,廈門也成為旅拍的熱門地。
  • 五店市在哪裡?五店市在泉州晉江城區的中心區,現在的梅嶺街道。
    如今,五店市正在一場城市革命中醒來,這裡,靜靜流淌著一曲歷史的回聲;這裡,悄悄湧動著一股古老的文脈;這裡,默默續寫著一個都市的新傳奇……五店市:閩南紅磚古厝裡的傳奇本報記者 劉益清 通訊員 洪群 劉志峰滄桑老街,留住歷史的回聲登上晉江市中心青陽山一個小山上,這片古老街區,顯得簡單而寧靜,多少年來,這裡一直保留著花開水流、波瀾不驚的悠閒面孔
  • 來打卡!泉州這個新的網紅打卡地,實在太撩人了!
    來打卡!泉州這個新的網紅打卡地,實在太撩人了! 晉江五店市 尋找閩南古厝紅磚 五店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 開元年間蔡姓五人在青陽山下開設了五間飲食店
  • 福建晉江:閩南古厝的煙火「夜生活」
    視頻|探訪晚間的晉江五店市 新華社 福州8月11日電(記者鄧倩倩 趙雪彤 褚萌萌)夜幕降臨,南方大地逐漸散去暑氣。位於福建晉江的閩南歷史建築群五店市傳統街區中,喧鬧聲漸起,初上的華燈將紅磚古厝點亮。
  • 泉州府到漳州府,從吃開始。
    探店:原北京路松樹幹拌麵店 地址:北京路275-9號 閩南的拌麵必定少不了花生醬的存在~這家的拌醬偏甜口,濃稠的醬汁搭配勁道的鹼面,一點也不會幹巴巴~必須再點滷味,譬如豬皮、豬肉、大腸什麼的~要點大份的店內阿姨還擔心女孩子吃不完,但事實上好吃的乾拌麵讓人一口接著一口地吃不停
  • 你知道全國縣級市前十強的晉江嗎,也有一處傳統街區成為網紅景點
    「五店市」名稱由何而來?較可信的說法是:唐朝開元年間,蔡姓七世孫5人,在青陽山下的官道上,開設5間飲食店以方便行人,酒旗招風,飯菜飄香,聲名遠播,被譽為「青陽蔡,五店市」——自此,「五店市」遂為青陽之別稱。
  • 泉州府到漳州府,從吃開始.
    旁邊那碗三色芋圓則是符合大眾口味的一款,關鍵是分量十足,吃冰吃甜,我們三個人吃一份,飽了~CHAPTER.02 乾拌麵  ✍️探店:原北京路松樹幹拌麵店📍地址:北京路275-9號這裡要說明一下,不管進店多少人,我們被告知入座每人都是需要消費的,於是一人點了一種,且不能分桌,我們五個人就湊著圍在一桌,這樣也挺好,值得我們學習~喜歡這家店的裝修風格,布置得蠻用心,尤其記得一樓咖啡包裝填滿的牆面,在二樓拍拍照聽聽音樂,倒是不錯的消磨時光的小資去處。▪️漳州古城的西入口也有些小資店鋪,這家店鋪是人最多的,桌面上精緻的冰品深深吸引了我們……吃!
  • 特價¥99丨晉江五店市、漫步黃金海岸、朝聖洛伽寺、 探訪古衛城、品閩南美食1日遊,每周三/六/日發團
    遊人初到五店市興許都有一種親切的感覺這些閩南才有的紅磚厝是很多泉州記憶最初時家的模樣「五店市」名字來源於唐開元年間,當時青陽(晉江市中心)就有了這個稱呼。在晉江繁華的鬧市中,安靜佇立著一處保留眾多閩南特色建築的街區——五店市傳統文化旅遊區,這裡是整個晉江的發源地。